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的特点以及相关介绍之红印老沱

普洱茶的特点以及相关介绍之红印老沱

2019-07-10 访问量: 13 茶礼仪网

普洱茶黑茶类之代表。普洱茶是采用绿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运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可制成多种普洱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晒干制成的大叶青茶,叫普洱散茶。用普洱散茶蒸制、压模,可制成方形的“普洱方茶”、碗形的“普洱沱茶”、圆形的“七子饼茶 心形的“普洱紧茶 。普洱茶品质别具一格,色泽乌润,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甜,饮后令人回味无穷,而且茶性温和,有较好的药理作用。

普洱茶的特点以及相关介绍之红印老沱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生产厉史悠久,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记载,西藩用普茶已自唐朝。清代普洱府即现代普洱县周围所产茶叶运至普洱府集中加工再运销,普洱成为集散地,蒙、康、藏各地普洱茶因此得名。

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两千年之久,民间有“武侯遗种”(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的说法,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普洱茶,是指以“六大茶山”为主的西双版纳生产的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青毛茶,以及由青毛茶压制成各种规格的紧压茶,如普洱方茶,普洱沱茶,七子饼茶,藏销紧压茶,圆茶,竹筒茶,拼装散茶等,在长期的生产制作和销售过程中,普洱茶的花色品种不断更新,形成自己特有的产品系列。普洱茶是用优良云南大叶种,采其鲜叶特殊加工制成,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并具独特陈香。普洱茶,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饮料。经医学临床实验证明,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等多种功效,因此,海外侨泡和港澳同胞常将普洱茶当作养生妙品。

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堆捂等几道工序。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韵味浓峡、锐烈而欠章理、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 ,经过堆闷转熟的,亦成为熟茶,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待其味质稳净,便可货卖,贮放时间一般需要3一5年。生茶是指毛茶经过加工序而完全靠自然转化而成为熟茶。自然转熟的进程相当缓慢,至少需要5一8年。完全稳熟后的生茶,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韵致,且时间越长,其内香及活力亦发显露和稳健,由此形成普洱茶“做新茶卖旧茶”的传统。

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在它的香气、滋润,滋味醇厚,主要供藏族同胞饮用。游枚民族主食肉类,俗谚“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可见普洱茶对降低血脂自古即有明证。人们选购、饮用茶叶一般是求新不求陈,但是黑茶类中的某些茶,如云南普洱茶、湖南黑毛茶、广西六煲茶等,它们都是陈茶香气好,新茶香气差,当然也不是说越陈越好。

有用+10
分享

陈年小青柑普洱茶的鉴别方法

  小青柑随着时间的沉淀,越往后的小青柑柑香味和普洱味已经很好相融,转换成了淡淡的药香味的感觉,丰富的营养物质能稳定浸出,高雅醇正的气息,展现它更深层次的区别,厚滑绵柔般的汤感,滋味醇正甜润,沁人心脾。如何鉴别陈年柑普茶?只要牢记以下三点就可以轻松区分陈年柑普茶和新制成的柑普茶了。

  一、从外观上鉴别陈年柑普茶

 

  从外观上来看,三年以内的柑普茶外表颜色呈浅黄,柑皮上的颗粒比较细小。陈放了三年以上的柑普茶,外表呈深褐色。而且制作精良的柑普茶开口小,切口的边缘也比较整齐。

  二、从香气上鉴别陈年柑普茶

 

  柑普茶的年份比较短,那么普洱茶里的茶青味、渥堆味都比较重。而年份较长的柑普茶,普洱茶的杂味散尽,香气更加的温和、醇厚。

  三、从口感上鉴别陈年柑普茶

 

  如果从外观和香气上还是无法鉴别陈年柑普茶,那么可以要求冲泡一杯来品鉴。三年以内的柑普茶,冲泡后茶汤金黄透亮,茶汤的渥堆味较重,可能还带有茶青味和仓味,而且柑橘的味道也比较明显。三年以上的柑普茶,茶汤呈现出红亮的颜色,入口浓香、醇厚,陈皮的味道与茶汤相融。

解读普洱茶界乱象中的18条谎言

解读普洱茶界乱象中的18条谎言

“普洱”是佤语“步日”、“步耳”的同名异写。闻名中外的普洱茶,数百年来以“普洱”二字出名。

谎言一:云南普洱茶有大叶种和小叶种之分

一些商人为了掩盖自己茶叶的假冒伪劣问题,拿大叶种还是小叶种来做文章,甚至宣称,小叶种的也有普洱茶。按照普遍认同的普洱茶的定义,只有云南大叶种的晒青毛茶才能加工成为普洱茶,才具有对人体更多益处的茶叶品质。

