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行情看涨普洱茶重新“得宠”

行情看涨普洱茶重新“得宠”

2019-03-14 访问量: 40 茶礼仪网

日前,第二届普洱茶“藏之有道”交流论坛在广州成功举行。

本届“藏之有道”交流论坛的主题是普洱茶收藏与品牌化趋势,本届论坛是在普洱茶市场行情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举行的,随着收藏热的再度兴起,人们密切关注普洱茶收藏的走向。

会上,普洱茶资深研究人士翁传仪受论坛主办方委托作了《2013年普洱茶趋势分析》的报告。

报告指出,目前的收藏现状主要体现在:普洱茶市场快速变大,收藏者稳定增加,北方地区成新兴市场;普洱茶价格普遍上涨;市场开始出现细分,高端普洱茶价格涨幅明显。

茶商于翔透露:“一年比一年高,比如说(毛茶价格)去年是3600(每公斤)左右,今年就是3600(每公斤)变成4600(每公斤)左右。”

据了解,普洱茶市场越来越认“品牌”。在广东芳村茶叶城入口,大益、合和昌等知名品牌的形象广告非常醒目。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具有品牌知名度和良好口碑的品牌成了市场追捧的对象。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高端品牌高层坦言,今年以来招商非常顺利,洽谈加盟的商家多出了近五成。

茶商邢先生表示,茶叶市场有一种商业规律,每几年市场会偏爱炒一种茶,当年普洱茶给炒坏之后,收藏客转向了黑茶,如今又转了回来。

“涨价的主要是高端普洱茶”,一位从业十余年的资深人士说道:“经历过当年市场残酷洗礼的茶人都很清醒,今年的情况与2007年的疯狂相比完全不同,市场理性得多。”

目前,高端普洱茶消费群体近年来逐步扩大,从茶商和资深茶客之间的流通扩散到收入较高的年轻人群体里。此外,中低端普洱茶消费市场相对稳定,台地茶毛茶涨幅维持在15%左右。

普洱茶业内人士分析,与2007年出现的市场盲目炒作不同,目前的高端普洱收藏市场瞄准稀缺性茶品,古树茶投资增值空间很大。

另一方面,业界人士普遍希望,普洱茶市场能够真正进入品饮为主的大众理性消费阶段。

有用+10
分享

亚洲国家的普洱茶文化

  早在唐代,饮茶风尚就开始传入吐蕃、回纥、西域、北疆,与中亚、东北亚草原、大漠的乳酪文化相结合,普洱茶也随之远销西藏,并走出国门销往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家。阮福《普洱茶记》记载:“西藩之用普洱茶,已自唐时。”唐宋时期,“茶马互市”兴起,逐步形成了连接滇、川、藏等地区并延伸至南亚、西亚的古商道。

  商人们用骡马将云南的茶、盐及内地的丝绸品等运到康藏沿线,又将藏区的麝香、羊皮、羊毛及来自的印度的珠宝、首饰运回。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以东南亚各国为中界地,经太平洋通往欧亚大陆腹地的“茶马商道”发展日趋繁荣,茶叶成为18世纪至19世界后期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清雍正七年(1729年),普洱茶作为贡茶而受到清廷赞赏,极大地促进了普洱茶国内外贸易的发展。从道光年间到光绪初年(1821-1875年),普洱茶的产销盛极一时,国内外每年有上千年名藏族商队到普洱买茶,东南亚、南亚国家如印度、缅甸(斯里兰卡)、锡兰、暹罗(泰国)、柬埔寨、安南(云南)等商人也前来普洱做茶叶生意,每年有5万多匹骡马商队穿梭于滇藏高原那连天群山和万道沟壑之间,茶马古道承载着普洱茶走向了世界。

  印度、尼泊尔是普洱茶较早输入的国家之一。从滇南普洱经滇西北至西藏、印度,相距数千里,一路由中甸出发后经乡城、桑堆、理塘、雅江到达康定沾川茂线至拉萨,经西藏江孜、拉萨等地由东亚入尼泊尔;另一路则由拉萨、日喀则等地到达印度。至今在滇西北茶马古道上,许多建筑、经书、典籍、器皿、雕刻及绘画等艺术品中,既有中原文化的艺术特征,又融入了印度、尼泊尔风格及西亚文化,呈现了异样的多元民族文化图景。缅甸、泰国等国家同样也是普洱茶较大的输入地。茶马古道南路,马帮将普洱茶从车里、佛海、打洛运至缅甸;东南路则经勐先、黎明至江城到越南莱州,再直至欧洲;西南路经由澜沧、孟连到缅甸。

  普洱茶在日本被称为“不可思议的茶叶”,拥有较广泛的消费群体。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不遗余力的推销自己的东西,而推销别人的东西恐怕只有一样,那就是普洱茶。一向对食品较为苛刻的日本人对普洱茶赞赏有加。日本《中国医报社》社长坂本敬西郎对云南普洱茶的保健作用作了精辟的描述:“云南普洱茶的绝妙之处在于经过1000多年历史,至今还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只要时常饮用就会感觉到有利尿、助消化、醒酒、减肥、健身、增强食欲的功效,不胜枚举。为了全世界更多更广的人们的健康,而应该普及饮用。”

“88青”之父亲陈国义:普洱浅尝

“88青”之父亲陈国义:普洱浅尝

“88青”之父亲陈国义:普洱浅尝

在国内,绿茶位名茶系列之榜首,但在香港,每年销售最多的是来自云贵高原的普洱茶。

 

