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叶知识>畲族的传统节日

畲族的传统节日

2020-08-20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畲族的传统节日畲族

在我国东南部崇山峻岭中生活着一个古老纯朴的少数民族——畲族。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畲族现有7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畲族使用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系。99%的畲族人使用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话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语完全不同。畲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畲族崇拜祖先和鬼神。

畲族自称“山哈”。“哈”畲语意为“客”,“山哈”,意即是从外地迁来居住在山里的客人。对畲族族源说法不一:有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武陵蛮说,“南蛮”后裔说和古越人后裔说。隋唐之际,畲族就已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宋代才陆续向闽中、闽北一带迁徙,约在明、清时期大量出现在闽东、浙南等地的山区。江西东北部的畲族原住广东潮州府凤凰山,后迁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居住,大约在宋元之后至明代中叶以前迁到赣东北居住。安徽的畲族约在100年前从浙江的兰溪、桐庐、淳安等县迁来。各地畲族都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其民族发祥地,传说畲族的始祖盘瓠就葬在这里,并认为妇女的头饰扮成凤凰形式,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始祖。

畲族风俗

畲族居住山区,以农业为主,狩猎为辅。畲族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畲族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

勤劳智慧的畲族人民,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畲族文学艺术十分丰富。畲族民歌是畲族文化的集中反映。畲族民歌渊源流长,渗透到畲族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表达了他们的愤怒、抗争,体现了他们的希望、憧憬。畲族民歌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彩多姿,大致分为史诗歌、小说歌、杂歌等。每逢佳节喜庆之日,歌声飞扬,即使在山间田野劳动,探亲访友之时,也常常以歌对话。畲族民间刺绣、编织极负盛名,如编织的彩带,又称合手巾带,即花腰带,图案花纹多样,美观大方;编织的斗笠,花纹细巧,工艺精致。

畲族服饰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差别,畲族妇女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衣裳和围裙多是黑色的,刺绣上各种颜色的花鸟和几何纹样,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盘在头上。已婚妇女~般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问环束不同颜色的绒线,老年黑色、中年蓝色、青年红色。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畲族节日

畲族与汉族的节日大致相同,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传统节日。畲族过年“打尺寸”分重视祭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畲族春节

年节,也叫春节,是畲族的传统节日,也是畲族最隆重和热闹的节日。

畲族人民十分重视过春节,从农历十月就开始准备过年,用糯米酿酒(俗称“过年酒”),酿制成的“米酒”,醇香浓郁,香甜可口。畲族还要砍硬柴烧灰虑水泡粳米做年糕糍粑。吃糍粑是畲族人民过春节的特色之一。取其谐音:祝愿在新年里有好时(糍)运,日子年年(黏黏)甜。糍粑的做法是:将浸泡一天后的糯米滤干水,放到木甑里蒸熟。倒入石臼捣烂,捏成小团或饼状食用。畲乡流传着这样的一首诗句“糯米做糍圆又圆,香麻拌糍甜黏黏。”

除夕夜,畲族人一般通宵不眠,守岁到十二点左右便走家串户,互相祝贺。到了下半夜,点香烛,鸣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此时,畲族家家吃午饭,称“隔岁”。家家户户的火塘煨着大柴头,一直焖到大年初一,称为“隔年火种”。有的地方除夕要做麻糍,吃去一部分,剩余的放到谷仓里,元宵节后再取出,说是“有吃有余”。

正月初一当鸡鸣第一声时,山区畲族人家的男子跑出家门外,拿着竹响板(毛竹破开两片,一头联结在一起),绕着房屋,“呱呱”地敲打,表示驱逐瘟神,除病消灾。主妇们到井边打“新水”,回家煮线面做早点,预祝全家平安长寿。有些山区的畲族过大年初一,喜欢掺少许番薯丝煮饭,意味着过年不忘记“节省”。孩子们跑到竹园里“摇毛竹”,边摇边唱道:“摇竹娘,摇竹娘,你长我也长,旧年是你长,新年让我长,明年你我一样长。”传说小孩初一摇竹,往后就如竹笋般快快长大。

春节期间,畲族男子搓草鞋,做家务,以示对妇女的尊重。畲族姑娘们则忙于以各色鲜艳的丝线,编织成绚丽多彩的彩带,准备送给自己的情郎。织彩带是畲族农村妇女必学的手艺,小姑娘五、六岁时就跟妈妈学织带。带子经线放在桌边用三支小竹竿牵成,中间提综,一头扎身上,一头挂壁上或树上,就可坐着织。纬线为白纱。经线两边用红、绿、黄、紫等色纱,色线之内为白纱,中间用黑白相间的纱为织图案花纹之处,经线多少由所需宽窄而定。提综挑压织出文字花鸟。彩带织得粗细,是衡量一个女子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准。彩带可作裤带、腰带、围裙带等用。女子送给朋友、情人的礼物也多为彩带。畲族情歌中有首《带子歌》:“一条带儿斑了斑,丝线栏沿自己织,送给你郎缚身上,看到带子看到娘(姑娘自称)。”

节日里畲族还举行对歌、打“尺寸”、登山比赛和打秋千等文娱活动,充满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畲族最大的活动是对歌。不管谁家来了客人,全寨顿时欢腾起来。如来的是女客,就由本村的男子盘歌对唱;如来的是男客,则由本村的女子来盘歌对唱。盘歌先由主人开口,唱一些客气话,客人接上对唱。有的碰上对手,唱了一夜还不分输赢,则连续唱二三个夜晚。唱完山歌,主人送一个红包给客人,称为“手薪”,钱数的多少视对方歌的多少和好坏而定。来客如果是孕妇或抱婴儿的妇女,则不允许她们对歌。

