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叶知识>数千度高温,数百次打磨,只为一盏建水陶

数千度高温,数百次打磨,只为一盏建水陶

2020-08-20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数千度高温,数百次打磨,只为一盏建水陶

“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

陶瓷艺术,在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云南一隅,有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叫建水,

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便产自于这里。

数千度高温,数百次打磨,只为一盏建水陶

数千度高温,数百次打磨,只为一盏建水陶

建水紫陶产于清,始于道光年间,是在明代粗陶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素有陶体“如铁、色如铜、亮如镜、声如磬”的赞誉 ,

而“花瓶装水不发臭,花盆栽花不烂根,茶壶泡茶味正郁香,餐具存肴隔夜不馊”的特点,亦使建水陶有着普遍的实用价值。

数千度高温,数百次打磨,只为一盏建水陶

黄木忠,云南建水紫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六代传承人,

其祖祖辈辈都以制陶为生,曾祖父黄占林为建水陶一代宗师,有“泥王菩萨”之称,

因家庭熏陶,不满10岁黄木忠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传统紫陶制作工艺,如今已有30余年。

在近千年的历史磨砺中,建水陶由粗到细,由细到精,由单一到多元,由多元到多彩,

但是它人工拉坯、无釉打磨、色泥填充、书画装饰的特点一直延续至今。

而黄木忠经过数十年的实践、摸索,精通制泥、拉坯、书画装饰、雕刻、填泥、打理、烧制、打磨等紫陶制作的各项工艺,并且融入现代人文意识,多次与社会贤达、文化名流合作,不断提升紫陶文化品位,并于2007年正式成立“木忠陶坊”。

数千度高温,数百次打磨,只为一盏建水陶



数千度高温,数百次打磨,只为一盏建水陶
数千度高温,数百次打磨,只为一盏建水陶

建水陶八大工序:制泥、拉坯、绘制、刻坯、填泥、精修、烧制和打磨

数千度高温,数百次打磨,只为一盏建水陶

越岭取土,研磨配比

不是每座山上都拥有制泥所需要的泥土,它对土质的粘性、韧度、烧制后产品所成色泽都有严苛考量,建水陶基于当地“五色石土”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以达到易拉坯、打磨后达到“明如镜”的效果。

加水融合,去渣取浆

将配比好的土料倒入缸中加水后搅拌均匀,反复过滤,去除杂质,仅取其泥浆部分,使陶如面霜般细腻柔润。

沉淀风干,真空炼泥

将过滤好的浆汁静置沉淀,排出多余的水分,待其慢慢发酵风干后进行去除空气的处理,避免产品烧制时“爆”出气眼。

数千度高温,数百次打磨,只为一盏建水陶

拉坯成型,初修形体

人工拉坯,待坯体稍干后,再经过初步的修坯,将拉坯时留下的指痕、多余的泥巴修去。

墨宇加染,书画装饰

中国书画一笔一墨的灵动,透射出文人墨客的情怀;心领神会的刀笔喻巧于拙,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演释成金石味的朴拙。

数千度高温,数百次打磨,只为一盏建水陶

精雕细刻,色泥填压

严格按着装饰时的步骤、走势、纹路,丝毫不差的将上面的书画进行雕刻;刻完之后,再用与坯体不同颜色为的稀泥填入刻出来的凹槽中,反复挤压,根据泥的软硬程度为时间线,经过5、6道的压刮,保证烧成后不能出现裂纹。

精致修坯,自然待干

精修就是把多余的拱出来的泥修掉,使器型更完善,坯体表面更光滑。精修之后的陶坯静置休息,不能太阳暴晒、风吹雨淋,只可在阴凉处自然待干,保证它坯体各处风干程度一致。 数千度高温,数百次打磨,只为一盏建水陶

入窑烧制,静观其变

建水紫陶的烧制温度一般在1100℃至1200℃(具体温度各家不一),8—12个小时。建水紫陶的烧制一般有氧化和还原两种烧制方法:氧化烧是在烧制过程中,窑内一直都有充足的氧气供给,使坯中水分及一切有机物都蒸发排出,坯体得到正常的收缩,所以在烧窑过程中必须有氧化烧的阶段;还原烧是在窑内温度上升约至900℃左右之后,开始减少窑内的氧气,使窑中产生缺氧的情形,导致火焰需从坯体或硼中寻找可供继续燃烧的氧气。

数千度高温,数百次打磨,只为一盏建水陶

去火除丝,无釉磨光

经过烧制之后出来的建水陶,外面是带金属质感的火皮,还需不断地打磨。将陶器置于自做的井字形小木架上,用粗砂轮去火皮,之后再用越来越细的磨石去除粗砂轮打磨时在陶器上拉出的丝纹,就这样一级一级的,泡在水里慢慢打磨,最后用当地的鹅卵石进行抛光,并且根据情况,更换不同粗细的磨石,以达到温润细腻。

到这里一个完整的陶器才算完成。

“阴刻阳填,无釉磨光,书画装饰。”

这便是建水陶区别于其他陶最大的工艺特色。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