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武夷岩茶>祥源武夷岩茶牛肉获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祥源武夷岩茶牛肉获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2020-01-05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第二阶段)于2017年11月1日圆满结束。第二阶段评比共收到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选送的256只茶叶样品,其中祥源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选送的祥源牌牛栏坑肉桂获乌龙茶类一等奖。

本次评比在历届“中茶杯”评比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规范评比程序,保证评比活动的公正、公平、权威。来自全国的7名评审专家根据《“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办法(试行)》对茶样进行了密码感官审评。从编制密码到评审结果公布的每一个环节,均由杭州市公证处公证人员全程跟踪、审核。获奖方案由“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领导小组和工作委员会审核通过。

获奖的祥源武夷岩茶肉桂甄选自核心微产区牛栏坑肉桂品种鲜叶为原料,由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傅精心制作,他们“看茶做茶”、“看茶焙火”,采用三焙三醒、三进三出的手工炭焙技艺,长时间连续低温慢焙,加上隔年陈放后的退火和醇化,精心调制,最终制成祥源武夷岩茶鼎级稀缺之作——牛栏坑肉桂。成茶滋味醇和,香气馥郁,汤水绵滑柔顺,岩韵明显持久,更耐存放、冲泡。

据悉,“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旨在为提高企业的质量意识,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先进实用技术提升茶叶品质;为茶叶企业提供创品牌、提升知名度的机会,促进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1994年,时任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陈宗懋院士提出并创办了“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现已举办十二届,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名优茶评比活动。

有用+10
分享

武夷岩茶评定因素介绍

武夷岩茶评定因素介绍

武夷岩茶作为一种商品,在生产、加工、销售及品尝过程中,理所当然地要涉及到审评质量问题。武夷岩茶讲究内质,所以主要是香气和滋味两个因子。目前茶质主要是靠感官鉴评,因此要娴熟的功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常论定茶叶品质之高下,以科学方法的审定多由如下各因素决定:

1、茶师观感因子:如形状、色泽、滋味、水色及叶底等。

2、茶叶物理的因子:如暗片、青片、黄片、夹杂物之含量和茶叶比重及浮量等。

3、茶叶化学的因子:如灰分、水分、水浸出物,以及香油、单宁、茶素等重要成份之含量及其比例。

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 ,回味无究。

1、形状:须质实量重,条索长短适中,紧致稍细,惟水仙香味种,因属大叶种,条索可略粗,但力求纯净,整齐美观。

2、色泽:色须呈鲜明之绿褐色,俗称之为宝色,条索之表面,且须呈有蛙皮状之小白点,此为揉捻适宜、焙火适度之特点。

3、香气:岩茶为半发醇茶,故须具有绿茶之清香与红茶之熟气,其香气愈强愈佳,且清新幽远者为上品,缺此不能称为佳品。

4、水色:岩茶水色一般呈深橙黄色,清澈鲜丽,且须冲泡至第三、四次而水色仍不变淡者为贵。

5、滋味:岩茶之佳者,入口须有一股浓厚芬芳气味,入口过喉均感润滑活性,初虽有茶素之苦涩,过后则渐渐生津、甘甜可口。岩茶口质之好坏,几乎全部取决于气味之优劣,韵味之醇淡厚。

6、冲次:通常以能泡冲至五次以上,茶之原有气味仍未变淡者为佳,最佳者“八泡有余香”。

7、叶底:良好之茶叶,冲开水后,叶片易展开,且极柔软。

武夷岩茶如何养生治病的呢

武夷岩茶属于乌龙茶,是乌龙茶中的极品,是一种半发酵茶;武夷岩茶具有许多保健功能,自古以来就被当做是一种养生、治病的最佳饮料,由于武夷岩茶特殊的制作工艺使得其品饮起来不伤肠胃,甚至对肠胃不好的人们起到保护胃肠的功效。据日本慈惠医科大学中村治雄博士、中国预防医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实验证实,武夷岩茶还有几大特殊功效:

1、防治心血管病:武夷岩茶可减少主动脉内膜质斑块和含量,降低毛细血管脆性,使抗性增强的功效;同时还具有防治血管病的作用。

2、武夷岩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酚有助于清除体内生物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我们的伤害,从而延缓了人体的衰老。

3、武夷岩茶中的儿茶素对胃粘膜起收敛作用,适当抑制了胃液的分泌,对胃有保护作用。

4、武夷岩茶中氟的含量为27.3-146.6PPM,氟有防治龋齿,并增强骨骼坚韧度的功能。

5、武夷岩茶中胡萝卜素B-紫萝酮是维生素A原,它可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能防治上皮组织角质变性增殖泪腺细胞病变,防止角膜角质增厚,防止眼疾。

6、武夷岩茶中含有降低血脂、胆固醇和三酸甘油的成分,不仅促进了胰脂肪的分解酶活性,而且还抑制中性脂肪的增加,从而达到减肥和美容的功效。

武夷岩茶制作技术,伴随着许多“绝技”!

