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黑茶:下一个疯狂的普洱?

黑茶:下一个疯狂的普洱?

2019-03-15 访问量: 33 茶礼仪网

  货源紧俏致湖南黑茶2011年涨30%,业内担忧成为下一个普洱

黑茶:下一个疯狂的普洱?

李伟杰/漫画

  在日前刚刚闭幕的“2012东莞迎春茗茶展”上,湖南黑茶受到经销商和普通消费者的热捧。业内人士称,黑茶价格在2011年普遍上涨了30%左右,涨幅明显高于其他茶叶品种。

  湖南黑茶从2007年开始逐渐风靡东莞。对于此轮黑茶价格的暴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除了成本上涨因素外,最为主要的就是货源的紧俏,另外还有游资在其中作祟。这不免令人担忧,黑茶会否成为下一个普洱?

  黑茶价格去年普涨30%

  在刚刚闭幕的“2012东莞迎春茗茶展”上,湖南黑茶的展位面积紧随云南普洱茶之后,位居次席。主办方对本报记者表示,安化黑茶在此次展会上很受消费者和专业经销商的欢迎,成交量可观。

  湖南黑茶主要产于湖南安化县等地,主要品种有湖南安化黑茶等。

  东莞市茶行业协会秘书长卢树勋介绍,2011年,黑茶价格普遍上涨了三成左右,而那些陈年黑茶涨幅则可以达到100%。

  专营黑茶的蒋小姐对记者介绍,他们已经接到湖南安化那边厂家的通知,年后还会有一轮涨价,涨幅超过10%。

  对于黑茶价格暴涨,多位茶叶经销商归因于人力成本及原材料价格上升。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黑茶货源十分紧俏,物以稀为贵,也助推了价格的上涨。2012年,湖南黑茶还将有较大幅度的上涨。

  货源紧俏催生收藏热

  正是由于目前湖南黑茶市场明显的供不应求,近一两年来,一些游资开始囤积黑茶。卢树勋介绍称,留存时间越久,黑茶的保健功能越好,相应的价格也会提升,因此,吸引了大量游资涌入其中。

  东莞一直被誉为是中国的茶市风向标,业内人士介绍,东莞消费和收藏的黑茶数量,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其中不乏游资在炒作。在去年举行的东莞茶博会上,一根1953年生产的安化千两茶标价高达650万元,引发了业内轰动。

  据安化县农业局局长曾学军对媒体介绍,从2010年底开始,就有以东莞富商为主的一批人到益阳市的一些黑茶厂里进行“扫货”,主要以收购陈茶为主,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现在。为了囤积黑茶,一些东莞富商的花费已经超过亿元。

  下一个普洱?

  对于目前湖南黑茶的市场行情,有业内人士担忧湖南黑茶可能会重蹈普洱茶的覆辙。对此,卢树勋表示,随着黑茶近几年的热销,已经被一些游资盯上,“但是,有普洱茶的前车之鉴,现在人们都相对理性了,所以出现普洱茶那样疯狂涨价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卢树勋还介绍,对于黑茶的生产流通,安化当地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措施,指导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免造成太大的价格波动。

  业内人士分析称,在产业链方面,黑茶与普洱茶也是迥异的。湖南黑茶企业的自主品牌通常都由自己加工,黑茶原料也与当地政府一起控制,因此,上游环节就很容易管控。

  在下游的销售环节,黑茶企业通常也会自建销售网络,不会向经销商大量供货,黑茶企业可以通过自建的销售网络控制黑茶的价格涨幅。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分类总结

  因普洱茶具有很多种类,为了让大家更了解它,我们来总结一下普洱茶的分类形式:

  1.按存放方式分

  干仓普洱

  指存放于通风的仓库,使茶叶自然发酵,陈化放10~20年佳。

  湿仓普洱

  通常放置于较湿气之地方,如地下室地窖,加快其发酵速度。较有陈泥或霉味,陈化速度较干仓普洱快。放5~10年佳。

  2.普洱茶依树种分

  乔木:

  主要采乔木树叶作茶菁,叶片较大。

  灌木:

  主要采灌木树叶作茶菁,叶片较小,也就是一般看到的矮茶树种

  3.洱茶依制法分

  生茶:

  采摘后以自然方式发酵,茶性较刺激,宜放多年后茶性会转温和,好的老普洱通常是以此种制法.

