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叶知识>经典中期茶2003年“红丝带”7532品评

经典中期茶2003年“红丝带”7532品评

2019-08-29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让茶人着迷,许多人都在寻找“老茶”,可是其稀缺性和难辨性让多数爱茶人士望而止步。这个时候,“中期茶”则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市场热潮,这一类茶品的出现,迎合了发烧友的对口感更高追求,也迎合了当前普洱茶的市场趋势。这里,小编将品评的是一款由深圳土畜产茶叶进出口公司收藏的经典中期茶,2003年中茶的“红丝带”。


2003年“红丝带”7532展示

基本信息参考表:

中茶2003年“红丝带”7532
品牌中茶
年份2003年
工艺普洱生茶
产地云南·西双版纳
唛号7532
包装棉纸包装
净含量357g
>

接下来,我们根据标准的品评方法,从包装、干茶、内质和叶底四方面对这款勐海茶厂的2003年“红丝带”7532进行品评,其中干茶主要看外形,内质分为汤色、香气和滋味的整体品评。

一、包装·赏析

从外包装来看,整体版面简洁而舒适,这款“红丝带”的外包装保存基本完整,纸面也洁白干净,可见仓储的环境安全卫生。


外包装正面展示

其背面也没有关于这款茶的基本信息等,和现如今的产品比起来,外包装的信息比较缺失,很难看出其“庐山真面目”,这也是老茶的辨认成为一种“技术”的原因吧。


茶饼展示

拆开外包装,其内飞和内票也并没有表明其唛号和原料等级的字眼。不过,饼面上的“红丝带”却是吸引了小编,据了解,这款茶是2003年专门为港商定制的茶品——在茶饼内埋下红色、黄色或者绿色的各类编织物,这是勐海茶厂为港商定制茶的标志,在品级上无疑是高品质的。

二、干茶·鉴赏

接下来就是干茶的鉴赏,在鉴赏干茶前,我们先了解这款茶的唛号——7532,顾名思义,那就是沿用1975年的配方,以综合等级为3级的原料,由勐海茶厂制作压制的茶品。当然,也有传闻说,这是勐海茶厂青饼中最为细嫩的茶品。


茶饼细节展示


干茶展示

其茶饼压制较紧,经过了十多年的时间沉淀,茶饼依旧紧结。茶饼相对较薄,边缘条索略显松散。从干茶条索上,能够明显看到有一定比例的幼嫩茶芽,现在已陈化成类似“金毫”存在于饼面。细嗅之后,香气清爽、干净,可见为干仓存储,且仓储干净程度较好。


称茶8g

三、内质·品评

鉴赏完干茶后,我们称取8g干茶用于品评,既能保证茶汤的口感,又能较好地观赏它的外形,接下来将开始对这款茶的内质进行品评,品评所用的盖碗容量为110ml。


品评用具展示

洗茶2次,沸水,5s

首先是洗茶,沸水冲泡,揭盖或者虚掩(下同)。洗茶一方面是为了冲洗茶叶表面的杂质,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醒茶之用,而洗茶不计入冲泡次数。


