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之前炒作透支个别品种仍价高

普洱之前炒作透支个别品种仍价高

2019-03-14 访问量: 47 茶礼仪网

普洱之前炒作透支个别品种仍价高
市民品茶买茶 李秀政摄

  广东省茶叶流通行业协会副会长、云南勐海兴海茶厂副厂长何健伟谈普洱茶市场变化

  □本报记者  李秀政

  普洱茶市场,2000年珍藏版老班章,当时只售5000元/件,而后涨到近100万元/件;2000年大益7542也由当时2000元/件左右涨到20万元/件。不过,也有一些普洱茶的价格自从2007年崩盘后至今未恢复元气。

  近年来,普洱行业产生了无数富豪,同时也是不少由富豪变为“负翁”,其市场从之前的不断创新高,经过过山车后,市场相对而言趋于理性。

  5月8日,区贸促会举办的春季茶博会,普洱茶成为本次茶博会上最耀眼的参展产品之一。不过,记者了解到,消费者并没有远离普洱茶,而是对其更加情有独钟:更加注重其性价比,更多挖掘其实际价值。

  之前市场炒作透支较大

  广东省茶叶流通行业协会副会长、云南勐海兴海茶厂副厂长何健伟告诉记者,炒作有弊有利,但透支大。所谓利,就是带给喜欢普洱茶的人群带来激情,让你着迷,并带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一种惊喜和激情,这种无形资产给行业动力。当年行情炒作近乎疯狂,行业中不少人对几个温州女商人印象深刻当时她们带着巨额资金到普洱茶产区,随后加紧囤积物品,因而市场上造成了无货现象。当人人需要时就不断将售价拉高,拉高之后又拉高,因而造就了一批人发了大财。同时,普洱茶的功效逐渐被大家接受后,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喝普洱茶有病情减轻的效果等,又吸引了大量人员跟风、跟进,一个传一个,无形的宣传发挥了作用。他举例说,之前20元一饼还卖不出,后来100元一饼抢着有人买,7到8年的茶好喝,得到全社会的认同,表明普洱茶是受欢迎的。

  他告诉记者,所谓弊,普洱茶超疯狂了,如班章炒一度炒到1200/公斤,后因“猪圈事件”(指的是一些商家在猪圈旁边制作普洱茶,也有的认为是在猪圈旁用马尿侵泡制作)被曝光后,迅速跌落到30元--40元/500克,这是行业第一次受到严重打击,再加上同行中出现诋毁普洱茶的现象,以假乱真到处扩散,市场冲高之后随即回落之后再回落。

  个别品种仍然畅销价高

  何健伟告诉记者,20多天前,云南临沧市万库镇丙岛村茶叶产区拍卖拍出10万元/公斤,这是近年来不多见的。记者问到,几年前在广州芳村茶叶市场博览会上曾拍出50克13万元,100克拍出16万元,后者的拍卖会及成交价,记者在场至今印象深刻。他说,这是在茶叶流通贸易市场上,而他说的则是茶叶产区。

  2007年,普洱茶崩盘,行业从高点变为低点。然而,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这一轮普洱茶行情主要是高端普洱茶价格大涨。对此,何健伟表示认同。

  记者了解到,值得注意的是,真正搅动普洱茶升温的源头,并不是在产地云南,而是在广州芳村,这个全球最大的茶业专业批发市场和集散地。

  专业市场人士此前告诉记者,芳村茶叶市场不少商家轮番炒作茶业编号,如7542、7581、8613……%这些普洱茶的唛号,也好像茶叶的股票代码一样,随着股市、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性下降,大量资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重新涌入普洱茶市场,随之而来不断上演着一夜暴富的神话,也伴随着一些人一夜间倾家荡产。众多业内人士担忧,持续近一年的普洱茶行情是否会重蹈2007年的覆辙。何健伟认为,行业内炒作茶叶代码的事,是公开的秘密。

