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红茶>坦洋工夫>如何看待坦洋工夫茶有了国家标准

如何看待坦洋工夫茶有了国家标准

2019-12-02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福安已有29家坦洋工夫茶生产企业提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的申请,待省质监局初审后上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方可使用专用标志。这些企业产值达1.5亿元,商品值达4.8亿元。
标准号:

关键词:

N本报记者 郑莉 通讯员 王怡

本报讯记者昨从省质监局获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福建省三大工夫红茶之一坦洋工夫茶有了国家标准,日前已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将于2010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据悉,该国家标准对坦洋工夫茶的感观指标、分类分级、理化指标、质量特色指标等内容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能严格坦洋工夫茶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规范产品市场有序竞争。

据悉,“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被省政府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用+10
分享

坦洋工夫的制作工艺

   坦洋工夫红茶,是福建三大工夫红茶之首,久已闻名于国内外茶叶市场。其主要品质特点为:外形条索紧细匀直,叶色润泽,净度良好,毫尖金黄,香气高锐持久,滋味浓醇鲜爽,醇甜、有桂圆香气,汤色红亮,叶亮红明。“坦洋工夫”红茶的制作过程,将注重保留其传统“坦洋工夫”红茶的品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经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档次,以适应市场对高档红茶的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坦洋工夫”红茶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等工序,具体如下:

  一、鲜叶采摘

  选择晴天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品种以坦洋菜茶为佳,鲜叶要求芽叶肥壮、不带鱼叶和鳞片无病虫伤害、无异杂、无损伤,严格实行分批、分品种、及时付制,保持鲜叶的新鲜度。

  二、萎凋

  萎凋室要保持通风良好,槽体内温度一般控制在30-35℃左右,具体温度和风量的掌握依据鲜叶含水量而定,一般原则为“先高后低”;萎凋芾的摊叶厚度一般为10-15cm,每隔20-30分种翻叶一次,以获得茶叶萎凋均匀一致。一般萎凋时间4-6小时,萎凋叶叶质柔软,手捏成团,松手不易弹散,嫩梗折之不断,叶面失去光泽,色暗绿,青草气大部分消失,略有清香,减重率达30-40%,则萎凋适率。

  三、揉捻

  采用揉捻机,揉捻室避免阳光直射,室内温度宜低,湿度宜稍高;采用轻压长揉的方法,时间掌握在60分钟左右,使茶叶的成条率达到85%以上,细胞破损率达80%以上,茶汁溢出而不滴流,使之条形紧结,初步形成其成品外形特征。

  

  四、解块

  主要目的是解散茶团,降低叶温,使叶内某些有效成份不致因受热剧变,干燥后可减少团块。但使用解块机会影响到高档茶的条索外形,因此“坦洋工夫红茶”实际制作中以手工解块效果为佳。

  五、发酵

  发酵是工夫红茶加工的独特阶段,它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充分氧化,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品质特征。红茶的发酵实际上从揉捻时就开始,因此揉捻时室温宜低。发酵温度控制在22-24℃,空气湿度一般要求80%以上,空气流通,使氧化供给充足,发酵充分均匀,整个发酵过程一般维持2-3个小时,待发酵叶青草气消失,出现桂花香、果香,叶色大部呈鲜明的铜红色为适度。

  六、干燥

  目的是制止继续发酵,蒸发水份,达到毛茶成品要求。采用焙笼烘焙或烘干机干燥,掌握“高温初烘,低温复火”的原则。初烘温度掌握在90-100℃,时间为l5-20分钟,摊叶厚度2-3cm,每隔5分钟翻拌一次,至八成干左右,中间摊凉1-2小时。复火温度掌握在50-60℃为宜,时间为20-30分钟,摊叶厚度3-4cm,每l0分钟翻拌一次,足火后成品水分控制在7%以下。

  七、精制

  毛茶通过抖筛、平圆筛、手拣等精制工序,分精茶条粗细、长短,去除影响成品茶净度和色泽的杂物及片茶、碎茶、末茶等,形成条索紧细、外形匀齐美观、净度良好的上等“坦洋工夫红茶”外形特征。

浅谈工夫茶的历史坦洋工夫的产自哪里

福安乃是有着中国茶叶之乡的称号,坦洋工夫茶就产于这里。福安是坦洋工夫茶的主要产地之一,还有穆阳及屏南等福建北部地区均有产坦洋工夫红茶。坦洋工夫茶最初源产自福安境内的白云山麓的一个村落——坦洋村。坦言功夫茶的历史也是波荡起伏的,在一九六零年是历史上最高的巅峰,后来因为茶行业的变更使其变的尚全无几。后来在经过一些有关部门的努力最终开始恢复并发展起来。

浅谈工夫茶的历史坦洋工夫的产自哪里

坦洋工夫茶历史

坦洋工夫能作为工夫红茶之首,其历史小编也是相当感兴趣的。遥望当时清朝正处于受鸦片侵害的年代,作为泱泱大国的华夏财富在不断的向海外流失的时候。坦洋工夫茶却峰回路转般为我国挣回了无数的财富。在公元一九一五年曾今和国酒茅台一起获得万国博览会金奖。可谓迷倒天下茶叶爱好者。

