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品茶>泡茶>煎茶法方法及特点介绍

煎茶法方法及特点介绍

2019-04-25 访问量: 23 茶礼仪网

煎茶法方法及特点介绍

 

 

煎茶法

 

  所谓的煎茶法指的是陆羽在其著作《茶经》中所记载的一种创造性的茶叶烹煎方法。煎茶法主要是将经过炙烤的茶饼碾罗成末,等到煮水开始沸腾的时候将碾好的茶末投入其中,并且同时不断地加以搅拌,直到茶汤完全沸腾后停止,这与煮茶法茶叶的投放方法是有所不同的。在煮茶法中,茶叶投入冷水、热水中均可,需经较长时间的煮熬之后才能够停止。备器、选水、取火、候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包括投茶和搅拌)等是煎茶法的主要程序。

 

  这种煎茶法在唐诗中多有描述,尤其是在唐朝的中晚期,煎茶法十分盛行。唐中期时,诗人刘禹锡所作的《西山兰若试茶歌》诗中有“骤雨松声人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的吟咏;茶圣陆羽的好友僧皎然也曾有“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投销涌作沫,着碗聚生花”的感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做过很多关于茶艺方面的诗篇,如《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中的“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沫F麴尘香,花浮鱼眼沸”,又如《谢里李六郎寄新蜀茶》诗巾“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来搅麴尘”等,都是对煎茶法的具体阐述。此外,还有卢仝的《走笔谢盂谏议寄新茶》、李群玉的《龙山人惠石禀方及团茶》等,都是著名的茶艺记述。

 

  五代、宋朝时,煎茶法渐衰,点茶法开始逐渐流行起来。然而从五代到北宋、南宋,关于描述煎茶法的诗,仍然偶有出现,直到南宋晚期煎茶法才逐渐消失。唐以后,五代的诗人徐夤写有《谢尚书惠蜡面茶》一诗,诗中说道:“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偻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也十分爱茶,他的《汲江煎茶》中,“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描写煎茶时的真实写照。苏东坡的弟弟苏辙也作有《和子瞻煎茶》一诗对煎茶场景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光”。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有诗:  “冈炉小鼎不须催,鱼眼长随蟹眼来”。(《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茶三药》)南宋陆游有诗:“午枕初同梦碟度,红丝小皑破旗枪。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跟汤”。(《郊蜀人煎茶戏作长句》)

 

煎茶法方法及特点介绍

 

 

煎荣法特点

 

  煎茶法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在煎茶过程中,人们关注和贯彻茶道精神;第二个特点就是煎水:第三个特点是有一套严格的煎茶礼法和程序。中国的茶道精神可用“雅洁、清静、平和、空灵、率真”来作概括和描述,煎茶法要始终将茶道精神贯穿在整个茶艺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在使用煎茶法之前应该煎水,而在煎水之前就要选水,要根据煎茶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来认真地选水。而煎水的关键在于“候汤”,水有一沸、二沸和三沸的说法,一沸水嫩,三沸水老,只有在二、三沸之间的水为最好,被称为“中汤”。古人将“候汤“分为气辨、形辨和捷辨,而“候汤”的关键就在于心领神会,即“神辨”,当达到”神辨”的程度时,就称为“煎水”。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