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沱茶>沱茶鉴别>普洱茶与洱沱茶的区别

普洱茶与洱沱茶的区别

2018-04-15 访问量: 142 茶礼仪网

  最近有茶友问小编普洱茶与洱沱茶的区别,首先,我们常见的沱茶从面上看似圆面包,从底下看似厚壁碗,中间下凹,颇具特色。沱茶的种类,依原料不同的绿茶沱茶和黑茶沱茶之分。普洱茶分为沱茶、饼茶、和茶砖。

普洱茶与洱沱茶的区别

  普洱茶通常分为散茶与紧压茶二种,其中紧压茶包括普洱沦茶、方茶、圆茶(七子饼饼茶)、球茶、饼茶、团茶;贡茶等式样。普洱茶是用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采摘其鲜叶,经杀青后揉捻晒干的晒青茶(滇青)为原料,经过泼水、堆积和发酵的特殊工艺加工制成。

  【从产地来看普洱茶与洱沱茶的区别 】

  普洱茶因产于清代时属普洱府辖区内的今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而在古今中外享有盛名,清雍正七年(1730)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以后,云南普洱茶是做为贡茶的,进贡于清皇朝,由思茅通判承领办送,普洱贡茶,清宫赏识200年,已作历史茶文化记载。普洱沱茶除云南主产外,四川重庆也有生产,依所用原料的优次分为“特级重庆沱茶”、“重庆沱茶”和“山城沱茶”三种。四川沱茶的重量分50克、100克和250克三种规格。

  【从外形来看普洱茶与沱茶的区别 】

  普洱茶外形条索肥、匀实,色泽乌润,白毫密布。茶的品种较多。据清代阮福的《普洱茶说》记载:“普洱茶”二月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茶;采而蒸之,揉为茶饼,其叶少放而犹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圆茶。普洱茶冲泡以后,汤色又红又浓,香气独特,滋味醇厚,有甘美的回味,冲泡五、六次后仍有香味。饮后令人心旷神怡。云南普洱茶蜚声中外,古往今来,均为人们所赞赏。在清代,普洱茶是云南地方当局向皇帝进贡的珍品。

有用+10
分享

大益普洱沱茶的简介

  普洱茶 原状产云南省,古今中外负有盛名。现在,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等地仍盛产 普洱茶 。提到普洱茶那么肯定就有很多茶友们就有很多说不完的话题了,当然也有不得不说的一些普洱茶的经典品牌了就是大益茶,这款茶既是茶中的经典普洱茶,同样在历史上也是有不可小觑的地位的哦。虽然大家对普洱茶都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大益普洱沱茶的简介吧。

据史籍记载,唐代滇南的银生府为云南主产茶区,而普洱古属银生府,滇南之茶均集散于普洱府,然后运销各地,故以 普洱茶 为名而著称。因此,历史上所指的 普洱茶 ,实际上是以云南大叶种茶制成的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加工整理而成各种云南茶叶的统称。

大益普洱沱茶的简介

  《 沱 茶》沱茶从面上看似圆面包,从底下看似厚壁碗, 中间下凹,颇具特色。沱茶的种类,依原料不同的绿茶沱茶和黑茶沱茶之分。绿茶沱茶是以较细嫩的晒青绿毛茶为原料,经蒸压而制成;黑茶沱茶是以 普洱茶 为原料,经蒸压而制成。用晒青绿茶压制而成的称云南沱茶;用普洱散茶压制而成的称云南普洱沱茶。

  沱茶的名称由来,传说很多。有的说,它过去都销往四川沱江一带,故而得名;有的说此茶古称团茶,沱是由团转化面来。云南沱茶产、制历史悠久,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的《滇略》一书中就有记载,至今约有 300年的历史。沱茶原产于云南省景谷县,又称“谷茶”。云南省下关(今大理市)茂恒、永昌祥等茶号相继生产后,又有谷庄与关庄之分。

  大益沱茶采用景谷县附近地区生产的滇青揉压;关庄沱茶采用滇西勐库茶(双江)、凤山茶(凤庆)、大山茶(西双版纳、思茅)等地滇青在下关设厂拼配、揉制,其品质胜于谷庄,因而后来逐步取代了谷庄沱茶。近40年来,云南沱茶集中于大益制造。

  云南沱茶,以一、二级滇青为原料,蒸压成碗形,外径8厘米,高4.5厘米,外观显毫,品质最好的是“特级沱茶”,香气馥,滋味醇厚,喉味回甘,汤色橙黄明亮。用普洱散茶蒸压而成的云南普洱沱茶,外形紧结,色泽褐红,有独特的陈香,滋味醇厚回甘,汤色红浓明亮。普洱沱茶运销海内外,颇受消费者欢迎。法国巴黎医学家给20位血脂过高的病人一天喝