  熟茶:

  1973年后则以科学加上人为发酵法使茶性温和,让茶水达到软水好喝。

  4.依外型分类介绍

  普洱茶依照它不同的外形,还可以细分成以下几种。

  (一)饼茶=扁平圆盘状,有点向派或披萨那样。

  (二)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

  普洱茶的中级,上级品大都以沱茶及饼茶居多。

  (三)砖茶=大小约是砖块的一半左右,同样也是长方形。为大部分的砖茶都是从西藏及蒙古等地制造运至各地的。

【阮殿蓉说茶】普洱茶的熟茶工艺

  与世界上的其它名茶相比,普洱茶也许是制作工艺最为繁琐复杂的一种。

 

  清朝初年,普洱茶的初制往往是由茶农完成的。通常,六大茶山的茶人们将春天最好的茶加工成芽茶、蕊茶上贡给皇家,然后将采摘下来的茶制成晒青毛茶,再经蒸压成形,制成形状不一的紧茶。这种茶含水量一般较多,在运往集散地前,为了防止茶叶在装筐时被挤碎,常常又要喷一些清水。


  这样经过10天左右的路途到达目的地以后,茶叶已完成了初步的发酵。在集散地的茶庄,经严格挑选,一部份散茶内销,其余的蒸压成茶饼,七饼一筒,外包笋叶,然后通过马帮千里迢迢运往藏区,这一程又要花几个月的时间,于是茶叶又经过了一个缓慢的发酵过程,并最终形成了云南特有的大叶种后发酵茶——普洱茶。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无法用精密的仪器探究出普洱茶在运输途中变得越来越可口的本质,只是凭味觉、凭口感、凭品茗之后的浑身舒泰,逐渐坚定了这独特的制作工艺,从这个层面来说,普洱茶的制作实在是“模糊学”的积大成,是中国文化中重感悟重实际在制茶上的具体体现。

 

  传统普洱茶与现代普洱茶的制作,从晒青毛茶那儿开始分野。与传统的普洱茶制作不一样,现代普洱茶有了一道革命性的工序:渥堆发酵。随着传统普洱茶越来越被茶人认可,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量逐年加大,然而又由于云南的大叶种茶茶性强,新茶不易入口,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探索用各种办法,希望能够使刚生产出来的普洱茶就有像存放多年的传统普洱茶那样有柔软滑口的“老陈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终于找到了这一把开启“老陈味”的钥匙。

  《云南省茶叶出口公司志》中有一段文字披露了这个秘密:“历史上,普洱茶的后期发酵(或称后熟作用、陈化作用)是在长期的储运过程中,逐步完成其多酚类化合物的酶性和非酶性氧化而形成的普洱茶特有的色、香、味风格,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1973年,昆明茶厂采取速成发酵的办法来达到上述品质形成的目的……”这一后发酵工艺的发明,对广大的普洱茶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1983年,云南省经贸厅将普洱茶人工后发酵工艺定为技术保密项目,并由省科委拨出专项经费进行科学试验,经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两年半时间的反复试验研究,得出了普洱茶采用人工接种,缩短发酵期是可行的这一结论。

 

  渥堆发酵的原理,是提供给毛茶适度的环境,并且控制温度的变化,在一定的时间之下,透过微生物分泌的酵素,使茶叶的发酵加速进行。它的实质是以微生物的活动为中心,通过生化动力——胞外酶,物化动力——微生物热,茶叶内含化学成分分解产生的热以及微生物自身代谢的协调作用,使茶的内含物质发生极为复杂的变化,在温度、湿度等诸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普洱茶特有的品质。据《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记载,在1983年到1985年的三年间,“省茶司”委托相关单位研究“渥堆发酵”,得到如下结论:

  “通过反复试验研究,认为普洱茶发酵是微生物和植物酶类综合发酵的过程,而发酵结束后,是一个缓慢的酯化后熟过程,逐渐形成普洱茶特有的陈香风格,其陈香随后期酯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存放时间越长的普洱茶,其陈香风格越浓厚,质量也越高。酯是有机化合物一类,低级的脂是香气的挥发性的液体,高级的酯是蜡状粘稠液体,是动植物油脂的主要组成部分。”

 

  “实验认为,普洱茶发酵是微生物及其酶系与茶体酶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微生物在普洱茶发酵中起主导作用,而茶体中酶的作用缓慢,占次要地位,这就为人工接种、缩短发酵期提供了依据”。

 

  普洱茶的发酵,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普洱茶的品质。因此,必须掌握好发酵温度、堆温,密切注意环境的变化,适时翻堆。

  发酵室内要求安装温、湿度计,茶堆四周要插温度计,由专人负责记录温湿度的变化。新发酵堆成堆后第二天必须进行翻堆,俗称“翻水”,再成发酵堆,以便水分分布均匀。

 

  如第一天加水不足,第二天翻堆时须补水,然后再拌匀成堆。一般来说,完成发酵需翻堆5—8次。当然,可根据毛茶的嫩度、发酵场堆温、湿度及发酵程度灵活掌握翻堆的次数。翻堆时要求茶叶无团块,而且得掌握好温度。温度低于40°C,难以达到理想的发酵效果,而高于65°C,则会出现烧心茶叶,造成叶底不展开,味淡,汤色暗。因此,掌握好温度、湿度是生产普洱茶的关键。经过几次翻堆后,当茶叶显现褐红色,茶汤滑口,无强烈苦涩味,汤色红浓具陈香时,即可开沟进行摊凉。

