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功效>普洱茶的功效是什么?

普洱茶的功效是什么?

2018-03-17 访问量: 203 茶礼仪网

  普洱茶自以来,除了解渴、品茗之外,更有消食减肥及去病的功效。普洱茶在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港澳、韩国、台湾、南洋等地,皆有美容茶、减肥茶、益寿茶、瘦身茶之良饮神品美称。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下普洱茶的功效。

  普洱茶都具备的功效与作用有哪几点呢:

  1、改善心血管显著

  在用普洱茶对人血压心率及脑血流图的影响研究中,何国藩、林月蝉等认为饮普洱茶后脑血管的生理状态和脑血流动力学状态都发生了变化。数据显示饮用普洱茶可能具有降脂、改善胰岛素抗拒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由离体实验及动物实验的结果,普洱茶抽出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降低LDI不饱和脂肪酸的数量及增加LDL生育酚的含量,以降低LDL的氧化敏感度。推论饮用普洱茶可预防动脉粥状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普洱的功效是什么

  2、普洱茶减肥效果好

  普洱茶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这点对熟普洱茶尤为明显,普洱茶的后发酵是一系列酶促氧化和微生物活动复杂的变化过程。肝火旺盛的人易激动或冲动,急燥易怒,适合喝生普降火气,每天4杯普洱茶就可以使容易瘙痒或易长痤疮的肌肤得到缓解,而且口干或口苦等等虚火症状会逐渐消除。

  3、杀死癌细胞作用强烈

  云南昆明天然药物研究所教授梁明达、胡美英等人通过实验发现,普洱茶杀癌细胞的作用最为强烈,甚至常人喝茶百分之一的浓度就有明显的作用。实验表明,普洱茶具有多种丰富的抗痛微量成分,如Q-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E等。在普洱茶饮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保健效果,其中,咖啡碱对人体有许多积极作用。

  普洱茶对身体的功效和好处非常多。普洱茶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这点对熟普洱茶尤明显,普洱茶的后发酵是一系列酶促氧化和微生物活动复杂的变化过程。在普洱茶饮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保健效果。

有用+10
分享

正确喝普洱茶的方法

  1、普洱茶冲泡宜选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建议材质宜选陶壶.紫砂壶。

  2、普洱茶冲泡份量:冲泡普洱时茶叶份量大约占壶身20%,将茶砖,茶饼,拨开后.暴露空气2星期,再冲泡味道更好。

  3、冲泡普洱茶:要先冲过一次热水对于普洱茶来说这是不可缺少的程序。因为好的陈年普洱茶至少要储存十年左右,所以可能会带有部分的灰尘在里面。第一次冲泡茶叶的热水除了可以唤醒茶叶的味道之外,还具有将茶叶中的杂质一并洗净。第一次的冲泡速度要快,只要能将茶叶洗净即可,不须将它的味道浸泡出来;而第二次以后浓淡的选择就可依照个人喜好来决定。普洱茶即使变冷以后还是风味十足,所以夏天的时候可以弄得冷一些或者是冰过以后再喝。

  4、品饮普洱茶必须趁热闻香,举杯鼻前,此时即可感受陈味芳香如泉涌般扑鼻而来,其高雅沁心之感,不在幽兰清菊之下。

  5、普洱茶需用心品茗,啜饮入口,始能得其真韵,虽茶汤入口略感苦涩,但待茶汤于喉舌间略作停留时,即可感受茶汤穿透牙缝、沁渗齿龈,并由舌根产生甘津送回舌面,此时满口芳香,甘露“生津”,令人神清气爽,而且津液四溢,持久不散不渴,此乃品茗之最佳感受“回韵”。

普洱茶有“八病”,喝茶人必知!

  作为普洱茶发源地的我们,怀着对普洱茶的特殊感情和对普洱茶文化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普洱茶,理解普洱茶文化的内涵引导正确的消费。

 

  前些天,茶姐梳理过普洱茶的“三原则”、“七指标”、“八奇”和“十八怪”,今天我们来看看普洱茶的“八病”。

 

  那么,何为八病呢?

