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四种​普洱茶的喉韵,您知道吗?

四种​普洱茶的喉韵,您知道吗?

2019-07-16 访问量: 15 茶礼仪网

喉韵指的就是喝茶以后,茶汤为喉咙带来的感受了。喉韵是喝茶中的必备,尤其是对于爱茶人士来说,喉韵是评价茶叶品质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呢!

不同的茶叶带来的喉韵当然是不同的,不同的喉咙感受会有着几种不同的喉韵。

普洱茶的喉韵可以分为,阻滞的喉韵,润滑的喉韵,甘甜的喉韵又或者是清凉的喉韵等。

四种​普洱茶的喉韵,您知道吗?

1.润滑的喉韵

普洱茶中是有着润滑的喉韵的,能让你的喉咙得到滋润解除干燥,尤其是夏季时能为你凉爽的体验哦!经过存储的老普洱茶喉韵是非常明显的,喝的时候先用舌头轻轻感受一下茶汤的浓滑度,随后小口让茶汤入口入咽喉,能让你明显感觉到茶汤的下咽使得喉咙更加滋润。

2.甘甜的喉韵

或许在普洱茶中你会感受到甘甜的喉韵,在品茶的时候就要让茶汤尽量被咽喉部的味蕾感受一下,小口慢吞的方式更能感受到茶汤带来的喉韵哦~不过咽部的味蕾比较少,还是舌头和口腔上颚的滋味感受比较灵敏。

3.清凉的咽喉

说到清凉的感觉,这可是夏天最想要的了。清凉的咽喉在喝茶以后,你会感到喉咙部位很清凉舒适,呼吸时更是有着一股很凉爽的气息从口腔到咽部呢!不过清凉的咽喉需要有品饮经验的朋友们才能明显感受到噢~

4.阻滞的咽喉

这阻滞的咽喉和润滑的咽喉是完全相反的,并不会给你带来愉悦感。阻滞的咽喉就是在喝茶茶汤经过喉咙时会感到有摩擦感,茶汤流动不畅有阻碍的样子。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锁喉”了,可能有着茶汤水性以及滋味过于苦涩的原因,都会产生不太好的阻滞喉韵,所以普洱茶的保存要注意得当哦!

四种​普洱茶的喉韵,您知道吗?

有用+10
分享

如何选购普洱茶、普洱茶要怎么挑选

  普洱茶也许你听过,喝过,可你却不知道是普洱茶,这也是理解的,它是产于云南普洱茶区的茶品种,因此得名。普洱茶是黑茶的类种,有熟茶和生茶两种类别。由于加工方面的不同,形成了散茶和紧压茶两种。之所以为黑茶是由于其茶叶颜色呈现褐红色,接近黑色那样,和其他茶叶不同,普洱茶放的越久,味道会越香。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应该如何选购普洱茶吧。

  普洱新茶和普洱老茶之间因为存放时间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有所差别。普洱茶存放过程中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作用,随着时间越长,氧化程度也就越高,因此老的普洱茶和新的普洱茶在特性上会有所区别的,在购买时要注意区分。

  新的普洱茶其颜色不会显的那么暗,还带有些许白白的小点,而且味道也会相对较浓一些,而经过氧化后的老普洱茶,其颜色就会显得暗呈红褐色。同时茶汤颜色也一样,老的普洱茶泡出来的茶汤会显黑色,而新的不会怎么黑。同时闻茶叶香味时要注意,如果含有果香或者花香就说明茶叶不正宗。在喝的过程中,新的茶叶因为没经过氧化喝起来会有点苦味,而老普洱茶相对温和,不苦。

  新茶友想喝普洱的,看完以上的应该知道一些如何挑选普洱茶和选购了吧!

如何在喝普洱茶的过程中体会“越陈越香”?

如何在喝普洱茶的过程中体会“越陈越香”?

