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冬季养生有秘诀,普洱老茶不可或缺

冬季养生有秘诀,普洱老茶不可或缺

2019-05-29 访问量: 16 茶礼仪网

冬季养生有秘诀,普洱老茶不可或缺

普洱老茶积时光沉淀,经岁月打磨,属于茶性比较温和,对消化尤其是胃部有问题的,有养胃、护胃的作用,冬天气温比较寒冷,对体寒的这部分人群特别地适合

冬季养生有秘诀,普洱老茶不可或缺

  天气转冷后很多人运动减少,再加上冬季节日很多,大家聚餐机会特别多,脂肪的摄入量就比较高了,可以通过喝普洱老茶来控制体重

  普洱茶降脂减肥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因为它含茶多酚、叶绿素、维生素C等多种的有效成分综合作用,这是它减肥降脂的因素之一。

冬季养生有秘诀,普洱老茶不可或缺

  第二是普洱老茶在发酵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的有益菌群,有益菌群可以减少我们小肠对甘油三酯和糖的一个吸收,那么降低了我们的脂肪的一个吸收,通过这两个因素来更好地控制好我们的体重。

  中医认为,冬季属干燥、阴凉。这个时候空气湿度相对降低,人们易出现皮肤、鼻腔、咽喉干燥不适;出汗少,内循环不畅;摄取大量高热量食物,易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

冬季养生有秘诀,普洱老茶不可或缺

  因此,冬季经常喝热茶可以有效补充人体所需水分,尤其是普洱茶,有效调节人体内循环,增强消化系统生理功效,可清肠、通便、助消化、祛除肠道多余油脂。

  普洱茶根据工艺和属性的不同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大类,生茶色泽黄绿,滋味清爽,祛油脂效果更佳;熟茶色泽红褐、口感香醇,温润,暖肠胃,因此冬季经常饮用沸水冲泡的普洱茶非常有益健康。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没有标保质期,合不合法?

  相信喜欢普洱茶的人一定听到过“越陈越香”这些概念词,那么保质期是多久?有没有保质期?没有标明保质期的普洱茶合不合法?很多人都有疑问,像绿茶、铁观音都是有保质期的,市面上的普洱茶只标明生产日期而没有标明保质期,属于欺骗消费者吗?

  普洱茶标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产品的标签标识、广告标语、商标等不符合法律规定要求10倍赔偿,普洱茶没有标明保质期,是不是违反了食品安全标准?东莞一起案件给了我们答案。普洱茶具有其产品的特殊性,根据食品安全法及相关国家标准规定,普洱茶在符合标准的贮存条件下,适宜长期保存。普洱茶未标明保质期的标签瑕疵本身并不影响食品安全,亦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所以并没有违反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法

 

  普洱茶“越陈越香”没有保质期,其实这句话理论上是对的,但是实际上随着不同的贮存环境,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存在质量问题,没有保质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比如说发霉的普洱茶,遇到这种那就不合法了。

  当你看到普洱茶没有保质期,其实不用太惊讶,相反对它的质量倒是要提高警惕,不要以为没有保质期就等于质量好,这是完全两码事,好普洱茶一定要有好的贮存环境,既然是商品那就一定要想到假冒伪劣产品,质量问题一定是不合法的。

老程说熟茶:选购普洱茶熟茶的三个关键因素

老程说熟茶:选购普洱茶熟茶的三个关键因素

导读:《老程说熟茶》系列微视频节目是大益集团出品,视频每期三到十五分钟,从熟茶的功效到大益经典熟茶解读,视频中的老程娓娓道来,是不错的大益熟茶入门教材。

【正文】我们讲了那么多,现在有个问题就出来了。就是如何来看熟茶的好坏,所谓好坏我理解的就是,一个熟茶有那么三个含义:

一、就是这个熟茶到底质量怎么样?

