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揭开普洱茶界常见的十七大谎言

揭开普洱茶界常见的十七大谎言

2019-03-15 访问量: 40 茶礼仪网

    普洱茶界常见的十七大谎言:云南普洱茶有大叶种和小叶种之分、云南没有小叶种的茶叶、大叶种茶叶优于小叶种、云南普洱茶分乔木和灌木两种、乔木茶比灌木茶品质更好。

茶市观察:揭开普洱茶界常见的十七大谎言

    谎言一:云南普洱茶有大叶种和小叶种之分

    一些商人为了掩盖自己茶叶的假冒伪劣问题,拿大叶种还是小叶种来做文章,甚至宣称,小叶种的也有普洱茶。按照普遍认同的普洱茶的定义,只有云南大叶种的晒青毛茶才能加工成为普洱茶,才具有对人体更多益处的茶叶品质。

    真相:小叶种做的茶饼不叫普洱茶。

    谎言二:云南没有小叶种的茶叶

    从产地或产区上来强调一种概念,认为云南没有小叶种的茶叶,这也是一种误导。云南大叶种的普洱茶的形成与云南省独特的气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高山茶园和古茶树都是大叶种为主,一些后来经人工改良或栽培的茶叶很大一部分是大叶种,但这并不等于说是云南省没有小叶种。像用来加工成为花茶红茶的一些茶叶原料中就有小叶品种。

    真相:叶种说到底只是个生物学的问题,喝茶,适合最好。

    谎言三:大叶种茶叶优于小叶种

    由于普洱茶的特殊制作工艺,再加上当地适宜的气候、土壤环境,大叶种的晒青毛茶有着它独特的优势,但这并不等于大叶种的普洱茶一定优于其他的中叶种、中小叶种的茶叶。只能说对比某一款茶或者某一个档次的茶叶时,每个人依据自己的理解和口感辨别出一个高低。普洱茶的炒作与传播中,一直在强调的一个概念就是,大叶种是普洱茶品质优良的源泉:大叶种的茶叶更耐充泡,大叶种富含更多微量元素,大叶种才越陈越香,太多普洱茶的优势寄托在了生物学的品种上,这大小问题实在有些不堪重负。

    真相:普洱茶终归是一种饮品,叶种大也好、小也好,归根到底,适合自己口感的普洱茶才是好茶。当然,如果一种茶的概念仅仅是靠原料或者生物学的归属来作为其定义的话,恐怕总也不可能太过严谨,自然也难加以控制,毕竟对茶这种非标准化的食品,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谎言四:云南普洱茶分乔木和灌木两种

    不能直接讲这种做法不对,因为这实在又是一个植物学的问题。调查了解过云南普洱茶的人都知道,在云南普洱茶区,茶叶仅有老树、大树和台地之分,并没有像北方所说的乔木和灌木的区别。一些前卫的观点甚至认为,普洱茶全是是乔木茶,而台地茶是为了便于管理而人为地不让茶树长的太高,所以才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灌木茶的样子。从茶树和根茎上来看,台地茶也应属于乔木茶。

    真相:乔木和灌木无非茶叶经销商为了区别自己的不同产品而演绎出来的观点,甚至是一厢情愿地把台地茶作为灌木茶,目的只有一个,抬高乔木茶的价格。对于普洱初入行者来讲,所谓经销商口里的"灌木茶"更适合一些,可以节省学费,但千万别买到假茶!

    谎言五:乔木茶比灌木茶品质更好

    这也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应该说,整个澜沧江流域的地理和气候环境都是差不多的,不管台地茶还是大树茶,乔木茶还是灌木茶,都具备了良好的生长及生态环境。但是,茶叶品质的最终形成还取决于很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工艺和做工的问题,品质上相近的茶叶,因工艺的不同可能产生很大的差别;再一个就是不同茶区茶叶的香气和内质也是不同的,对比时也只能选择同一区域内,同一时间段的茶来比较,绝对不能拿勐海的台地春茶与普洱的大树秋茶相比,那是毫无意义的。

    真相:对比也要有一个原则,只能选择同时期不同茶区的茶叶进行相似性和差别性的定量分析,或者将同一茶区不同时间的茶叶进行纵向的比较,笼统意义上的对比毫无意义。如果经销商出于某种目的将茶叶进行某种对比,则可能在其后系着自己的好处在上面。

    谎言六:台地茶就是不如大树茶,更不如老树茶

    又陷入了时间、地点的茶区的无底洞中。任何比较都要有一个先决条件在那里。不能笼统地讲一种茶不如另一种,这中间能够产生影响的因素实在太多。如果哪个茶店老板一直在没来由地褒奖某类茶而去贬低其他茶的话,你就得多长个心眼儿,没准他想忽悠你!

