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叶知识>立夏节

立夏节

2020-08-20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立夏节吃蚕豆、海蛳、面筋、芥菜、健脚笋、姐鱼、谷饼等夏令食物。品尝青梅、樱挑,讨要七家的米或麦做饭。

试穿葛衣,搭凉棚,挂珠帘,装里纱窗纱门,准备夏令用品。

称量体重,重量增加了的,向其道贺。减少了的,叮嘱要注意保养。

不要多在白天睡眠,以免愁夏。多生倦病。

儿童到郊外,搭建野灶。用蚕豆、笋和米做饭。

采夏枯草,煎汁熬成药膏,治疗多年损伤。

此日前后一个月,育蚕人家关门闭户,亲友睦邻及闲杂生人不得随意进入,乡里之间的往来,包括庆祝、凭吊,都暂停不行。

芍药、夜合、玫瑰、刺牡丹、粉团龙爪、垂丝海棠、虞美人、楝树花等上市。

阳历五月五日或六日是一年一度的立夏节。立夏意味着夏季的开始。这时,由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使北半球地面受到太阳光的热度逐渐增加,地面夜间放散的热量少于吸收的热量,这样地面热量天天积存,所以立夏以后天气就渐渐炎热了。
本来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并不懂得什么节气。那时,什么时候种什么庄稼,也没有规定。由于他们在长期农事活动中,细心观察,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大家都种一样的庄稼,只是种的时间不同,因此,有的丰收,有的欠收,有的颗粒无收。他们通过农事活动的实践、普遍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发现了气候变化一一日光的强弱、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与农作物的生长和枯荣有密切的关系。这样,才逐渐学会了掌握天气变化,根据天气暖、热、凉、寒的变化,进行农事活动。因此,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和二十四节气便产生了。我们从战国时代的农谚:“清明下种,立夏分秧”,可知“立夏”这一节气,是在距今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已制定,并作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依据了。
我国疆域广大。南起北纬四度的曾母暗沙,北到北纬五十三度多以北漠河附近的黑龙江心主航道上,南北共跨纬度四十九度以上。夏季除了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一些山地以外,七月份我国平均气温多在二十四度以上,东南部有的地方还超过二十八度。夏季黑龙江北部和海南岛南部以南温差只有十度左右。
所以,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但是,六月初旬立夏时期,我国最北的漠河以北地区气温仍较低。而海南岛以南全年皆夏,所以,“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仅适用于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 “立夏”节气,正是长江流域栽种早稻、中稻,黄河中、下游播种棉花、花生的大忙季节,需要大量雨水。这时,东南季风和西南风将海洋上的湿热气流吹送到大陆上来,往往形成中雨或阵性雷雨。这些雨很利于大春作物的栽种。尤其是梯田较多的四川盆地,更迫切期望着这时的降水。所以,我省农民中早就流传着。立夏东南风,农民乐融融”和“立夏不下,千断塘坝”的农谚。
“立夏’’以后,多雷雨。这是由于湿热气流增多,天空常常出现一堆一堆的积雨云。这种积雨云,-不断受到时强时弱的上升气流的冲击;使云中水珠和冰晶反复不停的上下升降和骚动。其中那些大的水珠,分裂为小水珠,小水珠又吸取上升气流中的水蒸气迅速增大。这样,不断的与空气发生摩擦,水珠和冰晶都带上大量的正负电荷,到电压很高时,便放电产生闪电和雷声。
我们从“立了夏把扇架”这旬谚语和实际生活体验中、,知道闷热天气也将逐渐劭来了。这是因为夏季猛烈的太阳直射北半球地面,和来自热带的东南季风,吹经热带海洋吹人大陆,使东南季风的底层温度增高,水分增多的缘故。特别是号称四大火炉之_的重庆,在七、八月间的炎夏里更为闷热。我们必须趁早作好防暑降温和防旱准备工作。顺利度过即将到来的炎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夏形成的民俗,至今还在一些地方存在着。
比如江南一带,有立夏时要把小孩称一称体重和吃塌饼的习俗。有关传说是这样讲的:三国时刘备手下有个大将赵子龙,他在长坂坡从曹操百万军中救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
因为阿斗的生母糜夫人已投井自杀,刘备南征北战带孩子不便,就想把阿斗交与后娶的孙夫人抚养。当时孙夫人还在吴国,那里气候温暖,物产丰富,让孙夫人抚养阿斗,既平安又放心。于是刘备准备了许多礼品,特别是做了20个蒸团子(米或面粉做成的圆形食物),装成两担,层层相叠,中间用青菜叶子隔开,由赵子龙护送着去了吴国。到吴国刚巧是立夏日。孙夫人一见白白胖胖的小阿斗很喜欢。但孙夫人也顾虑自己是晚娘,弄得不好在夫君面前不好交待,在百姓中间也会留下笑柄。于是她想出一个办法:今天正是立夏,用秤把小阿斗在子龙面前称一称,到明年立夏再称就知道对孩子如何了。这样她就让人立即将小阿斗过了一次秤。接着子龙把礼物呈上。不料两担团子压得很扁很扁,一层层青菜叶子拿掉后,白团子被菜叶印成了绿色。这如何是好?他略一思索后说:“主母娘娘,依我们蜀国风俗,在立夏节家家都要做塌饼送人,请主母娘娘收下。”孙夫人高兴地收下这些塌饼,并把它分给宫女们吃。这塌饼是猪油夹豆沙,吃起来又甜又糯,众人都说好。从此,孙夫人每年在立夏就把小阿斗称一称,向刘备报喜讯,又仿做了大量塌饼分给宫女吃。渐渐在江南一带,形成了立夏节称人吃塌饼的风俗。
在江苏南通一带还有“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的俗语。说是古代天上有个瘟神,平常总是睡懒觉,每逢立夏时才醒来。他带上一只瘟疫口袋到人间播疫作祟,使许多人发热厌食,四肢疲软,人们就叫这种怪病是痉夏。特别是小孩容易得这种病。此事被女蜗娘娘知道了,就找瘟神说理。
瘟神问她有多少孩子在下界,女蜗说我手翻一翻就是一个,你要看好,说着两手飞快翻动,瘟神看得眼花口乱,便说小神数不过来。女蜗便说,我在立夏日让孩子们衣襟前挂一只蛋袋,你要认准这个记号,否则我要在玉帝面前告你。从此,人间的孩童们个个胸前挂着一个小丝线网兜,里面盛着煮熟的鸡蛋、鸭蛋,瘟神一看这都是女蜗的子孙,就不敢放瘟病了。孩子立夏带鸡蛋、鸭蛋的习俗就留了下来。

