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红茶>祁门红茶>祁门红茶产地>祁门红茶原产地在哪里

祁门红茶原产地在哪里

2018-03-22 访问量: 149 茶礼仪网

  祁门红茶原产地在国内,而且发展历史悠久,而且在我们国内安徽地区发展的面积也比较广,因此这款红茶在国内知名度很高,而且在国外也有很多茶客愿意喝祁门红茶。那么祁门红茶原产地在哪里?为了你能对这款红茶的原产地了解的更详细,下面的内容就对很多喜欢喝茶的朋友,详细介绍了祁门红茶原产地在哪里,你可以了解一下。

祁门红茶原产地在哪里

  祁门红茶是中国的历史名茶,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

  祁门红茶是红茶中极品,享有盛誉,而且还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那么祁门红茶的原产地是在哪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祁门红茶原产地: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

  祁门红茶原产地并非一致,一般分为三域:

  1、由溶口直上到侯潭转往祁西历口,在此区域内,以贵溪、黄家岭、石迹源等处为最优,其茶叶底厚薄适中,味醇眷幽,色润泽,发酵时间以1个半小时为准。

  2、由闪里、箬坑特到渚口,在此区域内,以箬坑、闪里、高塘等处为佳,其茶叶底薄,条线好,味浓色佳,发酵只需1小时。

  3、由塔坊直至祁红转出倒湖,这区域以塘坑头、棕里、芦溪、倒湖等处为代表,其茶叶底厚、味浓、色暗、枝粗大,发酵须2小时以上,这类茶叶一般以制绿茶为佳。

  有关祁门红茶原产地在哪里?相信通过本文内容的具体阐述,你已经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祁门红茶产地在我们中国的安徽省,而且这款红茶,在安徽地区分布也比较广,因此对于很多对这款红茶特别认可的茶客,在了解了中国祁门红茶的发展产地以后,可以选择这款红茶在冬季饮用,就能更好地保障自己身体的健康,提高身体免疫力。

有用+10
分享

祁门红茶 品茶的首选

  说起祁门红茶,不管是生长环境还是生长产地等都是给人一种比较神秘的感觉的。这样的一种红茶在很多人的心里也是比较好的。并且如果选择了这样的一种祁门红茶,也是让喜欢喝茶的人能够更深一步地去了解这种红茶的知识的。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是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由安徽省汉族茶农创制于光绪年间,但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

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相关经典名句:“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所以这样的一种红茶之所以出名也是有着比较大的原因的。

  不管是祁红红茶的香气还是祁红红茶给当代人所带来的影响,它都是当之无愧的红茶皇后,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喜欢喝红茶的人,你想成为一个懂得红茶的人的话,你不妨就多了解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自己变得名副其实。

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的区别

正山小种和祁门红茶都是红茶,但是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具体如下:

正山小种

1、创制历史

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发展经济,减轻民众负担,下旨罢造团茶,改贡散茶,一向以团茶龙凤饼著称的武夷贡茶,在改制散茶时,因其制作散茶的技术落后,生产出来的散茶品质低劣,走入了有史以来最低谷。从清代周亮工的记载:“前朝不贵闽茶,即贡茶亦只备宫中盏之需。“可以看出当时改制散茶后,武夷茶处境的尴尬。

2、产地

正山小种的原产地初步界定范围为东经117°38‘6′~117°44‘30′北纬27°41’35′′~27°49‘00′′。方圆565平方公里,东至麻粟,西至挂墩,南至皮坑,古王坑,北至桐木关。产地仍以桐木关为中心,另崇安、建阳、光泽三县交界处的高地茶园亦有生产。

3、品质特性

真正的桐木红茶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泡水后汤色红浓,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滋味醇厚,带有桂圆汤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减,形成糖浆状奶茶,液色更为绚丽。其成品茶外形紧结匀整,色泽铁青带褐,较油润,有天然花香,香不强烈,细而含蓄,味醇厚甘爽,喉韵明显,汤色橙黄清明。

4、花色品种

成茶品质特别优异。但其总的品质特征,共分为五个花色:

叶茶:传统红碎茶的一种花色,条索紧结匀齐,色泽乌润,内质香气芬芳,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叶底红亮多嫩茎。

碎茶:外形颗粒重实匀齐,色泽乌润或泛棕,内质香气馥郁,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鲜爽,叶底红匀。

片茶:外形全部为木耳形的屑片或皱折角片,色泽乌褐,内质香气尚纯,汤色尚红,滋味尚浓略涩,叶底红匀。

末茶:外形全部为砂粒状末,色泽乌黑或灰褐,内质汤色深暗,香低味粗涩,叶底暗红。采用的原料为保护区内的菜茶。

菜茶:是武夷山最早的品种之一。其树丛很矮小,枝干较细。是靠种子播种的有性繁育之品种。花盛籽多,可供播种。

5、制作工序

制法分为传统制法和非传统制法两类。

传统红碎茶:以传统揉捻机自然产生的红碎茶滋味浓,但产量较低。

非传统制法的红碎茶:分为转子红碎茶(国外称洛托凡(RotOvane〕红碎茶);C。T。C红茶和L。T。P(劳瑞制茶机)红碎茶。如以C。T。C揉切机生产红碎茶,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揉切方法。

