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熟茶>告诉你易武普洱熟茶的魅力

告诉你易武普洱熟茶的魅力

2020-01-06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随着云南茶山春茶的发芽,相关人等早已蠢蠢欲动,预测茶叶价格的、猜想产区走势的文章大量见诸各大小媒体。做为深耕易武产区十二年的岁月知味,自然也特别关心易武产区的走势。

可以肯定的说,易武必然是2018年的大热明星产区,其中薄荷塘,同庆河,弯弓,茶王树等更是明星中的明星,因此招徕各路茶企及茶人的高度关注,然而作为一个规模化运作的品牌企业,这些都是岁月知味多年来的工作日常,今天我来说一说另一个可能很快就会成为热点的话题——易武熟茶。易武熟茶因为发酵难度高,发出来后容易造成口感滋味平淡的问题,因此在2015年以前很少有企业生产易武熟茶,偶有个别小规模生产的商家,为了口感的需要,在易武的原料里拼上部分其他产区的原料,严格意义上讲,这并不是标准的易武熟茶,直到现在还有企业生产的易武熟茶,一样是拼配了其他产区茶的原料。

易武普洱茶先天的优越性从来都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是否适合做熟茶在好长的时间里都是一个业界争论的话题,如何攻克易武熟茶这个难关是许多茶人的梦想,岁月知味也不例外!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发现“易武茶不适合做熟茶”的断论是一个大大的误区,说到底是对易武茶的理解不够而导致发酵技术的问题没有解决好。2015年,岁月知味生产了第一款易武熟茶——【易德】,用百分之百的易武纯料。我们深知,要追求易武产区的风格,只能走纯粹的制茶路线。易武熟茶总体来说甜度高,香气平和、优雅,茶汤的厚度和稠度会随着陈化时间而不断加强,转化方向与易武生茶几乎一致——易武茶,越陈越醇厚。

通过【易德】的品饮,你会发现优质的易武熟茶,会有一种特有的檀木香气。从2015年到2017年沿续的三年里,【易德】熟茶已然成为了易武熟茶的代名词,想了解易武熟茶,喜欢易武熟茶以及对易武熟茶充满期待的茶人们,都应该喝喝岁月知味生产的【易德】熟茶。

所以,易武熟茶的未来已经很清晰了,易武熟茶的热度,也可想而知了。

当然,岁月知味对易武熟茶的探索,还有另一款一面市便名声大噪的产品——【沧浪之歌】。该茶用了60%的易武古树熟茶为核心原料,在加强产品的骨架感上,拼配了昔归和勐海的原料,同时用岁月知味独有的拼配技术加强了产品的生津回甜等特质。特别是利用了发酵程度和不同产区的精细拼配,使该产品口感丰富协调,香甘润活,充满灵动之气,宛若澜沧江流动的江水,波光粼粼,连绵起伏。因此,命名为【沧浪之歌】,还特别请当代书法大家,第六届中国书协副主席,四川书协主席何应辉先生,用瓦当的形式,题写了“沧浪之歌”。

沧浪之歌,既是对易武高端熟茶和对云南高端熟茶的成功探索,也是对一款优秀产品在口感上的高度诠释,更是一个有责任感、讲诚信企业的态度:“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如果,你热爱易武,想更多地了解易武熟茶,就去【易德】和【沧浪之歌】中寻味吧!

有用+10
分享

普洱熟茶的置茶量多少合适?

  茶友们在饮用普洱茶时,有的喜欢浓茶,有的喜欢淡茶。那一般情况下普洱熟茶的置茶量多少合适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普洱熟茶的置茶量多少合适吧。

  普洱熟茶的置茶量,因茶叶的不同,置茶量也有差异。这得要试泡几次才会抓到该放多少茶叶。一般的七子饼、茶砖,置茶量约为壶容量的四分之一即可。沱茶,少一点。散茶,很极端的,要自己试试看。如果一两人喝,置茶量可以更少。

普洱熟茶的置茶量

  置茶量的基本原则:置茶量足够,风味呈现较为容易,但是一些瑕疵容易泡出,这时就需要很专心的泡;置茶量少些,泡茶时不需放太多的精神,甚至温度、浸泡时间不要相差太大都可以勉强接受;置茶量不足,风味呈现不易,但是朋友聊天时,最好将置茶量降低一倍左右,聊天聊得忘了倒茶时间也没关系。

  普洱熟茶的置茶量多少合适?其实关于普洱熟茶的置茶量主要还是根据自己的口感来定,人少就少放点儿普洱茶,人多就多投一点普洱茶。希望对你了解普洱熟茶的置茶量有所帮助!