  三碗普洱沱茶,1个月后,病人的血脂下降了22%,疗效显著。沱茶除云南主产外,四川重庆也有生产,依所用原料的优次分为“特级重庆沱茶”、“重庆沱茶”和“山城沱茶”三种。四川沱茶的重量分50克、100克和250克三种规格。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内容,我想相信通过对本文的阅读很多的茶友们还是对普洱茶沱茶也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了吧。同时也对的普洱茶的知识积累也会有所提高了。如果身边有不清楚的朋友你也可以给他讲解一下哦

一个沱茶的诞生:半制品的精制

一个沱茶的诞生:半制品的精制

  上期内容,小编为各位茶友介绍了沱茶的加工原料——晒青毛茶的初制工艺。晒青毛茶在进入工厂被加工成沱茶或其他茶叶产品前,还需要经历一系列精制工艺。半制品的精制,原料是基础、工艺是关键、拼配是核心。本期微信,小编将向各位茶友介绍半制品的精制加工。


  在今天,半制品的精制一般经过以下几个环节:


  一、毛茶定级归堆


  毛茶定级归堆是原料处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交付制作的茶叶原料的定型化、规格化。因此,毛茶收购进厂,必须及时验收,并根据毛茶标准样的品质要求,对所收原料的外形、内质进行品质审评和水分测定,评定级别并归堆。

一个沱茶的诞生:半制品的精制

  原料需按验收等级进行归堆,以5级10等和级外茶分别堆储。沱茶的原料要求都是春茶,因此沱茶原料一直都是单独堆放。


  二、毛茶拼配


  归堆后交付加工作业前的毛茶,要根据所生产产品的规格要求进行原料拼配,这也是成品茶质量的关键所在。拼配工艺需要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一个沱茶的诞生:半制品的精制    ▲用于拼配的拼堆机镶嵌在大楼内部


  1.熟悉和掌握毛茶加工标准茶样的品质规格要求,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拼配。


  2.掌握不同地区的毛茶品质特征。根据成品加工标准样(加工参考样)的品质要求进行拼配,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毛茶的经济价值。


  3.如有特殊需要,则按照满足该需要的拼配标准,按比例投料拼配。


  三、筛分作业


  筛分经历手工到机械的发展过程。在过去,手工筛分一般用竹筛。而机械筛分也常常利用诸如平面圆筛机和抖筛机组合筛分的形式进行。

一个沱茶的诞生:半制品的精制    20世纪50年代沱茶加工的手工筛分


  筛分是毛茶精制过程中决定成品质量的第一道关键作业,也是充分发挥原料经济价值的关键。筛制的目的主要是对原料起整饰外形、汰除劣异、划分品质等作用。毛茶通过不同类型筛分机械筛分之后,将毛茶中长短、粗细等不同类型的茶条分开,再分别整理成大小、粗细近于一致,符合一定规格要求的各种筛号茶。

一个沱茶的诞生:半制品的精制    ▲机器筛分、拣选


  四、风选作业


  风选的目的是利用茶叶自身存在重量、体积、形状不同的客观实际,借助风力作用,使茶叶在不同的距离下落,把不同质量的茶叶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品级分明、软硬均匀,符合一定规格要求。风选的主要作用原理是按轻重分出等级。

一个沱茶的诞生:半制品的精制    20世纪生产用的风选机


  五、静电和色选作业


  静电选择和色选,是工业发展进步至今研制出的生产机械辅助茶叶精制的创新手段。


  静电选择,是指茶叶在进入机器后,夹杂在茶叶中的诸如毛发、细小纤维或其他容易被静电吸附的杂质用机械选出并清除。色选则是根据我们的需要识别不同颜色的茶叶,如黄、红、黑、白。


  在今天更具科技水平的茶叶精制过程中,机器的劳动大大降低了人力劳动的成本,极大提升了茶叶精制过程中的效率和制成茶叶的品质。


  六、拣剔作业


  拣剔目的在于淘汰夹杂物,经过以上各个环节选制的毛茶,还需要经过人工拣剔环节,进一步确保茶叶的纯净。因为茶叶经过筛分、风选等环节处理之后,对于与正茶相近的杂物,如茶梗等不一定被完全去除掉,还需要再进一步的人工拣剔。

一个沱茶的诞生:半制品的精制    ▲人工拣剔

 

  七、匀堆装箱


  匀堆装箱是散茶(非压制茶)加工的最后一道作业。毛茶经筛分处理,分出大小、长短、粗细、轻重不同的各筛号茶,称之为半成品。因各筛号茶品质不同,通过拼和匀堆,使各筛号茶拼配在一起,符合各级产品规格要求。


