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大红袍鉴别>西湖龙井和大红袍的区别有哪些?

西湖龙井和大红袍的区别有哪些?

2018-03-11 访问量: 349 茶礼仪网

  要说到茶叶之中的贵族,恐怕很多人会将西湖龙井与大红袍联系起来,两者虽然都是具有养生保健功效的茶叶,但是前者是绿茶,后者乃是红茶,两者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具体有哪些呢?且听小编为大家道来。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与大红袍之间有什么区别?首先是外形区别。先来看看西湖龙井的外形特点,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而大红袍的外形特点如下: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

  其次是两者功效的不同。西湖龙井的养生功效:预防癌症、美白牙齿、预防心血管疾病和三高、消炎杀菌,还可以提神、利尿。而大红袍的功效和西湖龙井的功效相差不大,只有一点区别,大红袍在制作的时候要经过发酵,所以大红袍对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刺激作用较小。

  西湖龙井和大红袍两者谁更好呢?这还是一个见仁见智,因人而异的问题,大家可以根据口味与功效去挑选到适合自己品饮的茶叶。

有用+11
分享

武夷岩茶大红袍能治百病,是人类器官的卫士


茶,流传千年的治病良方        

  “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茶,在千年之前人类刚发现它时,是把它当作治病的良方。后来“茶”在历史的长河里,才逐渐演变成现在“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的地位。“武夷岩茶”作为茶家族的一名成员,在早年也是被武夷山先民作为药来食用的。虽然现在人类更多的是把岩茶当作饮料来饮用,但是岩茶在将自己绝佳的品质奉献给人类的同时,也在默默地保护人类的身体,它甘当一把隐形的“保护伞”,为人体的器官们遮风挡雨。

为人体器官们遮风挡雨的岩茶        

  武夷岩茶“高贵”的产地和独特的工艺,共同造就了它丰富的内涵。岩茶中含有非常多种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D等);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如锌、硒的含量高;茶多酚、茶氨酸等含量高;独一无二的“武夷酸”......这些丰富的内涵使得岩茶这把“保护伞”更加坚固,能够帮人体器官抵挡住更多的风雨。

【1】岩茶帮器官挡住癌症

  茶多酚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和硒元素等都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体的肠、胃挡住癌症,降低患癌风险。

  武夷岩茶中的茶多酚远高于其他的茶类,而且组成物质多达三十多种,其中具有保健功能的核心成分EGCG儿茶素含量较高,这种儿茶素被誉为生物界的“第七营养素”,它对致癌物质亚硝胺的阻断率高达98.6%,对亚硝酸基消除率高达96.9%;岩茶中的硒含量也较高,能保护红血球不受破坏,可以防治癌症。

【2】岩茶帮器官挡住心血管病

  岩茶是保持心血管顺畅通行的好助手。岩茶中的茶多酚化合物可以帮助减少血液中的脂质沉积,降低血液粘度,减少血液凝状态和防止血栓的形成;并且岩茶中的大多数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都可以帮忙保护血管和防治动脉硬化。

【3】岩茶帮肺挡住烟毒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对于患有烟瘾的人,戒烟是极其困难的,那么可以怎样减少吸烟对肺带来的伤害呢?

  烟叶中的亚硝酸盐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亚硝胺,亚硝胺是强致癌物,因此吸烟容易导致肺癌。岩茶高含量茶多酚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正好可以阻断亚硝胺,保护肺不被亚硝胺伤害。

  另外烟叶中的尼古丁和烟精也有强烈的毒性,武夷岩茶中的“茶单宁”却可以帮助肺来解毒。其实茶单宁指的就是多酚类化合物,即“茶多酚”。有相关研究表明: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单宁和单宁酸与香烟中尼古丁化合可以形成无毒复合物;另外茶单宁具可以帮助清洗肺部的尼古丁,降低毒性。武夷岩茶中的茶多酚含量高,而且岩茶还有其特有的“武夷酸”(单宁、茶酸、没食子酸等的混合物),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肺部挡住烟毒,维持肺部的健康。

