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白茶>白茶储藏>白茶怎样保存能更“宝贝”呢?

白茶怎样保存能更“宝贝”呢?

2019-07-26 访问量: 13 茶礼仪网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白茶存放的过程中,内在的活性酶会持续不断的起作用,把白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等等这些物质转化为芳香类物质、茶黄素、茶褐素等,使白茶的滋味与汤色不断出现变化,也使白茶更耐泡。

白茶存放后的香气及口感

老白茶的香气浓郁持久,银针多为毫香、果香、陈韵,牡丹多为毫香、醇香、陈韵,寿眉多为枣香、药香;老白茶的汤水柔和、饱满、润滑、有质感,回甘强烈,韵味持久悠长。

压茶饼一定好?

白茶作为茶饼来说,好处是不占地方。茶饼的外表虽整齐好看,但它掩盖了茶在质量上的缺点。白毫银针一般以散茶居多,白牡丹散茶与饼茶均有,寿眉很多都是压制成饼茶。至于白茶压茶饼的好坏,见仁见智,褒贬不一。

白茶怎样保存能更“宝贝”呢?

存在什么地方?

存白茶,一定要够干。要存茶,先看茶叶的干度,干度起码要达到98%。如果用塑料袋储存,太阳一直照,里面有水分,露珠就出来了。湿度大,它就容易发霉。如果没有湿度控制装置,请不要将白茶存放在一楼。等级高的白茶,干度够,密封好,存放三年开箱的瞬间特别香,存放七八年后,开箱时甚至整个房间都充满香气。

地点而言,仓存最优。茶饼的包装,早期用棉纸,缺点是放在低处容易返潮、串味。第二次改良用塑膜,再后来用铝锡膜,后者效果最好。普洱可以用棉纸包装,因为需要接触空气转化,需要12%水分,而白茶密封存放只能是鲜叶水分含量在5%以内,对密封要求更高。

茶饼的三种不同存储包装:包装纸、旧款铝箔包装袋、新式铝箔包装袋。

不用低温储存?

白茶不需要存入冰箱,无论是“冷鲜格”(保鲜)还是“冰格”(冷冻)。

尤其是白茶和红茶,其实根本没有必要放入冰箱,绿茶为什么要这样?它是为了保存茶叶的色泽,从冰箱拿出来给你看的时候是很绿的,但是一杯冲下去大概两分钟左右它就变色。

白茶做出来,一定要放着经过“六月天”,那才叫成年。因为经过高温,气味和颜色转化特别快。春茶的青味相对重,要存到第二年的夏天。

要放多久才有功效?

福鼎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一般来讲,喝白茶,三五年的白茶足够了。茶香、汤色、滋味均会发生变化,不仅更好喝,还能治疗一些病症:如牙疼、咽喉肿痛、声音沙哑、水土不服等。

白茶怎样保存能更“宝贝”呢?

日常饮用怎样保存法?

