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鉴别>三个步骤鉴别自己的普洱茶是否发霉

三个步骤鉴别自己的普洱茶是否发霉

2019-07-16 访问量: 14 茶礼仪网

很多茶友刚开始收藏普洱茶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不懂得如何观察普洱茶是否发霉,从而导致茶发霉愈演愈烈,直至毁掉了整饼茶!

三个步骤鉴别自己的普洱茶是否发霉

并且很多时候,刚开始从外观并不能很好的判断普洱茶,是否发霉!并且也有很多人将普洱茶的白霜现象,误当成发霉!当然这里我们不针对白霜进行讲解,更多的是要让茶友们认识与发现普洱茶发霉!

三个步骤鉴别自己的普洱茶是否发霉

小编建议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鉴别普洱茶是否发霉:

第一步:看

首先我们应该观察茶表面,是否有点状物白色或者黄色的丝状物存在?如果局部有一些一些白色或者黄色的丝状物。那么毫无疑问的是,这茶已经霉变!但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茶内部发霉,这个我们很难从表面观察出来!

三个步骤鉴别自己的普洱茶是否发霉

第二步:闻

那么我们就要通过“嗅觉”,来帮助鉴别普洱茶是否其发霉。假如普洱茶发霉,一定会带有强烈的霉味,而这个霉味强于茶本身的味道,只要轻轻一闻就可以判断茶是否发霉!但仅仅靠闻的办法,也并不是万全之策!

三个步骤鉴别自己的普洱茶是否发霉

第三步:喝

有用+10
分享

盖碗与飘逸杯泡出来的普洱不是一个味儿的

  自述:为了在单位喝普洱方便,买了个好点的飘逸杯。但泡起来味道明显不一样了,还是盖碗泡出来的好喝。不知道是自己还不会用飘逸杯,还是真的茶具不一样导致的?
       

  普洱似毒:和投茶量有关系。

  波婆摸佛:飘逸杯比盖碗要闷一些,茶味没有盖碗还原的好。

  木可:单位喝茶叫解渴,家里喝茶称品味,壶朋茶友在一起为品茗。

  静电之海:有区别。首先器皿材质不一样,导致泡茶方式、方法也不一样的,具体说就多了,慢慢琢磨吧。另:飘逸杯要选食用级塑料和食品级304钢珠。

  清庐:通常飘逸杯都比盖碗大,加大投茶量,加个公道杯,即泡即出。

  不语:不能闷茶,公道杯很要紧,飘逸杯应该用玻璃材质的,塑料的不锈钢的,实在太糟蹋茶了。随手烧和公道杯一定得有,不然太痛苦了。

  藏茶:飘逸杯比保温铁杯塑料杯好多了啊,我上班就飘逸杯。简单,能控制。看到有人用铁杯子泡绿茶就不寒而栗。

  茶扬茶逸:飘逸杯适合牛饮。碗盖适合品饮。

品香识普洱

  文/大滇飞扬

  很多人以香气来衡量茶的品质。茶香,对于普洱茶评鉴来说,是一个很具争议的问题。普洱茶的评鉴,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外形,一个是内质。香气属于内质的一种。目前常见的关于香气的评价有:兰香、荷香、樟香、蜜香、原野香、陈香、枣香、花香等。这些评价通过实物类比的形容与想象,带着中国文化特有的诗意。
       

  普洱茶各自相异的香气不仅能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更能为生活增加趣味。对于普洱茶的香气评价没有科学精确的仪器,全靠人的鼻子,就算有警犬一样灵敏的鼻子,对于香气的描述也不免带有人主观的意识在里面。大滇就多年喝茶、制茶的实践经验和广大茶友分享一下我对于普洱茶各类香型的心得,不一定全对,仅供交流学习。

  樟香关于樟香,很早之前,大家看过的“传说”是:云南各地有高大的樟树林,这些樟树多数高达一二十丈,在大樟树底下的空间,最适合普洱茶的种植生长,大樟树可以提供茶树适当的遮阴机会,在樟树环境下可以减少茶树的病虫害发生。如在樟树枝叶上生有许多小蜘蛛,会垂丝下来,吃掉茶树上的小绿叶蝉等病虫。更可贵的是普洱茶树的根,与樟树根在地底下交错生长,茶叶有了樟树香气,贮存于叶片中。

