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黑茶知识科普:分析黑茶的工艺与类别

黑茶知识科普:分析黑茶的工艺与类别

2019-07-24 访问量: 14 茶礼仪网

黑茶的制作工艺,你知道吗?黑茶可以分为哪些类别,你知道吗?今天一道茶网小编针对这方面问题进行分析。

黑茶知识科普:分析黑茶的工艺与类别

黑茶的基本工艺流程

包括了: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1、一般来说,黑茶的原料都比较粗老,在加工的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的时间都比较长,因此,叶色油黑或黑褐,故叫做黑茶。

2、黑茶主要供给边区少数民族饮用,因此,黑茶又称为是边销茶。

3、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等兄弟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4、黑茶因产区和工艺的差别,又分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和滇桂黑茶。

黑茶的类别

湖南黑茶一般分为“三尖、四砖、千百两”。

三尖包括:天尖、贡尖、生尖。

四砖包括:黑砖、花砖、青砖、茯砖。

千两包括:千两、五百两、三百两、百两、十两。

注:两,按16两老秤计算。

有用+10
分享

《绿色益阳安化黑茶:白沙溪黑茶之夜》大型音乐焰火晚会即将举

《绿色益阳 安化黑茶:白沙溪黑茶之夜》大型音乐焰火晚会即将举行

“白沙溪2012白沙溪营销峰会”定于2012年9月22日至24日在长沙隆重举行。

  本次会议白沙溪将在9月22日晚在长沙橘子洲举办一场“绿色益阳 安化黑茶—白沙溪黑茶之夜”大型音乐焰火晚会。9月23日在长沙蓉园宾馆举行“2012白沙溪品牌营销峰会”总结胜利经验、表彰全国优秀经销商。会后将组织前往益阳参加第二届中国·湖南(益阳)黑茶文化节暨安化黑茶博览会,联盟各界黑茶英豪,共创黑茶辉煌。

  第一章 千年古茶韵

  她从历史尘封的光阴中走来,

  三千八百公里的茶马古道,驼铃声里响着北方民族对她的仰慕与依赖;

  她从江南水乡的温婉里延伸,

  贯穿亚欧的丝绸之路,在漫漫风沙中传播着她千年的芬芳。

  安化黑茶,穿越历史的空间,向着我们走来……

  茶道轻灵,是巍巍汉风的谦和与从容;

  茶香正浓,是盛世中华的自由与豪迈;

  茶品醇厚,是一代天骄驰骋草原的猎猎风骨。

  安化黑茶,把历史收藏在一杯醇香之中,带着千年灵气,走进下一个荣耀。

  第二章 问茶白沙溪

  溪流琥珀三千里,茶洗白沙一万年。

  追溯黑茶之源,问茶白沙溪。

  点燃500米长、流量30米、时间35秒的特效溪流瀑布焰火。

  溪流潺潺,滋润白沙溪黑茶独有的甘甜,

  云雾缭绕,孕育白沙溪黑茶神奇的芳香。

  五千年前,蚩尤的后代在此开荒用茶,

  白沙溪,安化黑茶的圣地。

  高空礼花弹,打出的绿色的世界,在画面结束时在加红色的牡丹表示绿色世界里的圣地。

  时间定格在1939年,

  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白沙溪人建起了名贯古今的白沙溪茶厂,

  从此开创了中国近现代黑茶工业标准化生产的先河,

  白沙溪,把荣耀写进历史,载着世人的无限赞美乘风起航

  烛光造型风帆起航,高空红色,金色礼花,打出美好前程和喜庆的场景

  第三章 金花璀璨 黑茶之魂

  点燃字幕焰火《白沙溪LOGO(8米X8米)+黑茶之源 遍流九州》30秒

  一朵朵金色的小花,蕴藏生命神奇的密码,

  一块块白沙溪黑茶,播下延年益寿的希望。

  时间回到1953年,

  智慧的白沙溪人,不断的探索和无数次试验,找回了百年的茯茶制作技术,朵朵金花绽放在黑茶之间。

  “茯茶金花”这朵生命之花的盛开,铸造了白沙溪黑茶“卓越和健康”的灵魂

  一个甲子的轮回,白沙溪“金龙”的腾飞,见证中国黑茶的光辉历史。

  2008年以白沙溪千两、茯茶为代表的安化黑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茶文化的瑰宝。

