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六堡茶>六堡茶产地>六堡茶入门—全面了解六堡茶的产地明细

六堡茶入门—全面了解六堡茶的产地明细

2019-05-18 访问量: 18 茶礼仪网

[概述]了解六堡茶的产地,有助于对六堡茶文化的领会。在平时的选茶过程中,也可作为一个参考的因素,是六堡茶入门的一个知识点。

六堡茶因产于广西梧州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和中国的许多茶类一样,是一个地方性产品。据史料分析,六堡茶有着1500多年的产制历史,可谓历史悠久。从古到今,产地随着时代的变革,历经三个阶段。

一、古代六堡茶产地

关于六堡茶著名的描述:“茶产多贤乡六堡,味醇隔宿而不变,茶色香味俱佳”,出自于清同治年间的《苍梧县志》。此话不但说出了六堡茶的特点,也明确六堡茶的产地。以前的六堡,就是“多贤乡”。

古时的苍梧,下设十一个乡,其中多贤乡地处江北,其下还有头堡、二堡至六堡的六个行政管理单位,多贤乡亦故此得名为六堡乡。由于茶叶交易兴盛,以至于当时的苍梧县地图上,六堡镇所在的区域被标为“茶亭”。因此,六堡镇在清代已经是名闻遐迩的茶叶产销区域。

因此,古时的六堡茶产地,包括头堡至六堡,共六个堡寨。

放到今天,以行政区域划分,就是六堡镇的不倚村产区(古恭州茶区)、塘坪村产区(含黑石茶区)、公坪村产区、山坪村产区、四柳村产区(古罗荻村茶区),狮寨镇的大昌村产区、安乐村产区、永生村产区、思丰村产区,以及梨埠镇娄底村产区等。

六堡茶入门—全面了解六堡茶的产地明细

二、近代六堡茶产地

解放后,百废待兴,六堡茶担负着出口创汇的使命,显得尤为重要。广西政府进行摸底调查,将六堡茶产区分为三个区域:

六堡茶区:高涧、塘平、不倚、四柳、梧桐、理冲、六堡、贺县。年产50万斤以上,其中塘平和不倚产茶最多。

五堡茶区:安乐、万生、富丰、大碑、木皮、民生、合源、富宁、大正、狮寨等十个乡。年产37万斤以上。

长发茶区:合水、外深、武岭三个乡,年产1万多斤。

至此,苍梧五堡六堡两区的茶园以黄笋顶为中心,沿溪流展开,与北面的贺县茶区相连,形成一个六堡茶大茶区。

自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茶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至60年代初期,六堡茶产地已经不局限于六堡镇,向桂林、横县、贺县(今贺州)、上林县、灵山等区域扩展。这些地方的毛茶收购回来后,统一集中在梧州茶厂、横县茶厂和桂林茶厂加工。

三、现代六堡茶产地

六堡茶有着千百年历史的沉淀,为了充分利用这一特色资源,促进梧州本地的经济发展,梧州市政府决定对六堡茶申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于2011年,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保护范围在梧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内。

这意味着,只有在梧州市及管辖的藤县、岑溪、蒙山、苍梧生产的六堡茶,才能称之为六堡茶。因此,六堡茶称为地标产品后,诸如横县茶厂、桂林茶厂等,已经不能生产六堡茶。

现如今,也只有老一辈的茶人才知道这些产地的存在,他们在六堡茶的发展史中作出了辉煌的贡献。也许,市场上少见的桂青种原料六堡茶才能寻获以上产地的踪迹。

目前,六堡茶的产地只在梧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现代工艺六堡茶的生产基本集中在梧州市区,六堡镇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传统工艺六堡茶的产地则在六堡镇(六堡、哈口、大中、高枧、梧桐、大宁、四柳、理冲、不倚、塘坪、公平、山平瑶族村、蚕村、普旺、九城、首溪16个行政村和一个六堡社区)。

六堡茶产地的变化,并没有大起大落、曲折离奇的故事,在名气上,也没有普洱茶的山头来得响亮。对于六堡茶来说,产地固然重要,但工艺同样重要。产地代表的也许是名分,而茶叶的品质却与原料、工艺和仓储密切关联,缺一不可。

有用+10
分享

冲泡、闷泡、煮饮六堡茶的口感味道区别

实验背景:

六堡茶除了最常见的功夫茶具冲泡,还有闷泡和煮饮这两种方式。关于这三种方式,哪种更好,经常会有茶友问及,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一次较为全面的实验,系统的对比一下这三种冲泡方式的优缺点,给茶友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实验原则:

兼顾普适性和实用性,选新茶不选老茶,茶具宜简不宜繁,就地取材。

实验参与人员:六堡茶之家茶评组

实验地点:六堡茶之家茶室

实验时间:5月16日上午

实验材料:

茶样:六堡茶之家严选101(2014年轻发酵六堡茶)

茶具:盖碗、电热水壶、保温壶

用水:自来水

冲泡、闷泡、煮饮六堡茶的口感味道区别

▲从左到右依次是:保温壶、电热水壶、盖碗

冲泡六堡茶:

110ml盖碗,投7g茶样,洗茶两遍,100℃沸水冲泡,每泡出汤时间10s,品第三、第四、第五泡。

冲泡、闷泡、煮饮六堡茶的口感味道区别

冲泡、闷泡、煮饮六堡茶的口感味道区别

冲泡、闷泡、煮饮六堡茶的口感味道区别

整体口感评价:香气高扬馥郁,滋味鲜爽清冽,略带苦涩,回甘生津,充分展现了轻发酵茶的特点。

口感描述:

