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武夷岩茶>武夷岩茶鉴别>武夷岩茶真伪辨别

武夷岩茶真伪辨别

2019-10-13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武夷岩茶有着辉煌的历史,一度成为贡品。在历史上享誉甚高。但是,好东西出了名,就会招来“假李鬼”,冒牌货充斥茶叶市场,让一些钟情岩茶的消费者蒙骗上当,因为武夷岩茶在中国的茶叶排名中,也属于十大名茶之一。慕名购买者大有人在,购得自已所独钟的武夷岩茶真品,除了对武夷岩茶有鉴赏能力的消费者能认出岩茶的真伪外,确实有不少人因辨识岩茶的知识掌握不多的消费者,在较为复杂的茶叶市场想谨慎购茶,却防不胜防,买了假冒伪劣回去。因此,如何让消费者不落入购买“陷井”,本文根据一些常规经验,提供鉴别方法:

  一是问。问出产地。了解清楚岩茶的产地,也就瞄准了岩茶的入围圈。即使是岩茶也有内山茶,外山茶,半山茶之分。武夷岩茶又分为名岩区岩茶和丹岩区岩茶。真正的武夷岩茶应当是产自名岩区,就是被联合国授予“世界自然遗产地”称号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内。武夷岩茶是有赖于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只要是产自“三十六峰”、“九曲溪”之区域内的武夷岩茶,才有岩韵。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才有资格称为武夷山岩茶。此乃国家强制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认证。武夷山丹霞地貌的局部岩石历经亿万年风化成砂壤,表层尽是砂块,疏松富透水性,“上者生烂石”(《茶经》),是为形成岩茶品质之“岩韵”的前提条件。名岩区所产茶叶民间俗称“正岩岩茶”,为传统意义上的武夷岩茶。具体地说,名岩区中的“三坑二涧”(指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浯源涧五片山场)所产的茶,才是正宗的武夷岩茶。同时不妨问问武夷岩茶的加工技术。因为岩茶加工技术的差异,形成了成茶品质的三、六、九等级,再加上品种的多元化、肥培管理的影响,茶树生长期的气候影响,采制加工期的气候影响,不同季节的差异等多项因素的共同影响,形成了岩茶系列的多元化和丰富的品质内涵,由此形成复杂的价格体系。喝样品茶的同时,你也了解到了一些相关的品牌保护机制,如查询你所要买的茶是否已被国家授予“武夷岩茶原产地域保护”证书?有那些茶厂名单?在武夷山市茶业管理委员会可查询到大规模生产武夷岩茶的茶厂名单。在武夷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可查询到讲信誉的茶厂名单。在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武夷街道办事处(原武夷镇人民政府)可查询到自产自销的茶农中的诚信户名单,街道岩茶协会、岩茶推介中心可提供纯正的分档级的武夷岩茶样品。

  二是看。看样品茶,色泽,条索很重要。武夷岩茶的茶青经多道工序加工后,才制成干毛茶。干毛茶捡出茶梗、黄片,筛除碎末,剩娇嫩的茶芽,经焙火,成为精制茶,一般来说,精制的乌龙茶条索壮美,冲泡后的武夷岩茶中的乌龙茶呈绿叶红镶边。但是,有些假冒伪劣者,在茶叶中掺和色素,香精,甘草,人工模拟岩韵,企图以假乱真,因此看茶叶洁净度、火色是否失当,是否有焦色,等等。

  三是品。肉眼看茶,只识其形,不识其味。要品岩韵,就要亲自冲泡品尝。在冲泡的过程中,必然香味扑鼻。如105(黄观音)以香气见长,水仙以“水”(滋味)为佳,入口水仙,佳味清纯。“岩骨花香”之品质特征的关键,且岩茶的品种风格“岩韵”的强弱,只有通过传统的精湛工艺技术才得以充分体现。深谙传统工艺且饱读理论基础知识的制茶师掌握点石成金术,茶青发酵恰到火候,成茶香气扑面、甘甜如怡,小啜一口,回味隽永。正宗的武夷岩茶可连续冲泡六至二十道,色、香、味俱不变,耐泡是武夷岩茶的一大特色。正确的泡武夷岩茶方法,应在手边备有正在沸腾的开水,冲入泡茶碗后不超过一分钟,迅速滤出茶水,不得长时间浸泡,以免破坏茶叶中的有效成份。鉴赏已泡过的茶叶是将其展平,审视,除叶边缘有两毫米呈暗红色外,整体呈浅绿色。而不是正宗岩茶者,只能泡个三、五回,就韵味全无了。当然,如何鉴定武夷岩茶的真伪,还有多种方法。一是要靠实践,二是要学会对比。还要通过积累经验,一次两次买了武夷岩茶的冒牌货,只是“交了学费”,会变得谨慎些,对虚假广告的言过其实,会有所发觉。有些消费者,“吃一堑长一智”,也会懂得购茶的门道。同时不妨懂得些岩茶的生产知识。武夷岩茶一年一般采摘三季,分别为春茶、夏茶和秋茶。气候暖和年份可采少量冬茶。就同一枞茶树而言,春茶质量最优,冬茶次之,秋茶再次,夏茶最差。由此可见,要买到理想的武夷岩茶,看准那个季节来买,也是很有讲究的。总而言之,要买到纯真武夷岩茶,多用心观察,仔细品尝,才能鉴出真伪,让消费者一份钱买一分货,真正达到货正价实不欺君的满意效果。

