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熟茶>普洱熟茶鉴别>【德丰昌学堂】论普洱熟茶历史,鉴茶品年份真假

【德丰昌学堂】论普洱熟茶历史,鉴茶品年份真假

2019-05-27 访问量: 21 茶礼仪网

【德丰昌学堂】论普洱熟茶历史,鉴茶品年份真假

  普洱熟茶发展的背景

  民国之后,香港逐渐成为普洱茶最主要的消费地之一。而随着交通条件不断改善,运时缩短,到港的茶饼陈化期不够,而香港寸土寸金,茶商们不仅在讨论干仓与湿仓的孰优孰劣,也开始在尝试人工发酵普洱茶的原料——晒青毛茶,使原料熟化后再加工压制成饼。【德丰昌学堂】论普洱熟茶历史,鉴茶品年份真假  

  熟茶发展——50年代

  香港供不应求的消息传回云南,云南省茶叶公司非常重视来自大客户方的需求信息,于1955年11月,通知下关茶厂对出口紧压茶进行后发酵实验,但实验不了了之。

  主要发酵技术:【德丰昌学堂】论普洱熟茶历史,鉴茶品年份真假  

  以下关茶厂为代表

  蒸汽热发酵

  人工制冷发酵技术

  熟茶发展——70年代

  1973年4月,云南省召开茶叶加工会议。在长达7天的茶叶加工座谈会上,传达了李先念副总理和外贸部李强副部长有关国际形势和茶叶发展的重要讲话,李强副部长讲话中特别强调了要发展普洱茶。

  1974年后,省茶叶公司在勐海茶厂、下关茶厂、普洱茶厂、澜沧茶厂和宜良茶厂等国营生产厂家推行熟茶发酵技术。1974年以前,云南是没有熟茶生产记录的。【德丰昌学堂】论普洱熟茶历史,鉴茶品年份真假  

  1975年,昆明茶厂研制成功普洱茶原料的发水渥堆技术,以此为基础制成普洱茶熟茶,由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自营出口,晒青毛茶停调广东。

  1976年,熟普发酵技术成熟。“熟普”散茶压制的沱茶7663、茶砖7581面市,从此以后,各种普洱茶熟茶产品风起云涌,普洱茶“熟饼时代”开启大幕。

  为出口需要,云南省茶业公司规范了普洱茶的唛号,饼茶用4位,头两位为该茶品创制年份,第三位为晒青毛茶原料等级,第四位为茶厂编号(1是昆明茶厂,2是勐海茶厂,3是下关茶厂,4是普洱茶厂)。散茶用5位,3、4位原料毛茶等级。【德丰昌学堂】论普洱熟茶历史,鉴茶品年份真假  


有用+10
分享

泡茶技巧怎样把普洱熟茶泡得更好喝?

熟茶是一种相对难于冲泡的茶。一不留神就会滋味弱,汤感薄,还可能有不悦的气味。更有甚者,明明仓储良好的茶,泡出了让人咽喉干、燥、紧的茶汤。实在令人困惑。

泡茶技巧怎样把普洱熟茶泡得更好喝?

为了把熟茶泡得好喝,笔者针对器皿、水、冲泡手法等一系列问题做了些试验。略有心得有体会。在此与诸位茶人探讨。

我的大体思路是:首先,分析茶性,辨析其特征;其次,根据其特征确定冲泡的目标,力求顺势而动,扬长避短;第三,考虑通过什么手段具体达到扬长避短的目地;最后,通过实践进一步分析,验证和调整。下面,我先就这几点一一展开,最后在实际演练一次冲泡全过程。

一、分析茶性。

气味方面。新熟茶有渥堆味,但好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花蜜香甚至陈香。老熟茶有仓储味、枯叶味、但好的老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很好的陈香甚至药香。

滋味方面。新熟茶滋味已经不太有刺激性、收敛性。但其汤感较佳。冲泡得当,会呈现小豆汤一样粘而沙的口感。老熟茶汤转清,滋味更淡,但能有很高的滑口、油润感。冲泡得当甚至能臻"化"境。

总体而言,熟茶内容不够丰富,一般都不太耐泡。

二、根据茶性确立目标。

前几泡:抑制气味(堆、仓之粗杂),提升黏,稠、油的汤感,使香--水的平衡向后者倾斜。争取泡一杯气味不浓,但柔软粘滑的好汤。同时,尽量控制最初几泡的浓度,以求保护最后几泡的表现,提升整体耐泡程度。

