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叶知识>摸奶节

摸奶节

2020-08-20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摸奶节

云南楚雄摸奶节

楚雄位居云南省东北部,是一个彝族部落居住地。近些年来.随着人口的流动和迁徒,现在汉族在这里居住的人口例大约在40%,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彝汉共居的地区。每进阴历七月十四、十五、十六,是这里少数民族送鬼的日子,也叫鬼节,每个民族也有不同的过节形式,彝族人对于鬼节有另外一个叫法--摸奶节。

这个节日也有一定的来历,传说在隋朝年间,许多连年征战的亡魂中有很多一生都没有碰过女人,他们的怨气给彝族人带来了很多灾难,但是他们有一个很强的愿望,就是想要一个女子到阴间给他做妻子。(彝族灵魂观认为,人有三魂,灵魂不灭,灵魂离开躯体,人就得病而死亡。人死有凶死和善死两种,凶死者亡魂变鬼害人,善死者亡灵变祖先神,庇佑子裔。善死者也须得到“含口银”、足够的牺牲祭品,请毕摩为其教阴路,使亡灵去到祖先发样地,与先祖团聚,否则会变鬼害人。凶鬼因死不同而分“切尼鬼”、疯湿病鬼、溺死鬼、吊脖子鬼、难产死鬼等。五谷神、畜神等因受到人们的过度祭拜后也会变鬼。“切尼鬼”流传于南华、大姚、永仁彝区。南华罗鲁颇传说,洪水泛滥后,伏蒙女蜗兄妹成亲,生育九男十女,他们又兄妹成亲,其中一女无配偶,气死后变切尼鬼,专害庄稼六畜和新婚夫妇。抵抵节是罗鲁最大的祭招节日,于每年农历九月第一个属虎日举行,目的是驱切尼鬼,祈求村社家庭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在祭把过程中,毕摩为切尼鬼制作配偶“四眼狗”,让它们成亲,切尼有夫而不致于迁怒于人。结婚时必须请毕摩为新郎新娘做“退喜神”的仪式,驱除切尼鬼。大姚县华、桂花和永仁直立彝族认为,凡凶死者都会变切尼鬼,凶死后,其家人病灾多,或家运不顺就认为切尼鬼作祟,必须请毕摩做“切尼毕”法事,割断切尼鬼与家人之间的联系。做法是:毕摩先在主人家驱切尼鬼,然后率领主家数十人押送切尼到村外河边,继续作法驱鬼。主家需分一半家产给切尼,带到河边销毁,杀二至三只羊祭鬼,表明切尼应得的家产都已分给它,命它带走自己的财产快快离开家人,到切尼的故乡去居住,从此与家人断绝一切关系,不要再作祟于家人。驱切尼鬼开销较大,约需近干元钱。)

但是普通祭祀已无法满足这种要求,这些亡魂很单纯也很挑剔,他们不要被人摸过胸部的女子,被多个男子摸过胸部的女子更是无鬼问津。于是姑娘们为了不去给鬼做老婆,只能在赶鬼街这几天,到鬼街上任由人摸,别无他法。

