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系列之老茶头

普洱系列之老茶头

2019-03-19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老茶头是一种特殊的普洱茶,它的形成与制作普洱熟茶有关。在制作普洱熟茶时,需要对茶叶进行人工洒水渥堆发酵,在洒水发酵的过程中,需要对茶叶进行翻动降温,在翻动过程中,茶叶就会分泌出一些果胶,就形成了块状的普洱茶,茶厂会将这些茶单独拿出来存放,这就是“老茶头”

  形状:外形团块,紧结

  色泽:褐红

  闻香:香气清鲜

  茶汤:汤色醇红如红酒

  口感:入口顺滑,口感醇厚。

  叶底:叶片破碎,不完整

  如何挑选老茶头:

  挑选颗粒相对松散的,那种紧实得像块石头的,不喝也罢。条索要分明,表面要干净,香气要纯正,口感要醇和,汤色要通透,滋味要正常,茶头不是垃圾,存放的好,品质优良,一样是好东西。

  如果手工打散,不是不行,只是损耗太大,粉末太多。

  年份长,干净的老茶头快洗一次就行。新茶头,建议重手洗20秒左右,或者10秒2次足以。有些年份的老茶头虽然在多次冲泡后并不一定会散开,但至少条索很清晰,发酵程度一目了然,如果是看到红泥状颜色的叶底,或者汤色极度浑浊,建议不要喝!冲泡后,主要观察汤色是否明亮通透,是否有杂味异味。

  收藏与存放方法:

  普洱茶越陈越香,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普洱茶具有巨大的收藏价值和增值空间,普洱茶年代越久价格越高,口感越好。品质好的普洱茶,每年能以10%至15%的增长率升值。云南西双版纳某厂出品7542号常规茶(干仓货),当时一饼(七两茶)才卖10元,6年后升到了150多元。一块重350克

  、存放了50年的普洱茶饼,身价甚至贵过一辆本田车。“越陈越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主要决定于储存的环境、茶的本质特性、陈放的年限等。由于茶叶的特殊性,其存放年限只能通过茶家品尝断定,没有统一标准。更有许多不法厂商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湿仓存茶,把茶叶放在通风不畅、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加速陈化炮制。

  据普洱茶收藏人士表示,收藏普洱茶饼必须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是要区分生茶和老茶。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老茶基本以青饼、生茶为主,即未经过人工发酵工序,把采来的茶青萎凋、晒干、蒸压成型后干燥而成的饼茶、散茶称为生茶(青饼普洱),让其与空气接触,自然变化而产生后发酵,储存时间越长,茶质越醇。而通过加温渥堆技术在一定温度、一定湿度下使茶叶发酵做成的叫熟茶(熟饼普洱)。熟茶的发酵已经定性,储存时间长短不会改变茶质本身。其次,要辨别储藏位置。

  1、必须在干仓陈化

  干仓不会发霉,转化较为缓慢,但能保持普洱茶的真性。“茶喜蒻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冷湿”。《茶录》宋?蔡襄着。干仓指茶叶在湿度、温度适中、通风透气的环境中后发酵存放;湿仓是指茶商为了获取利润,把茶叶放在通风不畅、湿度较高的环境加速陈化。

  2、温度不可骤然变化

  仓内温度如果过高,温差变化太突然,将会影响茶汤水性给予口感的活泼性,甚至仓内温度太高,形成闷热,会将原本的生茶,转变为熟普,此种情形在香港的茶库时有发生。

  3、避免杂味感染

  茶叶是最会吸收杂气异味,洒一把干燥茶叶,会吸清空气中的异味,因外,应力求贮放环境清洁无杂味。“喜蒻叶而畏香药”。宋?蔡襄著;“喜清凉而恶蒸郁。喜清独而忌香臭”。明?闻龙著;“茶性淫,易于染着。区论腥秽有气之物。不得与之近。即名香亦不宜相襟”。

  4、利用竹箬包装

  “茶须筑实。仍用厚箬填紧。瓮口再加以箬。以真皮纸包之”《茶疏》明?许次纾。这种传统包装的质料和方式,有助于普洱茶于后发酵时,过滤杂味以确保清纯的功效。常有人将已打开了的老茶,改用较低劣品质的塑料纸重包,时间一久,就会发出异味,直接破坏了普洱茶品味。