中间几泡:当发现气味已经开始转"醇",就适当激发香气。追求香--汤的均衡协调。泡一杯有香有水,香水融合的好茶。

最后几泡:滋味、汤感物质均已浸泡殆尽。在无法保证汤感之时,全力激发香气,泡一杯香高滑口的甜水。

三、向着目标选择手段

1、选用胎土厚、烧结度低的紫泥紫砂壶。

充分利用紫砂壶物理结构的各种特征,既利杂味吸附抑制,又利叶底透气保温。同时,宽口大腹矮身桶的壶型,如仿古、石瓢等,更利于对注水、水温的控制和杂味的逸散。最后,茶壶一定要出水快速通畅。熟茶的浓度在浸泡中随时间变化很快,且叶底又容易堵塞出水孔道,出水慢的茶壶难于控制茶汤浓淡。

2、用PH较高(7~8)的矿泉水冲泡。茶事用水需一整篇文章详加论述。

3、适当的醒茶。

所谓醒茶,是指冲泡茶叶前改变茶叶的存放环境。比如从茶饼上撬下,置于陶罐中一段时间。另茶叶适当接触空气,调整其内部含水量。

4、冲泡前水烘。水烘的常见方法有三种,列举如下:

第一种:敞开壶盖,用热水淋壶身(需选择合适的壶型)。

第二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内的一个架子上,像蒸馒头一样蒸。

第三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的盖口上,蒸。

5、控制泡茶水温。

总的来说,水温降低,各种气味都会变淡;提高水温,各种气味加强。尤其,连续高温的浸泡为激发老茶陈香的不二法门。紫砂壶本身保温性能强,还可以盖住壶盖用开水不断淋壶以提升浸泡温度。而盖碗保温性能较差,其中叶底在无水浸泡的情况下降温极快。这样,为了保持叶底温度,有个重要的技巧:出汤后先给盖碗注水,而后再用公道杯给品茗客斟茶。具体操作到后面实战演练一节中再作细论。

6、控制注水水流的稳定性。

手法的问题是一个要点,这里说一下。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也就是说,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但此时会牺牲汤感;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我们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器皿--但这样又会牺牲香气。

这个口诀过于大略。冲泡之道乃平衡之道,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茶性,不同的制茶工艺作很多调整。但总的来说,在熟茶的冲泡中它还是相当实用的。如下,我们具体分析五种基本的注水手法对冲泡的主要影响。

高冲:水线长,粗。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所需时间短,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强。

高吊:水线长,细。水在空气中降温最多,注满盖碗需时长,水与叶底激荡较少。

低吊:水线短,细。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需时长,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小。

旋水:即注水时移动烧水器皿的壶口。其主要作用时增加水与叶低的激荡,同时提高各部位茶叶接触水的均匀性。不旋,壶口一直固定在一个点上注水,称为定点吊水。

为保证口感的协调、融合性、避免汤水散乱,旋水时有两点小技巧。

首先,旋满一周,收水时正好回归出水点。这样就需要根据注水速度调整旋转的速度。水柱需细就慢旋,水柱粗就快旋。

其次,旋转过程中保持注水水柱的稳定,粗高,高矮都不变,且水柱一直光润平匀最佳。

7、烧水器皿的选择。

为了控制注水水流,一把壶嘴设计合理的煮水器具是不能少的。价格材料等暂不论,能把水线修成如上图所示一般圆润平稳,且能随心所欲控制水线之粗、细、缓、急者优先。

下面实战中,为了演示的便利,我用盖碗代替紫砂壶。盖碗比紫砂壶难于控制,也因而更锻炼技术。如果控制得当,盖碗也完全能泡出口感宜人,像出自紫砂壶一般的茶汤。

四、实战演练

1.置茶:控制好茶/水比例,为浓淡打好基础。

110ml盖碗,投茶7克。这个投茶量基本保证了比例的协调。个人可根据口味自行调整。同时调整每泡时间,加以配合。比如说,希望多泡几巡者可以加大投茶量,同时在开始几泡尽量快速出水。

2.水烘:去杂味。

依上一节第4点的方法,自行选择。水烘有些局限性。一则盖碗不太好烘,二则比较浪费水。烘与不烘,我们都可以通过冲泡技巧抑制杂味,提升口感。

3.洗茶:湿润茶叶,清洁茶面。

从洗茶开始,请温柔注水。可旋可吊,但水流一定要平和,稳定。不要使茶叶猛烈翻腾。洗两次者,第一洗可以略提高注水点,拉细水线,降低洗茶的水温。第二洗可以适当降低,提高水温洗茶。洗茶后尽量彻底沥净茶底。