 

  一般来讲,普洱“八病”,是针对七子饼茶中的生茶而言的,即饼茶出现:入杂、乌蒂、白合、过熟、烟焦、新铁、澄泥、竹箨等八种不良情况的现象。

 

  一、入杂

  入杂——

 

  饼茶中夹杂有其他非茶类物质,乃茶“八杂之病”。

 

  如谷粒、石子、竹木等杂物,这是现代食品卫生所不容的。

  二、乌蒂

 

  乌蒂——

 

  即“马蹄叶”。

 

  茶树生长势弱、树体老化、受干旱、病虫影响严重的情况下,都会有马蹄叶,“乌蒂”是老化了的茶梗,是“茶之大病”。

 

  高档茶茶叶的含梗量一般不超过2%,低档茶一般不超过5%,而“马蹄叶”含梗量大,乌蒂是茶之大病,最为优质饼茶所不容。

       三、白合

 

  白合——

 

  茶树新梢上萌发的对生两叶抱一小芽的芽叶。即“对夹叶”、“对开叶”。

 

  白合的存在会影响茶味。白合不去害茶味,优质饼茶制造,应剔除“白合”不用。

  四、过熟

  过熟——

 

  叶底粘稠,黄而柔软,滋味平淡,香气不透,水闷味重的饼茶。

 

  过熟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

 

  ①鲜叶加工不及时使鲜叶堆积变红。

 

  ②加工中杀青过度。

 

  ③茶胚摊凉不及时、湿热闷黄。

 

  ④制饼时“蒸茶”过度。

  五、烟焦

  烟焦——

 

  饼茶被烟味和焦味所染。

 

  原因有二,晒青毛茶加工中杀青炉灶漏烟,以及阴雨天里不能及时晒干,室内自然风干中被“烟味”污染。而焦味则可能是杀青温度过高,茶青被炒焦,或杀青机炉灶漏烟,混杂了烟味和煤炭燃烧后的煤焦气味。

 

  “烟焦”味是茶叶被污染的现象,是任何厂家都必须重视和注意的,污染烟熏味的晒青毛茶进行发酵后,泡出来的茶汤,滋味凝滞,饮后喉部有压迫的紧张感。

  六、新铁

  新铁——

 

  饼茶被新的金属制茶器具所污染。

 

  新的金属制茶器具有铁腥味且铁屑容易渗入茶中,铁会与茶汁中的多酚类物质结合,使茶变黑而有了腥味,不复有香。所以,凡新铁器具,须磨光洗净后才能使用。

  七、澄泥

  澄泥——

 

  压饼时压力过大,茶汁外溢,饼面光滑,坚硬难解的饼茶。

 

  生饼要求茶饼松紧适度。如果压饼时压力过大,导致茶饼过于紧实而成为“铁饼”,不仅破坏茶条优美的形状,而且也影响了饼茶的透气性,不利于收藏后的快速“陈化”,最终成为“死饼”。

  八、竹箨

  竹箨——

 

  压饼不结实,破散松疏,脱落严重的饼茶。

 

  饼茶压制,要求外形美观大方,浑圆饱满,松紧适度,若压力过轻,饼边缘、表面起壳、容易脱落,不仅破坏饼的外形美观,也不便于后期的搬运。

普洱杂志:A面B面“茶博会”

郑子语/文
  “各种忙......我不在茶博会,就在去茶博会的路上,巡回演出啊!”

  一条微博引起业内共鸣:什么时候,茶商茶企开始为茶博会烦心?