  5、注意茶龄寿命

  普洱茶年代寿命,到底是六十年,或一百年,或数百年,没有定论资料,往往只靠品茗者直觉研判其陈化的程度。如福元昌、同庆老号普洱圆茶陈化感已到了最高点,必须加以密封贮存,以免继续快速后发酵,造成茶性逐渐消失,品味衰退败坏。故宫的金瓜贡茶,陈期已一两百年,其品味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古树茶的标准冲泡方法

普洱茶古树茶的标准冲泡方法

图为:版纳茶区易武古茶山“弯弓”普洱生茶干茶色泽

普洱茶古树茶的标准冲泡方法

第一步:称茶,按照每一个人2克称茶。最低不少于6克,以80—100毫升壶为宜。

第二步:洗茶,快冲快出。同时利用茶水洗茶具,茶杯,公道杯。

第三步:泡茶,总共15泡,每3泡一组。第一组10秒出汤,第二组15秒出汤,以此类推,每一组延长5秒。如果第五组味道比较浓,可泡第六组。第六组后可以将茶叶用3泡水的量煮沸15分钟以上再喝。

普洱茶古树茶的标准冲泡方法

图为:版纳茶区易武古茶山“弯弓”普洱生茶茶汤

普洱茶古树茶的标准品评方法

第一看汤色,汤色以透亮为上.颜色深浅与投茶量有关,透明度是加工工艺与储藏有关。

第二闻香味,分为挂杯香,汤气香,入口汤水香,口腔留香。香气以自然香为上,香高为上,不能有异味。

第三品滑度,入口和吞咽的顺滑度。口里面是喝到牛奶,还是自来水,凭触觉就能分辨。

第四尝甜度,味蕾觉得茶汤在口中甜度。

第五尝苦味,味蕾觉得茶汤在口中苦度。

第六尝涩味,茶汤在口中的收敛性,包括舌面,口腔前端,中部,及喉咙。

第七品回甘,唾液腺分泌唾液,将口腔收敛及苦味化为甘爽的感觉。

普洱茶古树茶的标准冲泡方法

图为:版纳茶区易武古茶山“弯弓”普洱生茶

第八身体反应,一组茶喝完,手心,全身都和没喝茶会有所差异。不同的茶身体反应会不同。手心和身体血液运行加快,全身或部分身体通畅的感觉,以感觉强为上。身体反应,视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喝茶的时候,针对每一组茶,喝下一杯,都要静心体会以上八个方面。五组喝完,就有一个立体的坐标曲线。每一个指标,在每一组茶,喝下去都记下感觉。长时间喝不同山头的古树普洱茶,就能得到味觉地图。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普洱茶之我见

品饮古树普洱茶,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提高生命质量的好方法。用心品一款古树茶,需要15至30分钟,必须心静才能品出八个指标,在5组当中的变化过程。这相当于,禅茶一味不二法。为自己的世俗生活增添清净,遮持烦恼。

普洱茶古树茶的标准冲泡方法

图为:版纳茶区易武古茶山“弯弓”普洱生茶茶底

古树茶,无化肥,无农残,是天然绿色的饮品。减血脂,血压,血糖,除油腻,排毒,清肠道,让身体保持干净。用于养生修身,不可多得。古树茶产量稀少,占云南茶叶产量的3%到5%,成长于深山密林,吞雾服霞,吸天地之灵气,聚生命之能量。能与之结缘,甚是殊胜。

明海禅师茶语:“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

在任何状况下,不能玩弄别人,玩人必被人玩。你再有心眼儿,也不是最厉害的那个。也不要轻易对人多愁善感,就算你是真的多愁善感,别人也许不能理解你的,别人也没这个义务和责任。这样的话,你想的发泄就变成了自取其辱和加深痛苦。试着学会有些话宁愿烂在自己的心里,也不要轻易说给别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没有什么人是不求回报的。恋人对你好是以爱情和谐为前提的,朋友对你好是以共同利益和消除寂寞为前提的。另外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呢,不要轻易依赖别人……也不要轻易的相信别人,这是为了防止你身边的人都离开的时候,你还可以好好活下去。

普洱茶古树茶的标准冲泡方法

图为:版纳茶区易武古茶山“弯弓”普洱生茶

永远没有一个人是你离不开的,现在离不开的,不代表永远离不开。没有什么是你放弃不了的,你不放弃的,可能会被别人先放弃你,这你也说不定。切记:无论对人还是做事,都应该懂得“拿得起放得下”。(本文来源及作者未经核实,图由南茗佳人提供)

