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山头丨勐库东半山

普洱茶山头丨勐库东半山

2019-05-26 访问量: 19 茶礼仪网

普洱茶山头丨勐库东半山

勐库古茶区:(东半山)

双江县的勐库地形为两山夹一河一坝,两山指邦马山和马鞍山,一河指南勐河,一坝指勐库坝,邦马山与马鞍山对峙,南勐河流经两山之间,勐库人习惯上以南勐河为界,将南勐河东边的山称为东半山,河西边的山称为西半山;即马鞍山在河东,叫东半山,邦马山在河西,叫西半山。双江县茶树树龄在120年以上的古茶园80%都分布在勐库的东半山和西半山,东半山和西半山凡200年以上的古村寨,村村都有人工栽培型的古茶园。以下是关于东半山的详细介绍:

普洱茶山头丨勐库东半山

亥公茶区

亥公是双江的北大门,也是勐库的门头。亥公的山脉是临沧和勐库的分界山,海拔很高,从亥公山项到勐库坝子海拔落差近1000米。亥公目前已有有机茶园3000多亩,是勐库排名第一,双江的大茶厂做出口茶、做红茶都首选亥公的原料。那赛茶区

在那赛公路两边的坡地里都是藤条茶园,那是1965年以前种下的。

那赛

小村是那赛的拉祜族古寨,那赛年代最久、面积最大的古茶园大部分都在这里。小村有80多户人家,90%为拉祜族,从勐库坝子去博尚和临沧的古驿道从小村穿过,古道的两边还保留有上百亩的古茶园,古茶树树围超过80厘米的很多,是汉人还没迁来前拉祜族人种下的。

正气塘

正气塘在小村上面,,是个汉族寨,现有30多户人家。正气塘以前有拉祜族人居住,现在留下的几十亩茶园,就是拉祜族人种下的,茶树的主干已长得比大碗口还要粗。1903年拉祜族人迁走,汉族人也接着种茶树。

正气塘的人卖茶很方便,从正气塘去博尚街3个小时就走到,若是不想去博尚,就将茶叶摆在门口,有马帮过往时也可以买去。

普洱茶山头丨勐库东半山

那赛大寨

那赛大寨被一条古道穿过,把大寨分为上下两个寨,古道上方的叫上寨,下方的叫下寨,两个都是汉族寨。那寨大寨的老茶树都分散种在古道两旁,是汉人们在民国初年种下的。

那赛村委会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新种了2000多亩高产茶园,汉人在那赛也办了小型茶叶加工厂,产品在各地都受欢迎。

那蕉茶区

那蕉村委会顺着公路沿线有7个寨子,每个村寨海拔都超过1700米,除了大寨外,其他6个是拉祜族寨,这7个寨子每个都有古茶园。

背阴寨

寨子边有条水流很大的清溪,寨子四周种满了茶树,新、老茶树已交混起来。

南坝田和三家村

从南坝田到三家村的一路上,盖山连片的古茶园、新茶园走一小时也看不完,这片茶园里有块巨石,形状象头牛,所以这片茶园取名为石牛大茶园。这茶园过去是藤条茶园,10多年前有一半被改造矮化过,但因拉祜族人不爱砍多余的树枝,这几年藤条茶的形状又逐步显现出来。这片古茶园的面积太大,各个寨子的劳动力都不够,每年都有大量鲜叶采不完。三家村背后有一个古茶园叫岩子脚古茶园。

那蕉村古茶园多,但茶树树龄超过二三百年的却不多,在汉人没有迁入之前那那蕉拉祜族人没有把茶叶做成一个大产业。

坝糯茶区

坝糯是东半山最大的寨子,现有300多户人家,汉族占85%,其余为拉祜族,海拔都超过 1900米。

坝糯在整个临沧市颇有名气,其名气大是来自于坝糯产的藤条茶,藤条茶园是保存最好,面积最大,形状最美的,令人称奇。树龄超过百年的藤条茶,一棵树上有几十根上百根藤,最长的可达三四米,而且数棵茶树伸出的藤条相互缠绕,织成一排藤网。

普洱茶山头丨勐库东半山

坝糯的藤条茶,新鲜时芽头滚圆肥壮,绒毛浅绿密厚,哂干后芽头白亮中略带金黄,做成茶饼条索清晰,饼面芽绒闪光,让人爱不释手。

将茶树枝修整培养成藤条状,这应该是汉族人带来的技术。在勐库小户赛拉祜族寨、公弄布朗族寨、冰岛傣族寨,都没法找到这种修养法。

普洱茶山头丨勐库东半山

在东半山汉人居多的村寨,都有大面积的藤条茶园。坝糯1949年以前有2000多亩藤条茶园,如今留下来的还有1500亩,面积之大也是双江地区第一位。

忙蚌茶区

忙蚌是个拉祜族寨,现有140多户人家,分为大、小两寨,大寨有120多户,95%为拉祜族,小寨仅有20来户人家,主要为汉族。忙蚌大寨是拉祜族古寨,大寨中间有条水量很大的溪水穿过,拉祜族人就在溪两边建房,寨子南面的斜坡有很大一片古茶园,树龄约100年,也是按忙糯大寨古茶园的藤条茶的培养法培养的。忙蚌的古茶园为拉祜族所种,1930年以前忙蚌大寨还没有汉人入住,拉祜族自己的卡些(村长)有有威信,使汉人不敢去忙蚌大寨以酒换田换茶园,才使茶园都保留下来。

