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信阳毛尖>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流程是什么

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流程是什么

2019-02-14 访问量: 75 茶礼仪网

  信阳毛尖是我国名茶,产于河南信阳地区,主要散布在河南信阳县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等群山峰顶上,以车云山天雾塔峰为最佳。人云:“师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那么信阳毛尖的制造工艺流程是什么呢?下面信阳毛尖专卖店商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信阳毛尖的制造工艺流程!

信阳毛尖

  一、筛分:将采摘的信阳毛尖鲜叶按晴天叶与雨水叶、上午采和下午采的鲜叶别离用网眼竹编筛子进行分级,剔出碎叶及其他 异物,别离盛放。

  二、摊放:将筛分后的信阳毛尖顺次摊在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篮上,厚度(5~10)cm为好 , 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要薄摊,晴天叶或正午、 下午选用的鲜叶要厚摊,每隔1 h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刻根据鲜叶等级控制在(2~6)h为宜,待叶质变软,鲜叶失水量10% 左右时便可付制,当天的鲜叶应当天制作完毕。

  三、生锅:要选用炒茶专用锅,生锅呈35°左右倾斜,锅台前方高40cm左右,便于操作,后壁高1m以上, 与墙贴合。生锅用干木柴作燃料,锅温宜(140~160)℃,每锅投鲜叶量500g左右,以手掌心探问锅温,掌心距锅心(3~5)cm,有烫手感即投鲜叶,用茶把稍快重复 挑翻青叶,经(3~4)min,待青叶软绵后,用茶把尖收拢青叶,在锅中转圈轻揉裹条(将杀青适度的茶叶,用茶把在锅内顺斜锅天然旋转),动作由轻、慢逐步加剧、加速,不时颤抖挑散,重复进行。

  四、熟锅:与生锅标准一同,与生锅并排摆放,呈40°倾斜。在接收生锅转来的茶叶后紧接操作。锅温(80~100)℃,开始仍用茶把操作,并以把尖先把茶团打散,然后以把尖团揉茶叶,继续“裹揉”,不时挑散,重复进行,约(3~4)min后,茶条进一步紧缩,茶把稍放平,进行“赶条”。待茶条稍紧直,互不相粘时,即用手 “理 条”如此重复进行,逐步构成紧细、圆直、光润的外形。全部进程的操作历时约(7~10)min,含水量30% 左右时,当即清扫出锅,摊在簸箕上。

  五、初烘:将熟锅连续出来的4~5锅茶叶作为一烘,均匀摊开,厚度以2cm为宜,选用优质无烟木炭,烧着后用薄灰铺盖操控火温,火温宜(90~ 100)℃。



有用+10
分享

信阳毛尖茶叶属于什么茶类?

  毛尖的种类也是比较多的,信阳毛尖就是其中一种。对于信阳毛尖的选择一定要注意技巧,不同季节采摘的信阳毛尖,其口感和品质也是有区别的, 一般来讲,春季采摘的质量是最佳的。那么信阳毛尖茶叶属于什么茶类?

  信阳毛尖是对产自信阳的毛尖茶的统称,并不是所有的茶都是信阳毛尖,有沩山毛尖,黄山毛尖,都匀毛尖等,毛尖茶以信阳毛尖为代表,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属于什么茶?口感好吗?毛尖茶是用采摘的新叶进过筛分,杀青,揉捻、烘干等工艺制作而成,不发酵。成品茶和冲泡好的茶叶以绿色为主,信阳毛尖属于绿茶。

信阳毛尖属于什么茶

  信阳毛尖又被成为“口唇茶”。传说是仙女用双唇采下,因为用手指掐下来的茶叶,其掐痕在制成茶叶后仍去不掉。所以又把信阳毛尖叫作“口唇茶”。 信阳毛尖属于什么茶?口感好吗?信阳毛尖有细、圆、直的特点,如锋芒,亦称"豫毛峰"。.信阳毛尖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鲜爽、醇香、回甘,信阳毛尖又被誉为绿茶中的极品。西湖龙井是绿茶的绝品。

  关于信阳毛尖属于什么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大家还不是特别了解的话,也可以去一些专业的茶叶网站寻找相关的知识。生活中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感来经常的喝一些茶水,对于自身的健康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信阳毛尖的茶叶是如何采摘的

我的家乡也产茶,每到春天,山上采茶的人的身影一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时候我也会跟着妈妈去山上摘茶,那是儿时动人的记忆。一点一点的恰住嫩绿的茶叶芽儿,半天半天采摘不了多少,有时候我就会跑到一边玩闹去了。信阳毛尖的茶叶采摘也是相当的讲究的吧,毕竟茶叶的芽儿越嫩越好,信阳毛尖的茶叶采摘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信阳毛尖的茶叶采摘讲究什么技巧呢?