有用+10
分享

喝茶小贴士:饮用武夷岩茶的五大误区

武夷岩茶,如今已成为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保健饮品。但是,关于饮用武夷岩茶,大家还存在着五大误区,那么,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解答一下关于饮用武夷岩茶的五大误区是什么吧。

喝茶小贴士:饮用武夷岩茶的五大误区
饮茶

误区1、越贵的武夷岩茶越好
茶叶,价格通常是由品质和级别决定的,但也有很多商家为了盈利,把价格炒高。其实购买武夷岩茶不需要买价格高的,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经济能力和口味进行选择,自己喜欢的就是好的。
误区2、武夷岩茶越新鲜越好
不管是哪种茶叶,都不宜喝新茶。因为新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咖啡碱等,对肠胃又很强的刺激作用,不利于身体健康。而刚加工好的武夷岩茶存有火气,饮用之后会使人上火。所以需要存放一段时间,适当陈化之后才饮用。
误区3、武夷岩茶能醒酒
酒后喝茶有利有弊,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酒后喝武夷岩茶,有利尿作用,有助于加速酒液排除体外。但同时会刺激肝肾,加重肝肾的负担。因此,建议大家不要再用武夷岩茶或其他茶来醒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误区4、饭后喝武夷岩茶最好
很多人都认为,饭后喝些武夷岩茶能助消化、解油腻。饭后马上喝武夷岩茶,茶叶中的物质容易和食物中的铁元素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人体对铁质的吸收。长而久之,就会导致缺铁性贫血。所以,温馨提醒大家,最好不要在饭后马上喝武夷岩茶,其他茶叶也最好不要喝。
误区5、武夷岩茶隔夜能喝
部分茶友存在这样一种想法,武夷岩茶隔夜喝更养胃。其实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隔夜的武夷岩茶,所含的营养成分大多已流失,且会繁殖大量的细菌,饮后之后,容易导致腹痛、腹泻、肠胃疾病等现象。故不建议大家喝隔夜的武夷岩茶。
以上便是喝武夷岩茶的五个误区,大家应该按照个人经济能力购买武夷岩茶,选用陈化后的武夷岩茶进行饮用,武夷岩茶不具有醒酒作用,饭后不要马上喝武夷岩茶,隔夜的武夷岩茶不能喝,大家在饮用武夷岩茶时,可要记住这几点哦。

武夷岩茶之白瑞香


学名:C.sinensiscv.Bairuixiang,武夷珍贵名枞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二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武夷山市慧苑岩,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夷山市已有一定面积栽培。国内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有引种。

特征: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或稍上斜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绿,富光泽,叶面平,叶缘平,叶身平,叶尖钝尖,叶齿较钝深密,叶质较厚脆。芽叶黄绿带微紫色,茸毛较少,节间较短。花冠直径2.8cm,花瓣6-7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裂。

特性:芽叶生育力强,发芽较密,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产量高,每667平方米产乌龙茶20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4.7%、茶多酚22.3%、咖啡碱3.4%。制乌龙茶,品质优异,色泽黄绿褐润,香气高强,滋味醇厚似粽叶味,“岩韵”显。抗旱性和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适栽地区:武夷山或相似自然环境的乌龙茶茶区。

栽培要点:选择原种健壮的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种植,增施有机肥。幼龄期茶园铺草覆盖,及时定剪,培养丰产树冠。乌龙茶按照“小至中开面”鲜叶标准采摘,一般在5月中旬开采,不宜偏嫩或偏老采。