系统梳理“普洱茶仓储”发展的4大阶段|普洱茶仓储系列③

系统梳理“普洱茶仓储”发展的4大阶段|普洱茶仓储系列③

系统梳理“普洱茶仓储”发展的4大阶段|普洱茶仓储系列③


封面

第220期

本文大概

2076字

阅读需要

4分钟


兴茶网 资讯随着普洱茶的发展,由普洱茶衍生出的原料、工艺和仓储三大影响品质的关键要素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尤其是“仓储”这一特殊词条,在2018年备受关注,它可以是一个工艺环节,可以是一个空间领域,可以是一条生态链,更可以是一套商业模式……因此,围绕“仓储”展开的话题在过去的一年里此起彼伏。


那么,回过头来看,普洱茶仓储的发展路径到底是怎样的?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仓储”的概念?现在又发展到怎样的阶段?中间的重要转折点在什么时间?因何而转折?这一系列问题,在本文中,兴茶君将系统地为大家进行梳理。


系统梳理“普洱茶仓储”发展的4大阶段|普洱茶仓储系列③


从产销格局开始说仓储

普洱茶的仓储起源于“外销”


其实,要谈论普洱茶仓储的发展,首先得了解普洱茶不同时期的产销情况,普洱茶有内销、边销和外销的概念。而仓储概念正是起源于外销。


一句话概括:普洱茶的外销催生了“港仓”的兴起,大致来说,1950年至1978年阶段,香港一度是外销的主要贸易口,五六十年代,由于云南不具备出口资质,因此,整个外销市场格局由拥有出口资质的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和销售主力片区的港商所主导。


系统梳理“普洱茶仓储”发展的4大阶段|普洱茶仓储系列③


因此,香港茶商在这个基础上,研究了人工做旧技术,在50年代初期,他们便开始复制号级茶,将茶叶通过做仓技术快速陈化后供应给茶馆茶楼甚至国外,因此可以说,从50年代港仓的兴起,便开启了普洱茶仓储的时代,而且这个时间长达近30年。


普洱茶仓储实现二级跳

洞藏时代源于肇庆“防空洞”


如果说,普洱茶从无仓储时期进入有仓储时期为普洱茶仓储的一级跳的话,那么,1978年至1989年则可以说普洱茶仓储的二级跳时代。


据相关资料显示,普洱茶在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在西方、日本等地非常流行,甚至很多西方国家将普洱茶视为“青春茶”、“美容茶”、“减肥茶”等等。


因此,这个时期,是普洱茶出口最疯狂也是最混乱的时期之一,由于外销的火热,包括贵州、四川、广东、湖南等全国各地都开始生产普洱茶,导致许多普洱茶入口非常苦涩,难以入口,最终普洱茶也因供过于求和品质问题在外销道路上遇阻。


系统梳理“普洱茶仓储”发展的4大阶段|普洱茶仓储系列③


当然,云南也在不断努力,包括派人来广东学习发酵技术,于1975年熟茶的发酵技术试验成功,初步保障了“云南普洱”在国际贸易中的正统血脉,并且,经过云南茶界的努力争取,在2003年以后制定云南独享的排他性标准,最终在2008年写进国标里,确定了普洱茶的地理范畴和定义。


但是,在这短短的十余年间,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一度因为生意太好,而出现存储空间不够。据相关资料显示,当时肇庆茶叶公司负责人便依据地利优势,想出了租用防空洞来存茶,没想到,经过防空洞存储出口的茶叶还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于是,“防空洞”存茶的仓储时代开启,并且,他们不但藏茶,还利用防空洞恒温恒湿的特点发酵普洱茶。


普洱茶热度暴增

世界各地“地域仓储”遍地开花


七八十年代,普洱茶着实在西欧和日本等国名噪一时,而90年代开始,随着台湾茶商的一波宣传,以文化之美带动普洱茶内销的火热。


包括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普洱茶的投资收藏价值被进一步挖掘,大家纷纷将普洱茶视为股票一般甚至更胜股票的物品,因为它既具有品饮价值,又具有收藏价值,当然,那一时期,大家更看中的是普洱茶的投资价值,于是,“仓储”成为了收藏投资的必然价值通路。


