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功效>玉米须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

玉米须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

2018-03-17 访问量: 467 茶礼仪网

  “玉米须普洱茶”口感不错,喝下去甜丝丝的,又经济实惠,可以做全家的保健茶。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压、血糖。夏季暑气重,玉米须普洱茶有凉血、泻热的功效,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它还能利水、消肿。在妇科方面,它可用于预防习惯性流产、妊娠肿胀、乳汁不通等症。

  那么,现在就与小编来了解一下玉米须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

  1、利尿作用: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肾、肝、胆经;质轻渗降。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效。一般认为玉米须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抑制蛋白质的排泄,其利尿作用是肾外性的,所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它虽然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但作用不是太强。现代用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以及热淋,小便不利等。可与冬瓜皮、赤小豆、马鞭草等同用;或与车前草、连钱草等同用。

  2、降压作用: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其治疗因肾炎引起的浮肿和高血压,疗效尤为明显,但长期用玉米须泡水代茶饮,只可以取到低降血压的作用。

  3、降血糖作用:米须中的具有皂甙类物质,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糖含量,尽管如此不可用玉米须替代降糖药物,如果在服用降糖药物的同时,饮用玉米须水进行辅助治疗,可能会有不错的效果。

  看了以上的信息,你对“玉米须普洱茶”了解了吗?玉米须普洱茶没有副作用,但要注意用量,一般干的每次用3-5克就可以了,新鲜的可以适当多一些.

有用+10
分享

普洱沱茶怎么弄开喝

  很多人面对手中的沱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样喝起来就会比较麻烦,因为不知道怎么撬茶才好。那么,普洱沱茶怎么弄开喝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普洱沱茶的喝法。

  关于沱茶的名称,传闻很多,有人说因其成品形状如团,滇人习惯把块状物体称为“坨”,“团”转化为“沱”,故得名“沱”,亦有人说过去云南沱茶主要销往四川沱江一带而得名“沱茶”。其外形与普通茶不同,颇具特色,从上面看类似圆面包,从底下看却又类似厚壁碗,中间下凹,每个净重约5克、10克等不等。

 

  《云南文史资料选辑》中说:“由散茶做到沱茶的定型化,中间的过渡形式有棒茶、砖茶和饼茶。棒茶是圆棒形,砖茶是方砖形,饼茶是圆饼形,都是茶叶经过选级、揉制、蒸热、紧捏成形的。”

 

  有说法认为沱茶是由明代的“普洱团茶”和清代的“女儿茶”(姑娘茶)演变而来,此说也被广泛认同。而通常在包装时,每5个成品用竹箬包裹,加以竹篾捆绑成一坨一坨的,“沱茶”也可能因此得名。总之,古时茶商为了方便长途运输和长期储存,发明了这种形式独特、紧实牢靠的制作工艺,很有创意。

  拆茶的方法有很多种,有人把茶上锅蒸,回软之后拆散,备用。不建议使用这种方法,家里的食器可能会让普洱茶染上杂味。有些压得较松的饼茶,徒手就可以开茶。轻搓饼茶的边缘,散落的茶叶就够一泡,还能维持饼茶的外形;对于有撒面的茶习就用手掰取,能得到成分均匀的茶叶。

 

  对于压得较紧的普洱茶,可能使用茶刀来开茶是最便利的。使用茶刀的诀窍在于“撬动”两个字,不是光使劲扎入茶内部就行了,还要一边施力撬动,茶才容易松开。

 

  那么,普洱沱茶怎么弄开喝?开沱茶的方法:需要准备开沱茶的工具——茶锥。

 

  1、用茶锥沿着沱茶的内涡边沿用力插入。

 

  2、沿着沱茶内涡边缘慢慢剥撬。

 

  3、也可以沿着沱茶的外沿剥撬。

 

  4、慢慢将沱茶撬散即可。

  普洱沱茶冲泡方法:冲泡普洱沱茶的水温是最好掌握在100℃,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

 

  (1)盖碗泡

 

  盖碗冲泡沱茶跟盖碗冲泡普洱饼茶是一样的,在置茶量上跟饼茶是差不多的,看盖碗的量多大,投茶五分之一即可。

 

  (2)壶泡

 

  壶的选用最好是续温力强的、稍大(比喝乌龙时大约两三倍),会比较好些。选择壁厚、壶盖口比例不要太大的。

  本次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普洱茶虽然好喝,但是不要多喝。并且我们在撬普洱沱茶的时候,要注意在使用茶刀和茶锥的时候,小心不要扎到手,仔细认真一点,以免伤到手。

浅析普洱茶发酵程度与好坏

浅析普洱茶发酵程度与好坏

对普洱茶发酵程度的描述,常用“几成熟”来表示。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茶胚的色泽、滋味不断发生变化。不同发酵时间、不同发酵程度的普洱茶,叶底和滋味是截然不同的。普洱茶的“几成熟”,常根据品评滋味、观察叶底来判断。

熟茶汤色

普洱熟茶常见的汤色有:

红艳:汤红艳,欠亮。是熟茶发酵程度较轻的表现。观察叶底,多呈暗红透青绿,滋味往往比较苦涩。“五成熟”的熟茶常见此汤色。

红亮:茶叶汤色不甚浓,红而透明有光泽。光线微弱的,称红明。观察叶底,多呈暗红微黄,滋味较“酽”,“六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浅析普洱茶发酵程度与好坏