武夷岩茶的典故

武夷岩茶的典故

名山出,耀名山。武夷山与武夷双绝人寰,著称于世。武夷山何时有?据当代叶专家陈椽等考证,我国叶在二世纪时由西南向东南传播,不久武夷山就有了。武夷最早被人称颂,可追溯到南朝时期(公元479~502年),而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之于唐朝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孙樵写的《送与焦刑部书》(见《崇安县志》第19卷)。孙樵在赠送武夷给达官显贵的一封信札中写道:“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孙樵在这封信中,把出产在“建阳丹山碧水之乡”的,用拟人化的笔法,美称为“晚甘侯”。“晚甘”,甘香浓馥,美味无穷之意。“侯”,乃尊称。“碧水丹山”是南朝作家江淹对武夷山的赞语。当时崇安县尚未建置,武夷山属于建阳县,故信中称“建阳丹山碧水”。因此说孙樵所送的乃武夷山所产。从此,“晚甘侯”遂成为武夷最早的名。

清朝闽北人蒋蘅写的《晚甘侯传》一文中,更是通篇以拟人化的笔法,酣畅淋漓地为武夷写传。他写道:“晚甘侯,甘氏如荠,字森伯,闽之建溪人也。世居武夷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奥。甘氏聚族其间,率皆茹露饮泉,倚岩据壁,独得山水灵异,气性森严,芳洁迥出尘表……大约森伯之为人,见若面目严冷,实则和而且正;始若苦口难茹,久则淡而弥旨,君子人也。”该传沿用了前人对武夷的美称——“晚甘侯”,以拟人化的笔法记述了它的姓名和表字:姓甘,名如荠,字森伯。作者巧妙地用了《诗经》中的典故,予武夷以姓名:甘如荠。《诗经·邶风·谷风》云:“谁谓苦?其甘如荠!”《晚甘侯》作者匠心独具,为甘甜美味的武夷取了出典于《诗经》的尊姓大名,令人解颐生津。传中还把武夷的“品”拟人化为“人品”,赞之曰:“君子人也!”足以与周敦颐称莲花为“花之君子”相媲美。

唐代诗人徐夤有诗云:“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草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腊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见《古代诗选》),诗人不但高度评价武夷,而且说明武夷从研膏转为腊片,且印有飞鹊等装饰图案。值得提及的是,第一圣陆羽在晚年慕名来到武夷山,写有《武夷山记》,对武夷君的神话传说,表示兴趣,遂记之。虽然此记已佚,但是从其他的书、志的注释中,尚能见到片言段语。该记当是陆羽在晚年蛰居江西上饶时所撰,于《经》的成书之后若干年,因此也是《经》上未见武夷记载的原因之一。为此肯定武夷在唐代已有之,且名度很高,深得文人赞赏,引得垂将老矣的陆羽慕名而来。

自唐代孙樵称武夷为“晚甘侯”后,历代多有讴歌其者。宋朝陶谷著《荈茗录》写道:“汤悦有森伯颂,盖也,方饮而森烈严乎齿牙;既久,四肢森然,二义一名,非熟夫汤瓯境界者,谁能目之。”森伯既是超群的好,而要能体会森伯的佳妙之处,非熟练的评者莫属。那么,谁是“森伯”的知遇者呢?《晚甘侯传》云:“森伯之祖,尝与王肃善。”于是,王肃可以肯定是早期与武夷(森伯之祖)神交的一位雅士了。宋朝叶清臣在《述煮小品》中也说:“王肃癖于茗饮,”这也说明他算得上一位精于的人。南北朝时期,王肃的父亲王奂在南齐任尚书右仆射(中书郎,宰相的助手),很可能得到进贡的武夷礼品。因此,当代著叶专家陈椽据此论证:武夷约在距今1500年前的南朝时已初具名度。而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散文《叶嘉传》,也是以拟人化手法记述武夷的一篇佳作。文章把树这种嘉木誉为“叶嘉”,意为“叶嘉美”。苏轼为之立传,并在传中曰:“上(汉帝)惊,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遣诣京师”。从《叶嘉传》里,我们又可以推测说武夷早在约二千年前的汉朝就可能有之,但由于这篇散文略带虚构成份,且有唐代陆羽(733-804)《经》在汉帝之前之误,所以不宜作为信史。至于武夷早在何时问世?不妨当作“武夷之谜”,让今人去考证。在未有确实答案之前,权以范仲淹的诗句:“武夷仙人从古栽”作为浪漫的“定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