真相:小叶种做的茶饼不叫普洱茶。

谎言二:皇帝喝的宫廷普洱茶

市面上流行着一种宫廷普洱茶,但事实上远在深宫的皇帝们从没有喝过宫廷普洱,宫廷普洱也从未进贡给宫廷。市面上见到的宫廷普洱普遍为选料非常细嫩的熟茶。

真相:最早的熟茶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一般认为宫廷普洱这一概念首次出现是在1999年之后。

谎言三:生茶会慢慢转化成熟茶

“生茶几年能转成熟茶?”“生转熟”这一概念在坊间流传已久,滥觞甚至直追普洱茶刚刚兴起时的几位台湾茶人。

真相:事实上生普洱茶怎么存都不会变成熟普洱茶,生茶存久了,只会变成老生茶,而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的工艺而制成,老生茶和熟茶他们只是在性质上有了一些重合点:不苦涩,汤色红浓。但时间并不能替代工艺,就好像大米放旧了只会变成陈米,而永远不会变成大米饭。

解读普洱茶界乱象中的18条谎言

谎言四:云南普洱茶分乔木和灌木两种

不能直接讲这种做法不对,因为这实在又是一个植物学的问题。调查了解过云南普洱茶的人都知道,在云南普洱茶区,茶叶仅有老树、大树和台地之分,并没有像北方所说的乔木和灌木的区别。一些前卫的观点甚至认为,普洱茶全是乔木茶,而台地茶是为了便于管理而人为地不让茶树长的太高,所以才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灌木茶的样子。从茶树和根茎上来看,台地茶也应属于乔木茶。

真相:乔木和灌木无非茶叶经销商为了区别自己的不同产品而演绎出来的观点,甚至是一厢情愿地把台地茶作为灌木茶,目的只有一个,抬高乔木茶的价格。对于普洱初入行者来讲,所谓经销商口里的“灌木茶”更适合一些,可以节省学费,但千万别买到假茶!

谎言五:乔木茶比灌木茶品质更好

这也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应该说,整个澜沧江流域的地理和气候环境都是差不多的,不管台地茶还是大树茶,乔木茶还是灌木茶,都具备了良好的生长及生态环境。但是,茶叶品质的最终形成还取决于很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工艺和做工的问题,品质上相近的茶叶,因工艺的不同可能产生很大的差别;再一个就是不同茶区茶叶的香气和内质也是不同的,对比时也只能选择同一区域内,同一时间段的茶来比较,绝对不能拿勐海的台地春茶与普洱的大树秋茶相比,那是毫无意义的。

真相:对比也要有一个原则,只能选择同时期不同茶区的茶叶进行相似性和差别性的定量分析,或者将同一茶区不同时间的茶叶进行纵向的比较,笼统意义上的对比毫无意义。如果经销商出于某种目的将茶叶进行某种对比,则可能在其后系着自己的好处在上面。

谎言六:台地茶就是不如大树茶,更不如老树茶

又陷入了时间、地点的茶区的无底洞中。任何比较都要有一个先决条件在那里。不能笼统地讲一种茶不如另一种,这中间能够产生影响的因素实在太多。如果哪个茶店老板一直在没来由地褒奖某类茶而去贬低其他茶的话,你就得多长个心眼儿,没准他想忽悠你!

真相:在不足以辨别台地茶还是大树茶、野生茶的前提下,选对的,别选贵的。

解读普洱茶界乱象中的18条谎言

谎言七:台地与老树的价格差别在品质上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同时期班章台地茶的价格可能高于其他一些茶区大树茶的价格。这里面一个是茶青本身的品质问题,另一个就是产量的问题。大树茶之所以价格高,主要是因为他的产量比较少。物以稀为贵,很多人争这有限的大树或老树的原料,价格不高才怪,真正从品质上来讲,则需要进行科学的检验与分析才能确定。

真相:管他老树大树还是台地,喜欢就好。追求口感与健康之外的精神满足就买量稀少的老树茶、大树茶,只是这必须有个前提是,你得懂普洱;如果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那就台地吧,毕竟工薪阶层是要靠节衣缩食过日子的。

谎言八:野生茶一定优于野放茶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所有的概念都是为区分出品质与价格的高低而设定的,这也就决定了茶商为了推销某一款茶而进行的“善意”误导。由于野生茶的数量实在有限,于是后来又发明了一种做法,把人工栽培的茶园进行野放。一般说来,野放茶比直接的栽培茶园具备更优品质的客观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真相:野生也好,野放也罢,还是那句话,概念的东西不重要,好茶是要用来喝的,适合才是好的。

