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绿茶中的老竹大方茶饮用对身体好不好

绿茶中的老竹大方茶饮用对身体好不好

2019-07-30 访问量: 12 茶礼仪网

安徽省的名茶数不胜数,声名远播的要数是产自五岳之一的黄山毛峰,其次还有十大名茶之一的祁门红茶,另外六安瓜片太平猴魁。提到老竹大方茶,就连很多当地人都不知道,这道茶叶绿茶之一,是产自于安徽歙县东北部皖浙交界的地方。

绿茶中的老竹大方茶饮用对身体好不好

绿茶老竹大方茶怎么样?从历史底蕴来说,它从明清时代开始,到了清朝年间跻身于贡茶之列。那么老竹大方茶缘何得名呢?那是因为创始人是比丘大方,诞生地点是在歙县老竹岭,所以就有了这个听起来有些拗口的名字。

老竹大方茶怎么样?它生长于海拔一千三百米以上的高山之上,这里聚集了不少老人岩、仙人峰等珍稀的自然生物,就旅游资源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地方,而就茶树生长环境来说也是十分适宜的。优渥的自然条件让老竹大方茶的外形内秀,扁平匀齐,挺秀光滑,冲泡后的老竹大方茶汤色清澈微黄、香气高长,带有很明显的板粟香。

老竹大方茶还有另一个称呼,叫着“铁色大方”,这是因为根据其色泽来命名的,深绿褐润如铸铁一般,所以才有了此名。很多人形容老竹大方茶的香味有着很好的调和性,既有花香,又带有浓郁而醇厚的茶味,所以颇为受到人们的喜爱,每年老竹大方茶上市以来都极为走俏,随着近年来医学界对于老竹大方茶的深入研究,让它的健美减肥功能也开始备受人们的关注,因而市场变得空前火爆。

真正爱茶之人都知道,饮茶不一定要图名气,恰恰生长于高山中的老竹大方茶就是这样,和十大名茶相比,它宛若待字闺中的小家碧玉,静静的绽放着自己的光彩,但是就茶叶本身来说,这是一道不可多得的茶品。

有用+10
分享

古代明清制茶工艺介绍

古代明清制茶工艺介绍

 

    明代改兴叶茶,采用炒青制法,大大增进了绿茶的色、香、味,是我国制茶技术上的又一次重大发展。之后相继出现了晒青、烘青,再发展到全炒。随着制茶技术的成熟,劳动人民通过控制茶叶不同发酵程度,引起茶叶内含物质的变化,出现了黄茶、黑茶、白茶、红茶、乌龙茶等多种茶类,至明末清初六大茶类基本齐全,一改明代以前单一绿茶类的局面。


  反映明代炒青制茶工艺的记载有张源的《茶录》:“新采,拣去老叶及枝梗碎屑。锅广二尺四寸,将茶一斤半焙之,候锅极热始下茶。急炒,火不可缓。待熟方退火,彻入筛中,轻团那数遍,复下锅中,渐渐减火,焙干为度。……火烈香清,锅寒神倦。火猛生焦,柴疏失翠。久延则过熟,早起却还生。熟则犯黄,生则著黑。顺那则甘,逆那则涩。带白点者无妨,绝焦点者最胜。”许次纾的《茶疏》也有类似记载:“生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然性不耐劳,炒不宜久。多取入铛,则手力不匀,久于铛中,过熟而香散矣。甚且枯焦,尚堪烹点。炒茶之器,最嫌新铁。铁腥一入,不复有香。尤忌脂腻,害甚于铁……炒茶之薪,仅可树枝。不用干叶。干则火力猛炽,叶则易焰易灭。铛必磨莹,旋摘旋炒。一铛之内,仅容四两,先用文火焙软,次加武火催之。手加木指,急急钞转,以半熟为度。微俟香发,是其候矣,急用小扇钞置被笼,纯绵大纸衬底燥焙,积多候冷,入瓶收藏。”罗廪的《茶解》亦有炒茶过程的详述。这些记载表明明代的制茶工艺中已广泛使用高温杀青的炒青制法,史料记载的关于炒青火候的掌握,炒茶的手法、投叶的数量,特别是防焦、防沾染异味、防吸收水分等方面,都还具有现实意义。

 
  西湖龙井茶是炒青绿茶的代表。明代开始崭露头角、名声鹊起。明嘉靖年间的《浙江通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明万历间的《钱塘县志》有“老龙井茶品,武林第一”的记载。明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龙井味极腆厚,色如淡金,气亦沉寂,而咀咽之久,鲜腴潮舌,又必借虎跑空寒熨齿之泉发之,然后饮者领隽永之滋,而无昏滞之恨耳。”清人陆次云《湖埂杂记》:“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出。” 除了炒青绿茶,亦有晒青绿茶、烘青绿茶和早前便有的蒸青绿茶。

 

 

绿茶源起历史文化介绍

绿茶源起历史文化介绍

 

   茶树的拉丁文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茶经》:“茶,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日茶,二日槚,三日蔎,四日茗,五日荈。”陆羽还在《茶经》中记载巴山峡川(今重庆、湖北西部一带)有两人合抱粗的大茶树,需将树枝伐下来才能采摘。

 

