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安化黑茶:小块茶园安化模式

安化黑茶:小块茶园安化模式

2019-05-15 访问量: 18 茶礼仪网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中,寓意回归大自然。安化黑茶正秉承这一理念,以小块茶园开启安化模式。

安化黑茶:小块茶园安化模式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地处巍巍雪峰山北麓的安化,不知从何年何月起,茶树就在这里沐天地之雨露,吸山川之精华,在万山沟壑、莽莽丛林中姿意生长,从“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到“悉心艺植,遍布峰谷”,虽历经千年,但野生茶、荒山茶显而易见是最为绿色、环保的。为做“道地安化茶”,安化县委、县政府坚守“小块茶园”概念,倡导“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生态茶园战略,致力打造一万片小块生态茶园。安化黑茶曾一度沉寂,原来那些五、六十年代由农村合作社开发但交通不便的山区茶园均也荒废为荒山茶,而那些自古处于不种自生状态的野生茶从来都分布在人迹稀少的丛林中。这些事实奠定了安化产野生茶、小片茶园的基础。

  在这些毫无规律生长着的茶树林里,你无法找到两棵形状完全一样的树,它们肆意生长着,无拘无促,丝毫不在乎规矩和方圆的禁锢。

  高山云雾出好茶,安化县山清水秀,峰峦起伏,境内有六步溪国家自然保护区、柘溪国家森林公园、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极为优越。地处黄金北纬28度,是世界上冰碛岩最集中的地区,约占整个地球含量的85%。安化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土壤风化完全,石砾较多,多杂色,通透性能好,富含有机质和各种矿质营养元素。茶树生长健壮,叶中有效品质成分和保健营养物质丰富。冰碛岩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是安化茶质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用+10
分享

茶文化:聂市古镇

茶文化;聂市古镇

茶祖精神,指茶祖神农氏关于“亲尝百草、发现茶、利用茶”的事迹和其他丰功伟绩所表现的核心与灵魂。本文挑选近、现代湖南省临湘市聂市古镇的茶事,从民族精神、创造精神、崇德精神、贵和精神四个方面论述了临湘茶人对茶祖精神暨炎黄精神的理解与弘扬。

关键词:茶人;茶文化;茶祖精神;临湘市;聂市古镇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鲁谆先生,在2007年炎黄文化研讨会上,提出炎黄精神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利民精神”,诸如神农对于农业的发明、遍尝百草,发现茶叶,黄帝发明创造衣裳、舟车、宫室、文字等,为先民谋福利;二是“创造精神”,指的是炎帝、黄帝正当中华文明曙光初现时期,大搞发明创造;三是“崇德精神”,指炎帝、黄帝崇尚道德,注重用社会伦理道德调节人际关系;四是“贵和精神”,就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以“包容宽厚、和谐共处”为基本准则。这一概括,至为精当。

本文论述的茶祖精神是指茶祖神农氏尝百草、发现茶、利用茶的事迹和其他丰功伟绩所表现的核心与灵魂,它与炎黄文化研究中提到的的“炎黄精神”概念一致。一代又一代临湘茶人,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和弘扬了璀璨的临湘茶文化,开拓了辉煌的的临湘茶产业。这里挑选临湘市聂市古镇的茶事,论述临湘茶人对茶祖精神暨炎黄精神的理解与弘扬,以见“茶祖文化”、“湖湘文化”之一斑。

1 致富一方——传承茶祖“利民精神”的丰硕成果

  (此节文字已删,网友查阅全文,请参看《茶祖文化论——“中华茶祖文化论坛”论文集》)

2 临湘青砖——弘扬茶祖“创造精神”的杰出作品

  (此节文字已删,网友查阅全文,请参看《茶祖文化论——“中华茶祖文化论坛”论文集》)