立夏

谷雨后十五天,北斗指东南,为立夏。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四十五度,万物至此都已经长大,因此得名。

吃时物

立夏的时令之物最多,蔬果鲜鱼等各种,应季选出,乡人担担叫卖,不绝于市,吴地风俗称之为卖新食,有立夏见三新或八新以及樱桃九熟之说。三新,即青梅、樱桃、棍麦;八新指樱、笋、茶、麦蚕、豆、萝卜、助鱼、石首鱼;九熟指樱桃、青梅、新茶、麦蚕、豆、玫瑰花、象笋、松花、谷饼。若逢宴饮,则有酒酿、海娜、馒头、害糕、面筋、芥菜、白笋、盐蛋各种夏时之物作为美味。浙东如海宁、余姚、新昌等地,还有花饭炖肉〔花饭,用孺米、乌豆或者赤豆煮成,色杂,因此得名);建德一带则煮夏粥;台州流行吃薄饼;庆元、景宁做香羹,称之为立夏羹;川沙、上海、青浦则用金花头放入米粉食用,称为摊牺;南京将豌豆煮熟做豆糕。

下列时物是既有意义又比较流行的,可在立夏日佐撰下酒:

蚕豆

蚕豆,因其豆英形状如同老蚕,又成熟于蚕事之时而得名,是很多人喜欢的食品,应用颇广。味略甘,性平和。食用可以益肝,和中,健胃,和脏腑。嫩时剥皮作为菜肴,很是鲜美。如果以腌芥菜带壳烹炒,随采随吃,味道更妙。老蚕豆煮食,可代替粮食;蒸炒可以作为菜肴;也可以煮烂,做糕饼;又能解误吞铁针之险。

宁波人将蚕豆称为侯豆。因为明末倭寇侵犯浙江时,奸淫掳掠,无所不至。郭县的百姓备受蹂确,恨之人骨,于是开始在山北观海卫,建造起一座碉堡,名为卫城,是抵抗倭寇的有力工事。此时正值蚕豆上市。山北人于是称其为倭豆,每天必定大嚼倭豆,以示每顿饭都不忘此仇。

海蛳

海蛳。性咸寒,食用能降解郁闷之气,治疗凛病结核。浙西、淮南地区,立夏将其作为应时的美味,用花椒、酒、芝麻油拌食,味道颇为滋润。海0壳相传能辟蛆虫,《云客传方》称,立夏日吃完海蛳后,用七枚海娜壳撒到厕所中或者马桶内,不要让人看见,则夏日不生蛆虫,颇为有效。

面筋

面筋是六朝时才有的,由梁武帝发明,是以小麦粉和水揉洗后凝结而成的面团。其性甘凉,能解热,和中,益气。前人很少知道这种做法,近代则是素食中的重要食品。

芥菜

芥菜,性辛温,能通肺清痰,利隔开胃,明耳目,除肾经邪气,经常食用可以温中。

笋,性甘微寒,能消渴,益气,化热,消痰,味道十分鲜美。立夏日除去笋外的皮叶,煮熟后,加酱油、麻油食用,味道尤妙。浙东新昌以及嗓县称之为健脚笋;定海、萧山以及慈溪居民称之为脚骨笋;象山一带此日吃笋,按习惯都不切断,称之为掌脚骨;镇海则在立夏日用乌笋煮稠汤吃,称之为接脚骨。这些风俗都有希望腿脚健壮、善于行走的寓意。

鲳鱼

鲳鱼,产于远洋以及福建、浙江、广东临海。因其在水中游泳,群鱼跟随,抢食其涎沫,类似于娟,故而得名。性甘平,食用可令人健壮,增加气力。

谷饼

谷饼是用麦芽、草芽揉和面粉制成的,中间裹以黄豆沙等馅料,也有没馅的。色青味香,能消食下气,和中补脾,盛行于浙西。吴地风俗则要采新麦炒熟,揉成细条,如同蚕形,称之为麦蚕,浙东有吃偎麦的,大概都是尝新的一种方式。

吃青梅

青梅是还未成熟的梅子,色青,因此得名。味酸果脆,可用蜂蜜、砂糖炼制后长期存放,以作为日常果品。

尝樱挑

樱桃,又名含桃,性甘、热、涩,能调中,益脾气,可养颜益色,愉悦精神。颜色深红的,称之为朱樱;紫色。果皮上有细黄点的,称之为紫樱,味道最为甘美。盐腌、蜜煎后可长期存放,也可调蜜汁做糕饼时用。

在各种水果中,樱桃成熟最早,古时祭祀宗庙,唐朝人用糖酪供奉.

有用+10
分享
上一篇徽州立夏 下一篇立夏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