存储环境要干燥、常温,无异味,最好不要在存茶的空间内抽烟。注意远离厕所和厨房。

一般来说,一些讲究的老茶客,会选用紫砂缸、土陶罐来储存,因为它们的密闭性好,能隔绝异味。

还有白茶忌见光,有人喜欢将茶放在玻璃罐里,其实也没有直接晒太阳,但太阳味也会特别重,直接影响茶的口感噢~

平时饮用存放的时候铝箔袋是好帮手噢!拆开的饼茶或较多的散茶放大袋,一小段时间内够喝的茶放小袋。大袋平常尽量少打开噢~~

有用+10
分享

安吉白茶及其独特的功效

        宋代徽宗皇帝赵佶着有一本茶书叫《大观茶论》,书中“白茶”一节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闸,其叶莹薄……运度得宜,则表里昭砌,如玉在璞,他无与伦也……”
  白茶,是一种低温情况下产生叶绿素缺失的一种遗传变异体,是茶树中的特异性品种。我国各地一些地方均有发现,如浙江安吉白茶。由于这种茶树代谢机能的特异性,低温时抑制了叶绿素的合成,但显著的提高了游离氨基酸的生成量,因此,早春白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一般均在6%以上,高者甚至达9%。这时其他一般绿茶品的含量只有2%—4%。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由20多种氨基酸所组成,其中茶氨基酸要占氨基酸总量的50%—60%。这种茶氨基酸是茶的特征性成分,到目前为止,除一种蕈有少量发现外,其余动植物中均未发现。
  最近据《茶叶信息》称:《美国科学院学报》报道,美国科学家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布科夫斯基博士发现,喝茶能使人体血液免疫细胞的干扰素分泌量增加5倍。干扰素是人体抵御感染的“化学防线”。原因是茶叶中有一种叫做“茶氨酸”的物质,这种茶氨酸在人体肝脏内分解为乙胺,而乙胺又能调动为“伽马—德耳塔T形细胞”的人体血液免疫细胞促进干扰素的分泌,从而能更大的提高抵御外界侵害的能力。
  据此研究成果认为:喝茶就能使血液免疫细胞干扰素分泌量提高5倍。已经知道,安吉白茶的茶氨酸含量要比一般茶叶高1—2倍,因此可认为,多喝安吉白茶肯定对抵御病毒侵害更有好处。

老白茶鉴别从干茶、汤色、口感、体感及叶底来细说


  老白茶的鉴别

 

  鉴别老白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经验的长期积累,这里我只说说一般的鉴别方法,从干茶、汤色、口感、体感及叶底来细说。

 

  看干茶

 

  一款茶拿到手,首先看干茶和茶色,达到一定年份的老白茶,和新茶相比,干茶颜色都会有很大的差别。十年以上的颜色是深褐色,近乎黑色,有个可爱的茶友,见到十多年的白牡丹,脱口而出,这是东北野生木耳啊!细看,果然茶叶干有些卷曲,且色呈蒙灰之状。而五年的就不同,明显还能看见浅褐色下面的绿,三年的要是散茶,和新茶相比绿有点褪掉的样子,呈现灰绿。当然,散茶和饼茶也有很大的差别,同样年份的散茶颜色不如饼茶那么深,这是由于饼茶的是在散茶的基础上加了工艺------蒸气蒸压以及烘干,这样无形中茶多了道发酵,提现出来的颜色会深。

 

  观汤色

 

  再看茶汤的颜色。十年以上老茶的颜色呈浓重的酒红色,而五年的会是橙红色。三年的还是橙黄色。顺便说一句,茶汤的透亮度和茶青的品质有关,和年份的关系不是很大,当年品质好的野生茶茶汤清亮见底,十年后便是油亮可鉴。

 

  口感

 

  从口感,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鉴别茶的品质,茶的年份。好品质的茶,冲泡过程中就体现,迎鼻的香,一般是药香掺着蜜甜香,还有一种就是枣香,有了一定年份的茶,比如十五年以上,在福建存放的,会有陈香,闻起来就是一种东西放久了的封尘味,和霉味有差别,它没有刺鼻让人不舒服的感觉,只是觉得已经是一件老物件了,一遍一遍地泡老茶,就像一遍一遍地吹掉尘土,露出茶味。五年的茶依稀还有青草气,但茶汤的滋味已经醇和了很多。时间这个东西,就是奇怪,把人的性格磨掉了,也来磨茶,好在磨掉的都是外在的虚华,真正的茶气还在,而且爆发比新茶更甚。我有这样的感受,喝到一款老茶,两口下去,全身通畅,而后额头会有轻汗,后背热热的,似乎有人给你按摩,本来手脚冰凉也是一下子暖和起来。常说老白茶暖胃暖身,只有自己感受才真切。

 

  细品滋味

 

  在品饮的过程,滋味也是鉴别年份的关键。十来年以上的老白茶,若存储得当,无论在北方存放还是在南方存放,茶汤的滋味喝起来都丰富有内涵,有人形容为圆润润的感觉,软软的就滑到身体里。五年左右的茶,香气犹在,滋味较新茶少一些张扬,多一些韵味,含在嘴里想,香甜兼有。进两年的茶,再怎么伪装也有破绽,首先是不耐泡,汤色不够亮,滋味薄而烈,喜欢对口内味觉冲撞的人,不妨选择这样的茶品。

 

  体感

 

  体感,是老茶里最关键的鉴别法宝。一款上了年份的老茶,喝下去的感觉是一种熨贴,身体通畅发轻汗,手脚会有暖暖的感觉,思绪陷入回忆,身体浸在暖融融的老茶里,是冬天最奢侈的享受。

 