章外茶区

章外是双江的一个老茶区,现在还保存不少明清时期的古茶园和民国时期的老茶园。

普洱茶山头丨勐库东半山

章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属勐库镇管辖,20世纪80年代被划入贺六乡,2006年贺六乡并入勐勐镇,章外也随之划入,章外距勐勐坝子较远,离勐库坝子较近。因章外离勐库近又与亥公相连,在茶区划分上,把章外划归勐库东半山古茶园。章外现在是勐勐镇的一个村委会,有大小自然村10来个,章外的古茶园主要分布在营盘村、上、下章外村、石头寨、新寨,这几个古茶村有条土公路相连接。

营盘村

营盘村在大路边地势高,海拔约1800米,营盘村最早的居民是拉祜族,现在是个汉族寨,有50户人家,拉祜族人在营盘时种过许多茶树,,现在保留下来的还有10多棵,,树围都超过80厘米,长势非常好。

上章外

上章外村是章外最大的村寨,有80户人家,拉祜族仅有3户,上章外四周的山坡可看到零星的又高又大树围超过100厘米的古茶树,这些茶王树是拉祜族人种下的。章外河从上章外村中间流过,河两岸的斜坡上有连片的百年左右的古茶园,是清末民初汉人种下的。

普洱茶山头丨勐库东半山

1949年以前章外茶在博尚街已有名气,临沧坝胡的商人经常赶着马帮来章外买茶。上章外自然环境条件好,地肥水足,田多,茶园多,经济实力很强,村子虽少,但东半山、西半山的人都不敢少看上章外。

石头寨

石头寨现有18户人家,有一户是拉祜族,其余是汉族。石头寨的古茶园是章外几个村寨中最多的,大部分是拉祜族人留下来的,1887年拉祜族第二次大起义被清政府镇压后,迁离石头寨,汉人迁进来,接管了留下的茶园,又新种了一些茶园,1958年以后上章外和石头寨又种了五六百亩茶园,两个村的茶园是连接起来的。

下章外

下章外由两个小村组成,加起来有60多户人家,上边的村称一组,下边的称二组。一组又称杨家寨,有21户人家,大多姓杨。下章外由于水田多,没有种太多茶树。

章外几个村寨都有民国初年种的茶园,山坡上和新式台地茶园中间分布着一少片的满天星栽种法的老茶园,1950时茶园面积已很大,1954年双江茶叶站已在章外设立收购点,到了1955年收干毛茶12000市斤,当时章外几个村加起来才仅有100多户人家,这个产量已经不低了。

章外离勐库很近,又曾经归勐库管辖,勐库人都将章外茶认可为勐库茶,章外茶与勐库其他村寨的茶有点不同,章外茶一入口回甘很快,做茶的都喜欢章外茶。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茶品“汤色”标准范畴

  色主要看汤色的深浅、明亮,优质的普洱熟茶,泡出的茶汤红浓明亮,具”金圈“,汤上面看起来有油珠形的膜,优质的普洱茶熟普叶底呈现褐红色。

  质次的,茶汤红而不浓,浓而不透,欠明亮,往往还会有尘埃状物质悬浮其中,有的甚至发黑、发乌,俗称酱油汤。优质的生普,色泽橙黄、清亮透明,仿佛被一层油膜包裹,久泡其色不变。

  普洱茶的迷人之处,很大程度上是汤色上的赏心悦目,总而言之,以色别鉴茶,干茶须以自然油润为上,汤色以通透明亮为佳。

普洱茶的喝法为什么有些茶苦涩不能回甜?

   茶通常都会有苦涩味,这里的意思是指苦涩后不回甘甜,苦涩长时间停留在口腔。好的茶苦涩能化,并回甘回甜,越好的茶化的越快,回得越快,它那种“苦”是苦凉的、打开的。像老班章的古树茶,一喝下去很苦,苦到喉咙,但苦一瞬间消失,马上回甘回甜,而且甘甜长时间停留在口腔,令人感觉舒服、愉悦。

  喝茶应该使人解渴、生津的,品茶应该使人舒服、愉悦。但这都需要茶喝下去后,停下来去感觉。有些茶会使人越喝越口干,又苦又涩,甚至有胸闷、心烦、不舒服的感觉。茶不化的苦涩到底是什么呢?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要从茶树的生态说起,根据我们这些年在茶山的考察,我们先甄别茶树的生态,有原生态的古茶园;有新开发的茶园;有台地茶园;有施化肥、喷洒农药、打除草剂的;有没有的。

   在茶园里,我们摘茶的鲜叶品尝,发现有施化肥,喷洒农药,打除草剂的,苦涩不能化,有胸闷、心烦的感觉;没有的,苦涩能化。再细品,发现前者的苦是死的苦、实的苦,后者是凉的苦、开的苦。两者的苦是不一样,前者不能化,令人不舒服;后者能化,令人舒服。前者的苦是来自化肥、农药;后者的苦是来自茶的本身。喝这两种茶时,入口时两者区别不大,特别不是专业人士很难分得开,但停下来,留口的感觉很多人都能分辨出来。

勐海之星大益普洱茶601批熟饼

【品名】勐海之星大益普洱茶601批熟饼

【生产工艺】普洱饼茶熟茶

【规格】400克/片7片/提84片/件

【生产日期】2006年(备注:普洱茶无保质期,越陈越香)

【出品商】大益(云南勐海茶厂)

【储藏方式】在通风、干燥无异味、常温环境下存储

产品特色:肥嫩壮美、相得益彰、褐红油润、金毫俊显、汤色红浓、陈香馥郁、甘滑浓厚、金圈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