红浓:汤色红而暗,略呈黑色,欠亮。观察叶底,多呈红褐柔软,滋味较醇和,“七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红褐:汤色红浓,红中透紫黑,匀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多呈褐色欠柔软,滋味较醇和,“八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褐色:茶汤黑中透紫,红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较醇和,“九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黑褐:茶汤呈暗黑色,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黑褐,质硬,滋味较醇和,“九成熟“以上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黄白:茶汤微黄,几乎接近无色。观察叶底,色黑而硬脆似“碳条”,滋味平淡,这是发酵过度,已经“烧心”的普洱茶。

发酵程度

熟茶的发酵一共分为1~10成,10成为全发酵。鉴别发酵工艺的发酵程度主要看叶底,在叶底中活性度的强与弱直接影响了茶品后期的收藏,也直接影响了茶的后期转化与生命长短。

一、重度发酵:

发酵程度:7~8成

叶底:呈黑褐色或更深的颜色,叶底碳化较为明显;

优点:极大了提升茶汤的甜度,粘稠厚实感;

缺点:苦底加重,叶底活性度降低。

虽然重度发酵可以取得一款优秀熟茶厚实顺滑,甜度尤佳的极大好处,但同时已经将茶品的生命缩短了很多倍。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有一定的条件和时限的,所以普洱茶后期的自我陈化过程是需要叶片本身含有的内质依然存在才能继续转化,判断这种内质是否存在就看叶底的活性度,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叶底完全碳化干枯,没有任何韧性时,此茶就已经过了老年期,开始终了了。

所以选择普洱收藏就建议大家一定要鉴别茶品叶底的活性度,首先看叶底颜色辨别发酵的工艺,重度发酵到底是否可取,建议不要取,因为后期的存放意义已经不大了。

二、轻度发酵:

发酵程度:5~6成

叶底:呈浅褐色,与采用半发酵工艺的红茶叶底类似;

优点:极大提升了叶底的活性度,回甘也明显增强;

缺点:苦、涩味残留较多,略带杂味,陈香不够纯正。

发酵其实就是一个快速使其普洱茶长大的过程,因为现代人都不能等,都希望尽快领略到普洱茶的厚、滑、甜、香、气、韵。轻度发酵可以延长熟茶的生命,而且还可以提高回甘生津的强度,但缺点也是致命的,因为普洱熟茶需要的是纯正的陈香,轻度发酵会使熟茶的陈香不够纯正。

三、适度发酵:

发酵程度:6~7成

叶底:深褐色;

优点:能得其熟茶纯正陈香,叶底活性度较佳,汤甜粘稠厚实醇滑,回甘较好;

缺点:可以说较少,这是最良好的发酵工艺。

世界上鱼与熊掌兼得之事甚少,但此种发酵工艺是稀罕之例。适度发酵即可取得重度发酵的厚实饱满之汤及甜度,还可取得轻度发酵中十足的叶底活性度及回甘,还兼得其纯正的陈香,又可避开重度与轻度的缺点,实为美不胜收,但好的发酵工艺就像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样,这样的发酵工艺也是很少发酵师才具备的,因为这需要很多年的发酵经验。(

普洱茶:以怀古之心冲泡历史岁月

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也是琴棋书画诗酒花的茶。俗着饮一口初苦回甘,雅着品一口历史悠悠,普洱亦然。

在遥远而神秘的“云的南方”,傍近澜沧江流域的西双版纳和思茅地区,这里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在茂密的原始热带雨林,终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却日照充足,正所谓“高山去雾出名茶”!它的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丰富厚实,土层深达数公尺,含砂量高,保水透气性良好,适宜茶树生长。百万年来,超过七千种发上的高等植物在这里蕴育著,其中更有五百多种具有药用成份。这里正是普洱茶的主产区。

得天独厚的历史名茶

普洱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年历史。最早见诸史册是在唐代咸通三年(862年)出使南诏的唐使樊绰所著《蛮书》载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姜、椒、桂和烹而饮之。” 普洱茶在唐代便已广销四方,宋、元时期,歌詠普洱茶的文人诗句更是比比皆是。到了明代,原为集散地的“普洱”,正式载入史册,成为云南六大茶山所产茶品的代名词。明末清初,普洱茶大量外销日本、东南亚,且随着普洱茶成为皇室贡茶,发展更为蓬勃。

普洱茶:以怀古之心冲泡历史岁月
茶文化

在普洱茶的重要消费地之一的康藏地区,自古畜牧,以肉为主食,最重要的饮料为“酥油茶”,这种添加茶叶的乳品,藉由茶叶有助消化、解油腻、去热止痰的作用,维护着藏人的健康,所以《明史·朵甘傅》载:“其地皆食肉,倚茶为命”。有清一朝,虽然来自全国的贡茶甚多,但皆为小叶种茶,由于清廷的皇亲国戚多是游牧民族出身,对于来自原始森林的大叶种茶那种浓酽的茶味,性温气烈,消食解腻最为喜爱,因此多次赐匾(今日易武车顺来茶庄尚保有“瑞贡天朝”匾额)。清人阮福在《普洱茶记》中曰:“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当时清廷规定,六大茶山每年需上缴“八色贡茶”(五斤重砖茶、三斤重砖茶、一斤重砖茶、四两重砖茶、一两五钱重砖茶、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每年上贡高达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