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大益普洱茶知识

大益普洱茶知识

2018-03-08 访问量: 143 茶礼仪网

  对于大益普洱茶知识你了解多少呢?如果你正准备了解或正在了解的话,不妨来看看小编提供的关于大益普洱茶知识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哟!

大益普洱茶知识

  大益普洱茶取用

  大益普洱茶是典型的拼配普洱茶,也就是说茶饼(或砖、沱)里外的用料可能会不同,所以我们在取茶时,要尽量让茶针垂直切割茶饼(或砖、沱),这样才能取到不同压制层里的不同茶叶,冲泡出来的茶汤才能充分体现大益普洱的品质。大益普洱茶是紧压程度非常高的普洱茶。对于普通茶友,根据口感轻重程度,一般建议取茶量为3-5克(130ml盖碗)。对于一些口味特别重的茶友,也不要超过8克。

  大益普洱茶冲泡

  大益普洱茶适宜快速出汤,紫沙壶的出汤速度普遍比盖碗慢。所以不建议使用紫沙壶冲泡大益普洱茶,尽量使用盖碗冲泡普洱茶。

  大益普洱茶适宜采用水温100度的高温水冲泡,但是根据普洱茶等级的不同对水温的要求也略有差异,高等级普洱茶由于幼娕叶片用量较多,需适当降低一些水温,待水开之后,再等几十秒才冲入盖碗,水温就比较合适了;等级较低的普洱茶由于粗壮叶片使用较多,所以水开之后不用等待,直接冲泡就可以了。

  大益普洱茶的冲泡,大益普洱茶适宜快速出汤,这不同于很多其它品牌的普洱茶。快速出汤意即开水冲入即可出汤,其间按正常操作速度,不用停顿。出汤时应尽量出尽盖碗中的茶汤,出汤后也要保持盖碗中茶叶的干燥。

  大益普洱茶压制非常紧密,第1、2泡时叶片尚不能完全舒展,因此头两泡的茶汤味道很淡,没有品饮价值。当然根据各人喜好也可混入后几泡茶汤当中饮用。正泡是从第 3泡开始的,从第3泡茶汤就可以开始倒入公道杯供茶友品饮了。3-5泡茶汤渐入佳境,5-10泡是茶汤滋味和香气的巅峰阶段。从10泡之后茶汤逐渐开始衰减变淡,15泡之后便需要在盖碗中闷10-20秒才可出汤。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关于大益普洱茶知识,你了解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详细的信息的话,不妨来茶叶网吧!

有用+10
分享

挂杯香明显的普洱茶品质就一定好吗?

挂杯香明显的普洱茶品质就一定好吗?

在茶界,“挂杯”又称“挂杯香”,俗称“杯底留香”,即洗茶第一泡从公道杯倒挂后,趁热在杯口闻一下,然后等公道杯稍冷或晃几下再闻。

有茶友以为:挂杯香明显的普洱茶就是质量上乘的普洱茶,其实这种说法太片面。

首先,经常喝普洱茶的朋友都知道,普洱茶不以香气著称,而以滋味取胜。论香气,铁观音的香十分醇厚浓郁;而普洱茶的香,则像荷花一般缕缕幽香淡雅清幽。

其次,普洱茶的杯底留香又与茶具(杯子的材质、造型)、水等因素有关。不同的茶具由于其结构的不一样,泡茶过程中的茶汤、香气及各项感官指标等各不相同。

最后,茶无尚品,适口为珍,好与不好,一品见分晓。

总体而言,不同山头的茶,香气各异、口感独特,譬如:老班章的暗香,闻干茶时有梅子香等香型,但泡开后闻茶底反而香气低沉。而大厂的拼配茶虽然综合了不同山头的茶的香气、口感等各个方面的特点,但茶香短暂,故而一般不挂杯。

所以,“挂杯”可以作为评判茶叶好坏的依据之一,然而仅追求普洱茶的“挂杯”也势必会与好茶失之交臂。毕竟“挂杯”是由于普洱茶本身内质饱满、汤色浓醇,类似红酒挂杯,但有些好茶却没有挂杯之说。

普洱泡法:浅析普洱茶老茶头冲泡方法

关于普洱茶老茶头,大家听过很多。下面小编给大家叙述一下普洱茶老茶头的冲泡方法。

普洱泡法:浅析普洱茶老茶头冲泡方法

投茶:5克左右

洗茶:有两种洗茶方式,第一种沸水置入盖碗中,水位为刚浸过茶叶,快速倒去以唤醒茶叶。

第二种沸水置入盖碗中,水位为刚浸过茶叶,盖上盖,晃动盖碗10秒,倒出至公道杯,又将此醒茶水倒回盖碗,继续晃动,待紧茶散开即可倒去。过程需要两次。

冲泡:注水时尽量避开茶叶,可采用沿璧注水或定点注水方式,水线细;如喜好滑糯感,则水温较低(水沸之后静水冲泡);如喜好香糯感,则水温需要(水温95°以上)。手法要诀“多闷少透”。

出汤:若按照第一种方法洗茶,第1-3泡茶在注水之后,盖上盖,让水在碗中停留5秒后,通过滤网倒入公道杯出汤;第4-7泡茶在注水之后,盖上盖,让水在碗中停留7秒后,通过滤网倒入公道杯出汤;第8-10泡茶在注水之后,盖上盖,让水在碗中停留10秒后,通过滤网倒入公道杯出汤;10泡以上视情况、个人口味而定出汤时间。

若按照第二种方法洗茶,第1-5泡茶在注水之后,盖上盖,让水在碗中停留3秒后,通过滤网倒入公道杯出汤;第6-10泡茶以上在注水之后,盖上盖,让水在碗中停留5秒或根据个人口味而定,通过滤网倒入公道杯出汤。

以上为普遍出汤时间,具体情况可按个人喜好、耐泡度有所调整。

分茶:分茶时要注意“低堪”,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分别均匀分入品茗杯中。

品饮:先观汤色(视觉);其次闻香(嗅觉);然后茶汤入口(味觉),仔细感觉舌头、两颊、喉咙;最后体感(生理、心理)。

普洱茶的“大忌”:“烘青”工艺的采用

   很多普洱茶的生产企业为实现大规模生产,直接将人工的“晒青”转变为机器的“烘青”。表面上看,这种工艺的改变提高了产能效率,但却犯了普洱茶制作工艺的“大忌”。

   因为普洱茶制作所有的环节都忌讳“高温”的出现。“烘青”的过程,其温度都在80℃以上,更多的是在100℃以上。但普洱茶一旦超过60℃,其生物酶绝大部分失去活性,后续的陈化过程在没有“酶”的参与下,很难向好的方向转化,其品质只能是逐次下降。

   “烘青”工艺的引进是借鉴了绿茶的制作方法。但绿茶采用“烘青”或是其它高温手段则是对的。绿茶的“烘青”恰恰是要通过高温(100℃以上)将茶叶中“酶”分子链阻断,让其失活,不让它产生任何发酵的“动能”。绿茶强调的是“保鲜”的特征。因此,“烘青”方法的引进显然是错的,是典型的“绿茶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