萎凋叶通过两个不锈钢滚轴间隙的时间不到一秒钟就达到了破坏细胞的目的,使叶子全部轧碎衣颗粒状,青叶经萎凋、揉捻、发酵完成后,再用带有松柴余烟的炭火烘干。发酵均匀而迅速,所以必须及时进行烘干,才能达到汤味浓强鲜的品质特征。以不同机械设备制成的红碎茶。

祁门红茶

1、创制历史

美国韦氏大辞典,“祁门红茶”记录着祁门红茶的原产地——中国安徽省祁门县。创始年:祁门产茶创制于光绪年(公元1875年),已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可追溯到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留下:“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的记载,当时的祁门就隶属歙州。

2、产地

祁门红茶,全县地区并非一致,分为三域,由溶口直上到侯潭转往祁西历口,在此区域内,以贵溪、黄家岭、石迹源等处为最优,;由闪里、箬坑特到渚口,在此区域内,以箬坑、闪里、高塘等处为佳,;由塔坊直至祁红转出倒湖,这区域以塘坑头、泉城红、泉城绿、棕里、芦溪、倒湖等处为代表。贵溪至历口这一区域红茶,因其质量最优。

茶叶的自然品质以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口古溪、闪里、平里一带最优。当地的茶树品种高产质优,植于肥沃的红黄土壤中,而且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适度。

3、品质特征

特级祁门红茶外形:细嫩整齐,有很多的嫩毫和毫尖,色泽润;香气与滋味:香气高醇,有鲜甜清快的嫩香味,形成独有的"祁红"风格;水色:红艳明亮;叶底:绝大部分是嫩芽叶,色鲜艳,整齐美观。

4、品种

祁门红茶没有品种分类,只有等级分类。根据其外形和内质分为:礼茶、特茗、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

5、制作工序

祁红采制工艺精细,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芽叶作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红毛茶制成后,还须进行精制,精制工序复杂花工夫,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而制成。

祁红采制工艺精细,大致分为采摘、初制和精制三个主要过程。

综上,正山小种和祁门红茶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产地的区别,其次是品质的区别,至于其他方面的区别更多。

祁门红茶旧时见闻

三十年代仞,我年纪尚幼。记得当时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每遇争吵,气陆至极,常有人会骂对方一句:“让朱老五烧掉你家房子!”朱老五本名朱富润,东流(今东至)都湖人,早年落草,拉起队伍打家劫舍。但他“以铲除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和资本家为宗旨”,因此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土匪。1929年3月底,朱老五率众140余人枪,从东流、至德一带前往屯溪,沿途干了不少震惊地方的大事,在祁门曾“火烧历口一条街”,在县城焚烧了县署、公安局、王永顺木器厂等处,这就是上文所说小孩话之由来。其实朱老五在祁门县城,还干了一件与茶有关的大事,那就是“劫茶银”。当年祁门经营茶号的茶商,大多资本短少,需仰赖_于上海茶栈贷款。时在祁门放贷的沪上茶栈“洪源永”,总经理为祁门人洪益良,长住上海,很少回原籍。在祁门全由其子洪季陶负责放贷事宜,财大势雄,当时人称“洪百万”。朱老五进县城时,正逢农历2月中,新茶尚未开采,洪家刚好从上海运回一批茶款,准备放贷。朱老五闻知此事,又知洪家为大资本家.便率众直冲洪家大屋,将这一批茶银悉数劫走。数额颇大,据说在10万大洋左右。朱老五为此专门抓了十几个挑夫,每人一担银元,押着离祁赴屯而去。好在洪家资产雄厚,虽经此一劫,仍未伤筋动骨。 .

小时候,我家中有不少茶园,每年茶季均需雇些人来做事,住在城郊的茶农康宝珍是年年必到的。一来二去,他与我家很是熟稔。康老时年60多岁,满头白发,很喜欢小孩子。干活间隙,常带我玩耍,他为人健谈,有时还讲故事给我听。有一次,我们在闲聊中,不知怎么扯到了外国人,当时叫“洋人”,康老很是得意,不无炫耀地说:我还和洋人握过手呢?我十分好奇,便缠着要他说清原委。据康老说:大概是民国三年春,一天早上,县府一职员带着4个人来找他,其中一个是北京政府农商部的,名字好象叫做谢恩隆;另一个是外国人,谢先生介绍说其来自英国,是个茶叶专家。他们是特意来我县考察茶叶生产的,想到县城附近看一看茶山,要找一个熟悉情况的人带路。康老便带2人出西门,从孤老坞上茶山,时值茶季,有不少茶妇正在采茶,山上很是热闹。他们从山脚到山顶,一连翻了好几座山头。那位英国人非常认真,一路上观察细致人微,并不时叽哩咕噜地吐出一串英语,提出许多问题,多是茶园栽培管理方面的。谢先生充当翻译,康老有问必答,约莫到了中午,3人才下山分手。