  今日,湖南省临湘永巨茶业有限公司秉承茶祖“创造精神”,不断开发新产品,2006年3-6月分别取得青砖茶标贴专利和圆角砖等三项外观专利。2008年7月又获得了“紧压茶模具实用新型”专利。圆角砖外形四角为圆弧,在蒙古国有圆满、吉祥、和谐之意。公司生产的圆角砖除四角为圆弧外,四周有凸边,中间压有花纹图案,兼具青、茯砖之风味,深受蒙古国民喜爱。2007年公司还研制了多种异型砖茶,如大圆饼形、条幅对联形、槽格小片块形、《岳阳楼记》屏风形、格言警句长方体紧压茶等。

3 放弃“洞川”——茶祖“贵和精神”的形象阐释

    (此节文字已删,网友查阅全文,请参看《茶祖文化论——“中华茶祖文化论坛”论文集》)

  今日临湘永巨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洞庭牌砖茶,起源于清朝、民国年间的“洞川”品牌。十九世纪中叶晋商在山西开办“三玉川”、“巨盛川”,同时在湖北羊楼洞和湖南聂市、羊楼司皆设有同名茶厂,并与蒙古族最大茶商“大盛魁”建立起业务关系,得到了“大盛魁”的大力合作。据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大盛魁史料》记载,“大盛魁”于清康熙年间兴起,以归化(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为基地,持清廷营业执照往来乌里雅苏台、科布多之间,主要经销聂市、羊楼司和湖北羊楼洞的红茶、绿茶、黑砖茶,营业近百年之久。湖南省临湘县的聂市、羊楼司的“三玉川”生产的茶砖,都以“洞”、“川”为标记,“洞”指最早设厂的地点羊楼洞,即以“洞”字代表羊楼洞、羊楼司、聂市这一茶产区,“川”指茶厂票号。茶厂票号以“川” 字取名,最早是为了讨个吉利,希望做到“生意兴隆遍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金银财宝能象川流不息的河水一样滚滚而来。经“大盛魁”鼎力销售后,压有“洞”“川”字样的砖茶在蒙古族牧民中信誉极佳,有些牧民无钱购茶,就用一头羊换一块茶砖。聂市、羊楼司、羊楼洞一带后来开设的天顺长、兴隆茂、巨贞和、大涌玉等同名茶庄,生产的青砖茶统统压有“洞”“川”二字。清末从湖北汀泗桥来聂市经商的姚宝臣(俗称姚老宝),民国初年在聂市瓦滓嘴办有一家茶行,名叫“永巨茶行”,所制砖茶都压有“洞”“川”之字。民国27年,日本侵略军侵占聂市,永巨茶行被迫倒闭。其砖茶商标模板为附近一位名叫赵应兆的住户捡回用作坛盖,被保存至今,其模板右上角压有小酒杯大小的楷体“永巨”二字,左上角压有小酒杯大小的蒙文“好”字,二者之间压有比“永巨”二字略大的楷体“洞”字,模板正中则是一个碗口大的“川”字。

  1984年,聂市镇兴办乡镇企业,首选开办砖茶厂。其时,赵应兆的儿子赵田初主动献出父亲珍藏的那有“永巨”字样的老模具。1984年,创办“湖南省临湘永巨茶厂”,并依照这模具压制出了聂市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砖茶:砖面左上角为蒙文“永巨”两字,右上角为汉文楷体“永巨”二字,中部系醒目的楷体“川”字,并于当年注册了有岳阳楼图案的“洞庭牌”商标,产品销往内蒙,深受消费者青睐。但由于当时商标注册疏忽,只注册了“洞庭”商标,对砖面的“川”字图案则忽略了,未予注册。至1987年,昔日联手创建“洞川”砖茶的湖北省赵李桥茶厂(原羊楼洞茶庄),将砖面的“川”字图案抢先注册,随后向聂市永巨茶厂提出交涉,要求其停止使用“洞、川”标记。从维护国家《商标法》出发,永巨茶厂放弃了历史上长期使用的标记,这给砖茶的销售一时带来了很大困难。

  然而,临湘永巨茶厂本着“和为贵”的原则,未对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提出商标异议,忍痛放弃了祖宗传下来的“川”字标记的使用习惯。1988年起改用蒙文“好”字等作标记,有此字样的青砖与原有“川”字标记的青砖质量和风味相同,在内蒙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

