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武夷岩茶>武夷岩茶储藏>茶叶也有保质期保存不好会变质

茶叶也有保质期保存不好会变质

2019-05-16 访问量: 19 茶礼仪网

佳节临近,很多市民都把茶叶作为送礼佳品。记者随机走访了30位市民,竟然有20多人不知道茶叶也有保质期,“茶叶还有保质期?没听说过,对身体没有影响吧?”市民李先生的话代表了很多市民的想法。

  记者在几家超市和茶庄看到,袋装的茶叶和瓶装的茶叶都注明了保质期。如果购买的是散装茶叶,销售人员都会告诉消费者是新茶。消费者对茶叶的保质期也不是很关心,更多是凭借喝茶的经验以及销售人员的介绍来购买。在茶叶销售过程中,很少有人提及保质期。

  据了解,一般袋装茶叶根据茶叶品种不同、生长条件不同等,保质期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一年,有的是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一般的茶,还是新鲜的比较好。

  茶叶被国家列入食品种类,要求必须具有保质期,不同的茶叶保质期也不一样。目前,国家已经以食品卫生标准为准制定了茶叶标准,对保质期也作出了限定,但对普洱茶没有制定标准,因为它是发酵产品,很难制定保质期标准。

  一般来说,绿茶的保质期不超过一年半,但如果保存不当,受潮引起含水量超标的话可能两个月就过期了。而像云南的普洱茶,少数民族的砖茶,越陈越香,保质期可达10—20年,又如武夷岩茶,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

  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线、湿度。如果存放方法得当,降低或消除这些因素,则茶叶可长时间保质。判断茶叶是否过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看是不是发霉或出现陈味;绿茶是不是变红,汤色变褐、暗;滋味的浓度、收敛性和鲜爽度下降,此外看它包装上的保质期,另外如果是散装茶叶,最好不要超过18个月冲饮。

  过了保质期或者存放不适当,茶叶会霉变,茶叶就失去了自身的品质和韵味,如果受潮发霉还对人体有害。


信息来源:北方晨报 作者:高越

有用+10
分享

审评项目和审评因子 外形审评

茶叶审评项目一般分为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我国因茶类众多,不同茶类的审评方法和审评因子有所不同。在国外,生产的茶叶只有红茶、绿茶两类,审评项目大同小异。如日本对茶叶审评分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四个项目。印度的外形项目分形状、色泽、净度、身骨四项因子,内质分茶汤和叶底两个项目。评茶汤包括看汤色、评滋味。评叶底包括嗅叶底香气和评叶底色泽。英国和斯里兰卡等国家的红茶审评分外形、茶汤、叶底三个项目。外形又分色泽、匀度、紧结度及含毫量等审评因子,茶汤又分特质、汤色、浓度、刺激性及香气等审评因子,叶底又分嗅叶底香气和叶底色泽二个因子。前苏联评茶分外形、内质五个项目。外形项目包括色泽、匀度、同一品质度、粗细度及松紧度五个审评因子,内质包括香气、滋味、汤色及叶底色泽四个项目,审评时以香气为主。

确定茶叶品质高低,一般分干评外形和湿评内质。红、绿、毛茶外形审评分松紧、老嫩、整碎、净杂四项因子,有的分条索、色泽、整碎、净度或分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净度五个因子,结合嗅干茶香气,手测毛茶水分。红、绿成品茶外形审评因子与毛茶相同。内质审评包括香气、汤色、滋味、味底四个项目。这样外形、内质共五个项目(习惯上又称八项因子)。评茶时必须内外干湿兼评,深入了解各个审评因子的内容,熟练地掌握审评方法,进行细致的综合分析、比较,以求得正确的审评结果。

一、外形审评

毛茶外形审评对鉴别品质高低起重要作用,现根据外形审评各项因子的内容分述下:

(一)嫩度 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基本条件,是外形审评的重点因子。一般说来,嫩叶中可溶性物质含量高,饮用价值也高,又因叶质柔软,叶肉肥厚,有利于初制中成条和造型,故条索紧结重实,芽毫显露,完整饱满,外形美观。而嫩度差的则不然。审评时应注意一定嫩度的茶叶,具有相应符合该茶类规格的条索,同时一定的条索也必然具有相应的嫩度。当然,由于茶类不同,对外形的要求不尽相同,因而对嫩度和采摘标准的要求也不同。例如:青茶和黑茶要求采摘具有一定成熟度的新梢,安徽的六安瓜片也是采摘成熟新梢,然后再经扳片,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所以,审评茶叶嫩度时应因茶而异,在普遍性中注意特殊性,对该茶类各级标准样的嫩度要求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该因子审评的具体内容与方法。嫩度主要看芽叶比例与叶质老嫩,有无锋苗和毫毛及条索的光糙度。