  何健伟上世纪80年代进入芳村市场,对于芳村市场的交易情况比较熟悉。他告诉记者,之前的疯狂炒作,今后难了,现在的消费者比较理性。以前斑盆茶500元/公斤,这算900元一饼,有的人炒到6000~8000元/公斤,这种人为炒作很难有了,目前“三公消费”限制,高档茶销售量提升很难。但是个别品种畅销还是有的。“从这些年的市场情况看,高端茶叶还是具有投资价值,舍不舍得投资、,有没有留住情况和结果则不一样。5月9日销售额5万多元,其中一个客户买了2万多元的茶叶。紧接着配合广州市相关部门做好8月22日的广州茶博会的筹备等工作。”他最后对记者说。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的这些谣言是不是真的?

普洱茶的这些谣言是不是真的?

图为:南茗佳人摄

普洱茶本身就是一个谜。曾经一文不值、无人问津;后来炒作翻天,神秘莫测,到如今越来越理性化。其中辛酸,岂能一言以蔽之。各种关于普洱茶的传言此起彼伏,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普洱茶界的十大谣言吧!

1、生茶性寒

这是关于普洱茶流传最广的误解之一。性寒是一个中医概念,无法用仪器量化,我们先来看看史籍记载上是怎么说的:

“其上产茶,性温味香,名普洱茶。”--《本草纲目拾遗》

“普洱茶,出普洱山,性温味香,易于他产”--《元江府志》

“普洱茶,产云南普洱山,性温味厚”--《梵天庐丛录》

而且《梵天庐丛录》上还拿普洱茶和龙井相比,犹如杜甫之比陶渊明,换句话说,相对于龙井小清新的风格,普洱茶是厚重博大一路的。不仅如此,普洱茶还是驱寒的。

“团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滇南见闻录》

“消食散寒解毒”--《普洱茶记》

“帮助消化,驱散寒冷,有解毒作用”--《思茅厅采访》

这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不过我们还需要略加解释,清代普洱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类似现在的生茶,另一种是茶膏,我们现在所谓的渥堆熟茶是建国后的发明。如果不专门说明是茶膏,那么指的就是生茶。换句话说,如果真的普洱生茶性寒、不能喝,那雍正爷和乾隆爷的御医们早就被收拾了。还有一部分记载“普洱茶性刻”。这是说的茶性猛烈,也不能说是性寒,否则何来驱寒的效果。

2、影响睡眠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清楚,茶中的什么物质会影响睡眠。其实和咖啡一样,茶中令人兴奋、影响睡眠的物质是咖啡因(咖啡碱)。实际上,茶中咖啡碱的含量比咖啡中还要略高一些。那你可能要问,为什么喝茶没有喝咖啡那么容易亢奋呢,那是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对咖啡碱的兴奋功能本身有抵消的作用。

大叶种普洱茶是所有茶类中茶多酚含量最高的,最高的可达40-50%,同时普洱当中的古树茶的咖啡碱含量又远低于普通茶类,有的甚至低于1%。这就说明古树普洱茶是最不会影响睡眠的茶类。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还是有影响,这有三种可能,一、心理作用,二、不是古树,三、对咖啡因超敏感的特殊体质。对一般人来说,其实是大可放心的。

3、醉茶反应

刚才已经说过,茶的不良反应主要和咖啡碱有关,包括所谓的醉茶反应。但是普洱茶,尤其是古树普洱相对来说不容易产生醉茶反应,除非量很大,种类很多。但真正的醉茶反应和农残反应是不同的。这是需要茶友们注意的地方。

4、苦涩和茶气

有很多卖茶的会说自己的茶,口感浓烈,苦涩味重,茶气很足。这是把普洱茶推向了一种极为庸俗化的道路。苦涩味并非评价一款茶好坏的标准,既有苦涩重的好茶,也有清淡的好茶。而且苦涩也并非鉴别台地茶和古树茶的标准。不过对于五百年以上的高龄古树来说,苦涩相对较淡且容易化开。

