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碧螺春>碧螺春鉴别>碧螺春好坏鉴别方法

碧螺春好坏鉴别方法

2019-06-17 访问量: 15 茶礼仪网

碧螺春好坏鉴别方法

1、观外形:优质的碧螺春外形条索纤细、卷曲,如蜜蜂腿,像铜丝条,呈螺形,色泽银绿隐翠,满身披毫,银芽显露,一芽一叶,牙为白毫卷曲形,叶为卷曲清绿色,且茶芽幼嫩、完整,无叶柄、无“裤子脚”、无黄叶和老片。

2、看毫毛:满身白毫是碧螺春的特点之一,碧螺春的成品茶白毫遮掩,茸毛紧贴茶叶。按照遮掩程度,也就是茸毛密布的程度,可区分碧螺春茶的优次好坏。

3、闻香气:优质碧螺春的香气特别,在清清的茶香之中,透着浓郁且强烈的芳香,闻起来像花果的香味,使人陶醉和迷恋。

4、看冲泡:由于碧螺春的条索细紧重实,冲泡时会迅速下沉,而不会浮在水面,反之则为假。碧螺春沉于杯底之后,幼芽慢慢展开,芽大叶小,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香气清新浓郁,滋味鲜醇、回味甘厚。

5、品味道:碧螺春冲泡之后,头道鲜爽,二道甘醇,三道微甜。其鲜爽的茶味之中,还蕴含甜蜜的花果香气,使人百饮不厌、回味无穷。

6、看颜色:正宗碧螺春的色泽柔和鲜艳,染色的碧螺春颜色发黑、发绿、发青、发暗。正宗碧螺春的茸毛为白色,染色的碧螺春茸毛呈绿色。正宗碧螺春冲泡后,茶汤柔亮鲜艳,而染色的则黄暗,像陈茶的颜色。

有用+10
分享

碧螺春的泡法步骤是什么呢?

  会喝茶不如会泡茶的人来得厉害,至少小编是这样觉得的。因为会泡茶的人更懂得怎么样去爱护茶怎么样去喝茶,所以,我觉得喜欢一样茶会泡茶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所以呢,我们呢今天就一定要教一下大家关于碧螺春的泡法,让大家学会怎么样去泡茶的呀。

  水以初沸为上,水沸之后,用沸水烫杯,让茶盅有热气,以先发茶香。因为碧螺春的茶叶带毛,要用沸水初泡,泡后毛从叶上分离,浮在水上,把第一泡茶水倒去,第二泡才是可口的碧螺春,但最好的茶是第三次泡的,茶的香味才充分发挥出来,接着来说具体的碧螺春的泡法。

碧螺春的泡法步骤

  先注水后放茶叶,且严格确认在放入茶叶时注入杯中的开水已冷却至摄氏70度以下,如此您将感受到原生态碧螺春茶传说中淡泊高雅的水果香(约维持30秒后果香逐渐转为茶香,凡无水果香的碧螺春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碧螺春,因此也就成为行家鉴别标准;碧螺春茶树均应生长在果园里) ,产自不同果园的碧螺春和水温的微小差异其果香味亦不尽相同,妙趣横生。这就是碧螺春的泡法具体的方法。

  现在,我们呢都已经学会了碧螺春的泡法,就算没有学会的,也都有了理论方面的知识所以之后的话会更好的。其实吧,更是因为碧螺春是好茶所以我们呢的泡法如果正确的话才能够更加地去发挥出它的茶当中的对于我们的身体所能够带来的一些优点和好处的呢。

碧螺春是明前好还是雨前好碧螺春茶的叶底特点

碧螺春是明前好还是雨前好碧螺春茶的叶底特点

碧螺春是明前茶好

因为明前碧螺春受虫害侵扰较少,采摘时比较鲜嫩,是茶中佳品。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因此,碧螺春是明前茶好。

明前茶: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雨前茶:雨前,即谷雨前,即4月5日以后至4月20日左右采制用细嫩芽尖制成的茶叶称雨前茶。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清明前采摘的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

明前茶和雨前茶的区别

一、雨前茶:雨前,即谷雨前,采制用细嫩芽尖制成的茶叶称雨前茶。雨前茶品质特点:在10月到来年5月底干季期间,4月上旬左右会下春雨,所采摘的茶菁,称之为”雨前茶”。雨前茶”的特色为叶身薄而短、香气扬、昧微苦,性强质重。

二、明前茶: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三、明前茶品质特点:茶文化专家表示,在江南茶区,经过漫长的冬季,茶树体内的养分得到充分积累,加上初春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此时的芽质比较好。明前茶氨基酸的含量相对后期的茶更高,而具有苦涩味的茶多酚相对较低,这时的茶叶口感香而味醇。

碧螺春是明前好还是雨前好碧螺春茶的叶底特点

碧螺春的最佳冲泡方法

上投法:先注水后投茶,适用于特别细嫩的茶。

1、往200ml玻璃杯中注入7分满开水,待水温凉至80℃左右。

2、取3至5克碧螺春投入水中,几秒内全部沉入杯底(原地产碧螺春下沉速度快,而其它地方的“碧螺春”下沉缓慢,注意辨别)