谎言九:普洱茶的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从概念上讲,这句话没有问题,但多雨的云南要保证所有杀青后的原料都自然晒干,实在有些不太可能,很多茶青是经过烘干或蒸干的,因此,晒青毛茶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而一些茶叶在冲泡开始时会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儿,自然是在杀青和弄干的过程中串了烟所致。

真相:了解了普洱茶的工艺流程才能品味得出在各个环节上的差异性,这也更显示了普洱茶做工的重要性。

解读普洱茶界乱象中的18条谎言

谎言十:普洱茶的茶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

普洱茶的生茶和熟茶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习惯上把经过渥堆发酵的普洱茶称之为熟茶,而没有渥堆的茶叶称之为生茶,两者仅仅是在制作工艺上的区别,对品质会产生影响,但是,如果不是工艺出了很大问题,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真相:渥堆发酵后的普洱茶加速了普洱茶的陈化,渥堆夺去了普洱茶的一些东西,也赋予了普洱茶一些有益的元素;生茶则是保持了传统普洱茶的一些优势,通过时间的转化来感悟普洱茶的厚重。生茶与熟茶没有绝对的界限,仅是工艺上的差别而已。熟茶比生茶多了一道渥堆(后发酵)的工艺而已。

谎言十一:大厂必定优于小作坊

这是一个伪命题,只能说大厂具备做出好茶的设备条件,但这些条件不是做好茶的必要条件。比如在大酒店能做出好菜,在家里也一样能整出宴席来一样。只不过QS认证严格实施以后,大厂更加名正言顺,小作坊则处在了被取缔之列。小作坊想要生存下去,需要进行很多的调整与改善,以适应整个的发展需求。

真相:传统的普洱茶加工工艺是以纯手工或小作坊为主,但现代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必须有一个整洁卫生的操作环境。特别是这种直接入口的食品。从品质上来讲,大厂做出的茶叶未必优于小厂,关键看厂里采购了怎样的原料,烂菜叶子是炒不出美味佳肴的。所以,选茶不能只看出身,最主要还是要看一看、喝一喝、品一品。

谎言十二:普洱茶分为干仓和湿仓两种

普洱茶的存放将直接影响到茶叶的陈化。传统意义上的普洱茶只有干仓没有湿仓,湿仓是不法茶商急功近利而产生的,湿仓是一种人工催熟的过程,违背自然陈放规律,是不该被提倡的做法。而干净、通风的存放环境是普洱茶得以很好地转化的前提条件。

真相:宁选干仓便宜茶,不买锁喉湿仓货。湿仓是把茶叶做陈的一种方法吧,普洱陈茶价格比新茶高的多。所以才说普洱茶具有收藏意义。当然了是收生普,熟普收藏了也没意义。

解读普洱茶界乱象中的18条谎言

谎言十三:普洱茶原料急缺,很多厂家抢不到原料

一种非生活必需品,一个市场刚开始成长成熟的产品,远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到奇货可居的程度,个别厂家拿不到一定级别的特优原料实属正常,但还不至于紧张到买不到原料。在经济富裕的时代,普洱茶不是一种无可替代的茶叶,因此也就不存在无货可用的情况。

真相:炒作原料奇缺无非是给自己的茶涨价寻找更为充裕的理由,不可不当回事,也不可太当回事。其实上面这条我觉得不怎么对。毕竟农药超标环境污染啥的比较严重,茶原料是不会紧缺但是原料肯定是好的少。

谎言十四:普洱茶越陈越香,越陈越值钱

投资股票不如投资普洱茶,普洱茶是惟一没有保质期的茶叶,越陈越值钱。

真相:普洱茶因其自身的特珠属性,在一定年限内可以做到越陈越香,但普洱茶不过是一种饮品,不是可以用来(或者不太适合)当成一种赚钱的工具来炒作。有人能通过收藏普洱小赚一笔,但这不代表普遍的普洱茶就可以当股票来买。年限太过的话,茶可能就没味啦!

