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2018普洱茶行业内幕大曝光!99%的茶友都掉过这两个坑

2018普洱茶行业内幕大曝光!99%的茶友都掉过这两个坑

2020-01-05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普洱茶真正在大陆地区的兴起不过短短十几年时间。从默默无名到人尽皆知,从价格低廉到身价昂贵,普洱茶市实在是一个大坑套小坑的凶险之地。

今天,国家高级评茶师、淘宝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鲁文锋先生,就来为我们谈谈普洱茶界两大神级天坑——老茶与古树茶。

鲁文锋老师自1998年进入普洱茶领域,成为“普洱教父”白水清嫡传弟子,历年藏有清末极品宋聘、1952年甲级红印、88青饼等珍品古董茶,并将多年研究老茶经验,整理发布在微信公众号:普洱藏家。

▲“普洱藏家”茶馆总店

以下为鲁文锋老师的讲座整理。

一、普洱老茶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给许多茶友留下的最为直观的印象,而拍卖会上屡创记录的天价老茶等热门话题,都一再将这种印象强化。

▲蓝标宋聘拍卖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质,在被大陆市场认知并接受后直接体现在老茶的价格上——过百万一饼的号级茶、数十万一饼的印级茶等等。也因此吸引了很多不肖业者来挖坑下套,借以牟利。

打开淘宝,搜索普洱老茶的相关信息,你会看到大量令人哭笑不得的场面——9.9元包邮的七子饼茶、印级茶甚至号级茶,价格可议,量大优惠……成为普洱茶界最大的闹剧。

有没有简便方法可以快速辨识老茶的方法呢?绝对没有。

普洱老茶谱系复杂,对老茶的辨识需要熟知不同时代老茶的包装特征、仓储特性、风格特点。最重要的是,普洱茶作为食品,对其辨识必然涉及到实物开汤。而又有多少人能够亲眼见到、品鉴这些老茶呢?

▲“普洱藏家”珍藏清末极品宋聘号

老茶辨识的学习门槛如此之高,普通茶友进坑受骗自然也就在所难免。对于普洱老茶而言,价格符合行情不一定是真货,但价格不符合行情则一定是仿品。

老茶的辨识,第一步一定是从包装与外形特征开始。老茶因其历史原因,不同时代的包装(茶桶、茶品包装纸、内飞、内票)在包装纸质、印刷版式、油墨、包装手法等方面均有所区隔,而紧压茶的压制模具形制(外形、直径、厚度等)也有不同。

▲“普洱藏家”珍藏1952年红印

这些都是茶品辨识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外观特征符合的茶品未必为真,但特征只要有一点不符合其应有之貌便可立即证伪。因此对于老茶的辨识可以使用“突然死亡法”,即只要在辨识过程中发现任一处明显漏洞,辨识便可即刻终止。

在此也提醒茶友们记住辨识老茶的规则,要么自身具备相应能力,要么有可靠渠道。渠道清楚,茶的情况就清楚。

在这里还可以介绍一个关于普洱老茶的基本原则,任何用牛皮、羊皮、牛皮纸或动物膀胱包装的所谓老茶,都是可以立毙当场的仿品。

二、普洱古树茶

关于普洱茶的另一个神级天坑,非古树茶莫属。

自上世纪90年代一些古树茶品出现,市场对于普洱茶的审美,从过去追求外形细嫩、口味鲜爽的绿茶式审美,向追求内质丰富、滋味浓酽的古树茶审美转变。在2003年,云南茶区古树茶原料价格追平台地茶并进而超越。

▲“老班章古树茶王树

古树茶一般定义为树龄过百年的茶树所产茶品。相较于其它茶类,普洱茶的一大优势就是古树茶园的生态环境较好。古树茶的优异品质是在生态环境与树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古树茶的稀缺性与相对不可再生性,使其具备了被资本运作的基本条件。古树茶行情在经历了2007年的大崩盘后逐年复苏,到2012~2013年间已经追平大崩盘前的最高价格并进而超越。利润空间足够之后,也就自然而然的滋生了与古树茶相关的深坑。

1.相对“厚道”的坑

相对“厚道”的,是用比较便宜的古树茶冒充价高茶区的茶品,比如用广别、勐宋等地的毛茶冒充老班章等等。这种方式会尽量选择风格与高价茶区茶品相近的原料,因此不消说消费者,许多从业者也未必具备相应的辨识能力。这种方法相对而言作案成本最高,辨识难度也最高。

