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武夷岩茶>夏天喝武夷岩茶会不会上火呢

夏天喝武夷岩茶会不会上火呢

2019-06-07 访问量: 17 茶礼仪网

武夷山岩茶其实是我们中国卧龙茶中的一种极品,它养胃以及消暑和减肥的功效都是非常显著的。有的人说夏天喝武夷岩茶会上火,但是有的人说夏天喝武夷岩茶是不会上火的。那么究竟实情是什么样子呢?和小编一起去看一看吧!

夏天喝武夷岩茶会不会上火呢

武夷岩茶其实是属于半发酵的乌龙茶的,一般的人都普遍是认为,发酵过的岩茶的焙火是很重的,夏季喝是容易上火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有记载,诸茶都是性寒的,焙火发酵是能驱除其中的寒性的,但是不至于会生热上火。那么现在我们是可以告诉大家的,烘焙过后的武夷岩茶在放置里一段时间之后的火气是会逐渐的散去的,它的性质十分的温和,夏天喝也不会是存在让人上火的情况的哦。

经验就证实,在夏天喝武夷岩茶,不但是不会上火的,还会有很多的好处的呢!

夏天的天气是很容易让人犯困的,而武夷岩茶中是含有很多的咖啡碱的,是能刺激到人体的中枢神经的,可以使人精神感到振奋,可以起到提神以及清心的作用的。夏天的天气十分的炎热,人体所出的汗是比较多的,常常是会感到口干舌燥的。适当喝些武夷岩茶,是可以使人体中的的唾液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的,能够刺激唾液的分泌,从而是可以滋润口腔以及产生清凉感的。

我们可以从上文看出,在夏天喝武夷岩茶是不会上火的,并且这对我们身体来说还是有很多的好处。所以我们喝茶,就应该弄明白,他究竟对我们身体好不好。这也就是饮茶的妙处所在了,小编希望大家都能够喝一喝武夷岩茶哟。

有用+10
分享

武夷岩茶五大功效

武夷岩茶为乌龙茶类属半发酵的青茶,它既有红茶的甘醇,又有绿茶的清香,下面为大家介绍武夷岩茶的五大功效。

一、抗衰老

武夷岩茶中含有茶多酚,有助于清除体内生物自由基,减少对皮肤的伤害,从而延缓了人体的衰老。

二、防癌

武夷岩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在防癌方面也能起到很好的功效。

三、提高免疫力

在转季的时候,每天喝4、5杯武夷岩茶,可以提高体内抗病性。

四、防治心血管病

武夷岩茶可以减少主动脉内膜质斑块和含量,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抗性增强,对防止血拴形成均有明显的影响。

五、防治眼病

武夷岩茶能防治上皮组织角质变性增殖泪腺细胞病变,防止角膜角质增厚,防止眼疾。

武夷岩茶五大功效

武夷岩茶除了上述功能外,还有消除疲劳、醒酒、抗辐射的功效。

武夷岩茶烘干方式

武夷岩茶制作主要分成初制与精制两个过程。

一、武夷岩茶初制过程包括采摘、萎凋、做青、 杀青、揉捻、烘干六个过程。

二、武夷岩茶精制过程:毛拣——分筛——复拣——风选——匀堆——焙火

下面由爱茶网来介绍一下,武夷岩茶制作第五步骤武夷岩茶烘干方式技术萎凋工艺:? 烘干工艺:是稳定茶叶品质,补充杀青效果的作用,使茶叶达到较长时间的贮藏而不变质。

???

1、烘干方式;传统木碳、焙笼烘干和烘干机两种方式。焙笼烘干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初制烘干上使用较少,手工制作之茶多用此法,成茶品质更高。揉捻成条的茶叶需马上进行快速烘一道,不能置放过久,否则易使干茶产生闷味,降低茶叶品质。条件差者要有用萎凋槽烘干,此方式对茶叶品质影响最大(1)温度低、烘干时间过长;(2)热源多用木碳直燃吹风式,多灰尘,易带烟。(3)烘干速度慢,效率低,常将多次不同时间的揉捻叶混为一槽烘干。

????

2、烘干要点:揉捻叶一般要求在30-40分钟内烘完一道,手感茶叶需带赖手感,而后可静置2--4小时,再烘第二道,一般烘2--3道即可全干。烘干机第一道烘干温度视机型面积、走速风量等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130-150°C,要求稳定。第二道烘干温度比第一道略低些,约为120-140°C,直至烘干为主。焙笼烘干要求第一道明火“抢水焙”至茶叶有剌手感后,下笼摊凉2-4小时后稳火再焙干。毛茶烘焙干后不可摊放长久。一般冷却至室温时即需装袋进库。

武夷山是正山小种,武夷岩茶的原产地

武夷山是正山小种,武夷岩茶的发源地,这是历史证明不争的事实。茶叶界泰斗张天福为此题词:“武夷岩茶故乡武夷山”;武夷山桐木村是正山小种(红茶)发源地”。世界三大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发源地,正山小种,武夷岩茶的鼻祖,武夷山独占其二,足见它对世界茶叶的发展作出卓越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武夷山正山小种,武夷岩茶是我国最早进入欧美的茶类,唐宋时因海禁,至明初还规定:“铢两茶不得出关”,直至十五世纪初期(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携带包括武夷山茶在内的大量茶叶作礼品,外销从此开始。

明万历35年(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从澳门收购武夷山茶经印尼输往欧洲。所以武夷山是我国最早进入欧洲的茶类。十八世纪中叶武夷山茶率先进入美洲。明末清初茶禁松驰,允许民间贸易,武夷山茶(正山小种,武夷岩茶)大量入口。因当时海路还不畅通,因此,呈现“茶叶陆路”之路。

清雍正时(1727年)与俄国商定,恰克图为两国商人互市之地。至十八世纪末茶叶陆路之路进入鼎盛时期。茶叶陆路之路最初(1681年)由山西晋商到下梅收购茶叶,武夷下梅这个历史文化名村成为晋商万里茶路的起始点。茶叶陆路之路其全程是从崇安越分水关,入江西铅山河口装船,顺信江下鄱阳穿湖而过,出九江入长江,溯江抵武昌,转汉水至樊城起岸,贯河南入山西晋城,经长治抵平遥、大同到张家口,再至库伦(即蒙古乌兰巴托)北行,恰克图(中俄边界)再往西伯利亚输往欧洲。至十八世纪末“茶叶之路”全盛时,其出口量达20多万斤(主要是正山小种)。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五口通商”后,为“海上茶路”代替。光绪1878年,武夷山茶(包括正山小种,武夷岩茶)外销达70余万斤。武夷山茶从十七世纪以来,外销所开辟的“茶叶陆路”之路与“海上之路”这两条茶叶之路,足以与我国“丝绸之路”相提并论,竞相媲美。对加强国际间的交往,促进国际间贸易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由武夷山茶叶信息网()整理收集-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