系统梳理“普洱茶仓储”发展的4大阶段|普洱茶仓储系列③


而随着洞藏时代的过渡,改革开放带来的沿海地区的房价的上涨,普洱茶的下一波仓储走向了全国各地,包括台湾仓、广东仓、昆明仓、东莞仓、北方仓,甚至大马仓、北美仓均在这个时期开始走入大众视野。


至此,普洱茶仓储发展进入了2.0时期,不再单一由某一个地区控制,而是全国各地均掀起了普洱茶藏茶之风,均在研究地域特殊性,地域统一性等问题,也就形成了普洱茶“仓储”之势。


互联网、技术的参与

增加普洱茶仓储的科技生态含量


其实直到现在,普洱茶的仓储还是属于地域性仓储研究阶段。而从90年代至今,又可以细分三大时期,即随意时期、有意识时期和讲究时期,此前,双陈普洱创始人陈永堂先生也提及过这三大时期。


在这一个大时期的背景下,衍生出了对仓储的分类,包括干仓、湿仓、港仓等等,同时也催生了各企业对仓储的形态、温湿度的数据分析和摸索等等。


如果你想问是什么让仓储成体系化地推进,兴茶君以为根本原因在于普洱茶内销市场的火热,可以说,普洱内销成就了普洱茶在国内市场的真正辉煌时代,也进一步奠定云南对普洱茶生产的绝对话语权。


若要细分90年代至今的仓储发展路径,还是可以分出一二,简单可以总结为:

地域仓储发展(90年代)——干仓压倒湿仓之争(2003年前后)——自然仓概念推出(2008年前后)——新型物联网仓储技术、仓储交易平台等机构的出现(2017年前后)……

当然,以上时间不完全绝对,个别企业存在更早步入下一个阶段的情况,或者另辟蹊径,则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系统梳理“普洱茶仓储”发展的4大阶段|普洱茶仓储系列③


如今,中期茶的持续火热,普洱茶品类的持续发展,让“仓储”已不单纯只是存储的地方,可以是品牌附加值的体现,可以是普洱茶生态链的重要一环,可以是一个以仓储为基础的第三方专业机构,更可以是独立于普洱茶之外的一套完整的商业模式……

茶业生产:普洱茶生产制作的工艺流程

首先是采菁的时间,以及采菁的方式(论件式or论工式)若论件式可能会因论件计酬,多多益善的心态,便会粗糙乱采,鲜叶会受损折伤,反之若论工式采茶,因采茶工人的工资已受到相对保障,所以采茶工就会慢慢采(不伤到鲜叶)。以及茶菁运送方式更是决定性重要,因为山上要运到山下往往有一段路,所以采收的茶菁往往都被放置在布袋内(挤压闷住不呼吸,容易发热变质)

茶业生产:普洱茶生产制作的工艺流程

再来就是『温度』问题,制『好茶』的先决关键在此,其次是萎凋要恰到好处,除了时间的控制,空内温度大约在22~24度c左右最适合,因为假使温度太低茶的香味就溢发不出来,温度太高,味道则差,补充上述采菁的时间点,太早采收,露水太重不好,太晚采收也不对,早上9点到中午3点是最好,因为阳光正弥漫整个茶园,对于茶菁鲜叶的含水量与香气有无会有很大影响。

还有就是采菁的要求,选择的茶菁不可太嫩或太老,更不可放置过久,应立即快速让鲜叶在不受挤压情况下运回初制,此即为制茶的开始,直到成品,一刻也不能疏忽。(目前有许多标榜野生茶的制造商利用烟熏方式让茶菁吸覆烟熏味来加强说是少数民族的私制精品茶,这是有些不对的,因为新鲜茶品一旦吸覆了杂味,可能会久久不退,就算退去了相对茶的清纯也会相对减去)。

采购茶菁要有相当的专业与知识,对季节及气候的变化要了解,而且要把握采购原则,对茶不对人,只要品质好价钱一定高,这样可以鼓励茶农多花点精神做好茶,身为优值普洱监制商,采购时要细心的取样、冲泡、品尝然后合理的确定出合理的价格,这样对生产者及消费者才有交代。