3、待杯底茶叶完全舒展,1分钟后即可饮用(别泡太久,好茶泡太久也会涩)

当碧螺春遇见茉莉花

走过平江路,走过卫道观前,闻到一阵熟悉的花香。是茉莉花!小巷里有提篮老太在卖花,卖的是茉莉和白兰,爱美的姑娘买了茉莉手串戴腕上,买了白兰挂胸前。

茉莉本是南方花,江南有阴冷的冬季,并不适合茉莉生长,但苏州人爱茉莉,早在东晋已传入,在宋代,苏州已成为江南种植茉莉最盛的地方。那时,吴城大家小户妇女,多喜簪茉莉,形成一种风俗,谓之“鬓边香”,船娘们则一日不可无此物,有诗为证:“晓起买花簪满鬓,粉妆玉琢坐船头”。

我记事时,去虎丘的马路两侧全是“三花”,三花是指茉莉、玳玳、白兰。种在钵头里、矮个的,是茉莉;个稍高、盆稍大的,是玳玳;而树高过人、种在大缸里的,便是白兰花。这三种花原产南国,喜热畏寒,花农就在路边搭起一间一间的玻璃顶暖房,入冬,“三花”全部要进暖房过冬,苏州偶尔下雪,雪化时最冷,气温下降到零下四五摄氏度,花农还要在暖房里燃起炭基以升温!我喜欢茉莉,熟悉那清新的芳香。但眼下我在卫道观前闻到的花香是那样的浓烈,似乎还不是鲜茉莉的花香。那是什么呢?

我想起来了,那是瘖制茉莉花茶的芬芳。

我年轻时,曾在报社实习,采访过瘖花茶。夏日的傍晚,走进茶厂大车间,水泥地上有几条“彩带”,中间是碧绿的茶叶,两边是雪白的茉莉,那茉莉花蕾宛如一颗颗饱满的珍珠,几个茶工正在用竹簸箕摆弄花儿,一会儿堆起,一会儿又拉平,这是在催花。半个小时间,那雪浪似的花蕾就膨胀起来,变得硕大、肥厚,茉莉开始放香。这时候茶工的节奏在加快,一转眼,车间中央已支起一架长竹匾,其实是个筛子,要对茉莉进行“体检”!经过一番颠筛,那些先天不足的僵花、碎花便统统被“刷”了,而大部分合格花,便一头栽进茶叶怀抱。花与茶第一次亲密接触了。“通花”了!茶工们操着长铁耙,将花和茶充分地拌和,目的是让茶叶更多地吸收茉莉的芳香。催花、通花,整整花了四个小时。

“起花!”一声令下,茶工们迅速地将已基本失去花香的茉莉取出,茶叶进入烘焙阶段。经过窨制的茶叶,在吸收了充足芳香的同时,也汲取了一定水分,所谓烘焙,就是用鼓风机吹热风,将茶叶烘干。窨花茶还没有结束。经过烘焙的花茶,茶叶内部吸进了花香,而表面的香气已被鼓风机的热风吹散了,因此,还得再用一部分鲜茉莉,再掺和一次,让茶叶表面再吸附一点花香,这叫提花。经过提花的茉莉花茶鲜灵度才高,香气才能经久不散。

至此,茉莉花茶一窨便全部完成了。

是啊,我在礼耕堂门前闻到的分明就是瘖花茶的芳香!茶引花香,花添茶味。苏州人瘖花茶是从宋朝开始的,宋代苏州人对茉莉花爱到看不够、闻不够,想把这朵花、这抹香刻进骨子里、融进血脉中,于是,茉莉花和茶在千年之前就有了第一次交融。沧浪亭是宋朝的好日子,宋代的苏州人,极致之美便是在沧浪亭里品一盏茉莉花茶。经历“催花——通花——起花——烘焙——提花”五个步骤,还只是完成了一次瘖花过程,俗称“一瘖”,而称之为“一级花茶”的当为三瘖茶,也就是说“五步骤”要反复进行三次。有品质的茉莉花茶,每一颗碧螺春茶芽中,都饱浸进茉莉的花香。

我已多年没有喝到茉莉花茶,近年有点赶时髦,除了春季还喝碧螺春外,其余时间大多喝铁观音和普洱茶了,也不清楚苏州是否有茉莉花茶。这一阵阵瘖花茶的香气,勾起了我对茉莉花茶的思念,我寻着芳香走入了礼耕堂,这里曾经是平江路著名的“贵潘”之家,如今成了一家综合性商业实体,有书店、画廊、茶楼、工艺品专卖店等,在这里出售的各种自制商品中,就有一款“茉莉花茶”,眼下正是茉莉花盛开时节,他们聘请的瘖茶师傅正在用古法精心瘖制着花茶。所谓古法,就是烘焙采用炭基,用微弱的文火将茉莉花茶烘干。我为苏州恢复瘖花茶而欣喜,期待“苏州制造”、“苏州创造”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