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小议议茶韵《海峡茶道》

小议议茶韵《海峡茶道》

2019-01-30 访问量: 88 茶礼仪网

近几年来,名茶中冠以“某韵”的逐渐多起来了。简辑之,就有铁观音之“音韵”、普洱茶之“陈韵”、凤凰单丛之“山韵”、岭头单丛之“蜜韵”、台湾冻顶乌龙之“喉韵”、黄山毛峰之“冷韵”、西湖龙井之“雅韵”等等。

  韵字本多用于文学艺术、山水人物等,如文韵、诗韵、画韵、神韵、风韵、气韵等等。这东西好似只有高人才会领悟,行家才能解读。

  韵字用到茶上,有的能感觉、可辩识,有的似乎太深奥了,无法领会,如“雅韵”,不知是味觉,或是形态,还是臆念之想象。

  本人管窥之见,茶作为一种饮品,不该是“无味之味至味”的虚无东西。其化学因子是可用仪器测出的,其感观因子是用眼鼻口辨别的。如果其精华之“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疑给人一头雾水。

  就讲敝人家乡的武夷岩茶的“岩韵”吧,当是从古时文人所云的“石乳”、“云石”、“岩骨”等引伸而来的。清朝乾隆帝在《冬夜烹茶》诗中赞赏武夷岩茶“气味清和兼骨鱼更”,这位品茗行家点出了一个“骨”字。

  经过长期的探索,武夷山人茶家将之旌表为“岩味”。“岩”字当概有地域、地貌、地形、地质、地土的内涵,所以做茶师、审评师多以“岩骨”、“有骨头”、“有东西”、“不轻飘”、“厚”、“粒感显”等等表达优异岩茶。后来出现“岩骨”二字,五六十年前不知何人把它上升为“岩韵”。但如何感悟、表达“岩韵”呢?成了山人、茶家的难题。说法纷纭,如:岩石味、烂石味、地土香、风土味、青苔昧、中药味、粽叶味、品种香、香清甘活等等。这些说法虽有其个性表现,但难盖全。至于最多的“岩骨花香”之说,“花香”可辨,“岩骨”是什么也讲不清。笔者认为“岩韵”当是武夷岩茶的共同的大特征、优异表现,已作审评标准之一列入《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因此要有个可评定的标准。在综合先辈的见解和比较外地一些乌龙茶的特点,本人将“岩韵”概括为4句话:“茶水厚重润滑,香气清正幽远,回甘快捷明显,滋味滞留长久。”这当是武夷山市内所产制的优良茶品的共同特征,只是程度有所差异而已。

  同是中国名茶的安溪铁观音,其“音韵”很多人也感到费解,说法也不尽一致。著名茶人黄建璋专门开讲铁观音,颇为周详。安溪茶师王振忠、杨忠耿在《闽南乌龙茶》124、129页中曰:“观音韵是铁观音茶独特的品质特征,唯有纯正的铁观音品种,在理想的天然条件下,采用精湛的采制工艺,才能使观音茶独具观音韵”。这就是说“观音韵”的形成与茶树品种、天然条件、制作工艺有关。他们表述“观音韵”的感观表现是:“滋味醇和浓厚,甘喉爽口,蜜甜微酸”,并将“音韵”是否明显程度列为铁观音等级指标之一,使之衡量有标准。

  我想其它有冠以“某韵”之茶,大概都要有其可表述的感观内涵,否则制订茶样标准时,只写上“某韵”的“显、欠”等,却没有可评判、表述的标准,还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不是在忽悠消费者吗?

有用+10
分享

所谓的“二代”大红袍,能不能喝到

所谓的“二代”大红袍,其实就是母树的克隆体,味道是不会变差的。

所谓的“二代”大红袍,能不能喝到

大红袍

但是,既然无性繁殖的大红袍有这么多优点,从母树上培育出来的茶树都在哪理呢,我怎么喝到?

从母树上“克隆”下的茶树,散布于武夷山大部分山场。进行扦插无性繁育,所培育出的植株与母本的基因完全一致,性状相同,可大面积种植生产。

你喝到的可都是“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哦,但是由于山场不同,它的滋味也略有不同。

大红袍的误区!

大家好,我们是专业大红袍网,与多家茶园合作。欢迎咨询茶知识!下面文章希望你喜欢。

许多对于不了解大红袍的人来说,都以为大红袍属于是红茶,并且因为有一个红字,所以对于饮用季节是存在很大误区的。下面我在这里就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饮用大红袍的一些误区,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更加了解大红袍。

误区一:大红袍是红茶?