    真相:在不足以辨别台地茶还是大树茶、野生茶的前提下,选对的,别选贵的。

    谎言七:台地与老树的价格差别在品质上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同时期班章台地茶的价格可能高于其他一些茶区大树茶的价格。这里面一个是茶青本身的品质问题,另一个就是产量的问题。大树茶之所以价格高,主要是因为他的产量比较少。物以稀为贵,很多人争这有限的大树或老树的原料,价格不高才怪,真正从品质上来讲,则需要进行科学的检验与分析才能确定。

    真相:管他老树大树还是台地,喜欢就好。追求口感与健康之外的精神满足就买量稀少的老树茶、大树茶,只是这必须有个前提是,你得懂普洱;如果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那就台地吧,毕竟工薪阶层是要靠节衣缩食过日子的。

    谎言八:野生茶一定优于野放茶

    不知您注意到没有,所有的概念都是为区分出品质与价格的高低而设定的,这也就决定了茶商为了推销某一款茶而进行的"善意"误导。由于野生茶的数量实在有限,于是后来又发明了一种做法,把人工栽培的茶园进行野放。一般说来,野放茶比直接的栽培茶园具备更优品质的客观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有用+10
分享

在普洱茶制程中,高温环节对茶有哪些影响?

  普洱茶的变化过程中活性酶起着重要作用,酶的温度反应是35~40度活跃,超过60度开始死亡。

  普洱茶制程中有几个高温环节,处理不好会影响普洱茶的变化。


  一、杀青,杀青锅温可以达到200度以上,由于鲜叶水分的保护,杀青会杀死一部分活性酶,减缓茶叶的红变,形成普洱茶的独特风味,但如果杀青时间过长,杀出炒香则活性酶会死亡过多,不利茶叶的变化。


  二、揉捻后干燥。如果日晒温度只有30~40度不会影响茶叶变化,但如果是用烘房干燥,温度又超过60度的话就会导致活性酶的死亡,不利茶的后期变化了。


  三、压饼时的蒸汽高温。压饼时茶要用蒸汽蒸软,这时的蒸汽温度一定是高于60度的,但由于是水蒸汽,且时间只有几秒钟因此影响不大。


  四、压饼后的干燥,如果日晒就没有影响,如果用烘房烘干就要注意温度了。


  正确的,烘房温度应该在40度左右,且烘干天停半天轮流烘2一3天,在茶叶水分烘到百分之十左右就可以。如果烘房温度超过60度,而且把茶叶水分烘到百分之八以下,茶叶的后期变化就会受影响了。

普洱古树茶的“革质感”是什么样的?

普洱古树茶的“革质感”是什么样的?

“革质感”是啥意思,什么样的茶才会有革质感呢?

老师告诉小懂,革质感是判断一款茶是否优秀的一项重要标准,一般来说,树龄越大,管理越少,相对革质感越明显。通常采摘过度的古树革质感会弱化。

而且,不是所有古树茶都有革质感的,相对来说,只有古树春茶的革质感最为明显。一般谷花茶(8-10月采收的秋茶)的革质感很少出现,如果谷花还具有较高的革质感,那么这颗树极有可能是超过300年以上树龄的,而且没有采摘过度。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叫“革质感”呢?所谓“革质感”,其实就是叶底像皮革一样的质感。像皮革那样纹理清晰、质地柔韧,知道吧?亲们,快打开脑洞想象一下。

有两位茶友很给力,给小懂发来几张极富革质感的普洱茶照片。小懂当然也得很给力地分享出来啦,亲们,一起来看看吧!

普洱古树茶的“革质感”是什么样的?

茶叶只有过度采摘、修剪、施肥等人为干预,只求产量,才会没有革质感。一般稍微尚可的茶,基本上放置三年以上,都会呈现革质感。如果一款茶放置七八年了还没有革质感,那就算不上品质茶了,只能算是口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