  这种说法是不可信的:樟树+茶树=樟香?那么同样,这棵樟树也会带有茶香?如果种枣树就带枣香,种兰花就带兰香,那么,种橡胶,就带橡胶味?茶叶有了樟树香气,贮存于叶片中。怎么可能?请注意关键点:科学研究发现有些普洱茶里面确实含有一种叫芳樟醇的物质。这种物质,必须是经过发酵才会激发出来,也就是说,樟香如果出现,那么意味着这个茶要么是熟茶,要么是较长年份的生茶,以及经过入仓(受潮)的生茶。总之,跟湿度有关系。而事实上,多年来行走茶区超过10万公里,深入到各个村寨,我迄今为止没有看见樟树与茶树伴生的情况,我印象里,某一年,好像是云南省植物学研究所的教授也写过文章说,茶树与樟树是天敌,不能伴生。

  荷香即普洱茶散发出类似荷叶的香气。我特意买了云南著名的澄江藕粉来对比普洱茶荷香的代表:白针金莲。

  关于这个香型的描述,必须严格与茶的等级挂钩,多见于对宫廷级、一、二、三级茶的描述。熟茶,喝宫廷级别的茶,够纯正的话,能体会什么是荷香,而荷香的浓厚程度,可以判别茶青的等级高低。对应散装的宫廷级熟茶散茶,荷香,甚至成了唯一鉴赏的指标。

  兰香即普洱茶冲泡后有兰花的香气。我个人一直反对用兰香、樟香、荷香等等这些来描述普洱茶的香气,但没有办法,当这个行业都在这样描述的情况下,总得弄明白。

  兰香据说被称为普洱生茶最高贵的香气,也是古树茶才具备的香气。关于这一点,我既无法承认,也无法否认。以实践经验来看,偶尔有几个地方的茶会有这样的特点,但不能推而广之。用这个来衡量普洱茶的品质,我一直认为是欠妥的。兰香作为新茶时期的一个特征,给人一种愉快的感觉,这个没有错。但我并不觉得这个香气会一直保留到十年,老茶时期。如果这个香气不能保留到十年,那么,就只有现喝的意义。何以衡量出10年后茶的品质?因此,关于兰香,我建议,说明是在新茶时期,而且会持续衰减。

  陈香关于陈香,必须分开来说,熟茶的陈香以及生茶的陈香。这是明显不同的。许多老茶,现在喝已经谈不上滋味的浓厚了,让人愉快的部分,仅仅只有陈香。这也是岁月给普洱茶留下的影子。我直白地把陈香描述为:陈化(或者发酵)味。你可以在3-5年的生茶里感觉到程度较轻的陈香,以及5-10年的生茶里感受到中等的陈香,时间越久,陈香味越重。对于熟茶,陈香又依据原料等级不同,以及发酵程度来衡量,而简单以年份来衡量,是不合适的。一个9级茶,1-2年就会有很重的陈味,5年非常陈,而对于宫廷级别的熟茶,10年的陈味尚达不到9级茶3年的陈味。

  木香即陈年木头自然散发的味道,“传说”中,木香是茶放到很多年后自然产生的香气。我个人的体会是在20年陈香那个熟茶里,明显的木香。或许,很多年了,我都会一直认为,木香只有老茶,才会产生。但今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新发酵的熟茶里喝出了明显的木香,严格来说,是一个发酵失败的茶里,所以,关于木香,对我的思想,要重新定义了。

  花香关于花香可能不同的做茶人,有不同的理解。我只能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我经历过有花香的茶:景迈茶区的茶,哀牢山的茶,以及南糯山某些地方的茶。这种花香,是淡淡的,并非很浓郁的香气,但我仅仅只是在新茶阶段,毛茶阶段,感觉到这样的香气。而一个负面的信息则是:我对这个香气能留存下来,非常不乐观。

  在我制茶的经历中,因为茶的生态环境是我所理想的,森林覆盖率高,茶树周围,杂草丛生,所以试制了一些茶,但我确实在毛茶阶段没有喝出花香。在成饼后,才发现,这个茶具有花香这样的特性。这个说法也许会令人失望,仿佛做茶人在做之前就应该知道这个茶会怎样。事实是,做茶,有时是要靠运气的,这才是客观的态度。