(1)茶时间是关键,太早上山采茶, 鲜叶会有露水,苦与涩的比例会较重,因水量增高,茶香明显不扬。

(2)一心二叶慢慢细工采取,5-6叶就置放茶袋,避免鲜叶在手中或茶袋中折伤压损(走水会阻断)。

(3)送到初制茶场的鲜叶一定要小心且快速的摊开(厚薄有一定工序)此 时就叫室内静置

(4)手工炒菁,揉捻工序是茶汤清澈否的指针依据。

(5)机器揉捻

(6) 将揉捻好的茶菁曝晒在阳光下就叫晒青

(7)人工“抓尖捡黄”,抓上选芽尖加重萌芽,让饼面好看些,捡黄叶去茶梗使茶品质稳定

(8)称重工序:由于鲜叶较干易断损,需要小心慢慢来

(9)入筒与蒸软,注意水质的清澈度及蒸气的水味

(10)整口理袋,将尾布整理成圆球状以利压模时平坦

(11)最好是使用25-35公斤左右的石模,饼面约在20-21公分比较理想,(有利于375公克的茶体呼吸)

(12)当茶饼从石模下取出时最好能静置等待与空气相对温度相同时才能取出,否则饼形的完整度会失去

(13)退水去干,自然晾干,让原本过高的含水量退到正常值的7-9%左右

(14)初干的茶品一般大都使用梧桐树做成晾干架,稳定无杂味,等待包装,七饼为一筒所以叫七子饼

15)每筒绑六道,再用竹皮编外篮,每篮(支)原本是

12筒(84片)后来因搬运不便,就改成6筒42片为1小支

区别茶好坏的标准

去采购茶叶时,先要求茶农将茶样的种类一一依出是何时采收,产区在哪个区块(合乎种植面积所产收的量吗?防止台地茶冒充乔木茶,以及上一季混这一季的情形,最简便的判断后,再感觉它的质感,闻它的气味,以这种判断能约略的判出60%的准确度,再依多年的经验,在一大袋茶中,上、中、下层各抓点,交叉比对一下,看其成份是否一样相同。至于它的茶干毛茶气味如何?要有专业做基础,茶叶要有一股清香味(阳光味)若制造过程有缺点的茶,在条件不稳定下所做的成品会有异味,如菁味及不清爽的焦味,谈妥茶价后,将预订的茶保留一点点当样品,等所定订之货送达储置厂时,要与样品比较,是否与当时所预订的相同,一切没问题,交易毛茶就算告成。

采购回储置厂后的工序

一. 采购到的茶叶,都是粗制茶,而且是在整个茶区分好几天采购的,有张三的、也有李四的,然而每个茶农的采收量皆不同,为了分单一茶山,单一茶菁,我们必需『做大堆处理』也就是相同季节的茶菁在同一茶区属性相同的粗制茶,做技术性的合并,因为一饼茶375公克,假设要做一万饼,那技术性的合并就是功夫所在了(有些人就故意分里茶与面茶来强调它的面茶价值,有点不是那么老实的做法)。

二. 技术性的合并后,要请女工『抓尖捡黄』将黄叶老叶捡去将芽尖特别捡出当一级茶另外卖,或是蒸压时『做面用』,在祧选的同时一定要小心轻轻翻动,因为此时的茶叶较脆且易断,所以防范损折伤要特别小心,最重要一点就是一般的储置厂都是将大茶袋入库,一堆一堆的向上堆放,如此下来茶叶都压伤了,所以最好是利用大竹篓防止折损,但如此成本会相对增加

蒸压的工艺与技术

饼型的好看与完整否,取决于蒸压时的技术好坏与方式,因为茶菁毛料一旦『抓尖捡黄』后茶的含水量已经界定于6%~8%左右,此时的茶干很脆很容易折断,所以在称重的同时『手抓的力量』要轻且要慢,因为一般大厂都是讲求快速,所以都未注意到此环节。再来就是轻放入筒且要有顺序的同一方向置放,否则大把大把的抓或是用大匙拿取,如此一来相信茶很容易受伤折损的而且上下左右交错,一旦蒸软下压时更是相互压挤更易断损,最重要的是蒸气的大小与蒸软时间掌控,有些茶会因蒸软的时间不同而产生发酵的不匀以及松紧度的差异。解布取茶晾干更是饼型好看与否的重要依据,因为布袋刚压制好时含水气重,需在适当降温后『开袋取茶』让袋归袋、茶归茶的上置放架晾干,若温度太高时硬将茶取出,会因茶的软化度还未彼此紧结,此时完整性就会不够,加上袋中也有残留叶底,彼此恶性循环对整批茶而言都是减分,

