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在发酵陈化过程中的那些秘密

普洱茶在发酵陈化过程中的那些秘密

2019-07-12 访问量: 15 茶礼仪网
普洱茶的发酵与白酒类发酵有一个显著不同。白酒类发酵在蒸馏酒完成之后,转为液态发酵阶段,其酒体的外观改变不是很大的。如果不是酒类产品外包装标注年份或出厂日期,我们很难判断酒体的陈化年份。

但普洱茶不同。无论是它的外观还是内在品质都发生极大的变化。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愿将其称为“从丑小鸭向白天鹅转变”的原因。

普洱茶在发酵陈化过程中的那些秘密

在传统品鉴普洱茶的方法中,我们习惯从茶叶外观颜色、茶叶冲泡后汤色的变化、茶叶冲泡后叶底的变化、茶叶香气的变化、茶叶品尝中口感的变化等五个方面来加以鉴别。虽然这五个方面都属于感官审评范畴,但它可以帮助我们去探寻普洱茶的从最初的选料到制作,包括后来的持续发酵及发酵条件等诸多因素一一评判。给出一个合理的评价。

1、茶叶外观颜色的变化
普洱茶所有的发酵过程都是在固态发酵的基础上完成的。这是普洱茶发酵的一大特色。因此,在没有将其冲泡品饮之前,我们从茶叶的外观颜色就可以观察到发酵时间的长短。

如新制作出来的普洱茶(主要指生茶),其外观颜色呈灰绿色,甚至有点灰白。这是因为普洱茶前期制作过程中的有氧发酵,使茶叶中的叶绿素在多酚氧化酶作用下产生水解。因此,新制作出来的普洱茶的外观颜色不可能呈现墨绿色或翠绿色,如果有,则证明前期工艺不是晒青工艺,却是烘青工艺。因为烘青工艺是绿茶工艺,借助烘青中的高温将茶叶中的“酶”摧毁,保留叶绿素,使茶叶不产生酶促氧化的过程。

普洱茶(主要指团、饼、沱、砖)制作的最初,其外观颜色呈暗青色,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颜色出现明显的变化,具体是:
暗青色→灰青色→灰浅红色→浅红色→褐色→深褐色
当普洱茶外观颜色达到深褐色后,大约陈化期需要在五十年以上(湿仓茶除外)。之后的颜色变化将一直停留在深褐色中,无论是七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深褐色的外观始终保留,变化不大。

有一点需要提示的,普洱茶外观颜色的改变有时间的条件,也有陈化环境的影响。我们目前还不能给出颜色变化的时间表,就因为陈化环境(也可称为仓储条件),是普洱茶后发酵非常重要的条件。如在广东与香港陈化普洱茶与东北地区相比,其陈化的速度显然会快的很多。

2、茶叶冲泡后汤色的变化

普洱茶的发酵也可从茶叶冲泡后茶汤颜色的变化感受其发酵的效果。这种茶汤颜色的变化实际上反映的就是茶叶色素不同周期的演变。即:
浅黄色→黄色→金黄色→橘黄→玫瑰红→红褐色→褐色→葡萄酒红→宝石红
普洱茶冲泡后的茶汤呈现宝石红时,其普洱茶的陈化周期大约在五十年以上。
普洱茶茶色素的演变也是普洱茶发酵所致。

在普洱茶第一个发酵阶段,即有氧发酵。普洱茶中含有大量的(达干物比重30%)儿茶素,在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作用下,极易被分解为多酚化合物。在这个阶段的发酵中,当茶叶的液泡在“重力揉捻”下破裂时,儿茶素迅速氧化,产生两种主要的色素基团,即茶红素和茶黄素。多酚氧化酶主要作用于儿茶素,产生茶黄素,而过氧化物酶主要产生茶红素。这是酶促氧化的结果。

在普洱茶第二个发酵阶段,即厌氧发酵。普洱茶的色素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变化。过去,科学家依照红茶的发酵模型研究茶红素形成的机理,确定茶色素的演化“路径”为:
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
这个演化过程告诉我们,红茶的发酵是先产生茶黄素,然后是茶红素。但茶红素极不稳定,随既向茶褐素转化。因此,目前对红茶的检测中,只能检测到茶褐素。不能检测茶红素。因为目前还没有建立检测茶红素的方法,更没有这方面的标准。红茶中的色素演化到茶褐素时就完结了,再往后的演化就是霉变的过程。因此,很多茶叶专家都以红茶的色素演化为标准,进而提出普洱茶不存在越陈越香的概念。更不赞同普洱茶存在陈化一说。