  成品茶拼和,是根据各级产品(如:滇青各级、春蕊、春尖、春芽、普洱散茶等)的不同规格要求,选配一定比例的数量的筛号茶进行拼和,使各种不同品质的筛号茶能取长补短,相互调剂,以达到整批的产品均匀一致,保证各级成品都能符合出厂要求。


  对于紧压茶类产品,经过匀堆工序后,即可交付成品生产车间进行生产。即毛茶经过初制和精制过程后,最终将进入成品制作的过程。

一个沱茶的诞生:半制品的精制    ▲精制后匀堆装箱以待生产的半制品


  在过去,半制品精制甚至还有诸如“切断与轧细作业”或者在毛茶付制前,若存在含水量超过规定范围的问题,还需要再经过“干燥作业”。今天,由于普洱茶产品的外形要求越来越被消费者看重,类似半制品精制过程的“切断与轧细作业”也逐渐被放弃。类似的工艺,偶尔在有特殊需求时才会运用。


2014年下关沱茶绿盒甲级沱茶生茶100克饮用报告

收到一份试饮茶,现在是未开拆的状态

仍旧未见庐山真面目

非常兴奋,这是一块包装完整,整块的茶,不是茶样

原本对这个品牌不是那么了解的,中华老字号,有点意外的惊喜

妥妥的100克

有一定的历史和年份的品牌了,果然是老字号

产品描述的非常清晰,2014年,掐指一算也有5年了,不错了

刚收到包裹时就闻到一阵花果香,打开香气更明显

沱茶的样子,里面的内飞

干茶很紧

准备开拆,有点迫不及待

茶拆的不好,被我拆碎了,姑且先拆这么多吧。

沱茶盒子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茶叶罐

没有拆完的,暂且先放着干醒一段时间,由于是晚上了,怕晚上喝了会失眠就放着第二天白天开喝

称8克来试饮,可以看到干茶的颜色,墨绿自然

准备茶具,为了能更好的观察到茶汤的颜色,我准备了玻璃的公道杯和玻璃杯来喝

刚注水的样子

第一泡,3S出汤,闻着茶叶的香气,应该就是大家说的樟木香吧,但我更觉得这个是茶叶本身的香气。

第一泡就是亮橙黄的颜色,有点意外,同时可以观察到茶汤内茶毫明显。为了品尝茶叶本身的味道,我决定不把第一泡倒掉,还是得喝下

第一泡,有点苦底,但是在嘴巴中苦味还是慢慢散开了,然后一丝丝甘甜冒出来,回甜较慢

第二泡,3S出汤的干茶香气开始偏清

第二泡从公道杯倒出茶汤,流动的茶水姿态不要太优美噢

同时准备了笔墨,喝茶的时候练练字,缓解日常工作后紧张的压力状态,这种感觉真好

第二泡茶汤较第一泡颜色深些,茶毫依然很明显。茶汤颜色也更透亮。第二泡还是有些苦味的,不过这一泡能感觉到茶汤的滑感。再喝几口,发现苦味带点点涩。依旧缓慢的上来一点点甘甜,回甜仍是较慢的,牛饮肯定是感觉不到的。

第三泡,茶叶叶底都舒展开来了,可以看到个别茶叶有虫洞,说明这个茶叶是原生态,没有打农药。只是照片拍的不明显。

由于怕有苦味,采取淡饮,第三泡依然3秒出汤,汤色是金黄透露。第三泡苦味依旧,茶毫依旧。还是会有丝丝甘甜上来,回甜仍然比较慢。不过淡饮是最佳的选择,至少苦的不是那么强。

第四泡,5秒出汤,苦味递减,这一泡比较适合品饮了。

第五泡,7秒出汤,汤涩看着比前几泡偏红一点。还是有些茶毫,但是相对少下去了一点。苦味相对也少了一点,但是涩味感觉较前几泡明显一点了。还能回甜,但是回甜能力已经弱下去了。

第六泡,10秒闷泡出汤,汤色加深,茶毫依旧。茶汤气味转为清香,这泡的苦味比较容易接受。回甜时间缩短。甜味持续较长。

第7泡,20秒闷泡出汤。苦味消减,一点点涩味。回甜时间缩短,偏甘甜。

第8泡,30秒闷泡出汤。汤色加深明显。仍有茶毫,苦味基本消失,有涩味。甜度变弱。饮后口腔留有涩感。

第9泡,闷泡1分钟出汤。这汤色应该就是琥珀金色,茶毫依然存在。没有了苦味,出现了水味,喝完口腔有涩感。有烟感。回甜能力弱。

第10泡,闷泡3分钟出汤。汤色加深。基本上是水味带烟味。

总结:这款茶总体苦,适合作为一款口粮茶。

(作者/gucaoyimu@live.cn;来源/新茶网)

原文链接:https://www.xincha.com/paicha/reports/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