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为什么普洱茶茶汤为明亮的红色?

为什么普洱茶茶汤为明亮的红色?

2019-08-17 访问量: 12 茶礼仪网

为什么普洱茶茶汤为明亮的红色?

普洱茶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

  “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贵在“陈”往往会随着时间逐渐升值。
有用+10
分享

从冲泡来说怎样的普洱茶才能算是好茶

一位茶人前辈说过“好的合格的茶艺师,冲泡出来的普洱茶每泡都是一个味。”这从人的功夫的角度来说是对的。但是要分环境,给老茶客这种冲泡不被骂死才怪!那么从冲泡角度来说,怎样的普洱茶才算是好茶呢?

从冲泡来说怎样的普洱茶才能算是好茶

普洱茶的泡法我知的有三种泡法,第一种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烤茶,烤过后冲泡,这种冲泡法重点在于泡,因为一般都是把盛茶的罐子里的水分完才会进行二次冲泡。第二种是汉人的把茶叶扔进杯子里加水冲泡,同样的也是冲泡(泡的时间长)。一般是要喝完才会续水。第三种是功夫茶具的泡法,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冲泡的方法,这种方法的重点在于冲而不是泡,所以水冲进盖碗一定的时间就要出汤。那么从冲泡的角度来说,普洱茶怎样冲泡出来才是好茶呢?

一位茶人前辈说过“好的合格的茶艺师,冲泡出来的普洱茶每泡都是一个味。”这从人的功夫的角度来说是对的。但是要分环境,给老茶客这种冲泡不被骂死才怪。

一般茶叶都有一个茶汁溢出曲线:低——高——低。

从第一泡醒茶(为什么不是洗茶,90°以上水温10几秒能消毒灭菌?我读书少,你别骗我!)开始,茶接触水开始溢出茶内含有的物质。一般4-7泡是茶叶溢出物质的高峰。然后又开始往下走。当然,你每泡10秒出汤,应该是喝不到一泡茶的惊喜的,一路这样平直有何惊喜。

茶叶的基本特性说清楚了,那么我们来说说茶人喜欢的几种感觉:一个味,随茶性,随个性。

“一个味”

这种多出现在商家的销售中,耐泡度高,喝着甜,但几乎喝不出茶的本性。然后你把这种好喝的茶买回家一冲泡。怎么都没有在商家那的好喝,有人还以为买到假茶了。

“随茶性”

相对是比较中正的一种冲泡方式,这里的随茶性不别人的说的那种,而是每个茶都有的共性“茶汁溢出曲线”:低——高——低。生茶还不怎么明显,但是熟茶的这个曲线是十分明显的,第4-7泡如果出汤不快,那么就会成酱油汤。不信你试试。

“随个性”

当你自己泡茶喝茶的时候,往往是随个性的冲泡,泡一个泡喝着,做点其他事再来泡,然后出汤时间没有连贯递增或者每泡的时间差距很大,这时冲泡出来的茶就有可能又苦又涩,然后回甘生津也很猛。形成习惯后,别人泡出来的茶你都认为不是好喝。

说了这么多,其实从冲泡的角度来说何为好茶?这要看“明白人”的准确引导,如果引导的都是错的,那么被引导的人将会一直错下去。

从冲泡的角度来说,选择一种特定的方式冲泡,再喝别人冲泡的普洱茶,同一种茶会有不同的味道。怎样的普洱茶才算是好茶呢?其实没有特定的答案,但有标准的答案:不苦,有回甘,浓度适中,不同的茶友有不同的喜好,最好的普洱就是适合自己口味的普洱。

深谈古树普洱茶的六大忽悠

普洱第一大忽悠:以湿仓来忽悠

  湿仓的说法有很多,都说加速转化达到什么什么效果,发过霉不要紧凉凉就没事了,茶还比以前好喝呢,等等,如有漏的请大家指出

  本人坚决抵制喝发过霉的茶,先不说有没有害,即使从纯品饮的方面来看,发过霉的茶都是逊色于没有发霉的茶。

  普洱第二大忽悠:以汤色来忽悠

  想使一杯茶的汤色好看,其实是十分易的事,见网上的评茶专家一见茶汤红点、黄点、绿点就有不同砖头乱飞。

  个人认为影响茶汤颜色的原因有很多,同一个茶,不同的存放环境,不同的浸泡时间,拍摄时不同的光线,出茶汤放置时间不同,使茶汤色泽都会有所不同。即使以上条件都相同,仅仅以杯形及容量都可以改变其汤色。

  普洱第三大忽悠:以茶树品种来忽悠

  茶树种类的说法有很多,如:纯野生茶、栽培型野生茶、驯化型野生茶、野生茶、古树茶、老树茶、大树茶、大乔木茶、小乔木茶、野放茶、老台地茶、台地茶、新台地茶、大灌木茶、灌木台地茶、乔木台地茶、无人工管理茶、有人工管理茶、有人工管理的台地茶都是灌木茶、台地茶都是灌木型、老茶树中也有乔木型和灌木型、古茶树中有乔木型也有灌木型,已更新茶人老师的了,如还有漏了,请大家指出~~~