2.次一级的坑

次一级的,是用小树茶甚至台地茶原料冒充古树茶贩卖。由于小树茶和台地茶的条索,相对古树茶而言更为细嫩,深受很多茶友喜爱。

有经验的茶友,从茶品的价格、规格与标识产地就能发现相当多猫腻。淘宝上常见的几十块、十几块甚至九块九包邮的老班章、冰岛、千年古树等等均是此列。茶友如果上了这些牌子的恶当,除了憎恨商家的无下限,还应反思自身的贪婪与无知。

3.突破底线的坑

还有更为突破底线的,是以小树茶冒充古树茶,同时以真品价格销售。这种货色具有最大的图利空间,同时茶友因为其高价会在品饮时因其高价自我催眠产生莫名的信任。

总结:

普洱茶坑多且深,多数深坑都是由老茶和古树茶这两个概念发轫而来。由于这两个概念在普洱茶领域涵盖的范围太广,以及很多茶友并不具备相应的知识积累与辨识能力,掉坑交学费几乎是在所难免。

只能希望茶友能够尽快的在入坑经历后吃一堑长一智,不要累次掉入同一个深坑。实际上无论是老茶还是古树茶,谨记“戒贪”二字,已然可以避开市面上超过九成的深坑。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品鉴之开汤品气味

普洱茶品鉴:开汤品气味

1.品异开汤品尝,异杂味盈口,肯定有问题。一般异杂味有烟味(工艺中炒或者烘干时柴火的生烟袭扰)、糊味(工艺中弄糊了)、炒青味(晒青毛茶是炒干的而非晒干)、烘青味(晒青毛茶是烘干的而非晒干)、红茶味(新摘鲜叶没来及晒干,捂了造成叶梗发红)、水闷味(工艺中被雨水淋湿)、霉味(储藏不好产生发霉现象)。

2.品熟不成熟→成熟清香(晒青毛茶未进入发酵的新茶)→花香(氧化程度浅)→果香(氧化比较充分)→蜜香(经过一定的发酵时间了)→松脂香(茶树保护好,采摘次数较少的叶片经过一定时间发酵)→陈香(长时间发酵产生的芳香醇的香气)→樟香(这个香气可不是一定会有的,此特殊香气有如淡淡樟木气息,肯定自然发酵时间长才能产生,当然不排除有人会为了利益弄虚作假)→药香(芳香醇长时间发酵产生的特殊香气,也不是所有的老茶都会有的,老茶之所以更多能体现出则是首先得感谢那些老茶控们选料之初就倾注了心血,根据经验首先判定将来会出现樟香或药香并精心保存,判定失误则只会出现陈香而非樟香、药香了)

3.品层次香量由单一→变化单一(只有一种单薄的香气)→丰富(有多种香气)→有层次(同泡茶汤由热至冷产生多种不同的香气)→变化(不同泡茶汤产生不同的香气)

4.香感下沉→高扬下沉(香气含蓄不张扬)→内敛(香气丰富而且协调持久)→高扬(香气尖锐且持久)

注意这几种冲泡法,很容易毁掉普洱茶

  一款茶好不好,除了茶叶本身的原因外,还要讲究冲泡的方式与技巧。要知道同一款茶由不同人冲泡,甚至可能会让人觉得是两款不同的茶。

  普洱茶与其他茶类的冲泡都差不多,过一分则苦涩,少一分则单薄。这就让很多热爱普洱的茶友感到困扰,为什么好像每次冲泡出来的感觉都不太一样?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在众多的冲泡方法中,哪几种方法最容易毁掉心爱的普洱。

  一、悬壶高冲

  日常冲泡普洱时,有不少茶友习惯于用高冲的手法冲泡,任由湍急的水流冲进盖碗,还有人干脆用起了沿着杯壁转圈的螺旋式注水法。虽然在乌龙茶等茶类的冲泡中,这些手法能够令香气更为高扬,但并不适合普洱茶的冲泡。

  选用云南大叶种为原料的普洱茶,过于湍急的水流容易导致茶多酚与咖啡碱等内容物质过度析出,泡出来的茶汤可能会苦涩。普洱茶的口感一向追求香韵沉稳,茶汤醇厚连绵,所以在冲泡中追求注水“轻、柔、平、缓”,而“悬壶高冲”则很有可能导致茶汤香气浮泛,汤感轻薄。