  白沙溪人从此喊出了“世界茶王数安化,白沙溪黑茶走四方”这样最自豪口号。

  第四章 一溪一世界 一茶一中国

  一溪一世界 一茶一中国

  点燃手写字幕焰火《一溪一世界 一茶一中国》(网幕高30米、宽20米,2行字竖排列,字体为6米X6M,2行字竖列之间留4米,两边各留2米,要求点火的次数多,手写感非常强烈)

  2010年上海世博,

  安化白沙溪黑茶以世界唯一黑茶代表的骄人之姿进驻联合国馆,

  用地面的特效组合焰火打出花开黄浦江岸的景色,一个点的多规格不同色彩的礼花弹打出“东方明珠塔”

  天空的飘落的大量的金闪象征黑茶来到世博

  享誉世博十大名茶之称;

  同年的广州亚运会上,安化白沙溪黑茶作为健康使者走进运动员

  的生活,成为人类健康活力之饮。

  白沙溪黑茶,承载起中国黑茶的厚重文明,扬帆海内;

  白沙溪黑茶,始终以绿色健康为使命,开启世界饮品新风尚;

  第五章 绿色益阳 黑茶安化

  画外音;

  益阳,这座古老的江南“鱼米之乡”的城市,

  在绿色发展中腾飞,在绿色里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呵护下,走向神州、走向世界!

  安化,这座因茶设的古县,在潺潺流水间发展,在黑茶的飘香中升华。

  绿色益阳、安化黑茶,

  ——中国和湖南的骄傲。

  盛世共举,让我们共同祝福益阳,祝福安化!

  今夜,璀璨的礼花倾情的描绘益阳美好的明天!

  今夜,满天的焰火尽情的绽放白沙溪人的微笑!

  今夜无眠!让我们精诚携手,共赢天下!

一条新思路产业扶贫,全力培养安化黑茶产业的造血功能

一条新思路 产业扶贫,全力培养安化黑茶产业的造血功能

中直机关定点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2003年起,安化县便开始争取央企前来扶贫,通过多年的努力,在国务院扶贫办的关心支持下,2009年终于尘埃落定,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的定点扶贫点从河北省盐山县和海兴县调整为湖南省沅陵县和安化县。

于是,中远集团与安化县结下了不解的缘分和友情;中远人的心和安化人的心紧紧相连,开始了手拉手、肩并肩的扶贫攻坚战。“只有发挥贫困地区的区域资源优势,进行开发性扶贫建设,才能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才能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温饱、脱贫致富。”有着丰富扶贫经验的中远集团决策人形成了共识。怎样把扶贫工作做得更好更加惠及广大群众,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是今后工作的方向。2009年,正式进驻安化前,中远集团委派党组工作部副部长辛加和、中远援藏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机关纪委书记施泽彪等领导组成的工作组来到安化深入开展调研。他们入山村,进厂矿,到学校,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当地群众加油鼓劲,为科学决策增添依据。

贫困,深深刺痛了集团领导的心。“不能对群众的贫困视若无睹;在消灭贫困的战斗中,中远集团要有所作为!”12次实地考察、8次调研座谈会,犹如一扇窗口。从教育、医疗、住房到就业、社保、收入,民生议题众多,增加农民收入……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成了会议讨论的热点。随后,他们递交了《赴湖南省安化县考察情况的报告》,对安化的县情概况、贫困的基本状况、贫困的主要原因等进行了报告,对帮扶工作提出了建议。

经过广泛和科学的调研论证后,中远集团把目光放在调整产业结构上,确立了“扶贫先扶智、扶贫兴产业”的帮扶战略,明确了将扶持安化茶产业发展作为扶贫工作重点,注重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扶贫工作思路。结合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情况,中远集团制定了《中远集团定点扶贫安化县项目规划》,确定了三大重点扶贫项目,即着力建设黄沙坪古茶市和茶园基地,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夯实茶产业发展基础。在帮扶工程建设上,中远集团采取集团投入部分资金与乡、村自筹相结合,资金打捆使用,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也更有效地调动了群众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积极性。