普洱接触空气方可变醇

 

笔者鉴赏名茶已有十多年,觉得好茶各有特色,韵味各异,浓淡亦各有其趣。

 

令笔者感到最奇特的是云南普洱原茶(生茶),这地区所产制的茶叶不仅越陈茶味越好,而且经年久放不坏。

 

笔者以前以为所有茶叶必须密封储存方可,后来发觉存放普洱则刚好相反,因为普洱是需要长期接触空气以便其不断进行后发酵的氧化过程方可变醇。

 

故此最好把普洱存放在一些能透气的陶罐内或是在罐面放上一块疏气的布,好让其透气。

 

普洱茶大概可分成四类型:散茶、沱茶、饼茶和紧压砖茶。此外,普洱尚有生茶与熟茶之分。

 

其实生普洱与熟普洱同为后发酵茶,但是熟茶是经高温蒸制,或是放在极潮湿之仓库内让茶叶吸入大量水分并长时间保持湿度(约一年)促进其产生“曲菌”,此过程被称为曲菌后发酵(霉变现象),茶行称为“湿仓普洱”。

 

“湿仓普洱”的优点是强制去其原茶之刚烈及野性并带来似是醇和的感觉,此茶较适合一些年长者或胃寒、胃弱的人士。因为此种湿仓或高温蒸制法是使茶叶即时进行急剧的氧化过程。

 

由于普洱受到大量水分的入侵直达茶骨内,故其活性物质遭到严重的破坏,而这时普洱内之优良物质被迫强行与水分混成一体,转化成另一种乌红色的浸出物,行内称为红水普洱或美其名曰“醇滑普洱”。这种人工加速发酵法非为一般真正饮家所要求,而且也不是越陈越好。

 

至于生普洱,则是以滇青毛茶经初期晒青而制成散茶或饼茶,然后存放在干仓内让其进行“无菌后发酵”。此类天然后发酵制法才是越陈越可爱的旧普洱。

 

 

“红印”七泡仍有余香

 

多年前,一位老茶庄的黄伯曾介绍笔者购入一些称“红印”的旧普洱。

 

此茶可爱之处是经泡汤后水浅红而明亮透底,七泡有余香,至十泡味不涣散,入口爽而不涩,有梅子韵味而不至酸,十分钟过后口腔内四周生津不断,回味而不腻,液似清泉,喉底甘厚,经数小杯后,一两小时内仍是回味无穷。这些优质陈年旧普洱现今推算已有四十多年历史,以往被称为“圆茶”或“红印”。这些原始普洱的优点是未经人为地用水去侵袭其活性物质,长期保存干性无曲菌的后发酵现象。

 

生饼原茶唯一的缺点是需时存放,若要得到真正醇滑的口感非放上五十年不可。笔者曾亲自体验到,存放了十年的生饼普洱,只能去其刚野性的一面;二十年左右的普洱,其涩味大部分已退;三十年以上才踏入醇和状态,但茶汤尚未有滑口的感觉;四十年以上正好是醇滑交替,可口至极;五十年以上的普洱方可转化为成醇滑而厚润;而进入八十年的罕有珍品,茶汤状态仍清澈透杯底,泛素淡桃花色,茶味柔和。

 

摘自《茶酒共和国》

 

普洱茶新生代专家品鉴录:易武正山野生茶特级品

干茶情况:干净,干燥,因机器压制而成较为紧实。
普洱茶新生代专家品鉴录:易武正山野生茶特级品

洗茶水情况:10秒出汤;茶汤橘黄明亮。

叶底情况:鲜活饱满,有花杂不够匀称,有少许绿芽叶出现,杀青不够讲究的因素。

第一泡品鉴情况:20秒出汤;茶汤橘黄明亮,因茶压制较为紧实茶没泡开,茶味未出,但较为甘爽,有些许干草香味。

第二泡品鉴情况:20秒出汤;茶汤橘黄明亮,茶质较薄,水茶分离,因存放环境较干燥而出现明显的干草香味。

第三泡品鉴情况:20秒出汤;茶汤橙红明亮;茶味逐渐泛出;回甘较快,纯正无杂味;干草味越发明显,口腔感较窄不够宽广;汤水顺滑但不够细柔;对口腔前端刺激尚可但后端喉韵不够;汤水活泼生动,生津尚可。

第四泡品鉴情况:20秒出汤;茶汤橙红透明;干草香味更加明显;有回甘;甘醇无杂味;厚度不够,口感较窄不够宽广;对口腔前端刺激尚可但后端喉韵不够;入口顺滑不够细柔。

综合描述:不够饱满厚实,不够宽广;野放大树茶的特点不够明显,只有前端刺激的浅层次回甘,有干草的香味,杯底留香。

余秋雨:叶底色泽自然,有回甘,入口稍有涩感,继续努力。

沈培平:汤色黄微红,回甘好,无杂味,茶水交融,入口有涩感,属于较好茶品,但疑掺有部分台地茶。

盛军:汤色透亮,回甘好,无杂味,汤水活泼生动,生津留韵,无特殊体感。

陈杰:此茶还需时间转化,后熟作用还是太慢,但叶底极好,相信未来会更好,目前还是“丑小鸭”,离“白天鹅”还有一段距离。

白水清:汤色微红带绿,叶底均匀,回甘持久,香气纯净,汤水鲜活,此茶属干仓存放,转化较慢,继续存储更好。转载自《普洱》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