洗茶时一般需要温杯。但既然洗茶有清洁的考量,那就不宜以洗出来的茶水温杯。我个人推荐直接使用烧水器皿中的开水烫盏。无论视觉还是实际效果,都更清洁。

小技巧:在洗茶温杯时,请将置茶容器开盖放置,便于杂味逸出,也便于叶底降温。

4.前三泡:抑制杂味,提升汤感。

基本方法:定点吊水,缓慢注入。把水和茶的相对运动降到最低。注得够缓够稳时你会发现盖碗中水色很浅,不会像猛冲那样一下把红褐色的茶汤甚至渣子都翻腾起来。

出汤时,建议使用公道杯。这样颜色、滋味物质会在公道杯中重新融合,您会发现缓慢吊水浸泡出的茶汤很软、很粘,但没有什么气味。

每泡出汤完毕后,建议沥净茶底。留汤冲泡虽然会增加泡数,但会改变滋味物质浸出的节奏和协调性,为冲泡增加很多不稳定性。

5.中间三五泡:有香有水,协调交融。

基本方法:缓慢旋水,稳定注入。不可猛冲。要把水温,以及水和茶的相对运动控制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上,我们才可以兼顾香、水,达到协调。下图中左边是第四泡旋水加猛冲的茶汤,注水4秒,浸泡26秒;右边则是同一茶第三泡稳定缓慢旋水注入产生的茶汤,注水9秒,浸泡21秒。可以明显看到,左侧茶汤深,暗且浊,右侧浅,亮且透。区别很大,简直让人不能相信泡是同一泡茶,仅仅调整了注水手法所致。

因此,稳定旋水说来简单,实则很考技术。大略的动作可以参考前面第三节第6点中图示的技巧。但实际泡茶中如何旋?旋多快?水柱多粗?注水点多高?这些都需泡茶者根据茶性,品饮者的口感需求等作实际的调整。

6.最后三泡:香高水滑,汤甜味淡。

基本方法:急冲注水,叶底保持持续高温。冲既可高亦可低,既可定点亦可旋水。重要的是冲击、翻腾叶底,同时保持高水温,以充分激发陈香。

茶叶泡到尾水,出于浸出更多物质,提升陈香的双重考虑,我们需要提高浸泡时的水温。这时,和初期正好相反,我们不但不开盖降温散味,还要在出水后立即注水,以保持被浸泡茶叶的高温。紫砂壶由于其本身导热性差,保持叶温的能力天然较强。而盖碗则降温极快,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动作次序:准备出汤时开始加热水→水将沸腾时开始出汤→汤出净后先注水泡茶→泡好茶后再端起公道杯分茶。

这就是如上第三节第5点中提到的技巧。

7.整个冲泡过程中,不要摇、搅、拨动叶底。这样做既会使茶汤浑浊,又可能令茶味淡薄,水味彰显。同理,注水要一直保持平稳。即使高冲也要保持水柱平静光润。

五、余话。

制茶者讲究看青做青,品饮者一样讲究看茶泡茶。以同一招势从白茶泡到黑茶,从开始泡到最后,是不可能得到精美协调的茶汤的,也颇有"耽误了好茶"之虞。顺势而动,以和为贵。抓大放小,有的放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体察和调整,方是茶人本色。

平静的形态带来平和的动作,平和动作带来协调的滋味。对泡茶动作的揣摩和练习像一种修行,会帮助泡茶者达至好的心境,进而也带来好的茶汤。茶道茶道,以茶入道。本文抛砖引玉,望与诸位有志于茶者思考交流,共同精进。

适合都市忙碌的白领阶层:2018年大益玫瑰普洱熟茶试用评测报告

前阵收到云南大益茶厂免费试喝的袋装玫瑰普洱茶,今天刚刚有时间把品鉴报告完成。打开盒盖一股馥郁的玫瑰花香混着普洱熟茶的陈香、蜜甜香迎面飘来。给平时就喜欢喝玫瑰花和熟普的我一种混搭全新的感觉,人立刻有了精神,马上就有喝茶的欲望。普洱茶采用云南大叶种毛茶经过渥堆发酵等工序加工而成。这款大益玫瑰普洱茶,普洱茶的原料采用云南勐海生态茶园的有机原料制作而成,带着绿色天然的茶叶精华加上上好玫瑰花制作而成。包装简洁精致,没有一袋漏茶现象。

本人认为袋装茶最好用茶壶,盖碗冲泡,最好不用玻璃杯。这款袋装茶我是用盖碗冲泡的,泡茶第一步我先把盖碗和喝茶的小茶碗都用开水温杯,然后轻轻打开一袋云南大益玫瑰普洱茶,里面的香气比外面闻着还馥郁,我知道玫瑰花用开水一泡就颜色变淡,不宜用100度的水温。沸水容易把茶叶中的色素和活性物质破坏掉,所以把开水放置90度左右冲泡这款袋装玫瑰普洱茶最适宜。