赵双宁:手筑黑茶技艺的代表传承人

  赵双宁,有“中国黑茶类制茶大师”的美称,在素有“黔北小江南”之称的湄潭,一直被当成湄潭手筑黑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在他的努力下,手筑黑茶传统制作技艺一直保持着原有的古法制作过程,并将一代代地保护和传承下去。

  手筑黑茶历史可追溯至元朝

  湄潭县地处我市东北部,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是中国古老的产茶区之一,属于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所提及的产茶区——古夷州境地。而湄潭手筑黑茶传统制作技艺,是继贵州出口红茶、绿茶加工制作方式的又一重要历史遗存,也是历史黑茶文化的见证和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

  据史料记载,湄潭手筑黑茶传统制作技艺最早可追溯到元代。在晚清时期,湄潭县随阳山人陈德轩家有九堡十三湾茶园,从那时起,手工制作的黑茶就开始往外销售。

  到了民末清初,湄潭县兴隆镇大庙场茶商杨秀财制作的手筑黑茶陆续销往遵义新舟等地。20世纪40年代,民国中央实验茶厂汇集了众多制茶大师,当时该茶厂成为了手筑黑茶制作的主要阵地,之后将人工筑制改为木制机具紧压成形。

  在上世纪70年代,湄潭县核桃坝支书何殿伦开始指导黑茶产业进行规模化和系统化的生产。21世纪初,贵州湄江印象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入驻湄潭县桃坝村,并筹建黔蒙砖茶厂,此后,黑茶的生产和销售更上一层楼。

  记者在《湄潭茶产调查报告》中看到,当时湄潭生产的茶种类有砖茶、虫茶、饼茶等,许多国内的顶尖制茶大师来到湄潭从事茶叶科研生产工作,尤其注重砖茶的发酵研究,正是从那时起,手筑黑茶的技艺开始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在他们的指导下,传统手筑黑茶一度被销往国内各地,甚至外贸出口。

  十多道工序三次发酵制黑茶

  49岁的赵双宁是贵州湄江印象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同时也是手筑黑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在上世纪90年代,赵双宁师从老茶人何殿伦,学会整套黑茶传统制作技艺后,从2005年起,专职干起了湄潭手筑黑茶传统制作技艺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

  “手筑黑茶的制作过程和其他茶相比较为复杂,共有十多道制作工序。”赵双宁告诉记者,除了采摘鲜茶叶、选料分级、去除杂质和老叶、杀菌和杀青、揉捻,还要进行发酵,再与新茶搅拌熬汁,剁碎切细进行二次渥堆(二次发酵),手工装入模具成形后进行烘干发花(三次发酵),最后进行包装,整个过程大约要花费50天的时间。

  “夏秋茶口感微苦,不过黑茶经过多次发酵以后,是可以转换口感的。”赵双宁说,黑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也是中国特有的一大茶类,属于后发酵茶、全发酵茶,由于能够长期保存,拥有越陈越香的品质,同时,还是利用微生物发酵以及湿热作用的方式制成的一种茶叶。

  目前,黑茶共有七个品种,包括茯砖、三尖(天尖、贡尖、生尖)、花砖、黑砖、青砖茶、千两茶、康砖金尖,茶叶的选用也以大叶种为主。“发酵过程中茶叶自身会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饮用后有排毒、降血压、顺肠胃等功效。此外,黑茶的一类品种茯砖还具有药用价值。”赵双宁说。

  希望有更多人参与黑茶传承

  据了解,湄潭手筑黑茶传统技艺在2015年被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年还将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人了解黑茶,使手筑黑茶技艺传承下去。”赵双宁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希望更多的爱茶人士参与到对黑茶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为了使手筑黑茶的传统技艺更好地得到发展,黑茶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地改良和创新,除了保护传承传统的手筑黑茶技艺、创建完整的黑茶生产线外,他们还创立了专业的黑茶生产基地。

  “目前公司黑茶产量每年上万吨,给附近十万茶农提供了就业机会。”赵双宁说,黑茶产业在贵州省尚属空白区域,为此,他们还将利用黑茶原料丰富等特点,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产品精细化和多样化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掘黑茶药用价值和功效,加大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黑茶文化,使湄潭手筑黑茶传统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