武夷山秀美绝伦的风光,培育了全球唯一具有岩骨花香的武夷山岩茶,这也是在历届中国十大名茶评比中,始终获得前十席位的重要原因。当然,这和武夷岩茶制作技术是分不开的!

武夷岩茶制作技术

传统武夷岩茶制法包含13道工序,现茶厂已初步实现制茶半机械或机械化,制法相应简化为:鲜叶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6道工序,武夷岩茶在整个工艺流程中,伴随着许多“绝技”。

一、鲜叶采摘

鲜叶原料为适应武夷岩茶萎凋、做青工艺的要求,新梢达到驻芽形成开面的成熟度,以采驻芽三四叶为最好,采五六叶则过长过粗,会影响萎凋、做青的均匀度,进而增加成本。

二、萎凋

萎凋有日光萎凋和加温萎凋两种方式,以日光萎凋叶品质最佳。在萎凋前期,青叶会散发水汽味和强烈的青臭气,随着萎凋的进展,由于内含物产生化学变化,萎凋叶会透出清香气味,叶色由鲜绿逐渐转变为暗绿色,且失去原有光泽。

三、做青

1、摇青

在机械力的作用下,使茶青发生旋转、摩擦,叶缘组织损伤,促进内含物的酶促转化。摇青时间先短后长(表1),转数由少到多,鲜叶散发出的青臭味先轻后重,循序渐进,逐渐形成“绿叶红镶边”的特征。

2、吹风

通过鼓风,改善青叶的通透性,促进热气和水分的散发。吹风时间先长后短,每次要吹至叶面失去光泽(以第二叶为准),吹风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50min,以免叶片失水过度,梗脉中的水分来不及补充,造成青叶干瘪死青,失去活力无法走水。

3、停置

停置时间先短后长,停至青叶中间有微热,青臭气味消退,香气显露,即可开始下一轮摇青。停置持续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h,以免发酵过度。

4、做青适度

武夷岩茶做青宜做熟,以第二叶为准,绿叶红镶边,达“三红七绿”,闻之花果香明显,茶梗收缩皱起,叶片柔软,有沙沙响声(表2)。

四、杀青

用110型滚筒杀青机,筒体温度要求在220~280℃之间,手伸进筒口时有很热的感觉,又能忍受。根据做青叶的含水量,灵活调节温度,做青叶含水量高,温度高;含水量低,温度适当低些。投叶量一般在30~40kg。具体投叶量要看揉捻机的匹配而定,以有利于揉捻的进行。

杀青历时8~12min。做青叶含水量高,杀青时间长些,杀青叶高度受热后在筒口产生大量水蒸气,即可开启排气扇,将水蒸气排出筒外;如果做青叶含水量低,受热后水蒸气量不大,则少开或不开排气扇,要让杀青叶保留一定的含水量,以利于揉捻成条紧结。杀青达到适度时,手握杀青叶柔软成团,并有粘手感,折梗不断;叶色转暗,嗅之有熟香气味,无青臭气。

五、揉捻

揉捻原则:趁热、重压、短时。一般1台110型杀青机配1台55型或2台45型揉捻机。揉捻时间8~12min,加压原则“轻、重、轻”。较嫩杀青叶加压稍轻,揉时短些;较老杀青叶加压适当重,揉时长。揉至青叶紧卷成条即可。

六、烘焙

1、初焙

初焙的技术要点是“高温、快速、短时”。初焙方式一般使用自动烘干机,温度控制在120~130℃,摊叶厚2~3cm,历时约15min,焙至七八成干,手触初焙叶有刺手感,不粘手为适度。

2、晾索

初焙叶摊在水筛上,摊叶厚度8~12cm,再置于青架上进行摊晾,这一做法俗称晾索。因梗与叶的含水量不同,在这种条件下,使梗叶之间水分重新分布,达到平衡,有利于后序的复焙,同时存在梗中的可溶性有效物质随水分的流动向叶片转移,也有利于其内含物发生持续缓慢的转化,对岩茶的后期有熟化作用。

3、复焙

复焙温度110~120℃,摊叶厚度3~4cm,焙至足干,折梗即断为适度。总之,武夷岩茶初制技术应根据鲜叶的老嫩度、产地、品种、季节和气候等,结合加工场所、制茶设施、人工配备、质量监管等情况,来灵活控制加工过程的每一道工序,既要掌握各工序的要点,又要环环相扣,各要素能同时兼备,方能使成茶具有武夷岩茶的独特品质。

一片茶叶,经过如此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成为一泡茶,解其过程后,方知其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