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花茶>玫瑰花茶>玫瑰花茶介绍

玫瑰花茶介绍

2019-09-19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玫瑰花茶是用鲜玫瑰花和茶叶的芽尖按比例混合,利用现代高科技工艺窨制而成的高档茶,其香气具浓,轻之别,和而不猛。玫瑰花是一种珍贵的药材,美容养颜,通经活络,软化血管,对于心脑血管,高血压,心脏病及妇科有显著疗效。调和肝脾,理气和胃。在《本草纲目》中已有论述。

世界上的花卉大多有色无香,或有香无色。唯有玫瑰、月季、红梅等,既美丽又芳香,除富有观赏的价值外,还是窨茶和提取芳香油的好原料。

玫瑰(R rugosa):落叶灌木,茎密生锐刺,羽状复叶,小叶5-9片,椭圆形成倒卵圆形,上面有皱纹,夏季开花,花单生,紫生色至白色,有浓郁芳香,花及根可入药,有理气活血、收敛作用。

玫瑰窨制花茶,早在我国明代钱椿年编、顾元庆校的《茶谱》中就有详细记载。我国目前生产的玫瑰花茶主要有玫瑰红茶、玫瑰绿茶、墨红红茶、玫瑰九曲红梅等花色品种。

玫瑰花采下后,经适当摊放,折瓣,拣去花蒂、花蕊,以净花瓣付窨。广东玫瑰红茶实行单窨,下花量为100公斤茶用10-16公斤花;福建玫瑰绿茶两窨一提,总下花量为100公斤茶用50公斤花;九曲红梅一窨一提,用花量为20公斤。

茶叶店里常有颜色鲜艳的干玫瑰花出售,很多人由于不了解其作用而忽视了它。其实,玫瑰花是很好的药食同源的食物,女性平时常用它来泡水喝,有很多好处。尤其是月经期间情绪不佳、脸色黯淡,甚至是痛经等症状,都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

有用+10
分享

谈谈玫瑰花茶的制作工序

玫瑰花茶大家对它一定都不陌生吧,它算是花茶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种类了,也是女性朋友们的首选花茶,长期饮用玫瑰花茶可以带给你美容养颜的功效哦!不知道你们对玫瑰花茶的了解有多深入呢?那么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去谈谈玫瑰花茶的制作工序。

谈谈玫瑰花茶的制作工序

玫瑰采摘

玫瑰花茶使用的玫瑰:落叶灌木,茎密生锐刺,羽状复叶,小叶5-9片,椭圆形成倒卵圆形,上面有皱纹,夏季开花,花单生,紫生色至白色,有浓郁芳香。玫瑰花采下后,经适当摊放,折瓣,拣去花蒂、花蕊,以净花瓣付窨。广东玫瑰红茶实行单窨,下花量为100斤茶用10~16公斤花;福建玫瑰绿茶两窨一提,总下花量为100公斤茶用50公斤花;九曲红梅一窨一提,用花量为20公斤。

茶坯制作

(1)绿茶茶坯的制作。鲜叶用小型滚筒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不可太高,一般控制在离杀青机筒壁4厘米处的空气温度为140℃左右。杀青后期注意降温,避免焦叶。杀青至叶色深且叶片萎软,香气显露时下机摊凉。揉捻方法同普通绿茶。

(2)红茶茶坯的制作。鲜叶先进行萎凋,萎凋时温度不可太高,环境温度30℃左右;时间不可太长,一般1.5~2小时。萎凋适度的特征是:叶色暗绿、香气显露,含水量60%左右。揉捻、发酵方法同工夫红茶。

(3)黄茶茶坯的制作。黄茶的杀青工艺同普通绿茶制法。杀青叶出锅后趁热用双层牛皮纸包裹,放在箱或罐中进行闷黄,时间6~7小时,中间翻拌一次,使茶叶氧化程度一致,黄变均匀。

烘干

茶叶用电热鼓风干燥箱烘干。开始火温110℃,烘30分钟后下烘摊凉。1小时后复烘,温度80℃,烘至茶叶含水量5%时下烘。冷却后用薄膜袋装好,存放于铁罐中。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玫瑰花茶的制作工序,大家一定没有想到看似简简单单的玫瑰花茶制作起来的工序竟是如此的复杂吧。玫瑰花茶不仅作为女性朋友们的首选茶饮,同时它也可以作为男性朋友们的茶饮哦!

玫瑰花茶茶艺解说词

好茶叶有那些 玫瑰花茶茶艺解说词

花茶是诗一般的茶,它融茶之韵与花香于一体,通过引花香,增茶味,使花香茶味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从花茶中,我们可以品出春天的气息。

所以在冲泡和品饮花茶时也要求有诗一样的程序。

第一道:烫杯

我们称之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东坡的一句名诗,苏东坡不仅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大文豪,而且是一个至情至性的茶人。

借助苏东坡的这句诗描述烫杯,请各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看一看在茶盘中经过开水烫洗之后,冒着热气的、洁白如玉的茶杯,像不像一只只在春江中游泳的小鸭子?

