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孕妇普洱茶是否可以喝?

孕妇普洱茶是否可以喝?

2019-08-17 访问量: 12 茶礼仪网

孕妇普洱茶是否可以喝?

  茶叶中的鞣酸被胃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会产生收敛的作用,从而抑制乳腺的分泌,造成乳汁的分泌障碍。此外,由于咖啡碱的兴奋作用,母亲不能得到充分地睡眠,而乳汁中的咖啡碱进入婴儿体内,会使婴儿发生肠痉挛,出现无故啼哭。哺乳期期间大量饮茶,也会造成奶汁分泌不足,影响婴儿的健康。

  1、正值怀孕期,不适合喝茶。一般浓茶中含带的咖啡碱浓度高达10%,会增加孕妇的尿和心跳次数与频率,以及加重孕妇的心与肾的负荷量,更可能会导致妊娠中毒症,因此最好少喝茶为妙。

  2、孕妇将要临产前也不宜喝太多茶。因产前若喝太多浓茶的话,茶中的咖啡碱会产生兴奋作用而引起失眠,倘若孕妇在产前睡眠不够,那可能会导致分娩的时候筋疲力竭,甚至还会造成难产的情况出现,那就“代志大条”了!

  3、刚生产完之后想亲自哺乳的产妇也不宜喝太多茶。因为这段期间要是喝下大量的茶,则茶中含有高浓度的鞣酸会被粘膜给吸收,进而影响乳腺的血液循环,会抑制乳汁的分泌,造成奶水分泌不足。
有用+10
分享

揭秘普洱茶为什么是紧压模式?

 

 

揭秘普洱茶为什么是紧压模式?

    文/陈杰(普洱杂志)通过转载。

    中国大陆制定的普洱茶国家标准将普洱茶外观形态确定为两种:一种是散形茶;另一种是紧压茶。

    散形茶虽然与绿茶、乌龙茶、红茶外观形态相同,也可以直接冲饮,但与真正意义的普洱茶尚有一段距离。它只是完成了普洱茶加工过程的初级阶段,还缺两 个过程:一个是紧压,一个是后期陈化(也称后发酵)。虽然散形茶在贮藏过程中也存在持续发酵的动能,但推动这种动能的是有氧菌(也称有氧发酵)。但普洱茶 最有价值的衍生物(大量对人体含有保健功能的化合物)却是在厌氧状态下出现的,也是厌氧发酵的结果。普洱茶是有氧发酵与厌氧发酵连续转换的发酵模式,离开 厌氧发酵,普洱茶的功能性将大打折扣。而普洱茶的厌氧发酵必须依赖一种特殊的物理形态作为发酵载体。这个载体就是“紧压模式”,即我们经常看到普洱团茶、 普洱饼茶、普洱砖茶四种形态。

    为什么是“紧压模式”?

    普洱茶是我们迄今为止看到过“原始发酵最科学的方法”。它最大的优点是将普洱茶的发酵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揭秘普洱茶为什么是紧压模式?

 

    第一个阶段为有氧发酵。主要体现在普洱茶初制阶段,包括鲜叶采摘、杀青、揉捻、晒青、分拣等。在这个阶段,茶叶中原有的叶绿素酶(chloro- phyllase)将茶叶绿素水解生成植醇和脱脂基叶绿素,并在多酚氧化酶(polyhenoloxidase)催化作用下,氧化形成不稳定的邻-苯醌类 化合物,然后再进一步通过酶催化的氧化反应,出现难得的褐变现象。

    在这一阶段,普洱茶的“揉捻”显得尤为重要,基本采用“重力揉搓”的方式,其目的是通过“重力揉搓”将茶叶表面的“保护膜”搓碎,再以自然晒干的方 式,使空气中“悬浮”的多种微生物菌群“浸入”,完成茶叶在自然状态下的第一次“自然接种”。同时,多酚氧化酶在接触茶叶的酚基底物而产生酶促反应,其涉 及到的主要底物是黄铜类物质,如根皮苷、儿茶素、表儿茶素和基于表儿茶素骨架结构的一系列花青素配基低聚物(二聚体至七聚体)。完成普洱茶初级氧化反应。 即有氧发酵。

    第二阶段为厌氧发酵阶段。普洱茶在初制加工之后(晒青毛茶),必须将其紧压成形,即团、饼、沱、砖。最初,我们始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是团、饼、 沱、砖呢?而不是其它模式?很多资料解释是因为运输方便考虑。如果仅仅是为了运输的方便,除了“砖”符合这个因素外,其它的团、饼、沱都不具备运输方便的 特点。这是因为:一是它们都有圆形弧度,而有圆形弧度的物品很难叠加,因为它们的受力面积比“砖”小,受力均匀度也比“砖”差了一大截。这就自然带来了运 输上的难题。云南自古对普洱茶的包装就存在“多层包装”的问题,以“饼”茶为例,古代一直沿袭两层包装的模式,即笋壳包饼,外用竹编笼大包装,清朝遗留的 “老茶”可以作为代表,但在1943年之后,又在饼茶外加棉纸包装,外用的笋壳及竹编笼仍然沿用,形成三层包装。在其他茶类很少见到。至于团茶的运输,直 到今天仍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如果不采取“过度包装”与精心呵护,其运输过程极易出现破损。

 

 

揭秘普洱茶为什么是紧压模式?