  二、猛击茶叶

  在一些高香茶类的冲泡总,常常在注水时以水流猛击茶叶,这样有助于香气的散发。但普洱茶不适合这种冲泡手法,因为云南大叶种原料丰富的内含物质,经不起这种猛烈的手法,会导致茶汤过于苦涩。同时猛烈的撞击会导致茶汤失去醇厚的口感。

  三、水温飘忽

  水温,是冲泡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大部分的茶友日常泡茶中,因设备的原因,水温往往难以控制,尤其普洱茶冲泡使用高温水,不像绿茶与红茶的冲泡,可以根据手的感觉来调节水温。水温过高,可能会导致部分新生普变得过于苦涩,而水温过低则会导致茶的香气低迷。

  四、时间模糊

  在日常的泡茶过程中,注水、浸泡、出汤的时间完全依靠经验和感觉来决定。当然如果只是自己喝的话,这种泡茶方式是个人选择,也无可厚非。

  五、暴力起茶

  起茶这个问题,只在紧压茶中会出现,而普洱茶又大多数都是紧压茶类,砖、饼、沱样样都需要用茶针等装备来起茶。

  如果在起茶过程中,将茶叶起的过碎、过整、过厚,或者将叶片破坏的过多,都将导致冲泡中出现问题,这自然会影响茶汤的品质。所以茶友们除了需要练习起茶技巧,将茶叶起成大小适中,厚薄合理、条索完整的薄片外,也需要掌握根据干茶的整碎,微调冲泡时间的能力。

  六、采用统一泡法

  熟悉一些普洱茶的泡法之后,有时又会走入教条主义的困境,用同一套手法中的时间、水温来应对所有普洱茶,这事实上也是一种误区。

  譬如茶叶的整碎情况不同,就需要适当调节冲泡的时间;而如果茶叶的年份不同,水温有可能需要有所转变,譬如泡三年以内的新生普洱就需要将水温降一降,使用90-95度的水。而如果冲泡器具由盖碗变成紫砂壶,或者器皿的容量有所改变,这时候时间也需要调整。

  总而言之普洱茶的冲泡,既需要科学的方法与精准的量化,也需要对一款茶或一类茶不断摸索,不断熟悉,随着经验的积累,自己泡出的普洱茶汤,也终将令人“惊艳”。

醇厚易武茶,赏美丽翠湖--易武庆丰号普洱茶

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区的螺峰山下,云南大学正门对面。虽然面积不算太大,但却很有特色。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 自明朝起的历任云南行政官员都曾在这里修亭建楼。由于垂柳和碧水构成其主要特色的缘故,本世纪初正式定名为翠湖。它以“翠堤春晓”而闻名四方。人们称之为“镶嵌在昆明城里的一颗绿宝石”。 园内,纵贯南北的阮堤(1834年云贵总督阮元拨款所筑),直通东西的唐堤(1919年由时任孙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国联军总司令的唐继尧拨款所筑),将翠湖分成五片景区;湖心岛景区以湖心亭和观鱼楼等清代建筑为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1985年起,每年冬季都有大量海鸥从西伯利亚飞到昆明过冬,其中就有一部分在翠湖栖息。这也充说明了昆明的四季如春。易武庆丰号传人喜好摄影,故此会结合云南特有的景区来展示产品信息,了解云南好风景的同时了解庆丰号。

易武庆丰号创建于清光绪初年(1875年),年经营茶叶100-200担。清代中期,易武山普洱茶事业已逐渐崛起,更早时期已经建有一条运送贡茶古道,后来并铺成石块马道,连接了易武镇和倚邦茶区。由于两地相隔仅数十里,然两地区的茶叶,一为最适合制成普洱贡茶的小叶种茶,另一则是最好的越陈越香大叶种普洱茶品。一般茶商多跨着两茶区同时设有茶厂。创于光绪初年的“宋云号”和“元昌号”两个茶庄,均在两大茶山设了制茶厂,其中“宋云号”设于易武的茶厂名为“庆丰号”,专门采用有别于倚邦小叶茶种的易武山大叶种普洱茶叶,制造精选茶品,茶叶主要销往贵州、四川、越南莱州等国内及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