并不是的,大红袍属于是乌龙茶,为半发酵的茶叶,而红茶属于是全发酵茶,两者在制作工艺、采摘时间、采摘要求等方面都是不同的,所以最终决定了两者的属性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红茶冲泡茶汤、叶底都是红色的,味道比较醇厚;而大红袍冲泡后,香气高杨扑鼻,叶底呈现出绿色红嚷边的样子,岩韵味是非常明显的。

此外,大红袍属于是武夷岩茶,岩茶的话也就是乌龙茶,所以可以凭这一点,大家应该是可以区分它跟红茶之间的差别的。

误区二:大红袍只适合冬季喝?

大家提起大红袍的时候,会不会都对它的归类有误解,并且因为它的滋味醇厚,汤色浓重,所以大家都会认为这是一款适合冬季饮用的茶饮,冬季饮用可以得到暖暖的安慰。

不过,大红袍虽然是属于中性茶,也的确是适合在冬季饮用,但一年四季里都适合饮用大红袍的,因为大红袍属性平和。四季饮用有润肤益肺、生津润喉。所以无论是暑夏还是寒冬,大红袍都属于百利无一害的茶饮。

误区三:大红袍饮用人群有限?

每种茶叶都有自己的特性,并且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喝茶的人也是受到一定限制的,是不是这就代表了喝大红袍的人群也受到了限制呢?不是的,其实大红袍一年四季都可以饮用,并且适合各种体质的人饮用。

主要原因除了乌龙茶属于是中性茶以外,还有就是因为它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比如饮用乌龙茶可以提神醒神、杀菌消炎等,其还可以预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功效。

误区四:大红袍12月份才上市?

对于不太熟悉大红袍的人来说,往往都会以为大红袍上市时间是12月份,而这个时候上市的茶叶品质往往是不好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大红袍什么时候上市,是和制作工艺有关系的,这主要涉及到焙火工序,焙火程度不同,上市时间也有前后差别。

七八月份上市的大红袍焙火较轻,这属于轻火岩茶或中轻火岩茶。而12月份上市的大红袍已经经历了两三道焙火了,所以火气较重,这属于中火岩茶。前后不同时间上市的红茶焙火程度不同,所产生的品质确实有差异,但这些茶都各有千秋,各有特点。

轻火大红袍比较鲜爽,有较多的花香味道。中火或重火大红袍虽然香气淡薄,但滋味醇厚甘爽,此时的大红袍更有岩韵。

关于更多的大红袍茶叶知识,大家可以直接添加下方个人微信咨询了解。

乌龙茶大红袍产地,产自福建武夷山!

大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除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具有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那品质优异的大红袍产自哪里呢?

大红袍茶区环境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

武夷山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在18~18.5℃之间;雨量充沛,年降雨量2000mm左右。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无风害。

武夷山之地质,属白垩纪武夷层,下部为石英斑岩,中部为砾岩、红砂岩、页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间成层。茶园土壤之成土母岩,绝大部分为火山砾岩、红沙岩及页岩组成。适宜的土壤,造就出岩茶的优良内质。碧水丹山,峭峰深壑,高山幽泉,烂石砾壤,迷雾沛雨,早阳多阴。

"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关于"大红袍"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这位皇官将身上穿的红袍盖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红袍将茶树染红了,"大红袍"茶名由此而来。

大红袍茶树的形态特征

大红袍的植株为灌木型,树冠半披张,树高可达2米以上,主干尚明显,分枝较密,叶梢向上斜生长,叶,一般在6~7cm,长者可达11~11cm;宽一般3cm左右,宽者可达4~4.3cm,中叶型,近阔椭圆形,先端钝略下垂、叶缘略向面、叶绿光亮,叶肉稍厚微隆质脆、叶尚浅尚明27~28对,叶脉79对,花型尚大,直径3cm左右,花瓣6片,萼片5片、花丝稀疏稍长,高低不齐,二倍体,茶果中等。嫩芽梢尚壮,深绿微紫,夏梢叶更显带红毫尚显,萌芽、开采期比肉桂品种迟,一般在5月10日左右(缓冬年份)。

真正的大红袍是生在正岩山峰上的,母树大红袍,清代即已名扬天下的大红袍母树仅6株,生长于武夷山景区天心岩九龙寨产量非常低,正由于数量稀少,采摘困难,这种茶在市场上是价格昂贵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