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叶知识>种茶叶的核桃坝村:小“茶尖”做活绿色经济大文章

种茶叶的核桃坝村:小“茶尖”做活绿色经济大文章

2020-09-21 访问量: 14 茶礼仪网

一人一亩茶园的核桃坝村已经摆脱贫困,步入小康。(孔华/摄)

央视网消息(记者孔华 何川)贵州是我国八大茶叶出口基地之一,位于贵州省北部的湄潭县是“贵州茶业第一县”。距湄潭县城10公里的核桃坝村,乌江(长江上游右岸支流)绕村而过,群山围绕,万亩茶海,郁郁葱葱,被网友评为贵州十大免费景观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核桃坝村开始种茶,由此摆脱贫困,步入小康,成为“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

7月22日下午,顶着34℃高温,湄潭县核桃坝村的一片茶园里,66岁的田金莲正在采茶。“一天能摘五六斤,挣百把块钱。”田金莲告诉央视网记者,虽然天气炎热,但是茶叶价格好,一斤能卖25块钱左右。

田金莲一天能采五六斤茶,挣百把块钱。夫妻两人三亩茶园,一年有2万多元收入。(孔华/摄)

田金莲在坡上采茶,彭水英则在坡下采茶。两家的情况差不多:十几年前,听从村里号召开始种茶,如今家中所有劳动力都围绕茶园转。两位老人虽然年过六旬,但一年能给家里带来1万多块钱收入。

“全靠这个茶,给我们带来福财。”彭水英笑着说,村里有很多茶叶加工企业,她们只要把采下来的鲜茶送到茶厂就可以了,像施肥、植保、病虫害防治等都是村里统一安排。

“村里一共有62家茶叶加工企业,所以村民采茶不愁卖。全村90%的村民围绕采茶、田间管理等一产转,其余10%的劳动力则从事二产和三产。”核桃坝村村支书陈廷明介绍,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18000亩),其中茶园12000多亩,森林3000多亩,生态好,产出的茶叶也好,是“湄潭翠芽”、“遵义红”的主要产区;2016年,茶叶综合产值2.24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6400元。

像彭水英这样的六旬老人,一年采茶也有1万多块钱收入。(孔华/摄)

时光流转,二三十年前的核桃坝村还是个贫困村。那时,“顿顿红苕包谷饭,吃水要翻几座山(没修大坝);不少男的往外走,姑娘不愿嫁进山,一年辛苦无收成,大田变成放牛山。”

上世纪70年代末,在老书记何殿伦的带领下,核桃坝村里修大坝,选良种,建基地,开始种植茶叶。80年代开始,核桃坝村跟茶叶科技所合作,发动村里家家户户搞茶园。

“要想全家生活好,一人一亩茶园不能少。”在这种思想动员下,并在补贴现金和化肥等政策刺激下,核桃坝村民开始大规模种植茶园,到了上世纪90年代,核桃坝村基本消灭贫困;到2013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过万元。

“全村总人口3830人,外来打工人员有2000多人。外面的人来的多了,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和新财富。”村支书陈廷明介绍,去年,深圳一家企业跟村里达成合作协议,准备投资6亿元整合茶园、茶企、乡村旅游等资源,让富裕起来的核桃坝村更上层楼。

与此同时,核桃坝村正在跟正安县贫困村石志村结对,无偿向他们提供茶叶技术、培训及市场,帮助石志村脱贫致富。


有用+10
分享