云南?嘉摸奶节

哀牢腹地?嘉,每年都要欢度一次狂欢节(摸奶节)。
七月十五打歌会,当地人叫“七月半”、“鬼节”、“七月十五”、“打歌会”,外面有称其为“摸奶节”和“东方情人节”,还有叫“东方狂欢节”的。这多种的说法,都是缘于人们对其节日产生的特殊感受。每至农历七月十五日,哀牢山腹地中历史古镇嘉,人们就要喜迎一个盛大的民族狂欢节。周边相临的景东、新乎、镇沉、楚雄市的不少人都要前来参加这个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在高高的红山梁子上弹弦、对调、丝歌打跳。每年一到这个节日,无论男女老少,心里想的是这歌场。老人们想的是会会自己的朋友,见见多年的情人,叙叙旧情,谈一番生活的感悟。这时就多用“阿乖佬”山歌小调。唱“苦情”调的多是倾诉做姑娘和伙子时候的情爱。由于受封建礼教及家庭的禁锢,不少心心相印、情投意合的青年男女未能相结合。唱到情浓处,六七十岁的老头和老奶一个个都是泪流满腮,三天三夜也诉不完心中情真意切的浓情蜜意。用“阿乖佬”的山歌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一种情感,所以,大凡年轻时结下恋情的,每年七月十五日一定是风雨无阻要来赶场打跳对歌。在歌场倾吐一番自己的情感,叙一叙多年埋藏于心间的那份情缘。姑娘和小伙们可就让他们想往了这个多情的季节。在煽情的节日里凭着他们旺盛的精力就能找到自己回味无穷的曲子。
摸奶节的清晨,带上做好的饭团,穿上新衣,来到歌场向老歌手学习唱调弹弦。小伙子们寻上自己称心的姑娘就挽起手踏歌订跳。唱情歌,抒恋情。里歌达旦,其乐无穷。跳得心热了,唱得动情了,就相约着到树荫下,顶着月亮,对着星星订下他们的终身。有了这恋情,亲亲搂搂,相互亲呢抚摸一番,至于抚摸姑娘的奶子这即是很自然的事。不少年轻人多在这歌场播种自己的爱情,寻上自己如意的心上人,结成美满姻缘。外来的人看着这一种情浓如蜜的摸奶节,感觉是走入到一块神秘的天地,而他们自己也认为这个时节是情感满怀,寻找情爱,倾吐心曲的好时间。拥有这样一种好心情,人们自然就拥向了这个节日,上万人汇集大红山梁子草坪,就成了一种歌的盛会,舞的盛会。
这歌舞的盛会,说来自有它一段流传久远的渊源。相传在氏族部落时期,氏族以部落群居。由于那时当地居住的部落群体相对弱小,部落成员以各自的部落氏族利益为重,即使鸡犬相闻,也老死不相往来。上四里和下四里当时居住着两个民族群体。两个氏族内各自规定,民族之间由于各自的利益,不得往来,不得交友,不得协作农耕。各居一块领地。 上四里有高山、草坪,氏族里有亮丽的牧羊姑娘唱得诱人的山歌;下四里有稻田寂浪碍甸清流瀑布,有英俊潇洒的小伙子弹得一手动听的弦子。下四里的小伙子被上四里的姑娘那润心的山歌所撩拨,就坐在溪水旁弹着弦于听姑娘唱情歌。上四里如山茶花一样的姑娘也耐不住寂寞,站在月亮下倾听小伙子的动人弦声。日久天长,人非草木,终于有一天,情感的闸门倾泄了。上四里的姑娘和下四里的小伙子在一个月夜下走到一起偷偷相会。俩人弹弦对调吐露爱慕心曲,从此就像星星和月亮相依相伴。族里的人发现了这一异举,有如违犯天条,限令他俩不得误走迷途,心归部里,以民族利益为首任,永绝来往。无奈姑娘和小伙子已是心心相印,情真意切,高山不能隔,流水无法阻,爱的羽冀不可折,活要活在一起,死了也要理在一处。他们用歌声和弦声倾诉自己的所想所求。族里的人们听了他俩情真哀婉的山歌调子和弦声,都无不为他俩的情爱所羡慕。爱意难违,爱意不可摧。氏族的执事者最终接受了这种现实。于是,就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上四里和下四里的男女老少来到红山梁子,杀鸡宰羊,祭招先祖,酞血为盟,封疆解冻,团结修好,协作农商,开亲往来。在红山梁子一同吃汤锅,喝了大碗洒后,人们就在这山梁子上踏歌对调,喜庆有了爱的天地,喜庆民族和睦。弹弦抒情,对歌抒怀,谈天说地,抒生活的感怀,说心里的那山梁子上狂欢了二天三夜。从此,每年一到农历七月十五日都要在红山梁子上进行踏歌对调,倾吐心怀寻觅佳音,寻觅情缘。歌唱爱情,歌唱生活。随着四面八方来赶场的人不断增多,歌场日愈有影响,七月十五打歌会就成了当地一个盛大的民族狂欢节。日愈甚进,歌场的不断扩大,勿论是当地人,或是外来参与这一节日活动的人们,随着节日的斐声名外,不少人开始注重起这一节日多元文化的内在现象。歌场最先起源民族民间用歌和舞的形式,颂扬民族的团结,歌颂幸福的生活。在民族狂欢节里,赞美爱的力量,颂扬生命的意义,颂扬民族的繁荣昌盛。在早期氏族部落社会时期,民族强大的标志首先就是民族人丁兴旺人口的繁衍。这个人类繁衍的本身也就包容了性的祟拜。节日传统起源本身首先就是性爱,就是男女恋情的结合。人类早期这种动因就成为了千百年乃至现在人们所歌颂的一个伟大主题。
历史的传说与自然的造物主有时具有惊人的吻合之处。在进入?嘉的途中,你能看到奇形异别的山峰,一形似擎天柱的山矗立于山间,壮如男根,人们称之为“生命之柱”。又在山的另一畔有一女阴山。两山相隔而对峙。沿途走入?嘉,首先让人感受的是造物主与人类本能文化的自然结合,使人感受就是走进一种原始文化崇拜的天地。
歌和舞原本就成为人们表现生活的形式,况且它又包含了多元的文化。在?嘉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弹弦打歌对调,就成为了这里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表现生活,他们跳“摇篱笆桩舞”,背背爬山走路,他们弹起小三弦消除路途的疲劳;获取知识就唱“猜猜调”;尊老爱幼、感恩父母的养育就有“诉情调”;颂扬爱情的则有“情调”山歌小曲。另还有“猴子踩磨”、“苍蝇搓脚”、“母猪擦墙”、“穿花”等表现生活知识事象的舞蹈。歌舞已成为这里人们社会生活中无容不包的现象。无论祭招,节日庆典,或是平时生活,歌舞都与他们的生活须舆不离。不但节日有歌有舞,一轮月牙挂树梢的时候,姑娘和小伙子们就相邀着走入歌场。在这里,让你真实感受到这是一块歌与舞的土地。
民族狂欢节里,不但可以观赏到优美的小三弦舞和动听的山歌小调,让你心痒痒的时候可以参与他们歌之舞之。唱够了跳够了还可以去甩秋千,耍磨担秋,观看陀螺比赛。
?嘉小集镇的快速建设发展,大红山的歌场也延至?嘉新建的集镇中,歌场也就甚是热闹不少。随之空歌打跳,又有集市贸易,货流信息,交朋会友,行商买卖,都集于节日中。
随之文化的渗透,“中元节”的祭祖习俗也相传融人到这一节日中。农历十四日就有了接“祖公”的祭仪活动习俗。祭祖除邪保平安,莺歌燕舞庆佳节。亲临?嘉的彝族摸奶节,让人有不尽的愉悦。感受民风民俗,感受一种特异的文化。

有用+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