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六堡茶>六堡茶鉴别>收藏:如何鉴别六堡老茶

收藏:如何鉴别六堡老茶

2019-03-01 访问量: 37 茶礼仪网

收藏:如何鉴别六堡老茶

这是一篇会得罪人的文章,因为讲的都是真话。对于老茶这种东西,因为少,很多人没见过、没喝过,有的商家喜欢不透明的生意,故意把水搞浑,因为水浑而显得水很深。其实沉淀之后,谁都可以趟过的。茶本单纯,惟其有真。

六堡老茶国内极少了

六堡茶号称侨销茶,解放之后成为百分百出口的茶,加上集体年代+计划经济,农民家不可能有茶的。茶园是集体的,集体都出口了。六堡茶的出口体系在1985年瓦解了,所以1985年之前的老茶都在国外。如果有也是国外回流的。

整个梧州以前做六堡茶的有两个茶厂,六堡茶厂和梧州茶厂,进出口公司只负责出口的(现在的梧州中茶,80年代末才有生产的)。六堡茶厂也叫六堡公社茶厂,一直在六堡做成六堡毛茶,提供原料给梧州茶厂加工成品出口,1976年开始也生产精制茶给地区土畜产公司出口,不再供料给梧州茶厂。意味着梧州茶厂1976年之后的出口茶里不再有六堡的原料了。

1985年六堡茶通过供销社的统购统销体系结束了,意味着六堡茶的出口开始走市场化的途径。这个时候开始,六堡茶可能开始可以内销,如果有老茶也许1986是讲故事的合理年份了。

1986年之前的故事也许是从厂里的样品留下来的就合理,还要偷出来。正如农家的故事模板是:爷爷留下来挂在房梁上,拆老屋时发现了一筐茶。我是不太相信1985年之前的老六堡(除非东南亚回流),因为不符合历史事实。我曾经喝过据说是厂里的样品,也喝过拆老屋的60年代的茶,更坚定了我的判断。

反正一句话,1985年前的就别相信,1985年后的要谨慎选择。

如何判断六堡老茶

还是要讲到六堡茶的历史,六堡茶1960年代开始有熟茶工艺,所以如果是厂家的茶,一定是熟茶,不会是生茶。如果是1960年之前的一定是生茶不是熟茶。生茶熟茶的外观一眼就可以辨别的。关于六堡老茶还是生茶和熟茶分开来说吧。

生茶老茶的辨别:

生茶老茶一定是叶片很轻了,就像上了年纪的老人会骨质疏松一样。如果是紧压茶,外表的包装一定是破旧,一碰就碎了,如果压竹筐基本上筐应该是很破了。如果是什么包装也没有,用的新包装,那个茶就多想想吧。年份形成的一定是深黑褐的叶底,我见过有人拿出号称40年代的普洱,叶底还是黄绿,喝着也是清新,勇气可嘉到不愿交往,普洱的神奇我们不懂,但六堡一定是深深的黑褐色的。还有就是口感了,最终还是喝,茶就是拿来喝的,年份在汤里是最难做假的。有的卖老茶的不给喝,也正常,那就别碰这种老茶了。一般上15年以上的六堡老茶会有槟榔香。可能有人不知道什么是槟榔香,那就别去买了,没到那个阶段,就再等等,练好内功再说吧。好的老茶的口感是入口即化,柔滑甘甜,有茶气,回甘深有喉韵,凉凉的很舒服,槟榔香明显。泡出来的汤色是琥珀色,如果30年以上应该叶底黑亮。如果老茶泡出来不好喝,就不用买了,也许有年份,但没价值。

熟茶老茶的辨别:

六堡的熟茶基本是厂家生产的,就那一两个厂的产品,相对容易辨别。上年份的熟茶都是紧压茶,这是其一。不会有散茶,不会是散茶,不会散放茶,并且压竹筐。会有厂家的一些印记,如果没有就是假的。有些老茶表面有一层发白,有人叫发白霜,但应该仅限于最表层。熟茶有槟榔香?应该很难。很多茶厂的老人都没喝到过。老茶会有些陈香或药香或者参香。汤色红,甘甜柔滑,叶底黑亮。20年以上的茶泡了也是结块的不再会散开,因为熟茶经过高温长时间的人工发酵,又经过长期的陈化,基本上会表面碳化,就像鸡爪疯的手张不开了。

老茶婆的老茶的鉴别:这个就更简单了,新茶叶张是黄色的,老茶黑褐色。泡出的叶底黑亮,茶汤橙红透亮,有明显的药香,比较纯。

六堡的老茶鉴别还是比较简单的,水浑的部分主要在利益驱使,其实水浑的地方就别去趟了。最近碰到一个湖南的客人到六堡收老茶,似乎新大陆的发现者一般地到来,当然是失望而归。当然2002年六堡茶厂还当垃圾烧掉了仓库里的5000多斤老茶,可见六堡其实并没有人珍惜老茶的,谁会去保存那些你认为不值钱的东西?我一直不太相信六堡有老茶,2000年开始就有人进六堡收老茶了,基本上六堡在2005年后没有老茶了。有也是农家当药的一点点,不会再卖了的。

六堡的老茶很好喝,但还是生茶的老茶,熟茶的不过尔尔的。所以被追捧,是因为稀缺。如果你真的有钱,买得起那么贵的老茶不如买几吨新茶收着靠谱,自己收到茶已老,才是真的茶人。自己和着这茶,看时光流逝,叹茶韵流香,多好!