但普洱茶的茶红素生成机理与红茶不同,它的前半段色素的演变与红茶相似,可后半段却与红茶的色素演化不同,是经过了一个“回车键”再析出的过程,即:
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茶红素
这个过程说明,普洱茶在陈化过程中,其色素的演化过程与红茶不同。红茶的发酵在进入到茶褐素后就终止了,再往后就是霉变的过程。因此,红茶的保质期相对很短。但普洱茶却不同,普洱茶由最初的茶黄素(汤色为桔黄)到发酵一定程度演变为桔红色、玫瑰红色,然后进入褐色阶段,汤色呈暗红色。随后,伴随陈化时间的延长,其汤色竞一点点红亮起来,其通透度及红亮度都明显提高。实际上是茶褐素经氧化析出的茶红素所致。因此,普洱老茶,汤色的红亮度一定高于年份低的普洱茶。这一现象为我们提出普洱茶独有的色素演化机理提供了实物基础;也是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化学证据。

3、茶叶冲泡后叶底的变化
新制作出的普洱生茶在冲泡后,其叶底呈现墨绿色,而陈化二十年的普洱茶的叶底则显露出暗红色,陈化五十年以上的普洱茶的叶底则是褐色。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年份的普洱茶,其叶底有一个相同特点,即茶叶条索完整,叶片肥厚,富有弹性。

而陈化七十年以上的普洱茶的叶底与上述年份的普洱茶叶底有一个明显不同,在冲泡至十五泡以后,茶叶的条索依然完整,依然富有弹性,但唯独不同的是,叶片的肥厚不见了,取代的是叶片较薄,甚至呈现近似“蝉翼”般的半透明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是普洱茶发酵中出现的膏化现象所致。

普洱茶发酵的终极阶段一般都会出现膏化现象。这是因为普洱茶在厌氧发酵阶段,茶多酚指标迅速衰减。这种衰减的过程并没有使普洱茶最终走向霉变。相反,它是将大量的酚类物质在微生物及酶类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茶叶内含物质的降解与转化,并导致大量具备营养价值的衍生物的出现。因此我们说,普洱茶的膏化现象不是简单的茶膏概念,而是依存于固态形状下,将可降解与分解的物质充分转化。在我们细心品尝一款老茶中可以发现,除了粗纤维物外,其它的则伴随冲泡次数的增加,大量的物质都做为水溶物被“提取”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普洱老茶中“号级茶”与“印级茶”特别耐泡,汤色红艳持久的原因。

4、香气的变化
普洱茶的香气类型主要由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组成。芳樟醇(linalool):又名沉香醇。它的含量和茶树品种的关系密切,云南大叶种含量最高。它在茶树体内以葡萄糖苷的形式存在,茶叶采摘后葡葡萄苷酶水解而呈游离态。未发酵的普洱茶其内含的芳樟醇呈兰花香气,是普洱茶含量较高的香气物质之一。

普洱茶的后续发酵,即陈化的过程,对普洱茶香气的产生与转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不同年份普洱茶芳香类物质检测中,发现了多种甲氧基苯类物质,这是因为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和乙-甲氧基-4-乙基苯等由微生物转移甲氧基阳形成的,是微生物发酵和氧化而形成的物质。

换句话说,普洱茶香气的生成与绿茶与乌龙茶高温提香不同,它是通过生物酶降解产生芳香类物质的过程。这是一条与高温提香截然相反的“路径”。即:
微生物→酶→脂→芳香类物质
这种微生物产酶,酶产脂类物质,脂又产芳香类物质的“路径”,是忌高温的过程,突出体现普洱茶独有的陈化机理。
正因为这一点,普洱茶的香气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普洱茶陈化的过程产生有续变化。以普洱茶生茶自然发酵为例,在发酵的最初阶段,普洱茶的香气多以樟香、荷香、兰香等为主;发酵进展到一定阶段,其香气偏重于栗香戓木香等;当发酵转入深度时,则会体现较明显的枣香或浓郁的果糖香;在发酵达到成熟并趋于稳定时,会出现淡淡的中药香。我们在这里没有给出年份的香气类型,是因为不同存储条件、不同茶叶拼配的情况都可能影响普洱茶香气的生成,很难确定一个具体的时间表。