实际上茶气与苦涩无关,主要是体感而非口感反应,一般人会有后背发热,微汗,手心、指尖发汗、脚心出汗等等现象,这和喝热水有显著不同。而随着对人体和茶了解的深入,会有更细腻的经络感知,这里面蕴含着丰富的茶山信息和人体健康知识。卢仝的“七碗茶诗”就是对茶气比较形象的描述。茶气是茗寿堂考量一款古树茶极为重要的指标。如果你喝过多年古树,还没有明显的茶气感知,那应该检视一下茶的来源和身体敏感度了。

5、生茶刮肠

普洱茶确实有去油腻消食的作用,但这并不等同于喝茶就一定会刮肠伤胃。我们说普洱茶的茶多酚含量是最高的,而茶多酚已经被证实对胃粘膜有修复作用。而茶性的收敛作用也对腹泻有一定的效果。这里面的前提依然是纯料的古树,台地茶有很多不可控因素,不在讨论范围内。实际上,古树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如果有积食,确实有消食通滞的作用。但是经常喝古树的人会知道,茶气足的古树喝了不易饿,往往喝着喝着过了饭点而不知。这大概就是气满不思食的道理吧。

6、樟香木香

这个主要是早年台湾茶人对号极茶(建国之前的茶庄茶)的推崇提出的观点,以樟香和木香作为老茶之极致。如果确实是老茶,把这种味道作为一种怀古之情来品味也未尝不可,但是这绝不可以作为对茶的评价标准。

实际上樟香木香是普洱茶内含物质大量丧失之后,品尝到的木质纤维的味道。普洱茶行业内部的人都知道,通过控制采摘等级(老嫩)和工艺,完全可以做出荷香、枣香、樟香等等味道,和普洱茶的品质无关。

7、钙质流失

这种观点是由于茶多酚和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实际上,普洱茶非但不会造成钙流失,反而可以防止骨质疏松。澳大利亚研究者最新研究显示,饮茶可以减少骨质丢失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杂志》上。

台湾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平均喝两杯茶,持续至少六年,将有助于强化骨骼。有关研究显示,茶叶中的茶多酚作用与雌激素有一定的相似性,可能可以对抗骨量的丢失。云南农业大学邵碗芳教授对老鼠灌胃普洱茶研究发现,在三个月观察期间,血液中钙水平没有变化。

8、马帮故事

在普洱茶早期推广中,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说当时贡茶的马帮驮着茶经过日晒雨淋,本来以为要完蛋了。后来一看口感还不错,这就是普洱熟茶的来源,甚至还举行了马帮进京等活动。

这是当时推广过程中编造的故事,实际上日晒雨淋的茶品质受到很大影响,基本无法饮用,而且马帮也主要是边销茶的载体。我们知道现在的熟茶是建国后发明的,和马帮没有任何关系。从长远看,这个推广故事并不成功,因为把普洱茶给看低了,实在对不起乾隆爷“唯有普洱号刚坚”的评价,把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贵族给打入社会底层了。

藏茶和普洱茶的区别

False

普洱茶茶气的诠释

  茶气对普洱品茗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普洱茶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古往今来饮茶品茗者千千万万,有几人真正体会到茶气的美妙境地?一是真懂得品茶气的不多,二是有茶气的好茶来之不易。

  茶气对大多数品茗者来说还是非常含糊的,有人说“这道茶气较强”,大致上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去理解:一是指茶香很强;二是指茶汤很浓;三是指茶叶所含的成分很足,茶汤的口感很烈;四是指茶叶中成分很重,茶汤苦,涩味很强;五是指少数品茗者由于体内茶气的气感,而正确指出了茶气很强。

  茶气进入人体内部,而运行于经络中,如果达到了一定强度,促使毛孔打开发出微汗,并且渐渐凝聚在骨骼中,成为一股清流,浸养着全身的肌股。所以感到肌股在收敛,肌肤渐爽化。如果此时再增加茶气,清敛爽化逐渐浮现,交汇成一股清流温暖而鼓荡,潜在体内窜激,最后浸沐在一股飘然且舒服的意境里,飘然欲仙。

