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放的越久越好吗?

普洱茶放的越久越好吗?

2019-03-18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自从普洱茶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之后,原本不怎么喜欢喝茶的人也开始尝试接触普洱茶,同时随着人们对普洱茶功效的认知,于是就成了很多人养生的佳品。因而,我们也就经常会听到有的人说普洱茶放的越久越好喝。那么,时间对普洱茶真的很重要吗?普洱茶放的越久越好吗?

  首先,关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说法

 

  普洱茶如果保存得当,是会越陈越香的。作为商品流通的茶叶,通常需要在外包装明显的位置标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但只要保存得当,茶叶品质反而会随着年份的增加变得更加可口。特别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要避免购买带有明显霉味的茶叶。

 

  其次,关于陈年普洱茶的优势

 

  新普洱茶味道浓烈,刺激性强,对于喝惯高山茶或者普洱老茶的人比较不习惯。老的普洱茶由于陈放较久,经过长时间的后氧化作用,茶性变得较温、刺激性弱,能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据说还能养生、助气、补气。存放的时间越久,氧化程度越高,茶汤滋味越醇和。

 

  最后,看懂普洱茶年份

 

  普洱茶的存放年份是一个重要因素,一块普洱茶砖叫价可以从100元到1000元,主要是因为茶叶存放时间不一样。对于消费者来说,重要的是多喝茶、多去比较,在学习茶叶品质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普洱茶。

  当然,普洱茶如果存放的不当也会导致其发霉或者变味,因此我们购买普洱茶时要判断其发霉与否,可以注意以下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观其外形

 

  普洱茶必须在干燥适宜的环境中存放,才能得到很好的转化,外型干爽与否可以判断保存是否妥当。若陈放空间受潮或过于潮湿,不通风,必定产生霉味。较直观的现象就是,有的茶表面会出现白色霉斑,严重的甚至长出茸毛,可能也会出现白沫,也有可能是绿毛,且分布不均,大小不一,会聚成一块一块的。

 

  第二个方面:闻其气味

 

  在开水倒入冲泡的时候,闻叶底最易辨别,陈味是自然柔和的,类似于木质老家具散发出的具有活力的深沉香气。而霉味是刺激的,令人皱眉反感的霉味、潮味。在这里,提醒大家,有的茶商会在发霉的茶里加入菊花,使之产生一种花香味。如果普洱茶中掺杂着菊花,很有可能就是已经发霉的茶,被改造过。

 

  第三个方面:品其茶汤

 

  一杯茶好不好,合不合口味,入口就可以完全知晓。普洱茶合理陈化后,性温和、不刺激,因此味道就和慢得乐,熟茶一样比较甘醇温润,茶香浓郁,变化立体丰富,入口顺畅,无杂味,也不会有苦水,下咽后喉咙感觉很舒服。霉变茶则刺激杂乱,难以下咽。

  另外,这里再说一个关于普洱茶的后期陈化过程中会形成“白霜”的问题,“白霜”俗称“单宁”,这是普洱茶发酵的结果。白霜在老茶客看来异常珍贵,也有人称为“白条”,遗留物比较明显的结晶体被人称为“龙珠茶”。味苦,具有消炎的作用,是茶物质逐渐氧化的结果。所以白霜并非外来的霉菌,是在正常的仓储情况下,茶叶表面产生的一层薄薄的白色物质,大小均匀,不集块,不聚巢,且正常的白霜闻上去没有刺鼻气味。白霜产生的过程中,茶叶本身的单宁酸也会慢慢的发酵氧化,以致茶中的苦涩味渐渐被有益的物质所取代,变得美味甘甜。

 

  然而,白霜和霉是有区别的。白霜是在正常的仓储情况下,表面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物质”,大小均匀,不集块,不聚巢。而霉变的话,可能也会出现白沫,也有可能是绿毛。如果是白沫的话,与白霜相比的话,霉的白沫分布不均,大小不一,会聚成一块一块的。并且,正常的白霜闻上去是没有刺鼻的气味的,但是霉就会有一股刺鼻的气味。