由于普洱茶的香气是一个繁杂庞大的体系,我们目前对这一体系还知之甚少,更缺少大量的化学分析做为依据。还有待普洱茶的研究向纵深发展才能解决。


5、口感的变化
在品饮普洱茶的过程中,最难把握的就是口感的变化。因为人们的味觉是有差异的,就如人体是有差异的一样。我们很难将个体的口感评价做为整体的标准。因此也就经常出现对某一款茶品评价不一致的地方。
但是普洱茶口感有几个显著的特征,是能够让我们体验到普洱茶的发酵促使口感的变化。换句话说,不同年份的普洱茶,其口感的差异是很大的。
这种变化有两个主要特征。
一是发酵时间较短的普洱茶都惑多惑少地存留一种苦涩味。但是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这种苦涩味慢慢消失,逐渐向柔顺与滑感转化。发酵时间在七十年以上的陈年普洱茶,则没有一丝苦涩感,倒是滑感极强,并有一种轻度稠感,或者称为厚重感。实际上这种滑感,或者说是厚重感是普洱茶发酵后,果胶类物质大幅提高所致。

二是发酵时间较短的普洱茶普遍杂气较重,初次品尝普洱茶的人很难接受。这是普洱茶发酵的最初,大量“硬物质”还没有被降解与转化所致。就如新制作出的白酒,其酒体中含有大量的杂醇没有被分解一样,其酒液呈辛辣味,需要陈化若干年才能使酒体具备香气突出、幽雅细腻、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特点。中国最著名的茅台酒就是将新蒸馏出的酒液入库贮存4年以上,再与贮存40年、30年、20年、10年、8年、5年的陈年酒体混合勾兑,最后完成的。普洱茶的陈化,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将茶中的杂气逐渐“去除”。它实际上也是一个转化的过程。只是不象白酒,最终还需勾兑的过程。因为普洱茶所有的发酵都保留在固态发酵的层面。因此,普洱茶的发酵会使最初的杂气向某一特定的茶气转化。这种最终的茶气普遍带有“中药香韵”,其反应在口感上,或人参、或当归、或枣香等。

当然,普洱茶的发酵,改变的不仅仅只局限感官审评这几方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内含物质的改变与提升。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昆明仓、北仓和广州仓的口感区别

  每个地区由于存储环境(温度湿度)的不同,经过长时间的存放,茶叶在后发酵的速度和口感表现上面也各有表现,广东沿海常年湿度比较大的地区,由于空气里水分比较高,茶叶的转化相对而言要快很多,所以产生了昆明仓、广东仓和北仓等仓储的普洱茶,它们的特点也是不尽相同。

 

  卖到北方或者说卖到除华南地区之外的地方,总有这样那样的争议,争议最多的就是广州仓的“闷仓味”,北方理解为“霉味”。既然和仓储相关,那我们就谈谈普洱茶仓储的几组名词:

 

  1、干仓,湿仓;

 

  2、昆仓、北仓,广仓

 

  3、霉变味,仓味

 

  一、干仓和湿仓

 

  首先大家想到的就是“干仓”,所谓干仓我们指的是干净且相对干燥的仓储环境简写,干净第一,干燥适度!因为普洱茶的陈化它离不开湿度和温度。经过大量的实践和科学研究,普洱茶的转化是由酶促反应和微生物促进发酵,使得口感的不断变化。参与转化的微生物简称有益菌落,酶促反应和有益菌群的生存和活跃,讲究温度湿度,温度在20℃~30℃左右,湿度在60%~70%为佳。

 

  这个,就是正常能储存出好茶的广东仓环境。

 

  “酶促反应”,通俗来说就是通过适当的湿度环境,有益菌大量繁殖会产生酶类物质,而这些酶类物质会促发酶促反应,就是相当于一个天然的催化剂催化来自茶叶里的有机物质。在有益菌大量繁殖过程中慢慢改变茶叶色泽,香气,滋味等等。

 

  酶促反应呢,跟温度相关;而有益菌,则跟湿度相关。

 

  温度低了酶促反应缓慢甚至停滞。湿度高了,霉菌的繁殖速度快于有益菌。导致霉变。所以二者缺一不可!经过大量的实践和科学研究,酶促反应活跃度和有益菌繁殖相对的最佳温度在20℃~30℃以内,湿度在60%~70%为佳。

 

  广东茶人根据经验和科学依据,人为创造出来的干仓环境。

 

  二、昆仓、北仓和广仓

 

  1:高温高湿:温度长期高于30℃,湿度长期高于75%,茶叶霉菌繁殖速度快过有益菌使其产生霉变,后期无法品饮——这就是湿仓了。

 

