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铁观音>开壶的步骤铁观音属于绿茶么-审美,普洱茶的基本素养

开壶的步骤铁观音属于绿茶么-审美,普洱茶的基本素养

2020-04-23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开壶的步骤 铁观音属于绿茶么-审美,普洱茶的基本素养



审美,普洱茶的基本素养在我印象中,他在课程期间的整个学习状态一直很饱满,带来的疑问多,观点也多,但往往仿佛陷入一种疑惑之中,有时如临大敌,有时惊叹不已。他的思想仿佛在纠结中,不断受到冲撞。这些撞击打开了缺口,我们看到了彼此的另一面。



文/阿邦

蔡元培先生说:“审美观念是随着修养而进步的,修养愈深,审美程度愈高”。于是,《文人空间》归谷有文曰“当一个民族对审美集体缺失之时,世人已无善恶之别;当一个人对审美毫无认知之时,世人已入丑蔽之境。学会审美,是最高的素养。”





顺着这个逻辑推研,当爱茶之人对普洱茶的审美集体缺失之时,我们对普洱茶的认知会陷入茶已无好孬之别的泥沼;或者用“茶无绝品,适口为珍”作为在茶品鉴相互交流结束时的无奈总结。因此,审美普洱茶,不是爱茶之人的最高素养,应为基本素养了。



只要对周围事物还有觉知、还有看法,就一定会形成自己的审美观。所以,我从前以为,审美一定是主观的。在云南专修普洱茶时,第一课老师便分享“认知”和“观点”的概念和意义,并提出“真正有效的认知,是接触,是冲突,是博弈”。——然而,这似乎并没有提醒到我“审美一定是主观”之认定的真伪。

直到我将目光再次拉回到“审美”二字本身时,才发现大可不必舍近求远。审美,是看待事物的眼光,前提是先“审”,而后得“美”。“审”这个字,已经确然表明对“美”的界定并非纯属偶然或个例,“美”是经由“审”的严密论证而得来的结果。于是,重新回到审美普洱茶这件事上铁观音属于绿茶么,势必是费时且费心的,但在普洱茶甚嚣尘上的今时,先“审”后“美”亦刻不容缓。这也是我此次专程赴云南研修普洱茶的第一要因。

那么,该如何去审美普洱茶呢?我想依循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浅从两个层面分享观点。

首先,审美普洱茶应以何视角?

回答这个问题,先以“什么是好的普洱茶”之答案为切入点。对于普洱茶“好”的标准,不同派系有不同的答案,我们先跳开诸多矛盾争论点,回到最普世的、最易被接受的、最被公认的“普洱茶的核心价值”来探验,那就是“普洱茶的时间价值”。普洱茶被公认为“可以喝的古董”,各个派系都不会否认普洱茶的这个价值属性;那“什么样的普洱茶才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呢”?对于后者问题的回答,大多数人是模棱两可,甚至不置可否。随着对普洱茶抽丝剥茧的追问,答案的确越来越难以回答,因为越来越走向更本质、更微观的方向。

回到普洱茶的“时间价值”,即是普洱茶的“陈化价值”,而“陈化”即是普洱茶在“熟化”过程中微生物参与作用的结果。从宏大的时间视角,切换到细微的微生物视角,看似鸿沟难越,但却并不见得有鸿沟存在——只是我们没有机会厘清其中的关系罢了。微生物要有效作用于普洱茶,需要能量,而这些重要的能量来源,则来自于普洱茶的活性物质。

所以,问题的本质回到普洱茶的“活性物质”上。普洱茶的携带能量的活性物质是什么?

——水解单宁。水解单宁的活性直观体现在它的结构并不稳定,易裂解并形成没食子酸和葡萄糖,而葡萄糖是微生物分解茶叶中各种大分子、并使普洱茶产生陈化效应的最主要能量来源。

因此,从微观机制再返推普洱茶审美应抱持的视角,那就是普洱茶所保留的活性物质越多,越利于后期陈化,其时间的价值越高。

第二,审美普洱茶有哪些维度?

如果您认可这样的客观推研逻辑并赞同普洱茶的审美视角应以“越陈越香、活性物质”为基石,那么我们接着聊普洱茶审美的维度才有意洞庭碧螺春价格义。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时间价值”决定于“活性物质”多寡,那么我们如何从人的身体层面体验重要的“活性物质”呢?前文已轻描了活性物质主要是“水解单宁”,其在人的舌面上的温湿环境中,会分解出葡萄糖,因此在“味觉”上会有“回甘”的表现;另外“水解单宁”分解出的没食子酸是一种有机酸,其会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因此在“触觉”上协同儿茶素等对比效应会有“生津”的反应;随着“水解单宁”分解出的葡萄糖依借茶水到达人体小肠,被吸收后的葡萄糖氧化并释放能量,因此在“体感”上会有“发热”的感觉。

回甘、生津、体感,成为普洱茶审美最重要的三个维度。为什么是人对普洱茶的“味觉”、“触觉”和“体感”三个维度,而不是“视觉”上的“色”和“嗅觉”的上“香”?原因主要是由普洱茶“时间核心价值”的推演而来;再有,佛家智慧讲由“眼耳鼻舌身意”而来的“色声香味触法”的难度进阶而言,是人的认知逐渐由“表象”走向“本质”的“道”而决定的。因此,我们跳过普洱茶带给人“色”和“香”,直取其本质的“味”和“触”,更容易得到普洱茶审美的“法”。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普洱茶的“色”和“香”不重要,只是在我们探验的普洱茶的核心审美框架下,回甘、生津和体感,对于判断普洱茶的优劣而言,显得更为妥帖而客观。

前文提到“茶无绝品,适口为珍”,这句话我以前也经常用,但越用越觉得尴尬而无力。若在某类茶的某个共同审美框架内探讨,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不明就里就脱口而出,便显出缺少深研茶的思考和功力了。

在学会审美之前,我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关注着“审丑”。“高一层的审美,恰是审丑”,若在十年前看到严歌苓说的这句话我一定会把它作为圭臬。有意思的是,作为这个时代最卓越的文化评论家,英国学者史蒂芬·贝利在《审丑:万物美学》一书中论:“美与丑本是共生的,两面并非对立,美的根源可能是存在于思维概念中,而不是某种具体表象。由此可见,很多平时我们接受的东西也许白茶下火吗是丑的,而我们平时回避的反而是美的。换一种思维、换一种眼光以及角度,世界也可以完全不同。”

在茶的世界里,以人的视角,有“审美”便有“审丑”相生。用茶的语境来讲,茶的“审美”便是“品鉴”,茶的“审丑”便是“审评”;“品鉴”主要让人“体验到茶的优点和美好”,“审评”则是让人挑挑茶的“缺点和不足”。然而我们都清楚,无论是茶的“品鉴”或“审评”,对于茶而言,同等重要,这便也构成“茶”的完整面相。这也与史蒂芬·贝利的观点不谋而合。

人言普洱茶水很深,理智的人站在岸上看水里的人浮沉起落;子蓝莓花茶非他焉知他之乐,在普洱茶浪潮中乐此不疲的人,自得趣味;而无论是水里的人,还是岸上的人,在茶的眼里,终究亦是过客。具备审美普洱茶的能力,可以让我们试着以同理心站在普洱茶自我的角度,试探自我水性,避免遇水沉溺。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