  看叶底

 

  鉴别老白茶最后一道程序,就是看叶底,是老茶,它的叶底条索清晰,像老咸菜干的样子,好的老茶叶底还会油亮有光泽,色泽是近似黑的墨绿色,当然这样的自然存放的老茶不常见,近乎绝品。

白茶历史文化典故

白茶历史文化典故

 

 

白茶的禅意

 

  茶是中国人的主要饮料,它能解渴,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文化人喜欢饮茶品茶谈茶,逐渐形成了一套茶文化。唐代,还有一个名叫陆羽的人,专门整理出一部《茶经》,茶文化便开始有了自己完整的体系。

 

  要说,茶其实就是一种普通饮料。但既是文化,人们就往往能在这普通的饮品中品出许多不普通来,当一杯散发着山野清香的茶水入口,感觉到的除了苦味之外,是一种绵绵的芬芳,一种回味,一种文化的品味。唐代时期,佛教兴盛,茶文化也很繁荣,茶就又成了寺庙里一种十分重要的供养品,以茶供佛也逐渐成为寺院佛事活动的一种。河北柏林寺开法祖师赵州禅师以“吃茶去”三字接引学人,更成为千古禅门公案,“赵州茶”从此名扬天下。千余年以来,禅人茶人欲体味“禅茶一味”之妙境,前赴后继,衍成了一道独特的中国文化风景。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讲“禅茶一味”。这是好事,说明我们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提高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多的人有钱有闲、能介入茶文化中来,品味文化的韵味了。只是,有些人认为“禅茶一味”,也就是要说到“禅”了,这是不是太靠近宗教了,是不是在宣扬宗教了呢?这是一个误解误读。


  “禅”是一种东方智慧,是一种处世哲学,一种生活态度,讲究的是一种虚空清静,超然大度。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说得很妙:“禅是大海,是空气,是高山,是雷鸣与闪电,是夏日与冬雪。不,它是在一切之上,它就是人。”在禅者的眼中,禅就是自然的生活,是人的精神,是宇宙人生的总源泉。换一句话说,人人其实都向往自然的生活,人人心底其实都有禅意,只是禅讲悟性,反正靠人去悟就是了。一旦你悟了,获得禅意与智慧了,你就可以消解内心许多积怨,可以涤荡世间一些尘埃。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有点“禅意”在心中,对种种失败、无奈,或许就能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这么一说,或许与宗教的一些主张是一致的,但是,“禅宗”是宗教,这“禅式思维”、“禅意”不是宗教,而是人生,是人生的境界。


     早在农禅时代,茶就与禅结下深深的缘份,修行者主张直接面对现实生活,从生活的点滴中体悟人生哲理,体悟大道。茶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自然可以“禅茶一味”,通过种茶品茶,达到修心养性的目的,达到“和寂清静”境界。古德高僧是自己种茶、自己采茶、自己制茶、自己饮茶,整个过程都含有自己的劳动,整个是一种自然的生活,是在自然的生活中,悟出生活的哲理、人生的哲理。至今,许多的寺庙还保持着农禅的作风,在寺庙边的一些半山腰上保持着一片片茶园,现代修行者也自己种茶、自己采茶、自己制茶、自己饮茶,享受一种自然的生活,且以此修心养性。这,看似平淡无奇,甚至因为天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有点枯索乏味,可细细回味,这里面却有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或许真可以得自然之气于无有之中,得宇宙精气于无有之间,使人生更加从容和淡定。

 

白茶历史文化典故

 


  在福鼎的翠郊古民居采访时,遇上一位六十来岁的种茶农妇,她种的是福鼎白茶,除了卖一些茶青外,还自己晒制一些白茶。她就和我们畅谈着自己种茶、自己采茶、自己制茶、自己饮茶的乐趣,说得眉飞色舞,一脸阳光。同行的部队作家景艳上校说,她将会把这位“茶妇”写入自己《茶香里的幸福》的散文里,这样的幸福几乎氲着一种触手可及、却是文字所无法表达的“清芬”。应该说,这位“茶妇”并不是一个修行者、禅悟者,可她那种阳光心态,让你深受感染。她很泰然安详,你尽可以在她身上找到一种把一切烦恼委屈柴米油盐全都抛远了的感觉,她身上那种幸福指数绝对是很高的。这,可不可以说也就是一种生活的禅意呢?或者可不可以说是“禅茶一味”在这位“茶妇”身上的折射与闪光呢?一位先贤说过“凡人喝茶是茶,禅者喝茶是禅”,“茶妇”在制茶喝茶时却喝出了这个心态。“这个心态”是什么?是一种平常心、满足感。“茶妇”自是平常人,所以肯定不好直接说这就是“禅悟”,就是“禅”。但说“这个心态”有点儿“禅意”,应该不算过份,不算是过头话的。