信阳毛尖的茶叶

采茶期分三季:谷雨前后采春茶,芒种前后采夏茶,立秋前后采秋茶。谷雨前后只采少量的“跑山尖”,“雨前毛尖”被视为珍品。

特级毛尖一芽一叶初展的比例点85%以上;一级毛尖以一芽一叶为主,正常芽叶占80%以上;二三级毛尖以一芽二叶为主,正常芽叶占70%左右;四五级毛尖以一芽三叶及对夹叶为主,正常芽叶占35%以上;要求不采蒂梗,不采鲜叶。80年代后期,新开展的特优珍品茶,采摘更是讲究,只采芽苞。

越是慢工出细活就越是质量上乘,口感上佳。信阳毛尖的茶叶其采摘经过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区分,也造就了不同口感的茶叶。我儿时跟妈妈上山采茶时就经常在清明前后,想来也是那个时候的茶叶最为珍贵吧。

信阳毛尖的来历以及故事传说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的来历

 

  信阳在河南的南边、信阳地处秦岭淮河以南,河南属于中国的北方,而属于河南省的信阳市按地理位置说属于南方。信阳毛尖正生长在信阳地区,信阳毛尖属于中国十大名茶,河南著名的特产,自古以来信阳毛尖都是中国名茶,北宋大文豪曾这样赞扬信阳毛尖:淮南茶,信阳第一。

  “信阳毛尖”的名字与“信阳毛尖”独特风格的形成有关,这种风格的形成又与制茶工艺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当时,信阳茶叶炒制的过程是:青叶入生锅→熟锅→初烘→摊晾→复烘→揉拣→再复烘。清代以前,在生锅中炒制茶叶时,茶工双手各握一只用竹枝制作的小茶把同时操作,久之十分疲劳,难以长时间坚持。清末民初,车云茶社茶工吴彦远于民国15年(1956年),试用炒熟锅的大茶把代替小茶把炒“生锅”,两手同握一只大茶把,左右手重力互相交替,减短劳累,意想不到的是这样炒出来的效果更好。这种方法被纷纷效仿,称“握把炒”。

  然而,这样炒出的茶叶茶条弯曲欠光润,于是茶工们又设法改进。民国14年(1925年),车云茶社的唐会卿试用“散把”炒茶,茶条满锅散开不成团,茶条也较紧匀,但茶仍欠直,外形不够美观。后来,吴彦远在用散把炒制过程中,不时用手抓起茶叶,观看炒制程度,同时把结成团块的茶叶撒开、甩出再炒,如此反复,炒出的茶条比较紧、直、色泽也变得鲜绿光润,人们称之为“理条”,即抓条、甩条。“理条”使茶叶呈现出现在信阳毛尖细、紧、圆、直的形状特点和品质,建国初正式称之为“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故事传说

 

  信阳毛尖由来传说黄山位于河南南部,是著名的游览胜地,而且群山之中所产名茶“信阳毛尖”,品质优异。讲起这种珍贵的茶叶,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呢!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信阳本没有茶,乡亲们在官府和老财的欺压下,吃不饱,穿不暖,许多人得了一种叫“疲劳痧”的怪病,瘟病越来越凶,不少地方都死绝了村户。一个叫春姑的闺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能给乡亲们治病,她四处奔走寻找能人。一天,一位采药老人告诉姑娘,往西南方向翻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便能找到一种消除疾病的宝树。春姑按照老人的要求爬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在路上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精疲力尽,并且也染上了可怕的瘟病,侄在一条小溪边。这时,泉水中飘来一片树叶,春姑含在嘴里,马上神清目爽,浑身是劲,她顺着泉水向上寻找,果然找到了生长救命树叶的大树,摘下一颗金灿灿的种子。看管茶树的神农氏老人告诉姑娘,估下的种子必须在10天之内种进泥土,否则会前功尽弃。想到10天之内赶不回去,也就不能抢救乡亲们,春姑难过得哭了,神农氏老人见此情景,拿出神鞭抽了两下,春姑便变成了一只尖尖嘴巴、大大眼睛、浑身长满嫩黄色羽毛的画眉鸟。小画眉很快飞回了家乡,将树籽种下,见到嫩绿的树苗从泥土中探出头来,画眉高兴地笑了起来。这时,她的心血和力气已经耗尽,在茶树旁化成了一块似鸟非鸟的石头。不久茶树长大,山上也飞出了一群群的小画眉,她们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茶叶,放进得了瘟病人的嘴里,病人便马上好了,从此以后,种植茶树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有了茶园和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