民国三十年(1941)茶季,祁门发圭了一件因茶而引发的事件,影响很大。一天傍晚,县中学生万某等4、5个人,饭后出校散步。当他们走到县茶业改良场处(即今县委会)时,见荸荠塘边站着不少茶农,地上摆满了一袋袋经过初制的湿茶。茶农们脸上均露出了愤愤不平的神情,有的还高声叫骂着。万某等年轻人,血气方刚,爱管闲事,便上前详加打听。原来是当时县里的一些茶号私商,因对茶场不满,故意停秤不收茶叶。茶农们便纷纷前来茶场卖茶。茶场因肚小吃不下,中途宣布吊秤。因湿茶必须当天烘干,否则便会变质。因此,茶农们急于将茶叶出手,心急如焚,双方渐渐言语不和,发生争执。茶场业务股长郭某,态度尤为粗暴,先行动手打了茶农,还将茶农的茶叶倒在塘里。这一下激起茶农更大的忿怒,群起而攻之。郭某见大事不妙,躲了起来。同学们听罢原委,亦很气愤,便决心管管此事,为茶农出口气。于是他们便来到改良场内,四处搜寻,在楼上找到正在打电话求援的郭某。请他为茶农生计着想,赶快收茶平息众怒。谁知郭某刚给县府秘书打电话,请即派警前来,因而态度强硬,不听劝告。几位同学便叫郭某下楼,与茶农面谈。茶农们一见郭某露面,一拥而上,将他团团围住。这时,县中同学闻听此事,陆续赶来助阵。大家一齐拥着郭某拉其到县政府评理,刚走到茶场出口牌楼边,县府派来的警士赶到,拦住去路。同学们和茶农一道,毫不示弱,据理力争,义正辞严。警士们被说服,撒手不管,乘乱溜之大吉。人群行至四脚牌楼下,惊动了正在理发的县中教员章机,章机来凑热闹,郭某认识章机,因向其求援。章机知众怒难犯,亦一走了之。一千人吵着来到县政府,县长廖瑞萍亲自出面调解。廖县长见众怒难犯,一番劝说后,大声当众宣布:“我已下令叫茶商马上开秤收购茶叶,被打伤的蕊农,送去治疗,药费由茶场负担;倒进水塘里的茶叶,亦由茶场赔偿损失。”学生和茶农听后,表示满意,这才逐渐散去。据说后宋省里得悉此事,派来专员处理,亦不敢迁怒学生,只好把章机作为“替罪羊”,章因此躲到江西“避风头”去了。

1日时茶农,生活很是艰难,一家生计系于茶。抗战期间,因日寇阻断交通,祁红外销中断,茶农生活困顿不堪,祁门茶区,茶山一片荒芜。到了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间,祁红销路虽已畅通,但终因祁门茶业元气大伤,一时仍毫无起色。当时县内闻人胡味因先生,坡推选为省参议员,驻省办公。胡先生体恤茶农,利用任职之便,在省里多方奔走,终于说动安徽省“善后救济分署”派茶叶专家来祁,搞“茶树更新”以工代赈。拨给祁门一大批物资,按茶农自报茶树每20棵,免费补助面粉1斤。当时救济物资运祁,储在儒学前方家祠(现为县宾馆前门处),堆为山积。茶农们奔走相告,纷纷前来领取面粉,有茶叶多的人家,可领2-3百斤之多,大大缓解了茶农吃饭问题。祁门茶叶生产也得到暂时恢复,不致于进一步衰枯。

上面提到的茶业改良场,系茶叶科研单位,有不少茶业专家,知识分子荟萃,这些人大多来自外地和大城市,受过“文明”熏陶,常有开风气之先的举动。祁门人生病,向来是看中医,以往并无西医。1935年间,改良场成立卫生所,并对外营业,这是祁门有西医之开端。我当年凑热闹,随大人参加了卫生,所开诊典礼,故对此事印象颇深。卫生所址设在县西城内饶家坞之饶氏宗祠,该处山清水秀,林木森郁,环境清幽。12月的一天,卫生所正式营业前,举行了隆重的开业仪式。上午,全县各界显要近50人,另有参观民众300余人,齐聚卫生所,可谓热闹非凡。8时许,鸣放鞭炮,由前专员刘淦芝致辞并揭幕。随后全部开放,欢迎各界参观。我在所内转了一大圈,记得当时其科室不少,如挂号室、诊疗室、手术室、化验室、药材室等等,非常齐全。医务人员却并不多,只有一个所主任兼医师,名叫向徙南,据说是南京请来的,还有医士、杂工3、4人。另外,改良场在1936年间,逐组织放映过一场无声电影,放映地点在儒学前方家祠堂。这是祁门首次放映电影,也引起了轰动。可惜的是具体细节已记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