【4】岩茶保护“心灵之窗”不受损

  岩茶既能保护我们的“心灵之窗”不受损伤,又能让我们的眼睛变得明亮。

  岩茶中胡萝卜B-紫萝酮能够转化为维生素A,而维生素A可以阻止上皮组织角质变性增殖泪腺细胞病变和角质膜增厚,帮眼睛挡住疾病;岩茶中锌的含量高达每千克112毫克,锌可以明目;岩茶中的硒含量也高,人体缺硒可能会引起近视或眼疾,喝岩茶能补硒。

【5】岩茶保护牙齿不“搬家”

  大家可能会担心有些茶叶含氟量过高,会影响牙齿生长不健全或是发生斑牙症等问题。但是经过测定,人们发现武夷岩茶的含氟量是茶叶中最少的,而且岩茶中适当的含氟量还可以增强牙齿的骨骼坚韧度,防治龋齿,保护牙齿不“搬家”。

【6】岩茶保护胃促消化

  岩茶中的儿茶素含量相对于其它茶类较高,而儿茶素越高对人体器官中的胃就会起到越好的保护作用,它对胃的保护主要是对胃黏膜起到收敛作用,并且适当掏了胃液的分泌;岩茶中高含量的茶多酚,可以比其他茶类有效地增强消化道的蠕动,预防消化器官疾病的发生,还有可以治疗便秘。

保护伞下的受益者

  武夷岩茶,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可以帮助他们疏通血管;对于烟民们而言,多喝岩茶其实是在为他们的肺解毒,是在维护肺的健康;对于近视或是患有眼疾的人,岩茶可以帮助他们看到更明亮的世界;对于消化不良或是便秘的人,岩茶可以改善肠胃,促进消化......在“岩茶”这把保护伞下,我们人体的器官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我们都是它的受益者。

茶在古代就是一种能治百病的药物,所以有别名称“茶药”,说明茶具有非常好的治病效果。茶还具有解毒的奇效,在古代是解毒圣药。大红袍由于其产地是完全天然的武夷山,再加上茶种特别,因而有专家称常喝大红袍能治百病。

六颗母树大红袍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致使现代人胃病非常普遍,气血偏虚,导致胃气不振。现代一项科技调查发现,许多常饮用不发酵茶或轻发酵茶的人,比常人拥有更好的抵抗力。大红袍是一种介于红绿茶之间半发酵茶,它充分体现了红绿茶的优点,适合于绝大多数人饮用。其性温和,不伤胃,具有暖胃,振作胃气的作用。

大红袍生长在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的武夷山,其特有的岩茶小环境,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生态茶园。

大红袍有“岩骨花香”之岩香,以香气馥郁持久、滋味浓而醇厚、香滑回甘、回味悠长饮誉中外,是乌龙茶中的珍品。大红袍生于独特的生态自然环境,加上科学的种作和采摘,具有多种保健作用,被誉为健康饮料之首。有外国专家曾赞叹武夷岩茶大红袍为“万物之甘露,神奇之药物”。

武夷岩茶大红袍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曾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史上辉煌一时。它曾是朝廷贡品,元时朝廷在武夷山创建了御茶园。明末清初,大红袍成为乌龙茶的始祖,开始大量出口境外。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传奇故事和文人名士赞美诗词等,体现出了大红袍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因素富有传奇色彩。

大红袍凝聚了数百年来武夷山人民的智慧,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现在的大红袍,保留传统工艺的特点,为越来越多的人喜好,因为其不但茶味纯正,更具有治疗百病的神奇效果。

对武夷山传统手工“技术”的反思


以流传于闽北茶产区中的传说、鬼神崇拜、禁忌与仪式传统等为区域社会背景,崇安县的武夷岩茶之产制流程展现出的是一幅立体的闽北世俗风情图。岩茶的产制既是一项复杂的,在工艺流程上要求有精细分工的身体实践之技能,同时又与建立在当地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基础上的观念信仰不可分割。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虽然茶工们可以说出采茶、做青、炒茶、揉茶、焙茶的各项环节,并且每一个人都负责不同的“技术”,但却几乎不可能将任何一项“技术”单独从制茶的整体流程中抽取出来,上一个环节与下一个环节之间衔接紧密,并且要求不同工种的茶工之间密切配合。此外,一些稳定的地理环境因素,如茶山离茶厂的距离远近、茶树是背阴或是向阳、当年的雨水量、茶树的品种,以及临时性的天气变化等因素也都会不同程度地渗透到制茶的技艺实践中,茶工们必须要随机地对“技术”加以调适,以应变具体的环境差异。此外,在茶产区,还流传着一些山神鬼怪的传闻,为驱赶鬼怪邪气和保证茶叶丰收,在制茶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对武夷山神和茶神杨太伯的信仰和祭祀系统。如何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解读这一系列的鬼神崇拜及祭祀仪式?而这些信仰观念在茶叶制作技术的操作中又具有怎样的作用?

