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越乡龙井>越乡龙井藏头诗

越乡龙井藏头诗

2020-03-24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越过山崖访仙景
乡土润泽茂茶林
龙眼玉泉洗新叶
井下涟漪井上茗

有用+10
分享

山东济宁成了嵊州越乡龙井的销售重镇

    9月14日上午的济宁豪德商贸城,成了山东、嵊州两地茶叶人的一次聚会。在越乡龙井济宁推介会的开幕式上,除了远赴济宁的嵊州茶商和当地茶商外,记者还看到了一大批从济南、滕州等地赶来的茶商代表,他们告诉记者,“济宁是越乡龙井的销售重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里就是越乡龙井的第二个家乡。”

  越乡龙井是济宁人第一选择

  “嵊县(州)茶叶耐泡、味浓,我们济宁人就喜欢这味。”14日上午,济宁市民张大伯专程从市区赶到豪德商贸城购买正宗的越乡龙井,他告诉记者,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第一次喝到味浓、耐泡的嵊县(州)茶叶后,越乡龙井已经陪伴了他20余年。

  “像这位张先生这样的市民,在济宁比比皆是。”在济宁经营了15年茶叶生意的崇仁人陈君连说,他们在上个世纪90年代带着越乡龙井来到济宁后,就发现济宁人对越乡龙井是情有独钟,“越乡龙井的独特品质,非常符合济宁人对茶叶的需求。”

  据介绍,从上世纪90年初开始,就不断有嵊州人带着越乡龙井来到千里之外的济宁,销售龙井茶。经过20多年的市场开拓,济宁已经成为越乡龙井的最大消费市场和集散中心。目前,我市已经在济宁市开设越乡龙井专卖店18家,占山东省境内越乡龙井专卖店的三分之一,越乡龙井在济宁的年销售量500多吨。

  有业内人士指出,约有超过6成的越乡龙井通过济宁这个集散中心,销往全国各地,“从这个角度来看,将济宁视为越乡龙井的第二故乡一点都不为过。”这位业内人士继续表示,“从消费者和茶商的角度来看,济宁人比嵊州人还认可越乡龙井。”

  越乡龙井  知名度越来越高

  在济宁销售越乡龙井已有15年时间的仙岩人李纯告诉记者,和其他地区的人送礼习惯不同的是,在烟和酒之外,“济宁人会在过年过节买几斤茶叶送给亲朋好友。”所以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便是越乡龙井销售的又一个旺季,“而他们选择的茶叶,第一选择便是嵊州茶叶。”

  据介绍,早年嵊州茶商都是打着“嵊州茶叶”的旗号进军到济宁茶叶市场的,“我们通过免费试喝等办法,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得到了众多济宁消费者的认可。”陈君连说,这归功于嵊州人的诚信经营和越乡龙井极佳的品质。

  2010年前后,我市在全国推广越乡龙井,“我们认为越乡龙井作为嵊州的区域品牌,肯定会让嵊州茶叶产业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不少在济宁的嵊州茶商看到了越乡龙井的未来,纷纷选择加入到越乡龙井专卖店的阵营中。

  但是在这之后的第一年,有不少茶商发现,自己的客户慢慢走到了周边一些新冒出来的“嵊州茶庄”里。经过了解,李纯发现,在不少嵊州经营户将店名统一变更成越乡龙井专卖店后,一些做茶叶生意的外地人便悄悄地将店名换成了“嵊县(州)茶叶”的店名,以吸引消费者,“都是别人冒充我们的,这导致不少不认识越乡龙井的消费者选择了假冒的嵊州茶叶。”

  但是两三年过去了,这样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我们告诉每一位进店的客户,越乡龙井就是嵊州茶叶,越乡龙井是嵊州市政府统一打造的品牌。”通过市政府、市林业局的大力宣传,以及所有在济宁的嵊州茶商的努力,现在越乡龙井的知名度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已经超过了更名前的销售业绩。”

  “越乡龙井就是嵊州龙井。”业内人士说,一旦消费者认识到了这句话,越乡龙井这个区域品牌,就极具竞争力了,“因为嵊州茶叶四个字就是越乡龙井最好的注释。”

越剧文化传情义越乡龙井鲁地香

越剧文化传情义越乡龙井鲁地香 

越剧文化传情义越乡龙井鲁地香 

越剧文化传情义越乡龙井鲁地香 

  9月14日,浙江嵊州市人民政府在山东省济宁市举行越乡龙井推介会,献演了越乡龙井茶文化节目。据了解,嵊州市现有茶园18万亩,外拓茶叶基地30万亩,年产茶叶2万多吨,去年该市茶叶收入16亿元,占农民收入的50%以上,该市主产的越乡龙井为浙江十大名茶之首。山东省是中国黄河经济圈内的茶叶消费大省,以济宁、济南、枣庄等地经营嵊州越乡龙井的专卖店达1000多家,年经销越乡龙井的总量突破1000吨,嵊州已成为山东茶叶消费者主要的后方基地。

越乡龙井,“起舞”茶叶市场

  越乡龙井,“起舞”茶叶市场 

  虽然今年名茶生产早已尘埃落定,但丰收的喜悦仍挂在嘴边。无论是名茶企业,还是各地茶农,均从今年名茶生产中赚得盆满钵溢。

  记者从林业部门了解到,今年全市名茶总产量达2700多吨,总产值超过3个亿,产量和产值分别比去年增加了20%和30%以上。

  纵观今年名茶生产,由于气候较为适宜,开采时间较早,从2月下旬起名茶在各地陆续上市,采摘时间比常年提前了3-4天左右。与此同时,高中档名茶生产期延长,再加上专业化市场的兴起,机械化炒制的普及,各地茶农炒制名茶水平逐年提高,今年全市名茶总体炒制质量得到提升。由于这些因素,今年全市名茶生产呈现价高货俏、市场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

  生产环节--推广普及良种 典型示范带动  

  今年名茶生产增产增收,离不开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名茶生产的大力扶持,离不开林业技术部门的努力,特别良种的普及推广,以及形式多样的基地管理技术培训。

  我市四面环山,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常年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十分适宜茶树生长。我市茶叶生产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汉代就有种茶、采茶、饮茶的习俗,当代茶圣吴觉农在三界镇创办了浙江省茶叶改良场、茶叶专修班,“泉岗辉白”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这些都为嵊州名茶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茶叶产业作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为进一步提高茶叶品质,历届政府花大力气抓良种推广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林技部门根据无性系良种名茶“迎霜”的生长特性和品质特点,在崇仁镇应桂岩村进行了大胆试种,在取得初步成效后,又先后引进了龙井43、龙井长叶、平阳特早以及乌牛早等多种良种茶苗,在应桂岩建成了省级现代茶叶示范园区。通过蹲点指导、政策扶持,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茶农发展无性系良种名茶的生产积极性。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累计推广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8.2万亩。通过茶树良种化,使良种与名茶生产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名茶生产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市政府转变用传统农业方式抓茶叶产业的方式,采用工业理念来抓茶叶产业化经营。改变过去对茶农和基地实行补贴的做法,重点对茶叶加工企业进行扶持,再由企业来带动农户发展茶叶生产,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通过抓典型示范,涌现了一大批亩产值超万元的高效典型。如崇仁镇连片5000亩无性系良种名茶基地,仅春茶一季亩均产值达7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