小茶仙:茶汤入口瞬间充盈口腔,爽口舒适,茶味足,有涩感但能化掉,生津迅速,就是这个茶本来的味道。

茶茶:可以闻到茶中的植物清香伴随着花蜜香,茶汤适口不刺激,滋味鲜活爽口。

茶探长:花蜜香高扬突出,茶味适中,爽口,虽有苦涩感,但回甘生津迅速。

闷泡六堡茶:

1.5L保温壶,茶水比例1:200,投7.5g茶样,洗茶一遍后注入95℃热水,闷1个小时。

冲泡、闷泡、煮饮六堡茶的口感味道区别

冲泡、闷泡、煮饮六堡茶的口感味道区别

冲泡、闷泡、煮饮六堡茶的口感味道区别

整体口感评价:米香柔和细腻,带着微微的熟果渗入茶汤,汤质滑、稠、顺,甜度好,整体平顺甜柔。

口感描述:

小茶仙:冲泡时的花蜜香已经不见了,茶汤不苦不涩,入口稠厚度和饱满度增强,变得醇厚甜滑。

茶探长:这香气更像是枣香,且香气十分明显,茶汤浓厚醇滑,甜润舒适,我喜欢这个味。

煮饮六堡茶:

1L电热水壶,茶水比例1:200,投5g茶样,洗茶一遍后注入冷水,待水煮沸后继续煮3分钟。

冲泡、闷泡、煮饮六堡茶的口感味道区别

冲泡、闷泡、煮饮六堡茶的口感味道区别

冲泡、闷泡、煮饮六堡茶的口感味道区别

整体口感评价:茶汤比较软,有一定的涩味且难化开,略有不协调感,水路比较细腻,但相对于闷泡来说还是显得粗一些,回甘不明显。

口感描述:

小茶仙:汤感略薄,涩味较重且化不掉,整体感觉不是很好。 

茶茶:没有闷泡时的稠厚感,相反水味有点重,汤感甜度单薄。

我:香气主要以米香为主,带有不明显的熟果香,盖碗冲泡所带的鲜爽植物香气已经随着蒸汽挥发掉了,可能是由于新制茶茶多酚较多的关系,冷汤涩感十分明显,长留口腔难以化去。

经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冲泡六堡茶优点:

真实反映茶叶的本味,较好的呈现茶汤的香气,表现茶汤的鲜爽度,有层次感。

闷泡六堡茶优点:

茶汤的厚度和滑度有较大的改善,滋味醇厚顺滑,甜润舒适,香气发生变化,由原来的花蜜香转而变成米香,但整体的协调感好。

煮饮六堡茶优点:

茶汤厚度有所改善,但涩味加重,香气丢失,新茶不适宜煮饮。

结语

不同的冲泡方式展现了不同的茶滋味,大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冲泡方式。

冲泡考验手法,适合有时间细品,追求细节、协调性及平衡感的茶友;

闷泡便捷舒服,适合工作繁忙,追求香甜口感,且没办法慢下来享受的茶友;

煮饮还是老茶比较适合,如果是年份特别长的老茶,可以冲泡后煮饮,别有一番风味。 

影响六堡茶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六堡茶品类繁多,其品质也不尽相同,影响六堡茶品质的原因有多方面,但影响最大也是决定六堡茶品质的因素不过三个,原料、工艺、储存。这三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对六堡茶的品质有重大影响。

影响六堡茶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原料品质的好坏,一般是受树种、种植地势、小环境气候、栽培管理、气象等因素影响。适制六堡茶的有多个茶树品种,如六堡群体种、桂青种、龙脊种,以及引进的云南大叶种等。

而六堡群体种在成茶品质外形与内质都比其它品种更胜一筹。用其芽叶制成的六堡毛茶,外形色泽墨绿,有光泽,内质滋味极浓醇,回甘味强,特耐冲泡。经若干年陈化之后,内质更醇浓,甘爽,嫩滑,极具陈韵。这是纯天然的地理标志特征,是其他地区或其他黑茶无法拥有的。

影响六堡茶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其次是工艺,杀青、揉捻、堆闷、烘干,以及经过渥堆、复蒸等精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着茶叶品质的形成。杀青不足,影响茶的滋味和香气,青味、苦味偏重,茶质淡薄。而揉捻既关乎外形条索,也关系着茶叶析出的茶汁液参与堆闷发酵,与茶的品质形成及耐泡度有关。现代工艺的渥堆,则是影响六堡茶红浓陈醇品质形成的关键工艺。

影响六堡茶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最后是存储。六堡茶属后发酵,香气、滋味的转化走向与存储环境关系十分密切。相同品质的茶叶保存在透气、避风、避晒、避烤、干湿适度适宜又无任何污染的环境,比保存在闷气或吹风、暴晒或阴暗、寒冷潮湿又有污染的环境优良。

以上三个是影响六堡茶品质的关键因素,买六堡茶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这样才不至于被一些不良商家给忽悠了。

六堡茶专家彭庆中六堡三大名茶区之芦荻访茶行记录

六堡茶专家彭庆中六堡三大名茶区之芦荻访茶行记录

今天再去六堡三大茶区之一:芦荻

也叫芦笛,或罗荻

六堡三大茶区之一 (三大茶区分别为恭州、芦荻、黑石)

至于四柳、不倚、塘平,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

路上,山心进去,丰盈祠

呵呵,这个茶,有多少年了?岁月,成就了悠悠陈韵

清澈透亮

全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c77dd10100qxvx.html

六堡茶相关内容链接:

广西六堡茶知识介绍

六堡茶:三口居士之有感于现在很多东西真假难辨

六堡茶价值:苍梧六堡茶品牌价值

六堡茶松烟香的成因

何为“六堡茶”?

陈年六堡茶的收藏价值

浅议六堡茶的选购要点

中国黑茶网:国内最专业的黑茶资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