洗茶汤色

作为拥有一定年份的“中期茶”,洗茶2次。茶汤橙黄偏红,十分透亮,甜香、蜜香纯正清晰,无杂味。叶底已经完全舒展,叶片并不像新茶那样清晰分明。

第1泡,沸水,7s

茶汤开始变成浅橙红,依旧十分透亮;茶味还未完全出来,入口清甜,汤中带香明显,咽下茶汤之后,细细品味,在喉咙深处能够感受到一丝的粘稠感。


第1泡汤色

第2泡,沸水,7s

汤色橙红透亮,茶味已经显露出来,入口苦,不过苦味化得快,能够明显感受到茶气足、茶汤厚重。


第2泡汤色

最喜欢这一泡的还是咽下茶汤之后,生津伴随着回甘,快而令人舒服。茶汤中的粘稠感,在咽下茶汤之后,在喉咙深处明显感受到。

第3泡,沸水,8s

这一泡的蜜香变得非常清晰,细嗅的话,蜜香绵柔细腻,和入口之后茶气足的感受截然不同。入口后,苦涩味重,在舌面的中段便已经化去,茶汤的厚重感和粘稠感,让人喜爱。


第3泡汤色

入口之后,从茶汤之中、带汤香中,都能够感受到清爽而明显的荷香,比起原本清晰的蜜香来说,荷香较淡,却非常持久。据说,唯有以幼嫩茶菁为原料制成的茶品,陈化之后才有可能形成飘汤荷香。

第4—5泡,沸水,10s

这两泡的茶汤开始变成红亮,尤其是第5泡的时候,茶汤已经隐隐有些泛艳,在阳光底下照耀,接近于高端红茶的红艳感。


第4—5泡茶汤展示

茶汤中蜜香清晰绵柔,尤其喜欢第5泡的茶汤入口后的感觉,厚重的茶汤掠过舌面,留下一股酥麻感,非常爽口。

第6泡,沸水,12s

茶汤入口苦涩味重,隐隐能够感受到汤中带着樟香,细嗅叶底,陈香明显,透着一股淡淡的、纯粹的樟香。


第6泡汤色

这一泡喝完之后,喉咙深处好似含着一块糖一样,甜味浓而持久,喉韵悠长。深吸一口气,喉咙深处慢慢溢出的回甜,非常舒服。

第7—9泡,沸水,15s

第7泡开始,茶汤变柔,厚重茶气渐渐转变为绵柔而饱满的汤质,呷半口茶汤,却有着满口被充斥的饱满感,水路变得更为细腻。


第7—9泡茶汤展示

虽然茶汤开始变柔,但汤中含香却变得更为浓郁、舒适,顺滑的茶汤沿着喉咙而下,带着的荷香、微微的樟香,让人感到清爽。咽下茶汤之后,喉咙中含甜久而不散。

第10泡,沸水,25s

泡到第10泡,茶汤依旧带着饱满感,汤柔,水香甜。尤其喜欢这一泡茶汤之中依旧存在的“厚度”,沿着舌面而过,水路细腻清晰,汤中含香令人舒适。


第10泡汤色

泡到这一泡的时候,茶汤反而甘甜可口。之后继续泡了3泡,其中的变化多端已经慢慢变弱,茶汤渐渐趋向寡淡,因此,这款茶的记录也就到此为止了。

四、叶底·鉴别

品评完内质之后,我们再来看叶底,都说“叶底不会骗人”,从最后一泡的叶底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接近真实的东西。


叶底展示

对比于这款茶的品饮价值来说,叶底就显得逊色不少了。黄褐色的叶底柔软度较好,弹性也较强,但叶底相对较碎,卖相并不好看。不过,如果仔细看的话,叶底能够看到较多的嫩梗和嫩叶,冷嗅之后,依旧有淡淡的樟香,非常清爽。

总结:这款茶,其品饮价值着实让人着迷,入口茶汤的厚重感、饱满感以及顺滑度,汤质的粘稠和细腻,变化多端。其“高香蜜韵”的特点在陈化过程中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清晰,无愧于“越陈越香”的特性。而期间“惊鸿一现”的荷香和樟香,更是其后期陈化的潜力所在。另外,小编印象深刻的便是这款茶的干净程度,对于有年份的茶来说,干净而专业的仓储是至关重要的评判标准。如此干净而口感醇厚的表现,或许就是“中期茶”和“老茶”的魅力所在,难以想象,再陈放7年,这款茶会有怎样的惊喜。

当然,现如今“疯狂”的中期茶市场已让消费者喝得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明白,并非所有标上数字的茶饼都可称之为真正的中期茶或是老茶,品质优良且存放干净的茶品才是未来消费者的选择,所以,唯有稳定品质,稳定仓储的茶才会赢得未来的市场。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