通过对民国时期武夷山岩茶采制(初制)过程的叙述,有必要对中国乡村社会中传统的手工“技术”一词进行反思。作为一项属于人及其所处自然环境或人造环境之间的“关系场域”的财产,“技术”这一概念用于传统的手工技艺时可能显得抽象和并不适用。在前现代的中国社会,许多进入城市市场流通的商品都来自于农村社区的手工业制造,但在大规模的手工工场和机械工具介入以前,从最初的原材料到最后的产成品,主要都是依靠工人们的手工操作而完成。通常在对科技史的研究中,研究者都不否认这一“技术”是具体展现型的知识,这种技巧是通过反复实践,通过实践者的双手以及灵敏的身体部位的身心储存来获取的一种具身化(embodiment)的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这一技术与从业者本身,与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离。但这一观点事实上只陈述了传统手工业中“技”的部分。

西方科技史研究中的“技术”(Technology)一词并不能完全包涵中国农村手工业社区中的技艺范畴,我们最好将汉语中的“技术”一词分解为“技”(Technology)与“术”(Witchcraft)两个部分来理解。

正如科技社会历史学家们已经长期指出的,没有能够外在独立于人文社会世界的分离的技术领域:科技是社会本身固有的,正如社会是科技本身固有的。因此,要理解传统社区中的手工业“技术”,必须将“技术”置于社区历史、神话传说、家族谱系所形成的经线与具体时空中的仪式、信仰、禁忌、日常生活习俗所形成的纬线编织而成的“意义之网”中去把握。以武夷山的岩茶产制为例,茶工们在采茶、摇青、炒茶、揉茶、焙火的程序中,不断地进行一些重复性的、连贯性动作,并通过“思考的手”(Mindful Hand)形成了对自身身体及双手的力度、角度等的控制——这部分具身化的技巧基本上对应于西方的“技术”一词及汉语中的“技”。在汉语中,“技”是指“技能”、“本领”,如“一技之长”,强调的是生产性的专业能力。但另一方面,在武夷山流传的有关茶祖的传说、各种鬼怪故事、每年茶叶采摘之前的“开山”仪式及整个县境内由官方组织的“喊LI-J”仪式,也内嵌于茶叶的生产过程之中,融人到茶工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茶叶产制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仪式及鬼神传说虽然表面上看是属于脱离于实践的形而上的心理及观念层面,但在茶叶产制的过程中,对杨太伯公的信仰、对山神的敬畏以及对鬼神的惧怕等观念均实实在在地渗入到茶工们的实际行为中,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一套趋吉避凶、祈求丰收的仪式和禁忌,笔者倾向于将这部分的内容理解为“术”。“技术”一词中的“术”,在《古代汉语词典》中具有几个意思,其中一个就是指“测人吉凶祸福的法术”。从中可以看出,“术”既代表一种技艺和方法,也与“法术”,或可称之为“巫术”相关。

马林洛夫斯基以“功能”为连接点,将“仪式”与“巫术”链接起来。他直截了当地宣称:所有的巫术和仪式等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basicneeds)。巫术需要仪式行为的表演来帮助实现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办不到的、无法取得的结果。逻辑性的仪式行为建立在一种信仰之上。这种信仰总可以在传统的神话中发现,在经验事务中发现巫术的力量。马林洛夫斯基非常清晰地演绎出了“功能主义”的示意图:人们相信,巫术可以帮助实现人们所不能达到的目标。这种“相信”绝非凭空,它建立在人类生活现实和经验之上。仪式成了实现这一逻辑关联的具体行为——一种族群的、社区的、具有地方价值的功能性表演。因此,它也是一种“地方知识”系统。王斯福(StephanFeuchtwang)在其对仪式的研究中,也将自己描述的仪式定位于既是宗教的又是巫术的,认为两者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的区别。在中国古代,手工业所需要的技艺,尤其像木工、金属业普遍地认为与法术相联系。“技”与“术”常常结合在一起而起作用。