  整篇文章就介绍到这,虽说普洱茶越陈越香,但也要注意存储的条件,保存得当才能保留其品质。而普洱茶作为易消耗的茶饮存在,对于我们而言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喝哪种普洱茶,适合自己的体质,喝的对味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

有用+10
分享

固态发酵——普洱茶独特的发酵方式

  固态发酵——普洱茶独特的发酵方式

 

  普洱茶的固态发酵是“静悄悄的、渐进式的一场变革”,而非发酵底物的“一场革命”。

 

  发酵食品中,采用固态发酵方法的产品很多。如我们现在熟知的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等。但这些发酵食品基本都破坏了发酵底物,它们更多的注重固态发酵后的衍生物——即蒸馏酒液。因此,这种发酵方法对发酵底物改变很大,几乎是“摧毁”性的,可谓“一场革命”。

 

  但普洱茶却不同。虽然它也属于固态发酵,可它却一直与发酵底物“荣辱与共”。极少对发酵底物外形进行破坏。这就使普洱茶的固态发酵与其它很多发酵食品的固态发酵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酒类产品的固态发酵最终脱离了发酵底物的“原形”,对发酵底物的“结局”可以忽略不记。但普洱茶则始终与发酵底物相互依存,其所有的发酵过程都是在保留普洱茶原始架构下进行。因此,当我们细心观察一个陈年的普洱茶饼时,除了感觉到茶叶颜色的变化,几乎看不到茶叶条索,包括内涵物质的变化。换句话说,普洱茶的固态发酵是“静悄悄的、渐进式的一场变革”,而非发酵底物的“一场革命”。如果不是冲泡品尝,仅从外观体验,很难发现发酵对其产生的作用。

 

  因此,普洱茶是真正意义上的固态发酵,是历史上延续下来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独特发酵方法。

普洱茶中的泡沫是怎样产生的?

  普洱茶中的泡沫是怎样产生的?冲泡普洱茶时容易会见泡沫漂浮于表面,有许多人会将泡沫刮去,有许多人喜欢茶叶中的泡沫,那为什么冲泡普洱茶会形成泡沫呢?

 

  首先,冲泡普洱茶时出现泡沫的形成原因是:第一是茶中的茶皂素在起作用;第二,茶叶是多毫品种所制;第三,茶里的碎末儿、茶屑比较多。

 

  而茶叶成分中具有气泡性质的有茶皂素、蛋白质类、固体粉末、炭末等。其中茶皂素又名茶皂甙,有很强的起泡能力。茶里的泡沫并不是脏东西,因为灰尘是不会形成泡沫的,泡沫与茶叶的质量无关,茶皂甙在茶中的含量不是很高,所以不会影响茶的口感。

 

  茶皂素而引起的泡沫对人体无害,而且在古代,还将这茶沫视为一种精华,魏晋时代的杜育有诗云:“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形容正是如此。

 

  多毫品种制成的茶叶冲泡时很容易有泡沫。景谷大白毫冲泡时,就很容易出现泡沫。一些较细碎的茶叶如红碎茶,或者茶叶中含的碎末较多,冲泡时也会形成泡沫。当然,发酵茶,如果工艺不得当,也会出现泡沫过多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很少见。

 

大滇说茶1001夜之11普洱江湖那些帝国--大益上

今天说下勐海茶厂,说到勐海茶厂,自然要说7542和7572,我想请问群里的朋友,7542是哪一年开始生产的?答对了有奖,说错了的,给答对的发奖。


我很杯具的发现,我问1000人,没有一个人答对过一次,我等了1000年,没有遇到过正确的答案,我也打电话去问过厂里,勐海茶厂,可是没有人知道, 最早的7542到底是哪一年生产的呢?号称标杆的茶就这么来历不明?