明洪武在位第四年,福安坦洋村的村民发现了野生的菜茶,在清咸丰元年成功的研制出现今坦洋工夫红茶。光绪年间,安微官员返乡时候将其云南移植——滇红。同时被英国王室列为供茶。在二零零九年时候成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标准的本土产品。

坦洋工夫:走在复兴的大路上

信阳毛尖网福建站讯:2011年,福建省福安市再获“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市”称号,连续三年蝉联,印证了福安市在中国茶业领域中不容忽视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2011年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中指出:“在福建的金骏眉、坦洋工夫等红茶带动下,全国红茶出现快速发展”。据该协会《2011年全国红茶产销行情报告》发布:“2010年福建红茶的产量为4万吨,占全国红茶总产量的44%。其中,正山小种、坦洋工夫产量最大,占到福建产量的75%”。

拥有茶园30万亩、产茶2.57万吨、毛茶产值达12.78 亿元的福安市,坦洋工夫红茶产量占全市茶业总产量的25%。2010年,坦洋工夫红茶产量6400吨,毛茶产值9.45亿元,商品总值22.68亿元。

2011 年,有关坦洋工夫的喜讯不断:坦洋工夫被评为中国茶叶区域“最具经营力品牌”、 7家茶业企业进入“中国茶业百强”行列、被列为中国茶叶十大连锁、6家茶业企业再次跻身“福建省茶业龙头企业”行列,在全省红茶评选中监测筛选出的优质红茶中,坦洋工夫占了一半以上;《地理标志产品 坦洋工夫国家标准》获2011年省人民政府标准贡献奖一等奖,成为闽东首家获得省级标准贡献一等奖的茶业县市;坦洋工夫茶声誉日隆。

坦洋工夫复兴发展,得益于福安独有的8万多亩高香型茶树优新品种。借助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地理自然优势,福安加速了茶树品种的大面积调整优化,新植和改植换种高香型茶树优新品种,如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紫玫瑰、丹桂等品种,达8万多亩,占全市茶园面积23.8%,成为福安市独具的一个资源优势,使坦洋工夫红茶高香、味醇厚、汤色红艳等特点日益凸显,为坦洋工夫品质提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南京茶市无辜遭殃抛售忙。有18家企业29个产品分别获得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认证。改植、新植良种成为茶农的自觉行动,红茶比例大幅提高,信阳毛尖 2012安溪新观茶之回顾篇。

坦洋工夫复兴发展,得益于拥有一支力量雄厚的茶业技术队伍。茶界的一代宗师张天福长期在福安开展茶业科研、茶业教育活动,吴觉农、庄晚芳、李联标、林桂镗、陈椽、吴振铎等茶界大师都在这里工作过。1954年,福安茶厂升级为“福建茶叶公司福安总厂”,使福安成为闽东茶叶精加工中心。70多年的人才培育和积累,使这里成为茶业技术人才的渊薮,上世纪60年代,国家数次从福安抽调出国指导亚、非茶叶生产的专家。进入新世纪以来,新一代技术人才在茶叶栽培、茶叶制作的实践中脱颖而出,拥有鉴定评茶员、茶技师、茶艺师等500多人,他们认真继承前辈专家精湛的传统技艺,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一支新型的茶叶技术劲旅已然形成。

坦洋工夫复兴发展,得益于采制精细,制茶工艺不断创新。推行茶叶清洁化生产,信阳毛尖茶,采摘、加工过程做到茶叶不落地,在继承坦洋工夫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有了创新突破。特别在萎凋、发酵、揉捻、烘焙等基本工序中,加强探索、变革和创新。创新制茶工艺成为茶叶企业的自觉行为,并推动了茶企的基本建设。目前,福安新建有10多家规模较大的标淮化加工厂;改造100多家农村初制厂;推广800多台名优茶加工机械,引进国外先进的各类制茶机械30多台,制茶技术向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坦洋工夫复兴发展,信阳红,得益于诚信为本、拓展市场的经商之道和茶乡传统。一方面,坦洋茶商识茶懂茶,把茶叶的质量视为生命。他们以“茶美”为本,以此为目的栽茶制茶,达到“产茶美且多”。对红茶,首先重视掌握“辨茶”的基本技能,反对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另一方面,坦洋茶商敢闯天下,他们“奔走闽粤之间”,较早吸纳西方市场经济意识、具有睁眼看世界的胸襟,善于和国内外茶商洽谈生意,订单源源而来,使坦洋工夫较早进入英国王室和欧洲上流社会,并在1915万国博览会摘得金奖。

坦洋工夫的复兴发展,得益于品牌战略的实施。福安市委、市人民政府把茶业作为民生产业,列入福安市“三大主导产业”,适时提出促进茶业发展的“五个一”工程,出台扶持政策措施,加大科技投入,健全市场机制,加强质量监管,弘扬茶业文化,使福安茶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最好的历史时期。近年来,福安市特别重视茶叶的安全,先后获得全国第一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示范基地县”等具有标杆意义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