1.嫩度好 指芽及嫩叶比例大,含量多。审评时要以整盘茶去比,不能单从个数去比,因为同是芽与嫩叶,仍有厚薄、长短、大小之别。凡是芽及嫩叶比例相近,芽壮身骨重,叶质厚实的品质好。所以采摘时要老嫩匀齐,制成毛茶外形才整齐,面老嫩不匀的芽叶初制时难以掌握,且老叶身骨轻,外形不匀整,品质就差。

2.锋苗 指芽叶紧卷做成条的锐度。条索紧结、芽头完整锋利并显露,表明嫩度好,制工好。嫩度差的,制工虽好,条索完整,但不锐无锋,品质就次。如初制不当造成断头缺苗,则另当别论。芽上有毫又称茸毛,茸毛多、长而粗的好。一般炒青绿茶看芽苗,烘青看芽毫,条形红茶看芽头。因炒青绿茶在炒制中茸毛多脱落,不易见毫,而烘制的茶叶茸毛保留多,芽毫显而易见。但有些采摘细嫩的名茶,虽经炒制,因手势轻,芽毫仍显露。芽的多少,毫的疏密,常因品种、茶季、茶类、加工方式不同而不同。同样嫩度的茶叶,春茶显毫,夏秋茶次之;高山茶显毫,平地茶次之;人工揉捻显毫,机揉次之;烘青比炒青显毫;工夫红茶比炒青绿茶显毫。

3.光糙度 嫩叶细胞组织柔软且果胶质多,容易揉成条,条索光滑平伏。而老叶质地硬,条索不易揉紧,条索表面凸凹起皱,干茶外形较粗糙。

(二)条索 叶片卷转成条称为“条索”。各类茶应具有一定的外形规格,这是区别商品茶种类和等级的依据。外形呈条状的有炒青、烘青、条茶、长条形红茶、青茶等。条形茶的条索的要求紧直有锋苗,除烘青条索允许略带扁状外,都以松扁、曲碎的差,青茶条索紧卷结实,略带扭曲。其他不成条索的茶叶称为“条形”,如龙井、旗枪是扁条,以扁平、光滑、尖削、挺直、匀齐的好;粗糙、短钝和带浑条的差。但珠茶要求颗粒圆结的好,呈条索的不好。黑毛茶条索要求皱折较紧,无敞叶的好。

1.长条形茶的条索比松紧、弯直、壮瘦、圃扁、轻重

(1)松紧 条细空隙度小,体积小,条紧为好。条粗空隙度大,体积粗大,条松为差。

(2)弯直 条索圆浑、紧直的好,弯曲、钩曲为差。可将茶样盘筛转,看茶叶平伏程度,不翘的叫直,反之则弯。

(3)壮瘦 芽叶肥壮、叶肉厚的鲜叶有效成分含量多,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壮实、身骨重、品质好。反之瘦薄为次。

(4)圆扁 指长度比宽度大若干倍的条形其横切面近圆形的称为“圆”,如炒青绿茶的条索要圆浑,圆而带扁的为次。

(5)轻重 指身骨轻重。嫩度好的茶,叶肉肥厚条紧结而沉重;嫩度差,叶张薄,条粗松而轻飘。

2.扁形茶的条形比规格、糙滑

(1)规格 龙井茶条形扁平,平整挺直,尖削似碗钉形。大方茶条形扁直,稍厚.宽长且有较多棱角。

(2)糙滑 条形表面平整光滑,茶在盘中筛转流利而不钩结的称光滑,反之则糙: 3.圆珠形茶比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 。 (1)松紧 芽叶卷结成颗粒,粒小紧实而完整的称“圆紧”,反之颗粒粗大谓之“松”。

(2)匀正 指匀齐的各段茶的品质符合要求,拼配适当。

(3)轻重 颗粒紧实,叶质肥厚,身骨重的称为重实;叶质粗老,扁薄而轻飘的谓之轻飘。

(4)空实 颗粒圆整而紧实称之实,与重实含义相同。圆粒粗大或朴块状身骨轻的谓之空。

虽同是圆形茶尚有差别,如珠茶是圆珠形,而涌溪火青和泉岗辉白茶是腰圆形,贡熙是圆形或团块状并有切口或称破口。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武夷岩茶之茶德

   武夷岩茶,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露之霄降,地钟气和,天独垂青,育成香肌,产为灵芽。大自然的钟爱,造就武夷岩茶高尚的品德。它与国际无我茶会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越发为世人所瞩目、所向往。