一个人喝水位到在盖碗的七分满就够了,喝完在到水温度刚好。如果两个人喝可以再多加点水,根据自己对茶汤浓淡的喜欢来冲泡,建议各位茶友三分钟到五分钟出汤饮用。

第一泡:洗茶,冲水直接倒掉。

第二泡:盖碗注入七分满的水迅速出汤,正式喝茶,茶汤色浓红而透亮,润滑而醇厚,馥郁的玫瑰花香加之经过干仓陈化的熟普,口感已无苦涩味,玫瑰和熟普互相烘托出一种独特,焕然一新混合的芬芳甜香味,独具特色。第二泡茶汤色依旧浓重;

第三泡茶汤色红润有光泽,第四泡茶汤色红润依旧,第五泡红色茶汤里逐渐带着澄黄色,

第六泡汤色逐渐变淡。一小袋玫瑰普洱茶可以泡半天,袋装茶需要把玫瑰花和熟普都弄碎,每一泡喝完盖碗下有一点点茶渣的沉淀,不仔细观察也看不到,茶碗上面飘着一点淡淡的玫瑰花的绒毛也属于正常,袋装茶毕竟是碎茶,不像整个冲泡的玫瑰花和熟普那样整装。

玫瑰花有活血化瘀,理气解郁和调经止痛等功效,特别适合脾气大、肝不好、失眠抑郁等各个阶段的女性朋友喝。富含丰富的维生素a,b,c等以及单宁酸,能改善内分泌失调等,有美容养颜,促进血液循环,对于调经理气,疏肝解郁都有一定的作用。而熟普中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C及氨基酸,茶多酚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等作用。熟普经过渥堆发酵等过程,生成新的化学物质,其中含有分解脂肪的脂肪酶,因此熟普有一定的减肥功效。

所以这款大益玫瑰普洱茶,根据玫瑰花和熟普的混合作用,适合以上很多人群,特别适合都市忙碌的白领阶层,失眠抑郁及想让自己变得苗条的减肥女士。老、中、青年女性都是很好的选择,喝这款袋装玫瑰普洱茶,还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再添加点蜂蜜或是冰糖,味道更加独特。我强烈向都市忙碌,而又亚健康的白领阶层推荐这款大益玫瑰普洱茶,喝了绝对不会失望。也向想了解中国真正的六大茶类原茶的各个年龄,各个阶段的女性朋友推荐这款茶。现在的小女生大都喜欢喝带有各种色素,添加剂的各种口味的奶茶,世面上的奶茶无论多好喝,只能让你的身体越来越胖,对于健康一点好处都没有。

想了解中国真正六大茶类的原茶,可以从喝袋装茶开始,逐步地你可能会被中国真正的六大茶类震撼,吸引从此像我一样放弃奶茶,步入真正爱茶人的行列,六大基础茶类无论你爱上哪一种,长期坚持喝,都对你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里面的作用和功效有太多太多,一时说不完。只有自己慢慢了解才会知晓,才会理解爱茶人的情怀与乐趣所在!想了解中国茶文化的亲们,建议先从喝一杯云南大益茶场出品的玫瑰普洱茶做起,喝茶不会让你失望,只会让人更健康,更有人脉。

我代表和我一样忙碌,收到茶后这么久才写品鉴报告的都市白领阶层,感谢云南大益茶厂的包容与关照。望今后多出点适合男女老少喝的,各种价格适宜的优质好茶。感谢

(作者/净琳;来源/新茶网)

原文链接:https://www.xincha.com/paicha/reports/2265/

普洱熟茶的纯

刚开始接触普洱熟茶时,前辈们经常给我灌输的思想是,普洱的价值在生茶,普洱的生命也在生茶,熟茶只是配角,它没有那么长的生命力,没有进一步陈化的价值,十年的时间就足以让其衰败。我深以为然,自己的存茶计划中往往以生茶为主,熟茶只是填补没有老茶的空白,在天冷时喝一下。

只到喝到自己在家里存期近十年的熟茶时,我满腔悔恨,这哪里是我之前一直不屑一顾的熟茶,它那历经岁月磨炼的醇厚同样的让我沉醉,你在与它的对话中看不到它当初的杂乱无章。那时的它带着刚发酵后的堆味儿,带着尚未定型的迷茫,带着淡淡的水渍。如今它是纯净的存在,没有了水味,留下醇厚,没有了杂味,带着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一入口,你就知道它是那么的坚定,那么的自信,那么的纯正。

岁月不光塑造了一款熟茶的厚度,粘稠度,饱满度,更塑造了一款熟茶的品格,纯纯的,让你想到挚友,体会到久违的感觉。

我不再敢小看我的每一饼每一砖熟茶,也许某一天我与它在口腔和身体里相遇时,会像是遇到了最纯真时的自己,会不会留下感动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