  不过就是在最近几年,中国茶博会频频举办,越办越多,几乎是每个月都有。无论是西南、江北、江南、和华南四大产区,还是茶叶的传统主销区“北上广”,都开始出现各种名目、各种级别的茶博会。而根本不产茶的地区,也风风火火捉弄起茶博会。更不用说香港、澳门这样具有国际平台的城市,茶博会、茶展一炮打响,一是聚焦多少业内豪杰。

  作为国内发行量最大的茶杂志,本刊也经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博会的邀请函。尤其是在茶叶开始采摘的春天和一年年尾。跑完杭州,转战厦门,再飞广州,马不停蹄连轴转,为一片茶叶奔走。茶博会加上茶节、茶展、茶文化节、茶论坛、茶峰会,一年中就这么折腾完了。

  茶博会,茶的秀场,无论茶商茶企,还是非涉茶人士,对此多少有点认识--以6大茶类为主,连带茶具、泡茶水、包装、深加工产品、茶讲座等在短期内进行展示、讲解和销售,多定期出现,规模大小不一,参会者在其中可以自由参观、购买、咨询、品尝,在业内被称之为“空降超市”。

  表面上看,茶博人的兴盛是展会经济的繁荣,但背后却是中国茶文化的复兴。近十年,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茶文化热点颇多,最大的热点当属普洱茶,一经浮出历史水面,即散发出完全不同于文雅清秀的绿茶文化的魅力,以粗狂凌厉之美俘获我数死忠粉丝。同时,天价绿茶如龙井、竹叶青等,成为中国茶叶中的奢侈品,带动了中国茶的高端消费市场。在红茶风尚中,金骏眉红极一时。而湖南黑茶借鉴普洱茶的营销方法,频频发力,不断制造热点。中国茶文化的兴起,迫切需要寻找茶博会这样的平台展示自己。

  产业的新动向,激发茶商茶企不在囿于已有势力范围,而要进行营销和宣传的创新,在新一轮的市场竞销中站稳脚跟。参加茶博会,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得到了立体展示,与各个城市的潜在客户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更能了解市场的真实变化和需求,紧跟消费的大势大趋和行业动向。

  显然,茶博会不只是茶的展示,一片茶叶带动的是一条产业链,茶具、印刷、包装、泡茶专用水、茶叶深加工产品、茶食、茶的创意产品,这些既与茶叶密切联系,又为参会者带来了无数商机。2010年,第十一届广州茶博会展会总面积50,000平方米,设国际标准展位1300个,来自中国内地20多个省市和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家优质茶企参展。“中国茶业第一展”--广州茶博会成为中国茶业的“风向标”和“温度计”,对产业的提振和促进作用不言而喻。

  但是,茶博会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首先是茶博会水平参差不齐,多数茶博会并没有影响力,参会者冷冷清清,更谈不上品牌效应。原因在于,举办茶博会的门槛非常低。只要注册一家展会公司,拉到茶商就可以开展。展会公司根据收到的展位费,来规划茶博会的规模。这种做会展的人被业内人士称之为“展虫”。目前,已有人虚构“茶博会”。其次,茶博会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都不外是6大茶类和相关产品的展示,很难办出新意。即使在厦门、昆明、杭州这样茶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举办茶博会,效果也不敢恭维。这向人们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对茶博会,参会者已经产生“参观疲劳”,对参展内容缺乏应有的心理期待。还有,一些商家对茶博会缺乏深刻的认识,以为茶博会不过就是卖茶,将参展变成了销售。在最后撤展时间,为了减少麻烦,不惜抛售产品,市民闻之欣然前往,把茶博会变成了“扫货市场”。

  因此,林林总总的茶博会,需要重新定位,以特色取胜,如此才能避免陷入不尴不尬的境地。从国际上成功的博览会可以看出,要想举办成功的茶博会,必须从产业的高度出发,深入了解中国茶中的现状,再从操作模式上加以借鉴。比如在“展览王国”德国,博览会的模式非常特别:展馆全部由各州和地方政府投资兴建,展览公司由政府控股,实行企业化管理。这样一来,德展览公司既是展览中心的管理者,又是许多大型博览会的举办者和实施者。这是否给中国茶博会一些启示?再以广州茶博会为例,广州茶博会自开办以来,一直坚持市场化道路,秉承服务行业、推动行业发展的宗旨,取得良好的展览效果。2010年,广州茶博会移师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专业展览场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规模继续扩大,布局耳目一新,规划更加国际化,可以看出,广州茶博会在理念、专业、服务和创新上都远远走在其他茶博会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