武夷山,“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山涌千层青翡翠,溪摇万顷碧琉璃”碧水丹山构成一幅天然画图,有如人间仙境。山内群峰竞秀,幽涧流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7.5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20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山峰平均海拔650mm。因此,武夷山不仅有奇秀甲东南的奇山水,而且给武夷岩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孕灵滋雨露,钟秀自山川”,自古名山产名茶。武夷岩茶历史悠久,素负盛名,正是“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岩骨花香之胜”。它独具一格的“岩骨花香”之岩韵,令人为之神往。早在南北朝时(公元479年)就以“晚甘侯”著称于世。唐宋以来成为历代贡品,元大德年间(1302年),就于九曲溪的第四曲溪畔设置御茶园,盛极一时。历史上著名的“五大名丛”(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半天腰、水金龟),更是蜚声四海,饮誉中外。大红袍为岩茶之王,堪称国宝。自从1981年获得大红袍无性繁殖育苗和在武夷山景区内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移栽成功后,并经专家鉴定,一致认为,武夷山市岩茶总公司所属的茶叶研究所无性繁殖的大红袍后代,保持了母本的优良特性,在武夷山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可以推广,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积极推进无性繁殖和不断改进制作工艺,现在大红袍无性繁殖后代,无论数量和质量均有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在国内外市场上倍受青睐。本世纪八十年代初培育的肉桂,为岩茶后起之秀。从1982年以来,已先后九次被评为国家级名茶和金奖光荣称号。特别是市茶叶研究所送评的肉桂,连续获得1992年首届和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名列前茅。

#$page$#

 武夷岩茶独有的“活、甘、清、香”的岩韵,饮后齿颊留香,香高而悠远;喉底回甘味,味醇而益清;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令人心旷神怡。它的高贵品质和美德,集中表现在:一是能给人以解渴、疗疾、健身物质上的享受;二是能给人以愉悦身心精神上的享受。从疗疾健身上说,武夷岩茶由于品种优良,生长环境优越,加上有独创的无与伦比的制作工艺,因此它所含的对人体有益的各种化学成分物质非常丰富,具有显著的疗疾保健功能。常饮武夷茶,“益思明目,轻身耐老”。正如当代茶叶界泰斗陈椽在《茶叶商品学》一书中所指出的“武夷岩茶温而不寒,提神健胃,消食下气,祛痰治喘,利尿消毒,明目益思,抗癌防癌,降脂降压,降胆固醇,减肥美容”。难怪国际友人称武夷茶为“万物之甘露,神奇之药物”。从愉悦身心上说,由于武夷茶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积淀丰厚,品位高雅,备受世人推崇。最突出的是武夷茶艺,其二十七道程序,典雅优美。如焚香静气,叶嘉酬宾,孟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喜闻幽香,初品奇茗,再斟兰芷,品啜甘露,领略岩韵,尽杯谢茶等等,通过出神入化的表演,把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熔为一体,具有高超的艺术魅力。

品优质武夷岩茶的四要素

武夷岩茶不仅要注意冲泡的技巧,而且要掌握品饮要领,才能领略到它那妙不可言的真趣。品饮武夷岩茶的心得体会以清代大才子袁枚写得最深刻、最具体。他写到:“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秋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中国茶经》)袁枚是浙江人,他原本最喜欢饮家乡的龙井茶而不喜武夷茶。上述这段话不仅描述了他从不爱饮武夷岩茶,到饮后怡情悦性的过程,同时也反映出了品饮武夷岩茶的要领。

其一是武夷岩茶一般讲究热饮,即民间所谓的“喝烧茶”。要随泡随喝才有味,稍迟喝则色、香、味、韵均大为逊色。

其二是要“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品饮武夷岩茶要特别注意闻香。俗语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武夷岩茶则是“茶香十八变,越变越好闻”。品武夷岩茶闻香至少要闻三次。第一泡闻“火香”及茶香的纯度;第二泡闻显露出的茶的本香,不仅要热闻,还要冷闻,不仅要闻汤面香,还要在品了茶后闻杯底留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领略茶香的变化;第三泡以后则是闻茶香的持久性。闻茶香是一种极雅致的享受,且有益于身心健康,在品武夷岩茶时千万不可忽视了这个环节。

其三是品茶要“徐徐咀嚼而体贴之”。袁枚在这句话中,“体贴”一词用得最妙,“咀嚼”一词用得最准。“体贴”一般是对至亲的亲人而言的,品茶要“体贴之”,可见他对茶有多么深挚的感情。“咀嚼”即嚼茶,品武夷岩茶时嘴中要像含着一朵小花一样,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才能品出茶的真味。

其四是“释躁平矜,怡情悦性”,这是精神上的升华。只要按照袁枚的方法去实践,我们一定会从怕武夷岩茶茶汤的浓苦如药,变成爱之如饮醍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