有用+12
分享

传统工艺六堡茶的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各有哪些特点?

六堡茶(传统工艺)有春夏秋冬茶之分,因茶叶采收的季节不一样,这些茶表现出来的香气、滋味和汤感也会不一样,茶的质量品质也有所不同,特别是陈放年份越长,口感差异就更大。它们的特点是如何呢?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说。

春茶

冬天,茶树主要生长部位是在根部,而氨基酸的合成是在茶树根部合成后再运输到顶端。茶树经过冬眠后,内部储藏了许多营养成分;在冬、春季阳光照射弱,茶树生长缓慢,是茶叶中某些香气物质形成的主要因素。

因此,经过一冬的休养,春茶所含的内含物质是最丰富的,具有色泽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叶底柔软厚实的优点。

一般春茶都比较肥壮重实,少毫,叶片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这是和夏秋茶相比很细微的差别。

 

传统工艺六堡茶的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各有哪些特点?

▲春茶(明前)

潜伏一个冬天之后,第一拨春茶,即社前茶,相对而言是最好的,香气馥郁,内质丰厚,茶汤有厚重感,滋味沉稳内敛。

总的来说,只要是春茶,后期有一定的工艺保证,制作出来的茶一定是最好的茶,茶客常提到的茶中的极品——六堡社前茶就是春茶制作的。

夏茶

夏茶,顾名思义,夏季采摘的茶。由于采制时正逢炎热季节,虽然茶树新梢生长迅速,但很容易老化,有"茶到立夏一夜粗"之说,因此夏茶采摘要及时。

由于夏茶生长太过快速,营养摄入跟不上,内质含量并不如它的外形一样壮硕,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减少,使得夏茶中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相对增加,所以,夏茶中的苦涩味也较为明显。

夏茶的口感偏淡,由于一夜暴长,根基不够牢固,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不够,导致夏茶汤水单薄,苦涩明显,尤其涩味不易消化,当然,也可以采取一些工艺,去掉涩味。从价格上来说,夏茶的价格是最便宜。

秋茶

秋茶的品质仅次于春茶,秋季气候介于春夏之间,在秋茶后期,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会使采制而成的茶叶显得较为枯老。特别是茶树历经春茶和夏茶的采收,体内营养有所亏缺,因此,采制而成的茶叶,内含物质显得贫乏。

在这种情况下,秋茶叶条较春茶瘦弱,尤其叶片的厚度明显降低,口感汤质淡薄,滋味弱,连带着苦涩也较弱,有种清淡如水的感觉。

但秋茶也有过人之处,秋茶最吸引人的是它的高香,香气高亢缭绕,有种喷薄而出的气势,再加上它苦涩低,也算是别有一番滋味。近年来,老茶客较为钟情的老茶婆就是秋茶中的代表。

 传统工艺六堡茶的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各有哪些特点?

▲霜降老茶婆

冬茶

六堡镇地处北回归线,气候温润,霜降入冬之后,气候逐渐转冷后,因气温低,新梢茶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不断增加,制作的茶叶质量高,可以媲美春茶,香气比春茶更高扬。

传统工艺六堡茶的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各有哪些特点? 

▲冬茶茶芽

文章来源:苍梧六堡茶官方号

梧州茶厂何志强荣获"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创新企业家"称号

何志强荣获"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创新企业家"称号

近日,中国茶叶学会发出《关于公布“终身成就奖”、“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创新企业家"、“全国优秀学会工作者”获奖名单的通知》(中茶学字[2014]23号),对长期工作在茶叶行业的优秀人才进行表彰。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书记、副厂长、高级农艺师何志强榜上有名,荣获"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创新企业家"称号。据了解,全国有51名企业家、广西有3名企业家获得“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创新企业家”称号;何志强为目前唯一获此殊荣的六堡茶企业家。

六堡茶感官审评术语槟榔香等首次写入国家标准

1月25日 讯:从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官网获悉,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2017版《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国家标准,并将于2018年5月1日实施,这是该标准的第三个版本,该版国家标准中出现六堡茶特有术语–槟榔香,以及与六堡茶紧密相关的多个术语,这是六堡茶术语首次被写入该标准中。

在GB/T14487-201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国家标准中,共有417个术语,其中为黑茶专用的术语共有23个,适用于六堡茶且可与其他黑茶共用的术语共有4个,分别为红褐(描述干茶色泽)、黑褐(描述干茶和叶底色泽)、紫红(描述汤色)、仓味(描述兹味)等,占黑茶术语总数的17.4%。为紧压茶专用的术语共有28个,适用于六堡茶且可与其他紧压茶共用的术语有黑褐(描述干茶和叶底色泽)1个,为六堡茶专用的术语有槟榔香1个,共2个,占紧压茶术语总数的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