按照中国“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排序,“技”与“术”都被划归为从事“手工业”的贱民群体之中,与“技”相关的大多是一些带有贬义的词语,如一技之长、黔驴技穷、雕虫小技等,而“技”之所以受到轻视和贬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将之与江湖术士的巫术、魔力、咒符等联系在一起,沦为正统儒学士大夫们贬斥的对象。但到了手工业者那里,行业中的“技术”的确通常吸纳了社区的文化传统、行业神崇拜、风俗习惯等属于“术”的范畴,从而确保了有组织的、完备的、高效的“技术”之运转。

大红袍怎么泡茶

大红袍茶叶7.5-8g左右,根据个人口味桶装纯净水或矿泉水,甘冽山泉井水为佳,水温一定要用初沸98摄氏度以上的水冲泡,特别是第一泡。若第一泡水温低了,不但会影响大红袍的茶汤浓度和香气,还会导致大红袍被泡死,后面泡不了几泡就没味道了,按照正常的喝茶速度建议每三泡加热一次水。

大红袍的泡茶的方法

1、浸泡大红袍的时间,依照泡饮者的习惯和爱好以及大红袍茶龄的长短,适当调节大红袍茶量、水量然后确定大红袍的浸泡时间找到适宜品饮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大红袍的投茶量:以容器(壶或盖杯)大小而定,一般为容器量的三分之二处,喜欢清淡的可以减少至容器的一半。

3、冲泡大红袍的水量:以投放大红袍茶的量为准,一般一克茶叶20-25毫升水。

4、冲泡大红袍水温:大红袍属于半发酵的乌龙茶,一定要用初沸98摄氏度以上的水冲泡,特别是第一泡,若第一泡水温低了,不但会影响大红袍的茶汤浓度和香气,还会导致大红袍被泡死,后面泡不了几泡就没味道了,按照正常的喝茶速度建议每三泡加热一次水。

5、大红袍的浸泡时间:第一次以15秒钟,第二次30秒钟,第三次1分钟较适宜,优质的大红袍可以冲泡八以上,余韵尚显,而且越泡越甘甜清澈。大红袍浸泡时间的调整原则为1至6泡的汤色基本一致。

6、大红袍冲泡手法:注水的时候应注意悬壶高冲,水要略高于容器面、然后刮去冲泡大红袍用的壶或者杯杯表面泡沫、净盖后盖好分杯应低斟,可减少大红袍茶香飘逸。

大红袍的品饮方法

品饮大红袍应先看水色是否清沏艳丽,其实不光大红袍,任何好茶茶汤都要透亮艳丽。根据大红袍的火工高低、品种特征等颜色应该是琥珀色或者酒红色,茶汤要三层分明,以表面有“金圈”者为优,再闻其香,香要清纯无杂气而幽香为佳,三品其味,徐徐入口领略大红袍水香是否一致。

大红袍第二泡:应重点放在大红袍的茶味上,大红袍茶味是否醇厚,有否有较低明显的苦涩味或杂味,茶汤虽吞下而口腔似有物留下,较原来有沉的感觉。

大红袍三泡:应重点放在大红袍韵字上下功夫,大红袍茶汤在口腔中是否有鲜爽感,有一种天然岩骨花香,在喉头有润滑爽口之快感,还未想将大红袍茶汤吞下时有滑溜而下喉之感,武夷大红袍休十分讲究“岩骨”喉韵咀底,杯底香,没有骨头的大红袍最多是半岩或者非武夷山的茶叶,岩韵足的大红袍是岩茶中的上乘茶品。三泡之后(杯中水饮完后闻杯底香等)品大红袍茶是一种精神感应,高层次的文化享受。

青茶大红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