  2:高温低湿:温度长期高于30℃,湿度长期低于50%,有益菌难以繁殖,由于温度偏高酶促反应加快,使得陈化缓慢,长期下去易产生高温仓!——正常情况下,很少这种仓。

 

  3:低温高湿:温度长期低于10℃,湿度长期高于75%,这种状态下酶促反应与有益菌繁殖缓慢,长期下去,茶叶香气差,饼面颜色阴暗,不够油亮,同时也有一定的发霉的风险!——这种仓应该也不容易存在。

 

  4:低温低湿:温度长期低于10℃,湿度长期低于50%。过于低温低湿,使得普洱茶的酶促反应和有益菌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长期放下去口感基本无转化。——昆明仓、北方仓基本这状态!

 

  广州仓特点:足够的温度和湿度。

 

  优点:自然环境影响,生茶转化快,汤色红甜润,茶汤厚度好,熟茶滑润醇和!

 

  缺点:不够清爽,香气对比北方仓储略低沉(环境因素)。所以为什么广东雨天喝茶通常喝不到茶的正味!

 

  北方仓特点:温度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不错,湿度大部分时间不够。

 

  优点:口感纯正,香气高扬,层次感强。

 

  缺点:不具备广州仓的优点了——转化慢,不够滑润!

 

  三、霉变味和仓库味

 

  说到仓味,大家通常联想到湿仓。其实,湿仓茶,指的是霉变茶,从味道到饼面再到叶底都已经因为湿度太高受潮霉变。广州仓储里的“仓味”定义——仓味,指的是仓库的味道,是基于广州仓湿度高,通风不够及时导致的闷仓味!这种茶的香气与仓库的味道并存,饼面也是油光的,除了轻微仓库味道和茶香略低沉,其余均为北方仓储达不到的优点。尤其是刚出库的茶,味道明显!

 

  这种茶,需要从大仓库里搬出来,重新接触新鲜空气,还需要空气有流动,而且不超过相对湿度75%,以便散去仓库味道——这,就叫做“醒茶”。

 

  如广州仓储的茶放在北方干燥的通风环境中半个月左右,散去仓库味道,去除水气,即可达到南北优势结合的特点!昆明仓跟广东仓同一时期茶:口感细腻,苦涩刺激小,较强甜滑感是广东仓的特点;口感刺激,苦涩味重但协调好茶气足,相比较甜滑感弱是昆明仓特点。

 

  无论昆明仓还是广东仓,都需要用心的仓储才能仓储出好茶叶,没有绝对的好和坏。个人接触昆仓较多,广仓也不少,总体来说,个人偏爱广仓2—3年然后回流昆明仓储,在昆明仓储5年左右后和广仓口感比较惊艳。

普洱茶应该做到如何养生呢

喝茶可以解渴,可以养生、可以养颜,中国茶是世界闻名的健康饮品,中国的茶很多,功效也很多,口感也是多样化,如有独特功效的云南普洱茶、滋味鲜甜的安溪铁观音、有独特岩韵的武夷大红袍。其中普洱茶是被广大群众喜爱、追捧的,今天小编就教教大家普洱茶的养生法。

普洱茶应该做到如何养生呢

普洱茶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普洱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贵在“陈”往往会随着时间逐渐升值。

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中最有可能过量的三种东西就是:肉类(含油脂)、酒类、糖份。而这三种食物进入身体之后都呈现酸性反应。酸性过度而产生的疾病有:痛风、糖尿病、胆固醇过高、血脂肪过高、脂肪肝、心血管疾病、过度肥胖等多项疾病,对国人身体健康危害极大。这时候就需要普洱茶来拯救你的肠道,

普洱茶能够帮助我们养生,而普洱茶的养生法又是怎么回事呢?普洱茶是一项碱性饮料,它除了好喝以外,对于平衡酸碱值效果极大,亦可降低胆固醇极血脂肪,解毒、利尿、通气治疗耳鸣、爱美的女士亦常用普洱茶当成减肥茶来喝其效果也极为明显。在欧洲销路特别好,一般都是在药店出售,尤其中医师也开处方做温和、暖胃、利排泄、净血、促进新陈代谢、防止老化、增强免疫力、确保人体健康。有机锗是水溶性,含量类似人蔘补气,功效特强,难怪许多打坐、练气的人都知道喝普洱茶可以补气、增强功力。这许多功效都经过台大食品科学研究所的专业人士研究证实。