谎言十五:普洱茶的身价长期与其价值不符,所以才会暴涨

品质优良的普洱茶长期以来一直在低位徘徊,如今已经开始回归到他的真正的价值。

真相:如同怀才不遇一样,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不是由价值决定,而是取决于供求关系。以往喝普洱茶的人少,市场供大于求,贱卖自然也属正常。如今普洱茶火了,少量稀缺的茶品卖个好价钱也在情理之中——价值不符不能成为身价暴涨的充分必要条件。

解读普洱茶界乱象中的18条谎言

谎言十六:普洱茶的保健功效是因为选料上乘

普洱茶的良好的生长、生态环境,造就了普洱茶的优秀品质,渥堆和后天发酵保持了普洱茶的特色,也带来了很好的保健功效。

真相:任何茶叶发酵后都能产生有益成分。降血脂、降血压、减肥、美容、防止动脉硬化,甚至还能抗癌等等这些作用也并非普洱茶所独有。从选料上来讲,普洱茶只是价格低廉的边销茶,当地人从来不喝,直到今天,很多云南人也不喝普洱茶,一是价格原因,一是饮茶习惯的关系。

谎言十七:普洱茶年份越老保健功效越大

存放越久的普洱茶具有越好的品质,各种的老茶是保健养生的首选。

真相:有关专家认为,超过40年的老茶,有效成分已经消失殆尽。而现在市场上老茶满天飞,30年、40年、70年、80年的老茶比比皆是。“可以说市场上卖的老茶99%都是假茶。”油盐酱醋茶,普洱茶只是一种普通的民用品,现在留下来的老茶,当初都是喝剩的东西,在战乱和困难年代,谁会有意识地精心呵护一饼茶叶呢?现在市场上存在很多这样以次充好的普洱茶,甚至很多地区销售的普洱茶是用报废的绿茶、红茶、乌龙茶来冒充的。”

谎言十八:普洱茶都是普洱市产

普洱茶,全部产自云南普洱市。

真相:普洱茶主要产区有:普洱产区、临沧茶区、保山茶区、西双版纳茶区。

特别声明:(微信公号:ishuocha)转载本信息,仅供交流,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否定或赞同其观点。

“湿仓”会对普洱茶造成哪些影响?

“湿仓”会对普洱茶造成哪些影响?

“关于干仓、湿仓的定义是:湿度大于80%的就是湿仓,反之,就是干仓。”

其实所谓的干湿仓,它指的是熟化仓和陈化仓的概念,而不是把它做为一个用数字去衡量的仓储概念。

因为,普洱茶的特殊性以及存放地的不同,就很难用一个标准的数据去衡量。那么,用直观感受去判断却来得较为简单和真实,比如存放地、外形、口感等。

事实上,什么东西都是有两面性的,湿仓对普洱茶的影响也是一样的,有利自然也会有弊。而对于它的利,此前已有很多内容解说过,那么下面就针对湿仓茶的弊来说说吧!

“湿仓”会对普洱茶造成哪些影响?

影响外形:

“湿仓”的普洱茶很容易发霉,会长白色或绿色的毛,会破坏普洱茶外形的美观。

影响茶饼香味:

存放得好的普洱茶饼面会有一股淡淡的陈香味道,但是过度“湿仓”的普洱茶具有浓烈的刺鼻性“霉味”。

影响茶汤香气:

茶体会因存放时间、空间发热的影响无法透过空气对流,进而产生恶性循环,茶自身发热,又被环境二次影响,导致茶味带有仓味和霉味,自然就被茶给吸收了,此时茶品越陈就不等于越香了。

因此,不管怎么冲泡,它的香气与同款同一时期,在好的仓储环境下的普洱茶已经大相径庭了。

“湿仓”会对普洱茶造成哪些影响?

影响口感滋味:

“湿仓”普洱茶,若发霉严重的,会有“挂喉”、“叮舌头”或“锁喉”感,不仅破坏了茶品的滋味,也丧失了饮用价值。

那么对比以上“湿仓”对普洱茶造成的影响,我们又将如何辨别“湿仓”茶呢?

首先,长期受潮的湿仓茶,在外包装和内飞往往有很多,多得不太正常的茶渍;在饼面上会有所谓的白霜,严重的会出现黄点、绿霉、黑毛等。

其次,湿仓茶冲泡以后汤色较暗而深,不清亮,没有光泽。除非湿仓程度非常轻、老茶或退仓多年的茶品,才有可能清亮而油光。

此外,湿仓茶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杂味、仓味重。湿仓不是很重的茶,其实在一开始往往会有比较惊艳的表现,比如汤甜水滑,喝的时候润而且甜度高。

但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管怎么存放、怎么泡,始终会有仓味,并且在品饮“湿仓”普洱茶的时候,口中多半五味杂陈异常难受,且下咽不顺畅、刮喉。(本文来源:普洱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