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叶知识>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

2020-08-20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清明节的起源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谚语。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寒食也就成为清明的别称,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公子重耳流亡期间,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予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若干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才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都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原来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却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修建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从此,“寒食节”又称“思亲节”。在中国民间,至今仍然保留着在清明前一天禁火寒食和扫墓的旧俗。为此,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一诗中描绘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起源甚早,汉代刘安《淮南子·天文训》: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其含义有两层意思:

一指节气,二指节日。我国一年四季分二十四个节气,而“清明”是其中之一,即在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这天定为“清明”。这时冬去春来,气温转暖.大地复苏。据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是日有扫墓、踏青之俗。此节气在周朝就定名为“清明”,是农事活动的依据而传至今。

清明节源于春秋时代。相传晋献公之子重耳,因受后母骊姬的威迫而流浪于国外,艰苦岁月中,重耳得到随臣介子推无微不至的关照,非常感动。后来因时局变化,重耳回到晋国当上国君,史称晋文公。晋文公上任后,介子推与母亲隐居在绵山上,文公动员他下山并要封他为臣,但介子推拒绝,最终母子相抱而烧死于山上一棵大柳树之下。晋文公悲痛伤心,下令将介子推母子安葬于绵山上,并改绵山为介子山。又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天定为清明节。

这天全国上下禁烟火,吃寒食,故清明节又称寒食节。后人在纪念介子推的同时,又对自己已故的亲人、祖先十分怀念,在清明节到来之时扫墓。因此,清明节又称扫墓节,盛行于唐宋,直至今天。

清明节放假的规定

为使全国人民过好清明节,国务院(国办2007年52号)规定:清明节放假共3天,其中节日当天为法定节假日,其他为星期六、星期日对调假节口时间。国务院还规定:节假日期间,各部门要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工作,遇有突发事件发生,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理,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各族人民过清明节概述

清明节是各族人民一年之中重要的节日之一,城乡盛行。

祭扫祖坟是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各地过节时间一般以农历清明至谷雨间的半个月为期,半数以上的壮族地区则以三月初三为期。清明节除扫墓,尚有“挂柳”、“踏青”等活动。

扫墓

祭扫祖先坟墓是清明节最为重要的活动。届时,家无分贫富,人不论职业,皆以扫墓为重大要事,甚至跨洋渡海者也返回故里祭扫祖坟,以表“追远”和“怀宗”之心愿。

扫祭方式有三种:一是户祭,以各家各户为单位祭祖父、祖母以内的祖坟,是普遍采用的方式;二是族祭,以房族为单位,祭曾祖父、祖母以上祖坟;三是姓氏联宗祭,以同宗姓区为单位,祭最远的始祖坟。清代民国间,族祭、联宗祭颇为风行。

大姓巨族置有公共的“蒸尝田”(亦称“清明田”),以轮流耕种或出租收人的钱、谷作祭祖的费用。参加族祭、联宗的人员,一般由各户的户主组成,望族大姓则由本族本姓的全体男丁组成,少者数十人,多者上千人,宴席百数十桌,狂饮大嚼数日,耗费巨大。解放后,“蒸尝田”已分配给贫雇农,联宗祭或被取缔,或为群众自觉抛弃。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地方又以摊派的方式集资搞联宗祭祖,由于人户倍增,故参加人数有达数千者,浪费惊人。

各族扫墓所用的祭品大同小异。祭品可分为四类:一是酒肉,酒以粮酒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又新增新型饮料;肉以鸡、猪肉为主,如族祭、联宗祭则三牲必备,猪从一头至十数头,鸡则数十上百只。二是主食类,以有色糯饭(亦称乌饭、三色饭、五彩饭)为主,核把、粽把为次。三是烧化类,有香、烛、鞭炮、纸钱等,有的还扎纸楼、纸旗、纸马等。烧化品或由各家自制,或购买。四是糖果品类,以糖烟果为祭品,以前多见于士大夫及富豪之家,百姓鲜少;解放后人民消费水平提高,城镇居民添加此类为祭品,乡村亦渐流行。扫墓依一定程序进行。扫墓日,人们前往坟山墓地,整修祖坟,摆上祭品,烧香鸣炮。子孙列队于墓前向祖先致祭,新丧家庭要在清明前扫墓。广西兴安等地扫墓时,在坟头杀公鸡两只,将鸡血洒于坟上。广西横县等地有新生男孩的人家第一次扫墓时,必杀一只公鸡祭坟,意在向祖先报丁。祭毕,用竹枝、柳条挂纸为标,插在坟上,名为“挂纸”。扫墓结束后,如祖坟近家,则回家聚餐;如祖坟离家远,即在坟前席地宴饮,意为与祖先同餐。聚餐时,邀请在坟地附近的牧童和其他劳动的人们一道人席,意在请其在日后关照祖坟。解放后,清明祭扫革命先烈的新风已经形成。清明期间,党政军机关、社会团体、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均组织人员到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默哀致敬,并请有关人员讲述革命烈士生平事迹,以激励后人继承革命传统,将烈士未完成事业进行到底。

插柳

又称“挂柳”。清明挂柳的习俗民国以前在北方、南方、西北、华东均流行,今尚存其遗风。无柳树则以其他树代替。其法于清明节折来柳、桃、抽、橘、枫、柠檬等树枝叶,或挂于门首,或缀于头、腰、衣扣之上。人们认为,袖、橘、柠檬等枝叶香味浓烈,可以消毒隔晦,而桃、枫枝叶则可以“御鬼”,这是迷信的解释而已。

踏青

又名“远足”,今多称为春游,多见于华东、华北、华南、西北各省城镇,乡村鲜有此俗。清明时节,人们结队到湖边水旁、草地山冈,或饮酒赋诗,或弹吹歌舞,或架锅野炊,别有一番乐趣。

生吃食物也是清明习俗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偶有流行。广东、广西、福建汉族清明聚餐时,以生菜裹肉、饭而吃,称“吃包生”,或吃凉拌米粉、瓜果。广西毛南族在清明节吃一种名为“马蹄香”的野草。

广西各少数民族还有一些特殊的清明活动习俗。桂北地区的部分壮族和瑶族,清明节每人吃一个生蒜,并用茶叶水涂在眼、耳、口、鼻、脚上,意在防止蛇、蚊叮咬。仫佬族在清明节首先祭祀花婆庙,然后再祭祖坟。解放前,毛南族有清明节赶“祖先好”活动。“祖先圩”也叫“阴圩”,清明日天未亮时,人们带着小孩,举着火把、油灯到坟地“赶圩”,买卖鞭炮、纸钱、香、蜡烛等清明祭品。赶“祖先于”,意在让阴间的先人也有赶圩机会,安慰祖先的灵魂,代代相传。

有用+10
分享
上一篇清明节的风俗 下一篇清明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