  我认为喝茶,根据口感和观看叶底,略为分别一下树龄即可,毕竟我们是喝茶的茶人,以口感为主错不了多少,太过细化,往往越越搞越糊涂。

  我是这样分的:

  1、回甘、生津、喉韵在喉咙前面的,水路走下坡路比较快的,称为台地茶

  2、回甘、生津、喉韵能到达喉咙,但不深(广东俗话说到喉唔到肺),水路没有明显的走下坡路,但耐泡度相对小点的,称为小乔木或老台地

  3、回甘、生津、喉韵能到达喉咙,越深树龄越老吧,水路没有明显的走下坡路,且耐泡度很高,闷泡后茶汤胶质浓强度很高且苦涩感却很少,这些茶统称为大树茶

  普洱第四大忽悠:以下农药化肥茶当自然生态茶来忽悠

  下农药化肥的茶与自然生态的茶相比,有多大的不同呢?单从你买到的茶,从干茶,口感,叶底,汤色,能分辩得到吗?我就绝对分辨不了,感觉上下农药施化肥的茶,由于成长周期会快点,茶的质感相对会少点,燥感会大点,口感上应该不下农药的比较醇厚点吧!

  普洱第五大忽悠:以神化茶气来忽悠

  在论坛看到有不少专家都在谈论茶气,茶气是一种喝茶时的感受,其实很难形容,很难以形式文字表达。但见到大家在谈论茶气时,某些人过分神化,把茶气说得会通仙灵、清风生、可冲头顶打通经络……等等的神化,要知道过份神化就是忽悠了。有的人还把一个普普通通的新茶说得比一些砖家谈论老茶时形容的茶气还要厉害,能感受到毛孔的打开,从腿往上一路延伸到背脊逐渐打开,出汗如瀑布。真是看得我冷汗都出了,有点担心要不要给他打个120。

  普洱第六大忽悠:以不苦不涩非好茶来忽悠

  在论坛见茶友提出对“不苦不涩非好茶”的观点表示质疑,其实没什么好质疑的,谁会喜欢不苦不涩的茶呢。但苦与涩还得相对来看:茶区的特性,如布朗山的茶就带苦的了,茶区特性,如你选择了这个茶说明你喜欢了它的特性,它的苦也是有个性的,如我近来喜欢上老曼娥一样;采茶季节的特性,如春尾,秋茶相对春茶来说,也会涩点,这种情况岁月会把涩退走的,但还得看茶质,如果雨水茶太明显的,建议还是别买为上;转化期的涩,在存放过程中,某时期会比平时涩,这也是正常的;环境转换,如季节天气环境变化较大,或在异地寄过来,茶还没适应周围变化的环境,有时茶会比平时特别好喝,有时却又比平时特别难喝,出现苦涩味也是正常的,这种情况醒醒茶就可以了。

普洱茶拥有浑厚的历史根基

普洱茶拥有浑厚的历史根基,在云南种植饮用已有千年,直到清朝才真正被世人宠爱,并且这一宠,就宠到了极至——普洱茶如同血液一样,汩汩地在清朝人的身体内流淌,显示出了生生不息的力量,清朝之后,普洱茶沉寂,到今天,普洱茶再次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记不清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普洱茶就已经不单单只限于饮品而已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赋予了普洱茶一种特殊的生命力,灵动地频繁出现于诸多电视连续剧、动漫、歌剧、电影、杂技等多元化媒介中。

或许很多年之前,普洱茶带给人们的只是千变万化的味觉享受,但在那袅袅茶香的背后飘出的还有普洱茶独树一帜的文化,如今的信息时代,拥有千年历史根基的普洱茶文化,被世人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传递着,关注着。茶马古道上积淀着古老文明的马帮文化、贸易文化、宗教文化等,或许文字的力量不足表达这条当今世界上地势最高,正在渐渐消失的贸易通道,用影像的方式记录、还原这些珍贵的画面,成为众多导演,编剧得最终选择。跟随着晃动的镜头,用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带领观众身临其境的进入那条蜿蜒崎岖的神秘古道,来一场触动心灵的感官之旅。

田壮壮曾这样形容自己导演的纪录片《茶马古道一德拉姆》"离神最近的地方",片中马帮的古道之行和沿途的见闻相互纠缠牵扯,激越出一段段关于现实生活状态,和信仰处境的写实关照。百岁老人、年轻人、小孩子、牧师、喇嘛、马锅头、村长、小学老师每个被记录的对象,都是有故事的人,他们娓娓道出他们的现实的遭遇、期特、还有梦想,满足的或者遗憾的,有关历史的或直指当下的。通过影像,观众看到辛勤的马帮日复一日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用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宁静,开辟了一条通拄域外的经贸之路。这部历时5年时间拍摄的纪录片,用镜头记录下的不只是壮美的震撼,还有心灵深处的那份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