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安化松针>只有大师才知道它的名字孤独的安化松针

只有大师才知道它的名字孤独的安化松针

2019-09-09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有人说,茶也有孤独的,说的是安化松针。为什么说它孤独呢?因为它是从最初的“献礼茶”到了后来的“礼品茶”,而再到后来,连送礼都让人舍不得了,因为太少、太珍贵,于是自然成了江湖传说。安化茶叶示范场的制茶师阳来新带着一丝骄傲语气说:“只有大师才知道它的名字。”

听到了太多关于对安化松针的惋惜声音了,大意就是忽略了潮流,其实可以反过来认为,是潮流忽略它了。安化松针并不是失传了功夫,只剩下威名,而是可以付诸实践,有具体的形制,标准的,被忽略,只是因为不肯在这些传承下来的细节上面进行妥协,

应该允许不与众芳喧妍的孤独存在,从某角度看,它异味着严格的自我约束与对自我高度的认同,这几乎是可以称之为茶的风骨了。我们来了解一下安化松针。

只有大师才知道它的名字孤独的安化松针

安化松针属于绿茶,产于湖南省安化县,因为外形挺直细秀、翠绿,状如松树针叶得名的,安化松针是中国特种绿茶中针形绿茶的代表。

安化松针的制作是极其精巧的,这种制法有如玉露茶,具体操作分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炒坯、摊晾、整形、干燥、筛拣等八道工序。

为了能保证安化松针的品质,所以对于鲜叶原料要求是极高的,采摘很是讲究,要采用清明前一芽一叶初展的幼嫩芽叶,并且还要保证没有虫伤叶、没有紫叶、雨水叶、露水叶。此外还要保证成品茶齐整,不能有节间过长以及特别粗壮的芽叶,制作的过程里,各道工序也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

正是因为这般严格,安化松针产量并不多,虽然可能不被大众熟知,但是如果见过它的品质,才真真叫人再不能忘记,带来的惊喜也是放大的。

有用+10
分享

安华松针的制作安化松针的品饮与赏鉴

安化松针产于湖南安化,外形挺直细秀、翠绿,形似松树针叶,是我国特种绿茶中针形绿茶的代表。具有降血脂,护齿,防辐射等主要功效,下面我们来看看安化松针的品饮赏鉴吧。

安华松针的制作安化松针的品饮与赏鉴

一、备具

透明玻璃杯或瓷杯一个,安化松针2~3克,茶匙一个。

二、投茶

用茶匙把茶叶轻轻放入准备好的玻璃杯中

三、泡茶

按照1:50的比例为干茶注水,待干茶吸水舒展时,再充分注水。

四、分茶

将泡好的茶汤倒入茶杯,七分满为宜。

五、赏茶

汤色清澈碧绿,叶底匀嫩。

六、品茶

细品慢啜,体会齿颊留芳,滋味甜醇。

安化松针的制作极为精巧,其制法有如玉露茶,具体操作分为

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炒坯、摊凉、整形、干燥、筛拣等八道工序。为了保证安化松针的品质,对鲜叶原料要求极高,采摘极为讲究,采用清明前一芽一叶初展的幼嫩芽叶,并且要保证没有虫伤叶、紫色叶、雨水叶、露水叶,此外为保证成品茶齐整,也不能有节间过长及特别粗壮的芽叶,制作过程中,各道工序有一套严格的标准。

1、鲜叶摊放:鲜叶按进厂先后和等级分别薄摊于篾盘内,置于阴凉、通风清洁处,使水分轻度蒸发,叶缘微卷(含水量控制在68%~70%)。

2.杀青:采用手工或杀青机进行杀青,锅温140℃左右,叶色呈暗绿,质柔软,有清香。出锅后迅速薄摊冷却。要求杀匀杀透,做到无红梗红叶及焦

尖、焦边叶。

3、揉捻:杀青叶经摊凉后,进行手工或微型揉茶机揉捻,要求既要有茶汁溢出,初步成条,又要保护芽叶完整,用力或加压不能过重,揉时不能过长。

4、炒坯:揉坏采用锅炒或微型烘干机进行,温度为70~80℃,蒸发水分,浓缩茶汁,达七八成干,即为适度。

5、摊凉:将炒好的坯迅速薄摊于篾盘内,使茶叶水分重新分布均匀,一般30分钟。

6、整形:这是决定安化松针紧细圆直关键工序。全工序在专用烘茶灶上的揉盒内进行。在特制的烘盒内要求严格控制盒温(50℃→60℃

安化松针茶的生产

在安化采摘松针

1959年,科技人员和工人从安化茶叶试验站被派往芙蓉山和云台山挖掘名茶遗产,吸收国内外名茶采集加工的特点。经过四年的试生产、总结、改进和定型,珍稀绿茶安化松针终于诞生了。

以第一芽和第一叶为标准,对原材料的挑选非常讲究。加工工艺分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炒坯、摊放冷却、成型、干燥、采摘八个工序。

安化松针的品饮与赏鉴


茶文化阅读9月6日赏:安化松针产于湖南安化,外形挺直细秀、翠绿,形似松树针叶,是我国特种绿茶中针形绿茶的代表。具有降血脂,护齿,防辐射等主要功效,下面我们来看看安化松针的品饮赏鉴吧。

一、备具

透明玻璃杯或瓷杯一个,安化松针2~3克,茶匙一个。

二、投茶

用茶匙把茶叶轻轻放入准备好的玻璃杯中

三、泡茶

按照1:50的比例为干茶注水,待干茶吸水舒展时,再充分注水。

四、分茶

将泡好的茶汤倒入茶杯,七分满为宜。

五、赏茶

汤色清澈碧绿,叶底匀嫩。

六、品茶

细品慢啜,体会齿颊留芳,滋味甜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