所谓好茶,不仅要原料好、工艺好,还要仓储好,其次才是冲泡技法的加码,这才算不辜负一款好茶。之前思思与大家分享了2007年福禄寿喜方茶普洱生茶的品茶体验,那10年光阴的茶味,数日之后仍在思思味蕾间穿梭,口腔中荡漾……

商城自上线以来,本着精选、严选的理念,历经半月之久,我们甄选了两款高品质、低价位的普洱茶中期茶作为福利茶——2007年中茶福禄寿喜方茶普洱生茶/熟茶,回馈给予的广大读者。今天,就同大家分享一下思思对“福禄寿喜”熟茶方砖的品鉴,仅供参考,

【品鉴日期】2017年9月19日

【天气】晴朗

【干茶品鉴】砖形端正,饱满,厚薄均匀,纹理清晰,松紧适中,金毫凸显;干茶香纯正,陈香显,无堆味。

如何在喝普洱茶的过程中体会“越陈越香”?

【内质品鉴】

1、备器:随手泡、180ML盖碗、品茗杯、公道杯、茶滤各一个

2、备茶:2007年中茶福禄寿喜普洱熟茶砖7克

3、冲泡:

①温杯:用热水把盖碗、品茗杯、公道杯、茶滤润洗一遍;

②洗茶:把7克茶叶投入盖碗中,注入95℃的热水后,即刻出汤;

③1~2泡:2秒出汤,茶汤橙黄明亮,口感淳滑;

④3~6泡:茶叶完全展开,茶汤注水即出,茶汤黏稠,呈琥珀色,滋味甜润;

⑤7~8泡:20秒出汤,茶汤呈浅琥珀色,汤质醇浓饱满,富有油润感;

⑥9~10泡:40秒出汤,茶汤清透,赏心悦目,入口清甜;

⑦10泡之后:可闷40~60S后出汤,茶汤清澈透亮,滋味甜和。

如何在喝普洱茶的过程中体会“越陈越香”?

4、杯香:糯香、枣香;

5、叶底:黑褐色、鲜活、油润有光泽。

如何在喝普洱茶的过程中体会“越陈越香”?

【综合评价】茶砖呈方形,松紧度适中,棕褐色,整个砖面棱角分明,一面印有“福禄寿喜”四个字,另外一面印有中茶标志的“茶”字;经过10年时间的沉淀,已无堆味,内质转化丰富,开汤后香气纯正,汤色呈正宗的普洱熟茶汤色——琥珀色,茶汤黏稠,富有油润感,滋味甜润,陈韵显,耐泡度为10泡以上,总体品质较好。是一款值得品饮的高性价比中期普洱熟茶,产品详情或购买敬请诸位茶友前往官方微信后台咨询了解。(特此声明:本文系独家原创,

贡润祥普洱茶膏的历史

贡润祥普洱茶膏【产于唐】

茶膏制作始于五代十国时期,史籍《十国春秋》就已记载南唐时期公元937年前后,有贡品茶膏生产。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陶谷所著《茗苑录》中记载有贡品茶膏“玉蝉膏”和“缕金耐重儿”,这与另一部史籍《十国春秋》中的记载相互对应:南唐文通二年(937年)“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南唐文通二年(937年)福建建州生产的茶膏耐重儿被作为贡品入贡,但数量仅8枚,尤显珍贵。“茶膏”这一名称在史策中开始正式出现。

【兴于清】

茶膏于雍正七年成为贡品。最初的茶膏,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随后,清朝皇室开始流行茶膏。1729年(雍正七年),茶膏开始向朝廷进贡。

但是,由于茶膏自其产生开始就非常稀有,直接造成了史书所载均语焉不详,零星所见的有关片言只语,被大多数专家一致认为由于当时生产力所限,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成熟产品,无法进行确认。

直到清代学者赵学敏乾隆年间在《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有所描述,对应的典籍中也明确记载有茶膏被清雍正帝指定为贡品,普洱茶膏才散去了厚重的面纱,开始逐渐为人所认识。