普洱茶养生之道:

1、不宜空腹喝浓普洱茶,宜因人择时而饮

2、.普洱茶随泡随饮,不宜茶水浸泡过久再饮,忌饮隔夜普洱茶

3、.刚做好的普洱茶不宜多喝

4、.保持茶具清洁很重要,饮普洱茶莫忘勤洗杯

5、.普洱茶宜兼饮,不宜偏饮

6、.普洱茶宜长饮,不宜间断

7、.普洱茶宜温饮,不宜烫饮、冷饮

8、.普洱茶宜淡饮,不宜浓饮

9.、忌饭前后大量饮普洱茶

以上就是为您介绍的普洱茶的养生法,长期饮用普洱茶能改善体质,让我们气色好,肠道好,但是普洱茶市场的混乱,在购买时要注意辨别其真假、优劣。胃不好的朋友,不要喝生茶而是要选择熟茶。

普洱茶未来的品质时代、茶产业究竟能走多远

  中国普洱茶网讯:近日,笔者写的《普洱茶行业将进入品质时代》一文在业内引起不小的反响。提出“品质时代”的概念,并不是说以前普洱茶行业不太注重品质,而是说品质在未来将得到空前的强调,成为茶企乃至茶区决胜未来的终极武器。

  《普洱茶行业将进入品质时代》主要谈的是,茶企该如何布局未来。而本文想从大茶区的角度来探讨,普洱茶行业进入“品质时代”,将给普洱市茶产业带来哪些空前的黄金大发展机会。这仅仅是笔者的一家之言,权当抛砖引玉,期待方家指正。

  众所周知,云南主要有三大茶区,即普洱、临沧、版纳。就宣传与茶产业的深度培育而言,没有比普洱市委、政府做的实事更多了。但长期以来,有个让人不解的困惑,普洱市在布局茶产业方面发了那么多的力,虽然普洱市的茶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名气与茶价以及品牌企业的影响力等方面不如版纳,甚至还不如后起的临沧。而这两个茶区的政府部门虽然也非常重视茶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但在理念与执行力方面普洱市可谓更胜一筹。做得最优秀的,没有获得最好的回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是普洱市做的更多的是前期的战略布局,而市场与行业还没有发展到引起爆发的那个临界点。而到了接下来的“品质时代”,普洱市前期做的铺垫工作将受到尊重,并将普洱市的茶产业带入波澜壮阔的时代,从而真正实现茶产业的腾飞。

  我们梳理普洱茶的发展历程,2002年底到2007年是普洱茶的炒作时代,只要是普洱茶就不愁卖,这个时候许多企业也在强调品质,但更多的时候是在赚快钱,靠的是产品的数量而不是质量。2007年下半年,普洱茶市场崩盘了,市场上到处是同质化的中低端产品,很难走动货。这时,许多茶企茶商从2008年起被迫走上茶山去寻找稀缺资源,于是古纯市场被挖掘出来,重塑了普洱茶的价值,在大益等品牌茶与名山古纯茶的努力下,普洱茶市场从2009年开始复苏,2011年进入了茶价快速上涨通道,直至迎来了2013年与2014年的辉煌。但到了2014年上半年,以大益为代表的品牌茶和名山古树茶价格冲高回落,这宣告了行业稀缺性资源占主导地位之时代的终结,普洱茶行业将通过深度调整从而进入“品质时代”。

  在2008年——2014年上半年,也就是稀缺是王道的时期,虽然也强调品质,但更多的是强调名山茶、古纯茶等稀缺性资源的品质,而云南最为广袤的台地茶园被归为不入流,卖不起价,许多茶园乏人采摘,甚至被抛荒。难道所有的台地茶园品质都不行吗?显然不是,台地茶也有好茶,尤其是台地茶可以通过生态茶园改造而焕发出并不输于古树茶的品质。这显然是被市场误导了,当大家都去追求名山古树茶价值的时候,台地茶园在某种程度上就被妖魔化了,被低估与误读了。同时,市场上将云南茶区分为三六九等,最好的茶区认为是版纳,易武与勐海成为茶商与茶客的圣地;接下来是临沧,勐库茶成为市场的新贵,尤其是冰岛茶屡创价格新高,继老班章之后成为新的王者。而普洱茶区被认为虽然有景迈山、困鹿山等个别亮点,但整体品质不行,是做绿茶的宝地,但不适制普洱茶。