第二道:赏茶

我们称之为香花绿叶相扶持。

赏茶也称为目品。

目品是花茶三品(目品、鼻品、口品)中的头一品,目的即观察鉴赏花茶茶坯的质量,主要观察茶坯的品种、工艺、细嫩程度及保管质量。

如特极茉莉花茶:这种花茶的茶坯多为优质绿茶,茶坯色绿质嫩,在茶中还混有少量的茉莉花干花,干的色泽应白净明亮,这称之为锦上添花。

在用肉眼观察了茶坯之后,还要干闻花茶的香气。

通过上述鉴赏,我们一定会感到好的花茶确实是香花绿叶相扶持,极富诗意,令人心醉。

第三道:投茶

我们称之为落英缤纷玉杯里。

落英缤纷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先生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描述的美景。

当我们用茶导把花茶从茶荷中拨进洁白如玉的茶杯时,花干和茶叶飘然而下,恰似落英缤纷。

第四道:冲水

我们称之为春潮带雨晚来急。

冲泡花茶也讲究高冲水。

冲泡特极茉莉花时,要用90度左右的开水。

热水从壶中直泄而下,注入杯中,杯中的花茶随水浪上下翻滚,恰似春潮带雨晚来急。

第五道:闷茶

我们称之为三才化育甘露美。

冲泡花茶一般要用三才杯,茶杯的盖代表天,杯托代表地,茶杯代表人。

人们认为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

第六道:敬茶

我们称之为一盏香茗奉知己。

敬茶时应双手捧杯,举杯齐眉,注目嘉宾并行点头礼,然后从右到左,依次一杯一杯地把沏好的茶敬奉给客人,最后一杯留给自己。

第七道:闻香

我们称之为杯里清香浮清趣。

闻香也称为鼻品,这是三品花茶中的第二品。

品花茶讲究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

闻香时三才杯的天、地、人不可分离,应用左手端起杯托,右手轻轻地将杯盖揭开一条缝,从缝隙中去闻香。

闻香时主要看三项指标:一闻香气的鲜灵度,二闻香气的浓郁度,三闻香气的纯度。

细心地闻优质花茶的茶香,是一种精神享受,一定会感悟到在天、地、人之间,有一股新鲜、浓郁、纯正、清和的花香伴随着清悠高雅的花香,沁入心脾,使人陶醉。

第八道:品茶

我们称之为舌端甘苦入心底。

品茶是指三品花茶的最后一品:口品。

在品茶时依然是天、地、人三才杯不分离,依然是用左手托杯,右手将杯盖的前沿下压,后沿翘起,然后从开缝中品茶,品茶时应小口喝入茶汤。

第九道:回味

我们称之为茶味人生细品悟。

人们认为一杯茶中有人生百味,无论茶是苦涩、甘鲜还是平和、醇厚,从一杯茶中人们都会有良好的感悟和联想,所以品茶重在回味。

第十道:谢茶

我们称之为饮罢两腋清风起。

唐代诗人卢仝的诗中写出了品茶的绝妙感觉。

他写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咕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玫瑰花茶放多少合适-景云说普洱茶发酵那点事

茶叶礼盒 玫瑰花茶放多少合适-景云说普洱茶发酵那点事



景云说普洱茶发酵那点事

景云/文
话说,这个话题,以前就说过了,网上说这个问题的人也多,实在不想再玫瑰花茶放多少合适多废话。。。不过上次说的不够细,那就再阐述一次我对于普洱茶发酵的理解。









以下纯属个人浅见,只想简单说说看法。

发酵一事,用普洱生茶和熟茶分别去说

先说熟茶吧(因为不熟,简单说):

熟茶在整个普洱茶历史来说,算是新技术,大概是70年代中才有的技术,应该说是属于人工发酵,大概工艺是晒青毛茶(相信现在都是烘青了)通过数次“渥堆”工艺后,令其发酵,从而快速达到十数年货数十年发酵效果为目的,再蒸压成各种饼型,但是这只是开始,后期茶饼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微生物在干净的环境下再次进行后发酵,通常人们说新熟茶堆味重,火气大,放放就好了,就是为什么新熟茶远没有三年以上熟茶好喝的原因之一,以前景云举过一个熟茶其实是走下坡的例子,也是大同小异,这里就不多说了。

至于说,现在熟茶有没有在渥堆前后改良技术?我觉得应该是有的,这两三年一直有接触过一些大厂小厂的熟茶,都感怎样泡乌龙茶觉有变化,只是不知道是以何种形式进行,毕竟自己对熟茶兴趣最好的红茶品牌不大,只是爱屋及乌罢了,也懒得研究,不过对于熟茶,不说别的,光是出于卫生状况出发,景云还是建议大家选择大厂一线,要是自认为对熟茶有一定的鉴别能力的朋友,那就当我放屁好了,呵呵

接着说生茶:

首先,把生茶工艺步骤简单说明——鲜叶-采摘-萎凋-杀青-揉捏-晒干-毛茶前半部基本是这样(这里说的是传统工艺,那些烘青~烘焙~冷热发酵~空调发酵~人为添加东西等等等等那些茶不算)

先说说,我的看法,我觉的生茶的发酵是在成品后,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微生物在干净的环境下和茶饼自身物质进行后发酵茶。

但要说,在做成饼之前会不会有制作前发酵呢?答案是有的

萎凋、揉捏、干燥以及毛茶这个半成品这四个步骤都可以做手脚进行前发酵,其目的,很简单,在新茶时期提高价值!

所以说,对于传统工艺下做茶,天气、时间和经验是很重要的,举个黑乌龙茶怎么泡例子,我们喝生茶的时候要是看见茶底,有大量的红叶天命奇御西湖龙井,有经验的茶油就会知道,就是茶叶在萎凋的时候,有意或无意的进行发酵了。

对于这些新工艺下的普洱生茶有没有品饮价值?答案肯定是有的。

但是别做挂羊头卖狗肉的买卖,这样即对新工艺的持续发展没有好处,也对传统工艺造成伤害,最重要的是伤害了对茶抱有热情的消费者,伤害了市场是很难弥补的。。。

至于说这些新工艺茶有没有存放价值,景云没有答案,也不想那老茶说事,短时间也不会有答案,一切留给时间吧。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我选择尽量接近传统工艺,没得选择下,我选择大厂经典拼配系列!

最后,最后也不知道说啥了,谢谢你的时间看我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