4 茶商重义——茶祖“崇德精神”的精彩演绎

  (此节文字已删,网友查阅全文,请参看《茶祖文化论——“中华茶祖文化论坛”论文集》)

  这种“崇德精神”,今日永巨茶业得到继承和发扬。在砖茶生产中,除保质保量外,企业还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让消费者购到优质安全的砖茶。资助开办希望小学、修建敬老院、改造集镇公共设施、帮助四川赈灾等,一项少则几千元,多则数万元,平日有些街道居民、乡间村民出现了意外事故,或要医治大的病痛,多给救助。

中国黑茶网:中国最专业的黑茶资讯平台

为何只有黑茶值得收藏?

黑茶属后发酵茶,在一定期限内,采用正确的储存办法具有“越陈越香”的特性。科学和实践已经证明,黑茶的确具有消食去腻、降三高的功效,且誉满边关,被少数民族誉为“生命之饮”,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之说。

在六大茶类中,黑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干茶存放不会长霉,泡茶存放几天不会馊掉,这是其它茶类都无法做到的。

那为何黑茶会有这种特点呢?原因在于黑茶在制作过程中进行了杀青或者炒青,钝化了茶叶的氧化过程。后期,黑茶又进行了渥堆发酵工艺,通过微生物培养,微生物产生的氧化酶又与茶叶中的茶多酚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黑茶也呈现出浓重的色感、味感。而且由于微生物一直处于活跃状态,茶多酚的氧化反应一直在进行。黑茶这种随着年代久远逐渐变性而不变质的独特品质,使收藏变得有意义。

此外,在收藏黑茶时需要注意几点:一、选择高品质黑茶。二、选择茶品批量小的黑茶,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不无道理;三、若是不熟悉黑茶品性的茶友适宜收藏有纪念意义的黑茶,如有历史意义的纪念茶、陈年时间长或有陈年价值的好茶等;四、最后应选购注意茶品包装完整,有明确的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最好茶品外形要美观,有艺术性。好的包装不仅可以保护茶叶品质,也能提高茶叶价值。

黑茶的这些故事,看了太让人震惊了!

马王堆汉墓首现安化黑茶

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吴氏长沙国丞相軑侯利苍的家族墓地,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在M1、M3中发现竹笥,内有“荼一笥”文字缱册,经考证:“荼”即“茶”,意为“茶一箱”, 笥内实物经切片分析为茶。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茶极有可能是安化茶叶的最早实物。

明万历年,黑茶被定为“官茶”

安化黑茶在定为“官茶”之前属于“商茶”而不能边销易马。因滋味浓厚醇和,量多质好价廉的优势受到边疆民族的青睐,被茶商大量越境私贩,强烈地冲击着“官茶”的市场。明万历23年(1595年),围绕湖茶(安化黑茶)的禁榷和开放,御史李楠和徐佼展开辩论,最终经户部裁决、皇帝钦定湖茶(安化黑茶)为“官茶”,这在安化黑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后陕、甘、晋等地区的茶商云集安化,安化成为明代茶马互市的主要茶叶生产基地,至明末清初安化黑茶逐渐占领了西北边销茶市场。

明末清初,“金花”诞生

明末清初,陕、甘茶商将在安化采购的黑毛茶踩制成“饮包”,运至陕西泾阳,压制成茯砖茶,在制作过程中, 繁殖了一种叫“金花”的益生菌,学名叫“冠突散囊菌”,成为衡量茯砖品质的主要标志,远销西北、俄罗斯和中亚地区。

纪晓岚文记载黑茶

纪晓岚,清代文学家,纪晓岚1768年因坐卢见曾盐务案,谪乌鲁木齐佐助军务。期间与安化黑茶结缘。他在《乌鲁木齐杂记》记有“附(茯)茶者,商为官制易马之茶”,“唯附茶性暖能缓解之”。

陶澍敬献黑茶,被赐“天尖茶”

两江总督陶澍,安化小淹人,是清道光皇帝的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