【风靡皇室】

茶膏在乾隆时期成为宫廷制品,由“贡茶院”专司熬制。在清朝长达200多年的时间,茶膏作为皇室专用,史上有“八色贡品”之说,雍正、乾隆、嘉庆嗜饮茶膏。

乾隆年间,清宫贡茶院开始制作茶膏。贡茶院在生产工艺上做了很大改进,茶膏由贡品变成宫廷制品。有史书记载:“茶膏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清代,阮福《茶记》)

乾隆皇帝以品饮茶膏作为养生之道,曾留下《烹雪》名句盛

——烹雪(清.乾隆)——

瓷瓯瀹净羞琉璃,石铛敲火然松屑。

明窗有客欲浇书,文武火候先分别。

瓮中探取碧瑶瑛,圆镜分光忽如裂。

莹彻不减玉壶冰,纷零有似琼华缬。

驻春才入鱼眼起,建成名品盘中列。

雷后雨前浑脆软,小团又惜双鸾坼。

独有茶膏号刚坚,清标未足夸雀舌。

点成一碗金筌露,品泉陆羽应惭拙。

寒香沃心欲虑蠲,蜀笺端研几间设。

兴来走笔一哦诗,韵叶冰霜倍清绝。

该诗表明乾隆皇帝对茶膏和以雪水烹茶膏的喜爱和赞美。他把雪水烹成的茶膏称之为“金茎露”、“寒香”等,饮了这种茶,可以使心境清净。他兴致勃勃地把这次烹、饮之事赋成诗篇。茶膏制成时坚硬成块,故乾隆皇帝《烹雪》诗称之为“刚坚”。(此处茶膏属于皇家御制,另一说法是“普洱茶”)。帝王为茶膏作诗,实属罕见,这也反映了当时茶膏在皇家的地位。

【皇宫养生品】

慈禧太后及末代皇帝溥仪推崇茶膏养生之效。

慈禧太后更是视茶膏为养生保健圣品,每日必饮。清代药籍《本草纲目拾遗》写道:“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清肺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内,过夜即愈。”可见,清宫推崇茶膏,不仅其是身份象征,更重要的是其养生保健之效。

末代皇帝溥仪曾对著名作家老舍提起过:“按清宫的生活习惯,夏季喜欢喝龙井茶,冬季则爱喝普洱茶。”他又说:“我每年不会放过喝普洱‘头贡茶’的(茶膏)。”老舍笑着说:“真可谓‘一盏浇诗畅,清风两腋生’。”

【风行上层社会】

茶膏被达官贵人所推崇。获得皇家如此推崇的茶膏始终没有在社会上流通,能够得到它的只有一个途径,就是皇帝赏赐。得到赏赐的大臣也轻易不舍得使用,只是把它当成高级药材存放,一旦身体不适时才拿出冲饮。传说和绅被抄家,获财无数,所抄钱物尽入国库,嘉庆皇帝唯一收回皇宫的只有500g茶膏。

【特权物品】

茶膏作为宗教领域的特权物品被享用。在西藏,茶膏受到西藏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青睐,成为上层贵族享受的特权物品之一。在宗教领域,茶膏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直作为活佛与宗教领袖的特权专用品。现今,在布达拉宫,仍保留有两间专门熬制茶膏的茶坊。

【顶尖国礼】

茶膏曾作为“国礼”赠送外宾。1792年(乾隆57年),茶膏作为国礼馈赠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从此,被西方皇室誉为神奇“东方瑰宝”的茶膏,开始了100多年的西方荣耀之旅。这批茶膏,至今仍存放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

【收藏之礼】

普洱茶膏作为可以收藏的礼品,被社会名流竞相收藏。在中国传统意识里,皇权是无上权力的象征。皇家物品乃至茶膏都具有了无穷魅力。何况就茶膏本身具有和、润、悠、长之韵,也就成了社会名流、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竞相追逐的对象。鲁迅先生一直珍藏清宫贡品茶膏。2004年,其中三克在广州拍卖,以12000元成交,4000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