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千两茶>千两茶鉴别>全方位鉴别安化千两茶让假冒无所遁形

全方位鉴别安化千两茶让假冒无所遁形

2019-09-12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作为黑茶中的佼佼者,有着“世界茶王”之称的安化千两茶,一直以来就是人们热捧的对象。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市场上逐渐出现一些冒名顶替者,不断伤害着消费大众的心理。所以,今天小编就教大家全方位地辨别安化千两茶

尽管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安化千两茶的原料应以二级,三级的安化黑毛茶为主,但还是有不法商家用粗老黑毛茶,陈绿茶,劣变茶叶来代替,低质高价销售。更有甚者,所卖产品,一无生产年份,二无茶叶品牌,三无产地工艺,四无检验合格证,五无生产许可证等,“赤裸”上阵,“黑茶黑户”。

所以,在购买安化千两茶时千万要小心这等来路不明的东西,要从多方面鉴别它们的真假:

一、看完摸一摸。购买安化千两茶时,不能含蓄,要大胆上手感觉。现在市面上有一种烧心千两茶,表面与正品没有什么两样,只有切开来看,才会发现二者色泽不同。真正的安化千两茶紧结适度,干茶黑润,掰开后,会掉落小的茶叶末或者茶渣;而烧心千两茶由于碳化,其中心部位会显得发乌,无光泽,晦暗,且有很多粉尘落下。

二、泡时闻一闻。好的安化千两茶一经冲泡,香气纯正,无异味;而烧心千两茶会比较浊一些,并伴有呕臭等不愉快的气味。

三、喝前看汤色。正品安化千两茶汤色明亮,口感甘醇;而烧心千两茶汤色浊暗,口感粗淡。

经过如此全方位的鉴别之后,安化千两茶的真假,一目了然。因此大家在购买时,也可更加放心了。

有用+10
分享

只知道千两茶却不知道泡法?

只知道千两茶却不知道泡法?

千两茶产自湖南益阳,呈圆柱状,身长约为165厘米,重31.25公斤,采用三级以上黑毛茶经过炒、渥、蒸、踩等数道工序精心制作,整个茶身由蓼叶、棕叶、花格篾篓三层卷包而成。

有诗赞云:“貌似树干却是茶,神奇之棒谁敢攀”。千两茶的厚重感足以胜过几世沧桑,从茶的滋味和香气中感受历史的变迁,欣赏和品味安化千两茶是种美的艺术享受,浅浅的一杯茶水中,悉心冲泡,醇厚甘爽,荡涤心灵,凡尘洗尽。


喝千两茶需先破箍除篾,揭开棕片、蓼叶,再将其锯成厚度事宜的茶饼,这才方便拾取。以“龙凤呈祥”千两茶为例,开汤千两茶,一探精美。

只知道千两茶却不知道泡法?

千两茶冲泡有很多种,盖碗冲泡、紫砂壶冲泡、壶煮法、水滴法等等。日常冲泡使用最多是盖碗泡和壶煮法。


配上茶皿,煮好一壶甘甜清冽的山泉水,洁净茶具,投入茶块,沸水浸润。沸水自上而下冲茶,叶片舒展,犹如蛟龙翻腾。


只知道千两茶却不知道泡法?

盖碗:取千两茶8-10g,投入150ml盖碗

水壶:取千两茶20-30g,茶水比约为1:25


1.盖碗冲泡1.醒茶 40s

将沸水“缓缓”注满盖碗,赶走茶叶孔隙中的气泡,利于茶水相交;浸润下,开始重焕千两茶生机。

2.第2-3泡茶 70s

紧压茶较为含蓄,需要水较长的时间唤醒,茶汁才能溢出。

只知道千两茶却不知道泡法?

第2-3泡 汤色


3.第4-5泡茶 20s

此时,千两茶已基本散开,向我们展示着其全部热情,茶水交融,迅速而发,需要快速出汤。

只知道千两茶却不知道泡法?

第4-5泡 汤色


4.第6-9泡茶 12s

此刻,千两茶无论是色、香、味,都达到了巅峰。

只知道千两茶却不知道泡法?

第8-9泡 汤色


5.第10泡之后茶 12-20s

千两茶的底蕴深厚,十泡后韵味仍足,大家可继续酌饮。随着泡数增加可适当增加出汤时间。

只知道千两茶却不知道泡法?

第15泡 茶汤和茶底


总结:盖碗冲泡下龙凤呈祥的茶汤汤色从金黄变褐红,茶陈香扑鼻,入口滋味清甜,逐渐变厚重。

2.壶煮法

将千两茶干茶放入滤网,投入水壶。将水煮开后5分钟,品饮即可。


因为千两茶工艺复杂,需吸收日月精华,经历风雨锤炼,耗时月余,方可成型。所以千两茶的底蕴深厚,壶煮了一次之后还能再次翻煮。


总结

壶煮下龙凤呈祥千两茶汤色红艳,陈香扑鼻,细细品啜,滋味醇厚滑爽,回味悠长。



内容来源于网络

千两茶的历史发展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湖南茶商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创制出了千两茶,即“花卷”茶。千两茶成品每支净重合老称1000两,故俗称“千两茶”。下面就来了解下千两茶的历史发展。

千两茶的历史发展

千两茶,始创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的湖南省安化县江南一带。清道光元年(1821年)之前,陕西商人到湖南安化采购黑茶,为骡马运输方便,减少茶包体积,节约运输费用,将采购的散装黑茶踩压成包运回陕西。当时,这种踩压成包的黑茶叫“澧河茶”。后来,陕西茶商又对茶包作了改进,将重量100两散黑茶踩压捆绑成圆柱形的“百两茶”。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晋商“三和公”茶号,又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将茶叶重量增加至1000两,采用大长竹篾篓将黑毛茶踩压捆绑成圆柱形的“千两茶”。