  一般品茗者,茶气敛进其经络后,只感觉到全身体内激荡一股热气,前胸后背发热,接着毛孔发出微汗。但也有人误以为是喝了太热的茶汤之后产生茶气。喝了太热的茶汤,如喝了烈酒一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促使体温升高而发汗。真正茶气到了体内,是促进经络中真气运行的加强,使体温升高而发汗的。当然茶汤太热和茶气同时在身体内部,促成体内发热发汗者,应该是最常见的。茶气所激发出的是微汗,是细微轻薄的汗。而茶汤所逼出来的是浓热汗,甚至是汗流夹背。

  品茗普洱茶,以温喝最为适宜,如太热喝,热气盖过了茶气,结果只是血液循环加速而发汗,如果茶汤凉后才喝,不易引起热感,无法达到飘然欲仙进境。故普洱茶品茗,以慢喝最为适宜。如太急促或匆忙的喝,紧张的心绪,无法使茶气在体内发挥功效。正如气功功法中讲“以意行气”匆忙之行为,必然心神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以意行气。即使茶气在经络中起了作用。但意识涣散也无法体会,更可能引起“气化不良”,无法将茶气纳入筋络之中运行。

  如要品出普洱茶茶气,以镇源千家寨纯野生古茶最为适宜,好普洱茶之所以能将茶气冲泡出来,其茶经过千年雨露的纯香,才能冲泡出较强烈茶气来。这才是今天真正懂茶人追捧收藏老茶的真谛。

  茶品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茶叶内所含物质成分决定了茶的品质,茶的真正品质是与生俱来的。大叶种普洱茶有机锗元素特多,对滋补真气,通经活络功效特别好,这也是品茗者特别喜爱千年古茶的缘由。

  有经验的普洱茶品茗者,对茶气是特别敏感的,当茶汤入口中,就能分辨出茶气的强弱,气强者对口腔会形成一种【劲道】的感受。喝了茶气强的茶汤,很快就会打嗝,接着又一股热气在胸腹中鼓荡,腾升,毛孔也因此松弛开放,微汗或汗气徐徐得以舒发。在继续品饮,正如茶仙玉川子所描述的,一直喝到七碗茶时,茶气生清风,使人飘然欲仙。

  品茗普洱茶气的具体层次程序:——口中劲道——打嗝气——气滕然——发轻汗——肌股轻——通仙灵——清风生——蓬莱处

  普洱茶品茗属于比较深度而内涵的高层次艺术鉴赏,而且可以从这种高意境活动中透过特定的精神层面,臻致道的境地。

  目前喝普洱的人是越来越多,对普洱的认知,评价,批评各不尽然。有的喝普洱茶是出于一种乡愿或则时髦的心态;有的认为谈茶艺是把普洱茶弄得很玄虚;有的认为讲茶道讲历史文化是忽悠;更多的人是出很少的钱追求“好茶”——这样只能追求到货真价实的茶,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茶。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有四个:

  一是那些批评普洱茶的人,可能没有喝到真美的普洱茶;

  二是并不懂得品普洱茶;

  三是以品尝其他茶种的方法来品尝普洱茶,那就难怪对普洱茶没有正确的概念了。普洱茶品茗比较内涵而艰深,必须拥有较多的知识,透过一连串品饮普洱茶的经验达到融会贯通;

  四是缺乏对普洱茶的感悟和理解,这种感悟和理解不仅停留在感性上,而是对其有着深刻的理性认识,也就是对自身,对人生,对社会和茶文化的精神有着充分的认识感悟。

  何谓“品茗”——品为喝,为尝,为感;茗为悟。品茗的目的是鉴定一款普洱的真谛。

  何谓“茶道”——艺为表;道为内。艺用眼;道用心。艺为感;道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