 

    二是在同等计量下。团、饼、沱要比砖这种形态占用能更多的空间,带来运输成本的提高。同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团、饼、沱的制作工艺本身要比砖来得复杂,尤其是“团”,因为纯手工的原因,要想制作一款精美的产品,其工艺的复杂性更是常人难以想象。因此,普洱茶制作者不可能因为所谓的“运输方便”的原因、加大自身的制作成本。

    因此,只有一条死路可寻,是为普洱茶持续的发酵搭建一个载体。

    1、普洱茶紧压成形标志着生产过程的完结,而非发酵过程的结束。晒青毛茶如果不经过紧压过程,即使存放时间再长,也是普洱茶的原料,不可能成为普洱茶。

    普洱茶原料在紧压成团、饼、沱、砖这些固态形状之后,也就完成了普洱茶的全部生产过程(含产品包装)。但相对发酵而言,其固态发酵的过程远没结束。 换而言之,普洱茶原料在紧压成形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酵“载体”,开始了后续发酵的过程,或许,正因为这个发酵过程,普洱茶才能结出真正的“硕果”。

    2、紧压固形促成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有氧菌与厌氧菌的转换,这是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晒青毛茶虽然有微生物菌种群的“干预”,但基 本上是以有氧菌群为主,而普洱茶更重要的发酵是以厌氧菌群为主。这是因为自然界中有氧菌与厌氧菌分工不同的。有氧发酵更多的是完成一组物质的生物氧化,而 厌氧发酵师将有氧发酵不能完成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的过程。

    茶叶在紧压成形后,除了表面与空气接触外,其内部则是缺氧状态,这恰恰有利于厌氧发酵的发生,因为只有厌氧菌群的“参与”下,普洱茶才能出现其独特 的衍生物质,而这些衍生物质是对人体产生保健功能的“因子”。而厌氧菌群存活与“工作”的前提,是厌氧条件。因此,普洱茶的“后发酵”基本借助的都是挤压 成形的方式。如果说普洱茶在紧压固形之前,其发酵的“主力”是微生物有氧菌群,但在紧压固形之后成团、饼、沱、砖,其发酵的“接力棒”则交给了微生物厌氧 菌群。

 

 

揭秘普洱茶为什么是紧压模式?

 

    3、紧压固形以圆形为特征,使发酵产生最佳的“工作效能”。普洱茶紧压固形有多种形态,除砖茶以外,都带有明显圆形特征。如团茶外形似满月状,饼茶 近似半月形、沱茶则接近碗形(半圆状)。这种圆形为主的特征,不仅是为了外观的美感,更多的是符合发酵的要求。因为微生物的发酵忌平面和直角,最合适的 “工作空间”是以圆形为主。

    普洱茶的有氧发酵与厌氧发酵这两个阶段的轮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发酵链条。

    因此,历史上留传下来的陈年普洱茶,基本上是以团、饼、沱等紧压成形模式出现,极少见到散形茶。因为散形茶只存在有氧发酵的过程,缺少厌氧发酵的程序,必然造成散形茶后续的演变呈炭化的趋势。

云南普洱茶加工技术标准

  云南普洱茶加工技术标准,文章为你介绍云南普洱茶、熟茶、生茶、散茶、紧压茶、后发酵、快速后发酵、缓慢后发酵等方面为你介绍普洱茶的的加工标准。
  1云南普洱茶的标准
  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按特定的加工工艺生产,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大类型。

  2普洱茶生茶的标准
  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

  3普洱茶熟茶的标准
  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快速后发酵或缓慢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红褐,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

  4普洱散茶
  未经蒸压成形的普洱茶熟茶的标准。

  5普洱紧压茶的标准
  包括普洱茶(生茶)和以普洱散茶为原料,经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饼、砖、沱等普洱茶。

  6后发酵的标准
  云南大叶种晒青散茶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经微生物、酶和湿热等综合作用,其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转化,形成普洱茶(熟茶)独有品质特征的过程。后发酵包括快速后发酵和缓慢后发酵。

  7快速后发酵的标准
  云南大叶种晒青散茶在普洱茶产地特有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人工控制温湿度,促进微生物、湿热作用和酶促反应,其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转化,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普洱茶(熟茶)独有品质特征的过程。

  8缓慢后发酵的标准
  普洱茶(生茶)在一定温湿度的环境条件下,经过微生物、湿热作用和酶促反应自然缓慢发酵,在较长时间内形成普洱茶(熟茶)独有品质特征的过程。

沧浪之歌,人与大地各自守候的盟约,指向苍茫天地间的浮云和流水_普洱茶

有没有这样一款茶,犹如沧海遗珠,承载着岁月的流逝,承载着精神的古意,从历史的长河里一路风尘仆仆地走来,这时,它已经不仅仅是茶,而是一种理想和风骨的象征?