这个问题,只好去问茶厂的老领导了,不错,1981年完成了配方,在1982年开始生产。好,我们就从这里讲起。

我们从大益7542讲起的目的,是因为现在包裹在大益后面的神话是越来越多了,可是你去问无数的大益粉,无数的商家,很多不知道7542是哪年的,也有许多茶商对着我傻笑,或者是因为觉得我傻,说自己卖的茶是70年代的7542,如果你明白一些历史,本身就是具备辨别茶品的基本能力了,识别市场上的假货就非常容易了,所以,大家要用耐心,关注一些跟茶的口感没有关系的东西,比如,茶厂、茶园、茶的包装纸等等。

说起大益,这样一个帝国,上次我把中茶比作日不落帝国——英国,那么大益就是现在的美国了。关于勐海茶厂,有无数的东西可讲,大滇只讲一些小的方面,也许是不为认知的方面:


第一,勐海茶厂是为了做红茶而成立的,即为了做滇红成立,1940年成立,而中茶公司是1938年成立,勐海茶厂是下属工厂,讲这段历史,是为了再次否定40年代初红印普洱的历史,40年代,勐海茶厂并没有生产所谓的红印普洱茶,我们在讲中茶的时候,也以商标注册时间为1951年否定了所谓红印普洱产于1940年代的说法,为什么做滇红呢,因为滇红可以换外汇,就这么简单,下一步,我们跳到了1973年。

普洱熟茶开始的年代,73年是没有成品出来的,都是内部实验,1974年,勐海茶厂开始生产熟茶出口了,年产量6担,也就是600公斤,出口的名字叫做“云南青”,当时跟昆明茶厂的有一定距离,昆明茶厂发酵的叫做普洱茶,勐海茶厂发酵的叫做云南青,原因就是勐海茶厂1974年发酵技术不过关。



1976年,7572出世了,还有7452,记住,当时是7452和7572,并非7542,1985年,划时代的8582青饼产生了,到了1988年,1988年勐海茶厂大益牌商标正式启用,此时只生产砖茶,饼茶继续用中茶商标,这个时候的茶厂厂长,是伟大的、杰出的,一代大师邹某某,大师一出,谁与争锋?


据知情人说,英明的大师实行了一个杰出的政策,在中茶和大益品牌并立的情况下,凡是品质差的原料,都用来生产中茶牌,凡是品质好的,都用来生产大益牌,因为当时出于出口的需要,客户只认中茶牌,新注册的大益牌是没人认的。


而1988年后,使用中茶商标,是要给北京总部交钱的。一个新的品牌要上位,采取这样的措施是很英明的。这样,慢慢,大益品质高过中茶,就成为事实,终于有一天,可以彻底把中茶甩开了,不用再交什么商标使用费了,从商业的角度上来说,扶上马,送一程,一去千里。



1989年,“大益”商标注册成功,作为茶厂自主品牌开始了海外市场推广。勐海茶厂此举是对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要求属下各茶厂使用中茶牌商标时必须缴付使用费的一个对策。


1996年-1998年,卢云任厂长;1998年10月-2002年,阮殿蓉任厂长;2002年-2004年,郑跃任厂长;2002-2004年,是勐海茶厂非常混乱的时期,最终导致破产崩溃。很多产品是经销商订制茶,部分还是来料加工茶,大家可以知道,福今之类的茶一直就有在定制中。

今天说勐海茶厂呢,大滇一般是先说客气话,然后再图穷匕见,恶狠狠臭骂一通了事,我说中茶说了2个晚上,当然大益也是要说2个晚上,否则显得不够重视,下半部分说的还是基本知识,大益的老五样茶。

我个人的意见,玩大益,就玩这5样够了,其他的都是浮云。那么下面,就一一来说明了。

第一个,自然是7542,第二个是7572,第三个是8582,然后8592,最后是7262。


这5个茶,最老的是7572,1976年,最年轻的是7262,200X年,据说是2000年,嘿嘿,所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幸运的时代,2000年的茶,就可以称为老五样,而很多所谓易武老字号,也是在2000后才重新生产,大滇2008年,来得并不是很晚。。。我们下面逐一介绍这5个产品。
7542 ,据说是1981年配方,1982年生产,很奇怪为什么要搞成这么一个唛号,我曾经以为是把7452 印错了,7542是厂家宣传的普洱茶的标杆茶,大益自称7542是普洱茶生饼的标杆,接下来,大益经销商就称7542是普洱茶生饼的标杆。然后,买了7542的人就称7542是标杆。这个据说是**效应,然后,厂家的行为就成为了社会行为,所以我想,只要我宣称XXX野沱是普洱沱茶的标杆,然后大家都这么去传说。。最后野沱也会成为标杆的。。。