  当然,像这位“茶妇”那样自种自采自制白茶早已不再是福鼎茶人的典型生存状态了。福鼎白茶已经在海内外名气不小,一批像品品香茶业、广福茶业、天湖茶业一样的现代茶业有限公司迅速崛起,多数是商业化、产业化生产了。我知道,再专谈贴近自然、自种自采自制白茶的诗意与禅意,似乎不太切合实际,也有些不合时宜了。
只是,我在福鼎采访白茶时,还是不时感受到诗意和禅意,还是忍不住要多说说这白茶的诗意和禅意。福鼎白茶制作方式独特,它的“自然萎凋,不炒不揉”制作方式,的确比其他茶更容易让人体会到与自然的一种贴近,这无疑也更容易让人感悟到一些诗意,甚至是禅意来。


   早在宋代,宋徽宗在《大观茶记》中就曾这样说:“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这段话,已经把白茶说得很有禅意了。“如玉在璞”,如果以人生境界而喻,不就是老子所说的“抱朴守静”、“归真返朴”吗?如林崖之间数声鸟啼伴几缕薄雾,如夕照茶园山岚轻溢……自自然然,淡化虚静,返朴归真,得自然之气于无有之中,得宇宙精气于无有之间。


  所谓白茶,也就是区别与绿茶、青茶、黄茶、红茶、黑茶的茶的类别之一。白茶,制作时不发酵或微发酵;绿茶,轻发酵;青茶(即乌龙茶),半发酵;黄茶、红茶、黑茶,全发酵,但发酵深度略有不同。白茶不发酵,自然萎凋,不炒不揉,主要工艺是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生晒茶”了。白茶也就因此具有外形芽毫完整自然,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等品质特点,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白茶茶名不虚,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明朝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把白茶说得煞是可爱。他说道:“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生晒茶沦之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诚为可爱。”读这样的文字,可愉情悦性,品这样的茶香,自然可近于一种禅悦。


  白茶生产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最早是由福建福鼎县首创的,所以,现代茶界流行一句话:“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 福鼎有一种优良品种的茶树——福鼎大白茶,茶芽叶上披满白茸毛,是制茶的上好原料,最初就是用这种茶片生产出白茶。茶色为什么是白色?这是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也是白茶最贴近自然、最引人遐思的缘故。


   在福鼎太姥山风景区游览时,风泉下有茶馆,有人在饮茶,是汤色清雅的白茶。因为我们多问了几个关于白茶的问题,也被邀请一道喝茶,喝正宗的白毫银针。第一泡以92-95度温水泡在玻璃杯里,杯中茶舞,载沉载浮,汤色杏黄,香气清芬,直透肺腑,真是好茶!


喝着用泉水泡的上好白茶,聊着茶道茶艺,自然又被引到“禅茶一味”的话题上来了,就说起了日本的禅茶大师千利休。他有一首流行很广的“茶禅诗”,竟是这样写的:
先把水烧开
再加进茶叶
然后用适当的方式喝下去
那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除此之外
茶一无所有


  好像什么都没有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那雅趣、那理趣、皆在其中。今天喝白茶,好像最适宜用这诗来表达心中的感受了,好像一切真是这样简简单单,把水烧开,泡上茶叶,然后以适当的方式喝下去……茶就这么简单,禅就这么简单,生活就这么简单,捧一盏白茶在手,品一口清芬,品一种意趣。这,就是这一盏白茶给我一种禅悦了吧?!
这么一点“禅意”,弥足珍贵。
文:少木森(作家,诗人,原名林忠侯,福建龙海人。发表作品300万字,作品选入多种年选、年鉴、以及大陆、台湾、香港、美国的多种选本和教辅材料。)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hecha_zu  为广大茶友分享更多茶资讯

 

白茶历史文化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