普洱茶:你知道普洱熟茶的三个品饮期吗

新的一年开始了,冬天已接近尾声,虽然春日临近,但冬末的天气也还是依旧寒冷,在这样的时节,沏上一壶清甜醇滑的普洱熟茶,三两知己,围炉而坐,观形、察色、闻香、赏味,从中获得美感,快意自在!

普洱茶:你知道普洱熟茶的三个品饮期吗

就普洱熟茶而言,不同的熟茶存放的时间往往不一样,是否好喝就要看茶叶本身的发酵程度,本身用料的等级以及存放地点所决定的转化速度。

除了自身原因,还要看个人喜欢哪个阶段的味道,有人喜欢新茶的锋利,有人喜欢陈茶的温润,没有绝对的答案。我们只能多喝,问问自己的嘴巴和心,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普洱味道。

一般而言,正常发酵的熟茶存上两三年比较容易出口感,如果轻度发酵,存储时间需要三年或以上口感才出得来,发酵过重则反之。再来说用料等级,等级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后期的转化,适中为最佳。

关于存放地点所决定的转化速度,潮湿、闷热的地区,茶叶的转化速度自然就会快一些,但容易出霉味、渥堆味;反之干燥的地区,茶叶转化相对较慢,但口感更佳。因此,对于普洱茶,比较强调干仓存储、汤感纯净无杂味,收藏价值更高。

第一个品饮期:刚压制好两三个月以后,这个时候的熟茶味道不是最佳,堆味重,性燥热,高温蒸压之后的水味还在,但也有熟茶独特的醇香甘甜。这个时候喝它,主要是为了试茶,也是尝鲜,决定一款茶适不适合后期存储就在这次品饮中。

第二个品饮期:三年之后,昆明干仓转化慢,两三年的熟茶堆味才会褪的差不多,内质趋于稳定沉淀,香甜醇滑逐渐显现。此时的熟茶,可细品其味,感受时光带给它的缓慢变化,清甜甘香,醇滑细腻,缺陷慢慢隐去,茶性由燥热朝着温润转变,偏寒体质适宜常饮。

第三个品饮期:十年之后是熟茶最适合品饮的时期,茶进入稳定而缓慢的转化期,茶性温和,滋味醇厚,甘甜可口,香气纯粹,甜滑细腻,饱满丰润,养生功效强,药用价值高,老少皆宜。

对于茶来说,适不适合喝,存多少年好喝,都有两个前提条件:原料工艺好,存储环境得当,不满足这两个条件,存多久都不会好喝。

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温湿度的不同,转化速度不一致,会有一定出入,但对于茶友来说,还是建议保持纯干仓自然转化,这是最保险也是最好的存储方式。

爱茶的人,茶的每个转化阶段都应该去尝试,感受其中的变化,自己存的茶,最好每隔一两年就品饮一次,观察茶的转化方向以及是否存储得当,并及时做出调整。

你一定要知道的普洱熟茶四个阶段

年份与好坏,一般来讲,是标志一款普洱熟茶是否物有所值的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如果在这两个指标上判断失误,那就有可能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品鉴普洱茶,可以依靠下列五种器官和部位:眼睛、鼻子、嘴巴、躯干以及大脑。

眼睛:用来观察干茶、汤色和叶底。但是,我们要说的是: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看的,尤其是普洱茶。汤色这项指标即使在相当成熟的乌龙茶评审中也只是作为参考分而不作为正式评审打分。