选用的安化优质散黑茶为原料;在外观上,将散茶筑成圆柱形,柱长五尺(1.665米),柱围1.7尺(0.56米);在外包装上,采用三层包装,茶质更优而卫生,又使外观更美;在加工工艺上,更注重踩压技术与功夫,将茶踩压得更紧密。

千两茶,又分为“祁州卷”与“绛州卷”。祁州卷为山西祁县、榆次等地的茶商经营,每卷(支)重1000两,产量较多。绛州卷为绛州茶商经营,每卷重1100两,产量较少。千两茶,还分为本号和副号。本号茶卷以全白梗黑茶制成,每卷长五尺(1.665米),卷围1.7尺(0.56米);副号茶卷由茶白梗黑茶拼制,每卷长五尺,卷围长1.8尺(0.6米)。

千两茶的加工技术性强,做工精良,工艺保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2年,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聘请刘家后人进厂带徒传艺,使少数工人掌握了千两茶的加工工艺技术,亦使白沙溪茶厂成为独家掌握千两茶加工工艺技术的厂家。据统计,白沙溪茶厂从1952~1958年共生产千两茶48550卷(支)。由于千两茶的全部制作工序均由手工完成,劳动强度大,工效低,白沙溪茶厂始创了以机械生产花卷茶砖取代千两茶,停止了千两茶的生产。1983年,白沙溪茶厂惟恐千两茶加工技术失传,决定将当年在厂加工生产千两茶的老技工聘请回厂传艺带徒,从初夏至深秋历时四个余月,共制作出千两茶300余支。这批千两茶后来以不同渠道和形式,一部分流入各阶层百姓家庭中消费和收藏;一部分被各地博物馆收藏,而一部分却流至海外及港澳台地区。为了满足市场需求,1997年白沙溪茶厂恢复了传统的千两茶生产;随着保护知识产权思想认识的提高,为使千两茶这一民族品牌持续发展,1998年白沙溪茶厂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国家专利申请,获得批准,从而使白沙溪茶厂成为全国惟一合法生产千两茶的厂家。2004年后,随着陈香型茶在茶叶市场上的风行,促进了千两茶生产的发展。

2014年,CCTV-10探索发现栏目深入千两茶优质源产地“高马二溪”进行了深入挖掘,将其工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拍摄保留下来,并在2014年7月1日晚10点首播。

千两茶产品特点

第一,踩制千两茶的原料是做工纯正的二三级安化黑毛茶。茶树长于阳崖阴林,安化崇山峻岭,山脉延绵,云雾缭绕,拥有非常适宜于茶叶生长的自然气候条件。境内广布的云台山大叶种是中国有名的优良茶树品种之一,叶片柔软肥厚,可塑性大,极利于加工。另外,安化境地资江两岸的山体往往覆盖着厚厚一层由板页岩风化而来的土壤,这种土壤对植物生长最为有益。

第二,千两茶的加工工艺在所有食品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奇特性,它的包装和加工同时完成,包装是最重要的加工工具。它用篾片捆压,篾片在捆压紧缩的过程中逐渐缩小,至最后形成定型的竹篓。甚至用篾都有讲究,要一丈九尺二至一丈九尺八之新竹,韧性弹性俱佳方可。千两茶的茶胎用经过特殊处理的蓼叶包裹,能保持其独特的茶香和色泽。蓼叶以外衬以棕叶,可防水防潮,保护品质。

第三,千两茶压制工艺独特,可以说是集数百年黑茶加工工艺之大成。粗制形成黑毛茶,有杀青、揉捻、渥堆、烘干等多道工序。精制过程更具技术含量,蒸、装、勒、踩、凉置,水分的高低、温度湿度的控制,都有极其精确的物理化学指标。其中有一项处理工序,毛茶要在七星灶上用松木烘烤,造成独有的高香。

性状:陈年千两茶茶胎色泽如铁而隐隐泛红,开泡后陈香醇和绵厚,汤色透亮如琥珀,滋味圆润柔和令人回味,同一壶茶泡上数十道汤色无改,饮之通体舒泰。新制千两茶味浓烈有霸气,涩后回甘是其典型特征。其香有樟香、兰香、枣香之别,前者为上,后者为下,梯次以降。

安化千两茶的特色!

大家好,我们是专业千两茶网,与多家茶园合作。欢迎咨询茶知识!下面文章希望你喜欢。

安化千两茶,是安化黑茶中的其中种类之一,别名又叫做“花卷茶”,采用安化黑毛茶的二、三级为主要原料,经过多重工艺制作,如筛分、拣剔、拼堆,汽蒸、装篓、压制、日晒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

安化千两茶的特色!

关于安化千两茶的品质,你又了解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安化千两茶的特色特点吧。

1、外形

茶叶外形色泽黑褐,圆柱体形、压制紧密、无蜂窝巢状,茶叶紧结、带“金花”。

2、汤色

安化千两茶,冲泡后,茶汤色泽橙色、橙红色。

3、香气

安化千两茶,茶香纯正,带有菌花香,或是松烟香,十年以上陈年安化千两茶,带有独特陈香味。

4、滋味

茶汤醇厚;尤其是越是陈年的安化千两茶,品质更加的醇和、甜润。

5、叶底

冲泡后的千两茶,色泽深褐,尚嫩匀,叶张完整。

品饮安化千两茶,茶味十足,滋味甜润醇厚,有提神、解腻、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化的功效,并且对于缓解腹胀、止泻、抑制肥胖都有很好的功效,生活中常饮健康好处多。药效方面的话,那么可以把安化千两茶定论为:清脂肪、清肠胃、清血管、清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