老程说熟茶:选购普洱茶熟茶的三个关键因素

好的茶叶它的叶底泡出来后,它的叶底很明显,一根就是一根,还有就是叶底经不经得起捏、揉,就比如说你一捏一揉,一放开,它还是这种块装,条索很鲜明,捏着有海绵的感觉。这个就是发酵比较合适,如果说有些不好的熟茶,喝完以后你一捏,就像捏个泥巴一样,是一坨圆的,捏成方的就是方的。那种熟茶它的发酵是有缺憾的,是不好的。

二、喝下去口感怎么样?

老程说熟茶:选购普洱茶熟茶的三个关键因素

从口感上来说,我们把握普洱茶的好坏就是味道要纯正,不要有杂味、异味;如果是春茶,那就要多一点香气、纯度、甜度,因为现在的很多熟茶并不是用春茶来拼配的,而且用夏茶、秋茶来拼配,这样的茶就比较寡薄。勐海茶厂它的拼配更多的用春茶,夏茶、秋茶用的比较少,而且用不同等级的茶拼配出来的,拼出来非常漂亮。

三、除了自然转化之外,制作上的工艺怎么样?

首先看这个茶叶本身来判别它的好坏,看它的梗、它的拼配情况怎么样,茶叶是不是有很多碎末,或者说撬出来的茶叶是不是有很多粉末状,这种情况就是制作上不行。

老程说熟茶:选购普洱茶熟茶的三个关键因素

还有就是我们根据它的等级(比如说V93的沱茶,这款沱茶它是采取中高端的叶底为主做的,就是一级到三级)来区分,那就比如这个三级茶和这些九级茶来说,他的显豪、芽明显的比较多。

你看一个茶叶,就是看它厂家和实物出来的是不是一致的。再看它制作过程中(渥堆发酵有没有问题),因为发酵过了60度就烧心,如果不到60度,55度以下弄出来的茶它的叶子也是腐烂的。常见的问题就是烧心、焦黑、发苦、发麻,泡出来的汤色也是怪怪的,红中带一点绿,比较浑,而且叶底手一触摸就碎了。

本文由(微信公号:ishuocha)通过《老程说熟茶》第12期独家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仅代表作者观点。配图|南茗佳人提供的大益《红妆》熟茶

【普洱茶再发现】白莺山:古茶博物馆

这里是茶叶的会所,是上千年来不同种类的茶树和谐生长的家园,谁也不知道当年,究竟是什么力量,能够召集如此众多的茶树在此集合,以群体的方式,共同展示着茶叶这种滋润苍生的植物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2006年9月5日,当我第一次穿行在白莺山巨大的古茶园里时,我发现那里的每一棵古老茶树,都是关于时光的传说。很多年来,它们就那样无言的生长,历经雨雪风霜,并在今天以勃勃的生机,带给茶人一份惊喜和感动。

白莺山古茶园自然博物馆

白莺山位于临沧市云县的漫湾镇,是“忙怀新石器文化”的核心区,早在4000年以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而那满山的古茶树,与这块土地上的最早的居民,究竟有着怎样的一种相生相伴的历史?

白莺山

白莺山过去又叫白鹰山,虽然“莺”和“鹰”只是一字之差,但却隐藏着一个故事。相传白莺山村边有一个水潭,潭边是茂密的森林,时常有成群结队的白色大鹰在此栖息,远远望去,宛若一棵棵大树开满白花,因此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白鹰山。但在遥远的古代,鹰为生存,常常啄食村民饲养的家禽,人与鹰的矛盾逐渐激化,还发生了人鹰之战,之后鹰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与人和谐相处的“白莺”,于是当地人就把白鹰山有意与成了白莺山。据郑有林先生说,白莺山原被称作“阿维”,最早生活在那里的村民是布朗族,据说他们是来自于三江源头的崇山峻岭之中,因躲避战乱,不远千里迁徙到此地,并从此与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因而在白莺山,至今民间还有顺口溜:“阿维人来阿维人,烤罐苦茶献祖坟”,也有快板“阿维中山好地方,茶树成林满山岗……”而景东和南涧一带的茶商,至今仍然把白莺山生产的茶叶称作为“阿维茶”。