鼻子:用来闻取茶的香气,很重要。

嘴巴:用来品尝茶的滋味,很重要。

躯干:用来感受茶气。

大脑:用来综合分析前面四种器官部位采集、传递来的信息,作出判断。

对于熟茶品鉴来讲,鼻子、嘴巴是最重要的器官,因为“香甜醇厚滑”这五项指标主要是依靠鼻子和嘴巴来获取的,所谓的愉悦感也主要是通过鼻子和嘴巴来得到的。通过躯干感受到的茶气,则对品鉴中生代茶和老茶十分重要,但对于熟茶来讲茶气不算最重要指标。干茶、汤色和叶底可以作为判断年代和好坏的辅助手 段,但不是主要手段。严格来讲,高明的品鉴家应该可以蒙着眼睛来判断一款茶的年份和好坏。

我们知道了人体五种器官和部位在鉴别普洱熟茶中的分工之后,就可以开始来鉴茶了。

普洱茶是存在在多维空间(原料、 工艺、时间、温度、湿度、微生物种群……)中的物体,而我们试图以一条最简洁的直线来描绘它,那得到的只能是大致接近的结果。

这是一条以时间为刻度的直线,起点就是现在,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于世的熟茶依时间先后排列在这条直线上。我们的任务就是为手上拿着的茶找到在直线上的位置。

我们可以把排列在这条直线上的茶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生产压制成型后3-5年这个阶段的茶因为在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应该引起特别的关注。应该说,这个阶段的熟茶对一个茶厂来讲确实也面临着资金和技术的双重压力,不像生茶那么相对“简单” 。

“香甜醇厚滑”五项指标中,“醇”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只是因为好念好记才放在了后面。大多数人接触普洱茶从熟茶开始,接受普洱者大多因为其“醇”,所以一款熟茶是不是“醇” (也即 纯净,杂味少甚至没有)非常关键。云烟的“醇”靠的是烟页原料的存放,普洱茶的“醇”也靠渥堆起堆后的存放散堆。

“甜”应该跟原料有关。

“香”“厚” “滑”似乎是一体的。所谓“厚”往往被理解为像一种喝了薄薄的粥(或者藕粉)的粘稠感觉,我觉得也可以认为是茶所浸出的内含物质较丰富的原因。“厚”一般是“滑”的 基础,同样也是造成“香”的原因。从实际情况来看,渥堆完成后散堆 1-2年再压制成型的茶似 乎也能达到3-5年的口感效果。这个阶段的熟茶中,市场占有量 最大的应该是勐海系熟茶,即渥堆车间安排在勐海县境内、利用勐海县特有的气候条件及适宜的微生物菌群再加上当年勐海茶厂 的工艺和生产经验所完成的熟茶初加工。勐海系熟茶以重发酵见长,即发酵度达到七成以上,并经相当时间(一般半年以上)散 堆后形成所特有的“焦糖香”“蔗糖香”“枣香”的依次排列,愉悦感很强,引人入胜。只是这样的好茶并不多见。这个阶段的下关销法沱的特点是口感带酸,原料的区域特征明显。昆明茶厂从06年开始恢复7581砖的生产,口感比较中庸、平稳,优缺点 都不明显。

第二阶段:生产压制成型后8~10年大概从第五年开始,勐海系熟茶的“焦糖香”逐渐消退,替之以微弱的“熟米香”,也有人称为“糯香”。下关销法沱的酸口也逐渐减弱,如果是南方存储的话酸口会减得更快些。到 8—10 年的时候,“熟米香”占主导地位,熟茶的厚滑度与年份感会比较明显(茶不好,厚滑度出不来也能体现出来)。当初做茶时快速高 温烘干的痕迹基本消退,喝上去不再觉得口腔发干了。

第三阶段:生产压制成型后15~20年存期在10年以上的熟茶,我们一般把它区分为南方仓储(广东、 港台)和云南仓储两种情况了。云南仓储出来的茶,一直到94年生产的茶都还没有一点参香、药香,而“熟米香”愈发加重,口感醇厚,比较迷人!同期南方仓储的熟茶,不管是勐海系、下关系还是昆明系,在这个阶段一般都出现了参香和微弱的药香,但是五项指标及其均好性(协调一致性)还有距离,放出好效果来、有愉悦感的茶 不多,容易被人垢病,我称之为“尴尬的第三阶段熟茶” 。

第四阶段:生产压制成型后20年以上,以73厚砖为代表,放仓退仓到位,五项指标及其均好性皆好,药香显,化感十足,愉悦感很强。这个阶段的茶少而价高、可遇而不可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