  渥堆发酵工艺的发明,丰富了普洱茶的品质,是我国普洱茶生产技术的重大改革与创新,也是中国茶人继17世纪发明红茶技术之后,对世界茶业的又一项重大贡献。现在人们常说的“生茶”、“熟茶”、“轻度发酵茶”、“中度发酵茶”及“重度发酵茶”,往往都是以有无渥堆发酵工艺及渥堆程度来确定的。

 

  通常我们把经过渥堆发酵转熟的普洱茶称为熟茶,如果能经过一段时间的贮放,其品质会变得稳定;而毛茶不经过渥堆发酵工序而完全靠自然陈化的茶称为“生茶”,其陈化转熟的过程相当缓慢,至少需要5-8年,完全成熟后的生茶,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韵致,且时间越长,其内香及活力亦发显露和稳健,由此形成普洱茶“做新茶卖旧茶”的传统。

普洱茶的传说再回首:七子拜寿版

  可见普洱是普洱茶的发源地之一。由于七兄弟平时都忙于自己的事业,只有每年父母生日才回到普洱(历史上传为美谈的“七子拜寿”)。他们深知父母爱茶。

  相传,在一个无法考证的年代,今普洱县凤阳乡宽洪村困卢山,有一卢姓人家,家境贫寒,种茶为生。家有七子一女,长子哀牢、次子布朗、三子基诺、四子阿瓦、五子爱尼(因父母想要一个女儿,故为五子取名爱尼,意为喜欢女儿的意思)、六子拉祜(第六个仍然是儿子,则取名拉祜,拉一个姑娘来的意思)、七子无量(老人觉得儿子太多了,想女儿的愿望恐怕无望了,故将七子取名无量)、第八个生了个女儿(哈哈,太高兴了,终于是个妮子,故取名哈尼)。

  儿女倒是一大窝,可是人口多了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俗话说“儿多父母苦”,夫妇俩含辛茹苦将孩子们拉扯成人。穷人命贱,虽没吃没穿,但儿子们个个身体壮实,小女哈尼也长得如花似玉。看着孩子们个个乖巧,夫妇俩十分高兴,但毕竟家境贫困,山林田地甚少,收入甚微,养家糊口都十分困难,眼看七子一女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怎么办呢?父母脸上的笑容不见了!

  一日,卢老汉将七子聚于家中茅堂,商议如何维持生计及儿女婚娶之策,共商议了七天都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长子哀牢说:“我们去捕鱼”,但河流被有钱人家所霸占;次子布朗说:“去狩猎”,但其父一心向善不愿杀生。三子四子说去帮工、放牧,但都不如老人所愿。因为爱茶如命的卢老汉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要七个儿子继承祖业。

  按老人的话说“茶可解毒、益寿”,为百草之首的灵药。种茶、制茶不但可以满足自己的品饮之好,更可有益百姓,造福苍生,是人生一大善事,因此仍然希望儿子们个个种茶制茶,以茶业为生。但家庭贫困,无力购买土地山林,无法实现老人的这一愿望。卢老汉气得口吐鲜血,卧床不起,身体日渐虚弱,共在病床上躺了七七四十九天,其间水米不进,昏迷不醒,气若游丝,但就是咽不下最后一口气。七个儿子四处寻医问药都无济于事。

  第四十九天,七子无量到离家很远的原始丛林中给父亲采药,无意中发现了一棵很大的茶树,心想父亲一生爱茶,何不采点回去在老人弥留之际了却他的一点心愿呢?于是无量采了些大茶树上的鲜叶,回家后煎出茶汁,掰开父亲的嘴灌了几滴。半个时辰后,卢老汉居然一声叹息,悠悠转醒……(困卢山山名由此而来,困卢山目前仍有上千亩野生栽培大茶树,据专家考证仍有栽培价值)。醒来后,七子无量将事情原委讲给父亲听了,卢老汉顿时精神陡增,遂叫七子又煎了两碗野茶喝下去。第二天居然容光焕发,下床干活了。受到七子无量采野茶的启发,卢老汉心想,我们现在家境贫困,又无力购置山林田地,深山老林有那么好的野茶何不叫儿子们分头去采摘回来,既能卖得好价钱,又解决了无钱购置山林土地之急呢!于是每天叫七个儿子都分头到深山采茶。

  从此,七兄弟每天背竹篓,带上绳索,翻山越岭到森林峡谷中采摘野生茶叶——他们顺着澜沧江流域越走越远。日久天长,兄弟七人各自有了自己的采茶线路和地域,并就地和当地姑娘结婚、安家、生子(历史上至今都有男到女家,俗语称“上门”的习俗),各据一方,并将野茶苗、茶种带回家种植,种茶为生。(可以考证的四千多年前布朗人的历史文献《奔闷》一书中的《得贵腊普》,记述了布朗人的迁徙史和普洱茶的开发过程)随着日月推移,七兄弟在各自的地域生息繁衍,子孙后代都种茶,并带动当地山民种茶,这便形成了长子哀牢山,次子布朗山,三子基诺山,四子阿佤山,五子爱尼山,六子拉祜山,七子无量山的产茶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