     古人利用茶叶最原始的方式是采摘鲜叶直接咀嚼,随后发展到生煮羹饮,继而晒干收藏。 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成风,茶叶从奢侈品逐渐成为大众都可品饮的普通饮料,还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即将采来的茶先做成饼,再烤干或晒干,捣成末。由于经过简单加工后的茶青草味浓郁,所以人们又发明了蒸青制茶法,对茶的鲜叶进行蒸汽杀青、碎制,穿成串烘干,以去除青草味。不过这样虽然除去了青草昧,但仍然留有苦涩味。于是人们又采用清洗鲜叶、蒸青、压榨、制饼的方法,降低茶叶的苦涩之味。

 

    唐代开启了中国茶文化的新局面,使茶跨人思想和文化领域与文化结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从此,茶真正融人人们的精神世界,茶道大行于天下。唐代蒸青制饼茶的方法已逐渐完善,形成了蒸茶、捣茶、拍压、烘焙、穿串、封茶完整的制作工序。

 

   正如陆羽在《茶经》中所说:“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这也是绿茶加工技术的萌芽。这种制饼茶的方法已达到了完备的境地,影响深远,当时还被人唐的日本僧人带回,在日本广为传播。

 

绿茶和白茶-云南茶区的划分-云南茶区划分的介绍

茶叶代加工 绿茶和白茶-云南茶区的划分-云南茶区划分的介绍



云南茶区的划分-云南茶区划分的介绍

云南茶区的划分文章为你介绍了云南茶区的划分的茶叶的概况、云南茶区的划分性质、以及滇西茶区、 滇南茶区、滇中茶区、滇东北茶区、 版纳茶区、普洱茶区、 保山茶区、临沧茶区八大茶区的绿茶和白茶的地理位置、茶区的特性、茶区茶叶的产值情况等知识。



云南茶叶概况





云南是我国中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和产茶大省,茶叶生产在云南农业经济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茶区主要分布于滇西、滇西南的大叶种茶片区喝滇东北的小叶种片区。大叶种片区主要有临沧、普洱、版纳、保山、德宏、红河、文山、大茶叶白茶理、玉溪、楚雄十个州市,产茶10.5万吨,占全省的95%;小叶种片区有昭通等市,产茶0.45万吨,占全省的4.1%.全省年产茶500吨以上的县(市)有40个,其中年产茶5000吨以上的有思茅区、凤庆、江城、澜沧、勐海、景洪等6个县区,年产茶1000吨以上的有31个县(市)。






云南茶区的划分
1、根据茶树生态适宜性分区

2、茶树生态适宜性分区是茶叶区划的重要组成,云南茶区在全国茶叶去华中的华南茶区及西南茶区均是茶树生态最适宜区,但由于省内各地所处的地理纬度地形地势、水文、土壤、植被等存在一定差异,茶树的生态适成都也有较大的差别,对茶叶的产量、品质、经济效益的影响颇大。

多年来专家根据茶树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及栽培云南大叶种的主要条件,结合于云南气候、土壤等各种生态因素,进行了云南茶树生态适宜性分区,对昭通苔茶、昆明十里香宝洪茶等中小叶而言,在考虑品种适宜性时注意其更具有耐寒的特点。依据大叶种茶树生态适宜性指标,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将云南茶叶生态适宜性等级区域划分为最适宜Ⅰ级区、最适宜Ⅱ级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五级。

最适宜Ⅰ级区
共30个县市,包括德宏州的潞西、梁河、盈江、畹町、瑞丽、陇川;临沧地区的镇康、耿马、双江、沧源;西双版纳的景洪、勐海、勐腊;普洱地区的西盟、孟连、澜沧、宁洱、江城、思茅、景谷、墨江、镇沅;红河州的绿春、红河、元阳、金平、河口、屏边;文山州的马关、麻栗坡。

最适宜Ⅱ级区
共13个县市,包括保山地区的腾冲、昌宁、龙陵、施甸、隆阳;临沧地区的永德、凤庆、云县、临沧;普碧螺春和龙井口感洱地区的景东;文山州的西畴、广南、富宁。

适宜区
共计52个县市,包括大理州的永平、大理、漾濞、巍山、祥云、弥渡、南涧;楚雄州的姚安、南华、楚雄、双柏、牟定、大姚、禄丰;玉溪地区的新平、元江、峨山、通海、玉溪、澄江、易门、华宁;红河州的石屏、建水、个旧、蒙自、开远、弥勒、泸西;文山州的文山、砚山、邱白牡丹茶功效北;昆明的富民、安宁、路南、宜良、嵩明、呈贡、晋宁、西山、官渡;曲靖地区的师宗、罗平、陆良、富源;昭通地区的大关、彝良、永善、盐津、水富、绥江。

次适宜地区
共30个县市包括昭通地区的昭通、巧家、鲁甸、威信、镇雄;曲靖地区的会泽、宣威、马龙、曲靖;昆明地区的寻甸、禄劝、东川;楚雄州的武定、元谋、永仁;丽江地区的永胜、华平、宁蒗、丽江;大理的鹤庆、剑川、洱源、云龙、宾川;怒江州的泸水、兰坪、碧江、富贡、贡山及香格里拉的维西。

不适宜区
有2个县为中旬和德钦。
就具体某地发展茶叶而言,仅以上就作为是否可发展茶叶生产的依据还是不够的,由于云南十分显著的立体气候特征,造成的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现象非常明显,一定要根据小地区气候特点来发展茶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