作者与第23次上白莺山的云县茶办主任左成琳

很多年来,茶叶一直是白莺村村民赖以生存的重要植物。一年四季,苦荞是当地人的主粮,而茶叶不仅是当地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更为他们与外界换回盐巴、布匹等生活必需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白莺村至今也还不通公路,当地的茶叶运输,仍然采用最原始的马帮驮运。在白莺山蜿蜒曲折的山道上,不时还能见到一串串深深的马蹄印,那是岁月的履痕,也是当地村民生活维艰的见证。然而也许正是因为交通的不便,使得白莺山有幸地避免了古茶树的大面积砍伐,从而为我们留下了一份难得的“自然遗存”。

在白莺山,茶树的品种非常的丰富,有当地茶农称的黑条子茶、白芽子茶、藤子茶、柳叶茶、红芽口茶、豆蔑茶、大叶本山白芽口茶、贺庆茶,至于十三不靠的茶树,当地的人则将它称为二嘎子茶。这些茶树与本山茶和勐库茶一道,构成了一园多古茶品种的独特景观。生活在白莺山的人,不仅能准确分清不同种类的茶树,而且为每种茶树评选出了它们的茶树王,甚至有了茶树为媒成就美好姻缘的故事。据不完全统计,仅白莺山和相邻的核桃林两个村12400亩区域内,就保存了野生型、半野生型和人工栽培型古茶树数百万株。专家说,白莺山古茶树种类多样,变异繁多,不仅是茶树种质资源的宝库,而且展示了从野生茶树到栽培茶树不同阶段的演变历史。

白莺山古茶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神则灵。平凡的白莺山,因郁郁葱葱的古茶树而成为无数茶人心中的圣地。作为云南古茶树保护得最好的一个区域,白莺山有着自身神奇的历史。有资料显示,一百多年前,白莺村就开始以“赶茶会”的方式来推动茶叶的发展。白莺山早年有一座道庙,过去叫大河魁星阁大殿,现在被人们称为“大河锁水阁”,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人们都会在那里举行一个斗茶会。届时,每个族的族长,会带上精心采制的茶叶,在那里进行现场泡制,并请参会人员轮流品尝。然后分出一、二、三级茶族。一级茶族有一定的货币奖励;二级茶族奖励200市斤贡茶;三级茶族奖励100市斤贡茶。而这些奖品,则由三级以下茶族进行准备。同时,赶茶会又要求获奖的茶族,要采集本族茶奖茶品的茶子,送给三级以下的茶族作为优良品种进行推广。当时,这种以品茶、评茶并佐以物质鼓励的方式来推动茶产业发生的活动,曾在白莺山周边产生很大的影响,每年举办茶会的时候,都会有数千人,上千匹马云集白莺山,他们中不乏外地的客商,带来了白莺山人生活所需的盐巴和布匹,也带走了白莺山回味绵长口留余香的茶叶。

白莺山古茶园

据说,当年举办赶茶会时,都有活动的详细记录,而且被装订成册,存放在大河锁水阁内,可惜的是这些记录白莺山茶文化历史的资料,被后人有意损毁了。所幸的是,作为茶文化历史的另一种记录:茶树,却被保留了下来。因为茶树,已经成为了白莺山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你可以在那里,频繁地看到百年古茶树随着地生长在人家的庭院中、大门边、古道旁,真正与人们相伴相生。每一年的清明,当地人在祭扫祖墓时,都会奉上一杯清茶,表达对祖先的怀念之情;若遇老人去世,人们也习惯用红布包上一撮茶和米放在他的嘴里,意思是民以食为天,而茶是生命之源,死了也不能忘记的。此外,如果死者还未成年,则只在死者的嘴中塞茶,表示生命有限,而传承祖宗种茶的事却没有结束。

作者购买白莺山本山茶王的茶叶

也许正是日常生活中与茶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才成就了白莺山成为今天的古茶树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