  说普洱市茶区整体品质不行,显然是市场先入为主的误导。众所周知,普洱茶最先兴起于港台与广东。广东人喝茶是重口味的,喜欢苦涩浓酽,回甘生津强劲的茶,有“不涩不是普洱茶”之说。而普洱的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广东人执牛耳,在他们的引导下,整体茶质偏向清香淡雅的普洱市茶叶被挡在市场主流价值之外。随着普洱茶近几年一路向北,北方市场与华东市场被迅速挖掘出来,这些新的销区市场不见的都喜欢浓酽的茶,相反清香淡雅的茶叶更适合他们。由此可见,云南茶区很多,茶山与茶寨更是多如恒河沙数,不同的地区因为气候、土壤与茶种及加工制作方式等影响,口味呈现千姿百态,这正是云南普洱茶博大精深,具有广泛的深度体验价值的一种表现。而中国地有南北东西,人分男女老少,每个人的口感都是不一样的,即所谓的众口难调。云南普洱茶的最大魅力乃在于,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款茶,而且可以换着口味体验不同茶区、不同口感的茶。由此观之,普洱市茶叶内质不够,整体偏淡之说法,纯属市场的惯性与偏见使然。版纳、临沧与普洱这三大茶区,从整体品质上看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坚定消费群体,没必要厚此薄彼。随着北方市场、华东市场的迅速开拓,大量喜欢淡雅香高茶品的消费人群的加入,普洱市茶区将得到正名,成为市场的最新热点。

  其实,笔者想表达的是,在片面强调古纯与重口味的年代,普洱茶品质的价值观被严重扭曲。在炒作风气下,大家都去说版纳、临沧的茶好,而没有认真去看看普洱市茶区所拥有的雄厚品质资源底蕴。只有等市场平淡以后,比如2014年的夏天以后,茶商与消费者变得日益理性,才会去想什么是真正的品质,而不是戴上市场先入为主的有色眼镜来谈品质。当一切尘埃落定之时,才是真正的品质时代降临的时候。在未来的时代,普洱市先天禀赋优异的茶区资源将得到再发现,而普洱市委、政府所做的巨量卓有成效的前期工作将真正发力,从而撬动茶产业的迅速腾飞,普洱市茶产业的后发优势将由此而彰显——笑傲普洱茶的品质时代。

  从2008年以来,普洱市一直在倡导科学普洱与有机生态茶园,并大力推行以柏联为代表的普洱茶庄园经济。相对于数量有限的古树茶,用科技深度开发普洱茶的价值,用生态观念再造台地茶园,以及作为时代投资高地的茶庄园与普洱茶深加工产业,更能代表行业的主流,因为它们的数量远比稀缺的古树茶庞大,存在着做成大产业的可能。普洱市在野生茶与古树茶资源方面并不输于版纳与临沧,近年来许多茶商从版纳与临沧的一二线茶山开始转战普洱市的古茶山,而普洱市的本土茶企也在进行提质增效的工作,用高品质塑造普洱市古树茶的未来。

  在未来的品质时代,云南茶产业将呈现以下的发展态势:

  1、版纳与临沧的名山古树茶将向普洱市乃至保山、德宏、大理、红河等地的古树茶资源延伸。普洱市越来越多的优质古茶山将被挖掘出来,受到市场的认同。

  2、行业除了继续重视古树茶等稀缺资源以外,将空前强调对台地茶进行生态茶园改造与有机茶园转换,从而使得云南茶叶的整体品质得到极大的提升。

  3、建立在有机茶园基础上的出口型茶叶将受到越来多茶企的青睐,从而激活云南茶叶的高端外销市场。

  4、科技、文化创意、庄园经济、茶山旅游、茶叶深加工、茶叶快消等等将成为未来的流行词,在这些流行概念的推动下,千亿云茶不是梦。

  5、未来不但使得普洱茶受益,也会惠及滇红、滇绿,甚至是云南乌龙茶。从而使得云茶由普洱茶一枝独秀,变成三驾马车并辔齐驱,甚至是加上云南乌龙茶在内的四轮驱动。

  6、普洱市近年来在指导企业和市场推介中改变以往的一些思想,回归到让普通大众消费者能够喝到高品质的普洱茶理念,消费才是硬道理。从原料基地入手,不过分炒作名山古茶。

  而我们可以发现,普洱市茶产业的培育,长期以来就是朝这6个方面而努力,十年磨一剑,必将在未来的品质时代爆发惊人的力量。普洱市茶产业究竟能走多远,请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