它是“沧浪之歌”,岁月知道它的荣耀,时间懂得它的味道,它是历史无法毁损的光芒和美好。

那些远古流传下来的苍凉的古歌谣,曾经给我们梦幻般的幻象和心灵的震撼,在华夏的版图上有着南北两方逶迤的山岭,北方的巴蜀秦岭,南方的云贵高原,西方神秘的青藏高原和东方遥远的大海,中原腹地广阔得一马平川,汉文化的历史在这里诞生,芸芸众生里,你寻觅着杀出理想重围的可能和机会,去接近自然与天道,真正的理想和风骨。

这是春秋时期的沧浪歌,它的第一次出现,在孔子周游列国时,一个不远处的小孩子唱了一支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沧浪,两个使你精神一振的汉字,仿佛回到了已经古意的精神世界,这幅古老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让人联想到青苍的水色,联想到历史之河与尘埃之河,联想到一款与沧浪之歌有关的茶“沧浪之歌”。人会感到温暖的潜流从洪荒的戈壁一直指向苍茫天地间的浮云和流水,人的精神世界被清洗、涅槃、酝酿、再造、重生……“沧浪之歌”,余香幽远。

这是汉文化圈共同的底蕴,是千年的文明演变,承载着那份潜居已久情怀,承载着一款茶的岁月之旅。触摸着黑铁一样僵硬的过去,回望着那岁月流逝中桃花漂流的河流,“沧浪之歌”,有着精神的本意,直直地指向天地间的浮云和流水。

自屈原以后,“沧浪”的内涵就更加丰富起来,不止是沧浪之水可以表达心性的清白高尚,宦场仕途中的不少失意者,将它的清流用来滋润自己荒芜的心田,作为精神的归宿,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实在没有什么差别。

明代诗人唐寅《铅华梦》首句就写:十载铅华梦一场,都将心事付沧浪。说的是:过去的浮华到头来只不过是梦一场,繁华已逝,时境变迁,只能把心事托付给沧浪之水。

光阴是流水,需要一种水的文化来补充精神能量,在流水的韵律中回到一个远古的时代,对着这壶上了年份的好茶,月下独酌,林中对饮,感受天地之间的一种大气象。

品“沧浪之歌”,感生而为人,要经历多少故事,锦绣红尘,百转千回,彼处桃花盛开,爱,如此繁华,如此优雅,多年以后,如风吹过书面,落英纷飞,一切清浅从容。任往昔岁月轻狂,梦一场,都付沧浪。

每个人都是一部史书,翻开来,岁月斑斑。爱恨情仇,命运里行云流水的发展,最后终将归于平静,回忆中的一切,不过是一壶茶的时间,心境,却早已经历了万水千山,从鲜衣怒马少年时,到且歌且行且从容;从曾记少年骑竹马,到转眼已是白头翁。

以一种沧浪的情怀,静静坐在水边,看着一波才动万波随,看着安静的蓝天,一个人可以得到心灵的平静。记得多年前读过的一本叫做《沧浪之水》的小说里说:生活的琐碎可以远去,用心去感受着那难以描写的灵魂空间,这个空间与世俗世界的价值不同,原则不同,定位不同,一切都不同,它指引着我去做一个踏雪无迹履水无痕的忍者,心灵的平静是一种至高的价值,是圣者之圣,忍者之忍,在不经意间,已经沟通了无限。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海。静待沧浪之水洗清昨日的风尘仆仆,那时,我们可以在这款茶中享受愉悦的香气,丰富的口感,玩味熟茶的每一分变化,感受岁月的流逝。

“沧浪之歌”,时间的味道,让人安静下来,且看绿叶红花,又一岸韶华。

读书,饮“沧浪之歌”,人容易瞬间迷失在茶香四溢的国度里,神经变得敏感脆弱,远方传来草原马头琴的呜咽声,传来春秋战国时期传唱在汉北一代的沧浪之歌,在这充满古意的角落,辨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是另一种境界,带着沧的气质,越过万水千山。

繁重的劳动和精神的信仰,舟车乏马无法抵达的终点,悠悠天地之间,莽莽沧浪之水,这是人与大地各自守候的盟约,人的悲欢离合都在这样的境界里产生,被发现,被感动。

回望过去,长久以来的白云和流水,浮云天地间,一切都成过去,年轻的心意气风发,壮志凌云,在沧浪之歌中,进入一种入世的生活态度,尖锐与世界达成某种和解的状态,此时,我们终于静下心来,在茶桌面前,静静地喝这壶茶,一切波澜不惊。

而生命,更如“沧浪之歌”,每一年都在变化,每一年都在沉淀。许多往事在记忆里,如同蛇蜕皮一般,逐渐剥落,露出智慧的面容,理想主义氛围里成长的轻狂少年,曾经一梦红尘倩影瘦,几回听雨落花流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然而,绿水沧沧,古木苍苍,修竹疏风,湖石流光。一切的一切,如今,只道是寻常。

茶与人生相似,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万事万物,相汇相通,其实,人一生的过程,恰如“沧浪之歌”,时间不会磨损生命的美好,恰使它光而不耀,静水深流。

撰文/桑田

图片来源于清籁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