回来,我们来谈7542的配方,撒面是1-3级茶,里茶是5-6级茶,也许综合的级别算4级吧,所以叫做7542,7542有段时间好像在里茶用7-8级茶青,非常重要,在1983-1985年间的某些时刻,由于绿茶价格上涨,芽头去做绿茶了,所以居然全是黑条茶制作,因此,严格来说,所谓的配方稳定,在2000年前,都是一句屁话,如果说有稳定存在的话,是的确稳定,因为都是用最差的茶来做普洱茶,自然稳定了,因为没有其他的用处,在那些绿茶、红茶比较好的年景,居然连撒面的茶都不舍得用点芽,可见普洱地位之低,所以如果说质量稳定,也是在低层次的稳定。


普洱茶在大厂眼里,无非就是生产其他茶剩下的边角碎料。就如我随意处理老黄片一般。须知,在大部分时期,勐海茶厂的主要利润仍然是来自绿茶、红茶的,同样,云南其他茶业企业也是这样,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一直都是有生产绿茶、红茶的。。。普洱,在2000年才成为重点,利润点,而且是暴利点,所以,7542是一个很简单的茶,撒点面,遮下里面不好意思露面的茶,OK ,如果定义为标杆的话,就是说,如果连7542都不如的话,就不能叫做普洱茶了,再说明白点,用料不能再比 7542差了,否则,就只能叫做边销茶了。。。因此,这个茶是勐海茶厂产量最大的一款生饼,记住,产量最大的,产量最大意味着什么?大家仔细想想其他行业的例子,一个厂里,产量最大的。。。通常是最普通的商品,适合最普通人群的商品,绝对不应该是珍藏品,收藏品。。。But 。。。

我们来说下一个茶 ,7572,同样,勐海茶厂产销量最大的常规熟茶,大滇说茶里曾经定义了 是八成发酵的熟茶,产量最大,在我的概念里就是最不值得收藏,否则,就是巨大的泡沫。。所以,这样的茶,就还是喝了吧,我给你一个建议,放3年,足够可以喝了,如果现喝的话,请洗茶2遍,再泡茶3遍。茶水都倒掉,第4泡开始喝,相当不错,7572 。。。标杆,标杆的解释同7542,这个说法,只对当年新的7572。


后面两个茶8582、8592,都是1985年香港南天公司定制的,一生一熟,用料粗老,嘿嘿,这就是普洱茶的典型面目了,当然,茶饼表面还是要涂抹点粉的。。。同样撒面,这两个茶可以清醒的提醒我们,普洱茶本来的面目就是低档茶,就是做绿茶、做红茶剩下的茶,废物利用来的。。。哪里跟你讲那么多神秘配方,哪里会顾及那么的口感拼配,无非就是在卖完绿茶红茶后把老叶老梗这些茶,增加点经济效益而已。大家知道,做绿茶不可能用老叶老梗来做吧?本来就是玩的嫩香,然后做红茶呢?主要是为了出口,可是出口有个标准啊,老叶老梗过不了关,这个标准就是灰分,所以在2000年前的普洱茶,其实没有用很好的料来做的,这个是真相,我用什么来验证这一点呢?


另一个茶,老五样的另一个,7262,这个茶标志着普洱茶想要进入大雅之堂了,7262,用料开始高档起来了,感觉普洱茶慢慢像个产业了,不能再拿以前的残次品来忽悠了,咱们得配合各位大师的炒作,所以搞一个好料做的茶,7262登场,我是无比的欣赏这个茶,并把这个茶称为现代炒作普洱茶的开端,有兴趣的茶友大家慢慢去比较,内容太多,下一回再做分解,关于88青 ,关于勐海茶厂的发酵方式以及拼配就在大滇说茶100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