入焢房与自然风的干燥区别

一般压制好的茶品含水量相当高,必需用人为方式将其退除含水量,传统工序里都是个体户方式精制,所以一天的产量较有限,大概采自然风干退水方式(量少时可以,大厂就可能有些困难,但目前也陆续有改进中,因为入烘房的茶万一太高温(速度太快),反而会伤到茶的基质,因为后发酵的茶品,一旦利用高温退除水分的话,茶的原香度会大打折扣,因为它的外表分份会直接影响到它的叶面结构(好比人洗好三温暖在高温烘房下快速失去水份,人可补充水份,然此时茶的内在基质因为快速影响(无知的)而对后发酵产生相当的一个减分(这个重要环节是许多专业人士都不愿去面对的,因为在讲求速度下那有那么多的空间可靠自然法干燥呢?所以在选购前已经注定会不会越陈越香了,然消费者(收藏者)怎么办呢?很简单一.先多问,问贩卖者的专业是否合乎您的询问标准。二.多看,看贩售者的专业与贩卖空间是否是道德与专业人士。三.多闻,轻闻茶面看茶的清香是 否清新自然以及樟香度是否够久。四.试喝,如果不能让您试喝,怎能让您感受到它的优值呢?这是教育的大好机会,否则花钱买什么,花钱就是买老板的专业以及分享它的产品不是吗!五.汤色表现:茶在采制的过程若严谨度不够,以及在压制过程太粗糙的话,茶体基质结构组织就是被伤到,一旦冲泡时就会汤色浊浊的(清澈度不够)六.感觉,综合以上的评价,以同价值比品质,再以同品质比价钱,就算同质同价就要比专业服务与推广美感了,因为路边货路边价,冒充怎能过得了高价格标准且还想要永续经营呢!

捆绑工艺的价值与存放的影响

普洱茶用竹壳竹线捆绑已经上千年的历史了,只是到了文化大革命的时间不知何因素(可能是铁线的出现)容易捆绑所以就省去费时又麻烦的竹线捆绑,然到了『97』回归后一些老茶品的出现与流露那种传统的古工序(艺术之美)的价值性,于是一些个体户就又开始采用竹壳与竹线包茶让原本可能会失传的工艺又找了回来(可继续传承下去)有些竹壳因茶农是向种竹人收购,所以在产笋期的竹壳最好不要用,因为产笋期的期间竹子的甜度较高容易有蛀虫,所以有些茶品的外壳蛀蚊情形较严重以及竹线捆绑的工序更是一门学问,竹壳当素材做外包,必须先泡水软化,然退水程度若不够,竹壳内的含水量成份过高,会使茶品直接与间接受潮及湿化届时外包纸及茶外团就会有『水迹痕』。『一筒7片所以叫七子饼』,若技术老练的包装师傅,能很用心的一筒捆六条,而且有顺序的排列,让茶的陈放产生陆续的价值与美感,目前有些人已改用纸袋或胶袋,已失去传统工艺的价值,更让茶的后发酵产生事倍功半的半停滞状态,越陈越香就产生落差了。

包装储运的分享

普洱茶早期几乎都是散茶,因为地处西双版纳交统运输不方便,所以为了运送及储放的方便,所以就将其紧压成型。

早期之茶马古道就是因运茶的需求而形成的,茶一大袋置放茶马两侧不方便行走,(占空间也难行走)所以先人就将茶蒸压成饼、砖、沱等等大小不依的形状,以前都是12筒(84片)为一大支,一支马背二支叫一担(168片)约60kg,然目前交通方便了,为了让收藏家更放便搬运及储放,于是改成6筒为一小支(42片),而且竹编篮皆为手工细竹皮编制,越陈越亮,不易断损的特别效用,所以6筒一小支的便利更也带动了流行。茶在储运过程『最忌侧放』因为将影响到茶的完整美观度。茶一旦在西双版纳初完成(含包装)运到昆明就要800km再到广州又要2000多km,有些是卡车四天三夜直接载运,然有些是卡车又火车又小包车等转运,到了港口又货柜到目的地又转运,所以受伤折损机率高,唯有绑捆时多注意是摆放入竹编篮时的方向是取决茶的完整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