畲族人民酷爱打“尺寸”,这是流行于闽东地区畲族村寨的传统体育活动。“尺寸”的打法是这样的:在活动场地上画一个直径约2米的圆圈,一人站在圈内,右手持一根30至40厘米的棍子(即“尺”),左手拿一根筷子长的竹条(即“寸”)。圈内人用“尺”将“寸”击向远方,圈外的人便跑着去接,未接住的竹条可捡起后向圆圈投去。投过来的竹条,持棍者可用手接,也可用棍击出。圈外人如能将“寸”接住,就算得胜,得胜者便替换圈内人。

关于打“尺寸”的由来,相传畲族英雄蓝风高率领畲族起义军在福建长汀抵御唐军,寡不敌众,渡江撤退,自己一人断后,英勇地抵挡追兵,为了纪念蓝风高,继承他那高超的武艺和英勇的精神,畲族人传下来打“尺寸”的活动。

畲族人民酷爱体育活动,尤其是练拳习武,经千百年传承,已形成独具一格的民间武术。畲族武术分棍术和拳术两大类。棍术种类多,动作名称复杂多样。畲族武术以畲拳最著名、最普及。畲拳乃畲族独创,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创编者名叫雷乌龙,人们尊称为“乌龙公”。作为拳术的一部分,有令人叫绝的点穴功夫,一旦被点中穴位,便动弹不得。在拳乡福建罗源县八井村,有一半以上的人会拳术。上自古稀老人,下至学龄儿童,不论男女都有练拳习武的爱好。

正月初八,俗称“上十日”,是畲族人祭祀祖图的日子。这一天,同族同姓的畲族男女老幼聚集各村寨的本姓祠堂,瞻仰祖图。由本姓辈分高的年长者主持,领唱畲族《祭祀歌》,讲述畲族来源和祖先的盘瓠传说。

祖图,又称“盘瓠图”,是畲族信仰的主要标志之一。畲族把有关始祖盘瓠的传说画在布上,制成约40幅连环画式的图像,代代相传,称为“祖图”。有一个美丽的畲族传说:在上古时代,高辛皇后耳痛三年,后从耳中取出一虫,形象如蚕,育于盘中,后变成龙犬。高辛皇帝见之大喜,赐名龙麒,号称盘瓠。此为麒麟图腾的由来。其时犬戎入侵,国家异常危险,高辛皇帝下诏求贤,告天下能斩犬戎番王头者可娶三公主为妻。盘瓠揭榜,挺身前往敌国,乘番王酒醉,咬断其头。高辛皇帝因其不是人身意欲悔婚,盘瓠忽言:你将我放在金钟内七天七夜便可变人。可是,到了第六天,公主怕他在金钟内会有不测,于是打开金钟。盘瓠身已变人,头却未变。龙头人身的他娶了公主。公主头戴凤冠与之成婚。后来盘瓠不愿为官,领挈妻儿到广东潮州府凤凰山居住,开荒种田、繁衍子孙,形成今天的畲族。为了记述盘瓠王不平凡的经历,歌颂其英勇杀敌、繁衍子孙的丰功伟绩,畲族每年定期举行隆重的祭祀。

畲族于春节祭祖图之俗由来已久。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于卜熊撰《海丰县志》记述:畲族“家供画像,犬首人服,岁时祀之”;又见民国32年(1943年)李唐撰《丰顺县志》卷十六、风俗中记述该县畲族“有遗匹续画像一幅,……止于岁之元日,横挂老屋厅堂中,翌早辄收藏,不欲外人所见。”

祭图结束后.畲族人们到祭房家吃“太公饭”。好客的祭房备菜烫酒,热情招待远方来的同祖客人。妇女和姑娘们为客人斟酒添饭,谈笑风生,融洽相处,共同欢乐。

过了十五元宵节,春节活动乃告结束。

畲族会亲节

二月二日会亲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隆重的畲族的传统节日。由于族支繁衍,畲族子孙散于浙南、闽东各地,省亲路远,探亲无期,便约定在每年春耕前的农历二月二回祖地相聚,举行会亲活动,为“会亲节”,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节日里,畲家门前都升起白底红边的三角形族旗和颇似古时“华盖”的圆伞,浙南、闽东的畲族男女都盛装打扮回到祖地省亲。在乡文化馆前搭起彩楼,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一场诙谐有趣的赛歌会在这里举行,歌声笑声不绝于耳。人夜,家家户户灯火辉煌,处处歌声燎亮,锣鼓声响彻云霄,鞭炮声展鸣山谷。当约为信号的信炮凌空而起时,只见一队队人们手提鱼灯、兔灯、鸡灯、猪灯、寿桃灯、莲花灯、丰收灯、孔雀灯等,形成一条金色长龙,鱼贯穿行在各个金村,山谷里礼炮齐鸣,烟火怒放,热闹非凡,宁静的山村顿时成为欢乐的海洋。

居住在福鼎境内的畲族同胞,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都要到鼓楼山上举行庙会。

畲族猎神节

畲族普遍供奉猎神,凤凰山、莲花山和罗浮山没有固定节日,只在出猎前后拜祭。九连山区的畲族于农历二月春分日为猎神节,届时族长带领男丁,备三牲供品前往猎神坛前拜祭,点烛焚香,献供品、念祭文、甚为隆重。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