  蜜香即蜂蜜的香气,当然对于普洱茶来说,这个滋味会比真正的蜂蜜香淡很多,但香型的确接近。关于蜜香,我个人看法如下:第一,大多数紧压生茶在1-5年陈期茶都会呈现出这一点;第二,保存良好的散茶在1-3年陈期会出现这一香味;第三,在鲜叶加工过程中,通过增加摊晾时间(达到前发酵效果)或者杀青后堆放,可使得新鲜毛茶产生蜜香。这一结论,限于笔者资源,仅在老班章和景迈古树茶鲜叶加工过程中实践过。总体而言,除了极个别现象,蜜香的产生都跟发酵过程有关系,是普洱茶自然陈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香气。

  原野香或者称为野香,就这个名字而言,你可以想见,野生茶具备的浓郁香味,用原野香来描述,是恰当的。这种茶香太过明白,最简单的方法是试试野生茶,野生茶在普洱镇沅、临沧大雪山等地都有广泛分布,这种典型的香气为野生茶所独有,在某些过渡型树种里,也能感受到这种原野香。而栽培型的茶树,无论用何种工艺加工,都无法得到此种香型。

  参香即人参的香气。喝普洱茶真不容易啊,又得去买点人参来对比。这个香味让我迷惑了很久,而且特意去找这样的茶,来捕捉这样的感觉。花了较多一笔钱,根据前辈老茶人的推荐,买了一片老茶学习参香。这个茶,是一片80年代初的熟砖,在香港存放,喝过,确实明白了老茶人说的参香是怎么回事。据解说,4-6级生茶港仓状态放15-30年,有强烈樟香,而熟茶,尤其是低等级茶,放20年以上,港仓,有参香,这个是别人的解说,大家可以参考。需要说明,这个是充分条件,并不是重要条件。反过来的结论是不成立的,即:不能反推出“凡是出樟香的4-6级生饼一定都是港仓存放的……”等若干结论,不可逆。

  药香关于药香,自然是煎中药时散发的味道了。在我的理解里,非常老的年份茶里,会出现这样的味道。而这个,我在干仓的老熟茶里有过体验。一次是一个是20多年的老熟茶,另外一次是偶然的机会,把十年左右的老熟砖用110cc的盖碗,投茶量15克,焖泡出味道,出现了所谓的药香。注意:熟茶,干仓,多年陈期,才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味道。确实跟熬中药的药汤外形和口感都接近。

  枣香红枣的香味。枣香作为低等级熟茶的代表香型,已经是普洱茶的常识了。枣香的形成需要相对粗老的叶片发酵制作,青壮细嫩的茶菁是发酵不出枣香的,所以,枣香型的普洱茶最常见的就是老梗老叶子的比例相当的多,也是普洱茶中比较低档的品类。7-10级熟茶压制的老砖茶,经常被称为枣香砖,本身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研究茶香对于制茶人来说十分重要。从制茶人的角度,先喝一定数量的老茶,做一定的研究,大致明白茶的陈化轨迹,就会决定了自己的做茶路线。做现喝的茶,还是可以存放的茶,是完全不同的路线。

普洱茶是茶汤还是茶水,关键看粘稠度

普洱茶是茶汤还是茶水,关键看粘稠度

我们喝的是茶汤还是茶水,关键看的是普洱茶的粘稠感,如果没有粘稠感而只有茶的颜色与味道,只能叫做茶水而已。那么是那些因素影响了普洱茶的粘稠感呢?

一、茶水比

实每一泡茶的投茶量和注水量是有讲究的,建议将其恒定在1:10至1:11之间。因为这个比例可以确保茶叶溶出物更稳定,不会因为投茶量过少导致注水过多,使茶汤滋味淡薄;也不会因为投茶量过多,导致后几泡茶丧失注水空间。

但是一味的加大投茶量,并不能带来很好的品饮效果,有时候不但感受不到茶汤的粘稠,还可能喝到满口的苦涩,使得茶汤更加浓,都没办法好好品饮了。

二、普洱茶品质

茶汤粘稠度的高低,还与普洱茶的品质直接挂钩,茶树的品种、原料品质,以及加工工艺是否正确才是茶友们应该关注的重点。同时,只要仓储得当,普洱茶的核心价值是越陈越香,所以随着存储年份的增加,茶汤的粘稠感也会有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